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曾经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思想不断被新课程意义所开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一路顺风地“走进”了新课程。
新课程带给音乐教学最根本的变化是学生改变了学习音乐的方式,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在践行新课标中,我们立足于音乐学习方式、教学行为的改革,谋求教育素质化的有效途径,运用多渠道参与的方法指导音乐学习,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求,符合音乐审美、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创设人人介入的活动条件和有利于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的情景,给学生自信的空间环境,将音乐内涵的——“快乐因子”自然地注入到学生的思维中,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亮起音乐学习的绿灯,清晰地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使新课程理想化,使低年级学生在新的快乐学习活动中不断焕发出生命活力,使每位学生平等的学习权力得到维护。
一、结合韵律活动,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自主学习轨道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体验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达尔克罗兹认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不应该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应为孩子铺设直觉体验的道路。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的欣赏方式来欣赏音乐与学生的体验、经验相沟通,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具有知识性、创造性、灵活性与娱乐性等特点,他们的思维储存着幼儿园音乐韵律活动的印记,他们特别喜欢韵律这一特色活动。在动态的学习中,这一积极的情绪成了学习音乐的“激活剂”,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启发,节奏的鲜明的变化,和谐民主的快乐活动氛围应运而生,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在欣赏中听乐而动、闻声而舞、自我表现,充分展示了自主性,既满足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又能将学习音乐的兴趣释放出来,在动静交替中理解音乐语言,感受音乐作品的美,提高孩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综合能力,树立了孩子们大胆表现音乐的信心。
二、设计音乐游戏,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合作学习的通道
游戏是启迪学生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把“金钥匙”,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理界线更小,很多孩子在老师的面前可能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可是在他们的交往圈子里,他们会显得大方自信。利用这一特点,改进教材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搭好支架,通过有益的游戏,提供充分的合作机会学习,使学生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游戏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各自所扮演的不同的社会角色、生活角色、自然角色在表演中感受乐曲、表现乐曲,能自发地进入到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学习通道中,使音乐知识不断生成、学生间的学习智慧更具挑战性和互补性。
三、配备乐器演奏,使学生快乐地进入探究表现情景中
唱歌与器乐演奏活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的整体。在音乐领域里,使用乐器配以的演奏,不但增加学习民间打击器乐的兴趣,调动参与演奏学习的积极性,还能生动地将蕴藏于音乐作品中的内在精神和情感变得更有生命力,而能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使课堂气氛更為活跃,孩子的探究乐趣更浓。一、二年级学段内容标准提出“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探索音响与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这突出了低年级音乐学科的特点,阐明配备乐器演奏学唱歌曲的重要性。
四、运用现代技术,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联想创新领域里
走进新课程,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那就是掌握和运用信息,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能极大地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音乐活动中,以音乐学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运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符合儿童思维的特点。在声像并茂、感染力强的视听中,能对孩子的感官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刺激,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印象会更深刻,教学更直观、形象、生动,更能唤起孩子高涨的学习情绪,学生自然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创新学习。
学生的快乐就是成功,学生的参与就是成绩。音乐本身充满了快乐,教师要依据低年级儿童心理、思维、记忆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不断探索突出音乐学科特点的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学习方式,努力挖掘音乐教材的快乐因素,不断去构筑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乐园。使课本世界与课外世界有机地融为一体,采用教具学具、多媒体、打击乐、音乐游戏、各学科的整合等学习手段,引导学生运用嗓音、肢体等表现方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不仅用耳朵听、用嘴唱、用手去敲、用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还注重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使音乐课堂充满朝气,伸展出学生的生命灵性,切实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也使这种乐趣得以巩固、保留,成为一种终身需要,为学生终身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同时,我们教师和学生同成长,在探索性实践中,获得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专业发展。
新课程带给音乐教学最根本的变化是学生改变了学习音乐的方式,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在践行新课标中,我们立足于音乐学习方式、教学行为的改革,谋求教育素质化的有效途径,运用多渠道参与的方法指导音乐学习,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求,符合音乐审美、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创设人人介入的活动条件和有利于自主、协作、探究学习的情景,给学生自信的空间环境,将音乐内涵的——“快乐因子”自然地注入到学生的思维中,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亮起音乐学习的绿灯,清晰地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使新课程理想化,使低年级学生在新的快乐学习活动中不断焕发出生命活力,使每位学生平等的学习权力得到维护。
一、结合韵律活动,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自主学习轨道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体验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达尔克罗兹认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不应该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应为孩子铺设直觉体验的道路。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的欣赏方式来欣赏音乐与学生的体验、经验相沟通,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具有知识性、创造性、灵活性与娱乐性等特点,他们的思维储存着幼儿园音乐韵律活动的印记,他们特别喜欢韵律这一特色活动。在动态的学习中,这一积极的情绪成了学习音乐的“激活剂”,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启发,节奏的鲜明的变化,和谐民主的快乐活动氛围应运而生,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在欣赏中听乐而动、闻声而舞、自我表现,充分展示了自主性,既满足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又能将学习音乐的兴趣释放出来,在动静交替中理解音乐语言,感受音乐作品的美,提高孩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综合能力,树立了孩子们大胆表现音乐的信心。
二、设计音乐游戏,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合作学习的通道
游戏是启迪学生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把“金钥匙”,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理界线更小,很多孩子在老师的面前可能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可是在他们的交往圈子里,他们会显得大方自信。利用这一特点,改进教材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搭好支架,通过有益的游戏,提供充分的合作机会学习,使学生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游戏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各自所扮演的不同的社会角色、生活角色、自然角色在表演中感受乐曲、表现乐曲,能自发地进入到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学习通道中,使音乐知识不断生成、学生间的学习智慧更具挑战性和互补性。
三、配备乐器演奏,使学生快乐地进入探究表现情景中
唱歌与器乐演奏活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的整体。在音乐领域里,使用乐器配以的演奏,不但增加学习民间打击器乐的兴趣,调动参与演奏学习的积极性,还能生动地将蕴藏于音乐作品中的内在精神和情感变得更有生命力,而能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使课堂气氛更為活跃,孩子的探究乐趣更浓。一、二年级学段内容标准提出“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探索音响与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这突出了低年级音乐学科的特点,阐明配备乐器演奏学唱歌曲的重要性。
四、运用现代技术,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联想创新领域里
走进新课程,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那就是掌握和运用信息,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能极大地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音乐活动中,以音乐学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运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符合儿童思维的特点。在声像并茂、感染力强的视听中,能对孩子的感官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刺激,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印象会更深刻,教学更直观、形象、生动,更能唤起孩子高涨的学习情绪,学生自然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创新学习。
学生的快乐就是成功,学生的参与就是成绩。音乐本身充满了快乐,教师要依据低年级儿童心理、思维、记忆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不断探索突出音乐学科特点的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学习方式,努力挖掘音乐教材的快乐因素,不断去构筑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乐园。使课本世界与课外世界有机地融为一体,采用教具学具、多媒体、打击乐、音乐游戏、各学科的整合等学习手段,引导学生运用嗓音、肢体等表现方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不仅用耳朵听、用嘴唱、用手去敲、用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还注重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使音乐课堂充满朝气,伸展出学生的生命灵性,切实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也使这种乐趣得以巩固、保留,成为一种终身需要,为学生终身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同时,我们教师和学生同成长,在探索性实践中,获得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