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德育所面临的科学化、理想化等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道德教育在本质上脱离了生活实践。道德内在于生活,同生活一样具有完整性、实践性、生成性,因而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通过生活来进行。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
道德源于生活,道德基于生活,道德为了生活,生活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根本属性,“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既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然而从学校教育产生开始,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对科技知识的重视,这一重要属性却长期被忽视,道德教育逐渐被知识化和边缘化,学校道德教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生活发生了脱节。本文从当前德育的现状着手,分析了道德内在于生活的原因,呼吁当前的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一、当前的道德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德育的研究与探索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学校德育仍然存在巨大问题,一系列措施仍然难以取得实效,青少年的一些缺失道德的行为令人担忧。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道德教育脱离了与之休戚相关的生活。
今天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两个最主要表现就是:科学化和理想化。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道德教育的“假、大、空”;道德教育书本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过于理性等等。科学化主要是指:人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采取知识教授的方法,认为道德也应该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有内在的客观规律,学生的行为可以通过道德律控制。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从根本上看是一种隔离人的心灵的训练活动。”理想化则主要是用理想主义的目光来看待道德教育的一切,认为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也能够达到理想的境地。而且在重视科技、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今天,相较而言,科学化问题表现得尤为严重。
无论是科学化的、理想化的道德教育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无视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间的本然联系,在对道德教育做出独立思考的同时又偏于一隅,从而将道德教育异化为另一种存在。这种道德教育不仅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还会有很多反作用,譬如,导致学生说一套做一套,明知故犯,甚至人格分裂等等。
二、道德和道德教育内在于生活
生活就是人与人之间能动而现实的交往实践活动过程。道德内在于生活,是指道德为了生活并符合生活的逻辑,道德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道德和道德教育就是为了人过上更好生活。
1.道德为了生活。生活是人特有的活动,是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活动。人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断努力,以追求更有好的生活,这就是生活的意义。“人并不生活在一个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梦幻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3]生活可以超越物质的现实,有自身的精神意义的追求。道德正是在生活本质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道德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更好的生活,道德问题就是关于生活方式、生命实践的理解和选择的问题。道德教育就是要让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进而表现出高尚的行为的过程。
2.道德和道德教育形态要遵循“生活的逻辑”。道德是生活世界的一员,它的存在必须与生活的形态、结构、过程等相一致。
(1)生活形态的整体性要求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整体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由不同的部分和领域构成,是诸多因素的集合。从形式上看,有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等,从内容上看,有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情感生活等等。道德就像血液一样流动于生活这一完整庞大的躯体中,在家庭里有家庭美德,在学校里有专门的道德教育,在社会里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等等,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每个人的行为无时不刻不在受道德的制约和指导。
因而道德教育也要符合这一整体性。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多半以填鸭“美德袋”的形式进行,从内容上讲是片面的,从形式上讲是单一的,这都和内在于生活的道德的整体性是相违背的,它意欲通过与整体生活不相关联的科学的、理想的道德教育来应对有整体性的道德生活问题,以局部来应对整体,注定是没有成效的。
(2)生活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的集合,实践性是生活的重要特性。道德根植于生活实践,道德教育也要在实践中进行。首先,道德之“知”的内容和实现方式是基于生活的,由实践来揭示的。一切道德知识都是从人的生活实践中提取和归纳的,是对生活实践的映射。这种源于生活的道德一旦这样被知识化模式化,便丧失了它原本的意义。第二,道德之“知”的目的也不在于单纯地增加道德的理性认知,更重要的是实现更好的德性,使人在实践中能自然表现出高尚的道德修养,过上幸福的生活。因而德育要改变评价模式,不能以知识化的考试来进行。
(3)基于生活的实践性,道德也具有生成性。道德的生成性是指道德不是先在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道德存在于它自身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在他自己的历史进程中。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原始社会有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有奴隶社会的道德规范、封建社会更是有它的三纲五常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也在改变,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从个人来看,人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改变和超越自我,生成新的道德意义。不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来看,只要有人的存在,有实践活动,以生活为载体,道德的生成就是一个永不间断的过程。因为道德的生成性,所以进行德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我们的德育工作要培养生成性的人,促使人不断去生成自己新的道德世界。
裴斯泰洛齐曾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 因为任何教育都是取材于生活的基于生活为了生活的。由于道德区别于其他科学知识的与生俱来的生活属性,道德教育更是要植根于生活之中。道德教育只能在生活中并且通过生活来履行自己的使命,任何对这一基础的偏离都是对道德教育之根本特性的误读并将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项贤明. 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导论) [M] .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3][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 人论 [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裴斯泰洛齐. 天鹅之歌,见任钟印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
道德源于生活,道德基于生活,道德为了生活,生活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根本属性,“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既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然而从学校教育产生开始,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对科技知识的重视,这一重要属性却长期被忽视,道德教育逐渐被知识化和边缘化,学校道德教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生活发生了脱节。本文从当前德育的现状着手,分析了道德内在于生活的原因,呼吁当前的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一、当前的道德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不少教育工作者在德育的研究与探索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学校德育仍然存在巨大问题,一系列措施仍然难以取得实效,青少年的一些缺失道德的行为令人担忧。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道德教育脱离了与之休戚相关的生活。
今天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两个最主要表现就是:科学化和理想化。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道德教育的“假、大、空”;道德教育书本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过于理性等等。科学化主要是指:人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采取知识教授的方法,认为道德也应该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有内在的客观规律,学生的行为可以通过道德律控制。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从根本上看是一种隔离人的心灵的训练活动。”理想化则主要是用理想主义的目光来看待道德教育的一切,认为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也能够达到理想的境地。而且在重视科技、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今天,相较而言,科学化问题表现得尤为严重。
无论是科学化的、理想化的道德教育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无视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间的本然联系,在对道德教育做出独立思考的同时又偏于一隅,从而将道德教育异化为另一种存在。这种道德教育不仅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还会有很多反作用,譬如,导致学生说一套做一套,明知故犯,甚至人格分裂等等。
二、道德和道德教育内在于生活
生活就是人与人之间能动而现实的交往实践活动过程。道德内在于生活,是指道德为了生活并符合生活的逻辑,道德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道德和道德教育就是为了人过上更好生活。
1.道德为了生活。生活是人特有的活动,是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活动。人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断努力,以追求更有好的生活,这就是生活的意义。“人并不生活在一个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梦幻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3]生活可以超越物质的现实,有自身的精神意义的追求。道德正是在生活本质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道德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更好的生活,道德问题就是关于生活方式、生命实践的理解和选择的问题。道德教育就是要让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进而表现出高尚的行为的过程。
2.道德和道德教育形态要遵循“生活的逻辑”。道德是生活世界的一员,它的存在必须与生活的形态、结构、过程等相一致。
(1)生活形态的整体性要求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整体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由不同的部分和领域构成,是诸多因素的集合。从形式上看,有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等,从内容上看,有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情感生活等等。道德就像血液一样流动于生活这一完整庞大的躯体中,在家庭里有家庭美德,在学校里有专门的道德教育,在社会里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等等,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每个人的行为无时不刻不在受道德的制约和指导。
因而道德教育也要符合这一整体性。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多半以填鸭“美德袋”的形式进行,从内容上讲是片面的,从形式上讲是单一的,这都和内在于生活的道德的整体性是相违背的,它意欲通过与整体生活不相关联的科学的、理想的道德教育来应对有整体性的道德生活问题,以局部来应对整体,注定是没有成效的。
(2)生活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的集合,实践性是生活的重要特性。道德根植于生活实践,道德教育也要在实践中进行。首先,道德之“知”的内容和实现方式是基于生活的,由实践来揭示的。一切道德知识都是从人的生活实践中提取和归纳的,是对生活实践的映射。这种源于生活的道德一旦这样被知识化模式化,便丧失了它原本的意义。第二,道德之“知”的目的也不在于单纯地增加道德的理性认知,更重要的是实现更好的德性,使人在实践中能自然表现出高尚的道德修养,过上幸福的生活。因而德育要改变评价模式,不能以知识化的考试来进行。
(3)基于生活的实践性,道德也具有生成性。道德的生成性是指道德不是先在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道德存在于它自身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在他自己的历史进程中。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原始社会有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有奴隶社会的道德规范、封建社会更是有它的三纲五常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也在改变,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从个人来看,人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改变和超越自我,生成新的道德意义。不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来看,只要有人的存在,有实践活动,以生活为载体,道德的生成就是一个永不间断的过程。因为道德的生成性,所以进行德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我们的德育工作要培养生成性的人,促使人不断去生成自己新的道德世界。
裴斯泰洛齐曾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 因为任何教育都是取材于生活的基于生活为了生活的。由于道德区别于其他科学知识的与生俱来的生活属性,道德教育更是要植根于生活之中。道德教育只能在生活中并且通过生活来履行自己的使命,任何对这一基础的偏离都是对道德教育之根本特性的误读并将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项贤明. 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导论) [M] .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3][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 人论 [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裴斯泰洛齐. 天鹅之歌,见任钟印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