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木构建筑出现,人类脱离原始穴居生活以后,家具也得到新的发展。中国传统家具在材料、造型、结构、传统元素等方面,都与建筑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如果说中国古建筑在造一个世界,那么家具则是一个微世界,极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内在的伦理世界。房屋外壳(尤其是反宇的屋顶)和室内的家具与使用的主体,一起体现出天、地、人的哲学观念。
【关键词】空间类型;整合;天地人;微
中国传统家具因其与建筑有着独到的联系,也可以说是一个微建筑,每一个家具都可以呈现出别有洞天的空间氛围,但是其本身又存在于建筑主体之内,通过微妙的隔断,在建筑主体的大框架下,形成了一个个的子空间类型,有着其本身空间氛围。整合起来又成为一个建筑单元主体。同时又是一个古代城市的缩影,礼制的系统下分类有别,通过层层的隔断形成一个个鲜活的微宇宙。
1、内向的空间类型
1.1床-建筑中的建筑
床因其功能与观念的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形式,一个木结构的立方体微建筑中,用层层纱织品围护而成的温暖小世界,床内空间分隔围合、有床门、围屏、前廊、
桌凳、箱柜和灯具之设,完全仿照建筑而成,几 乎就是一个缩小和紧凑的建筑空间,从结构到造型,都如同一座缩小的房屋。在尺度和材质上更加宜人。地面和反宇的屋顶形成的天地宇宙观,床的形式更是一座为建筑。使我们感觉到建筑并单纯的营造内部空间,也不是一味的构筑外部结构,而是在内部与外部之间营造出内涵丰富的场所。是对人所应具备的本质性休息空间的执着。
1.2 榻-多一度的自由
也卧,也坐,也思想。榻因功能的关系基于椅子与床之间,形式是椅子的扩大版,又具有床的横向尺度,上面还可以摆放桌几,可坐又可以卧下小憩。处于半内向的空间位置,处于半维护状态,因有建筑外壳,尤其是屋顶的围护,所以使得其具有更好的自由度,形成一个家庭内部的起居空间,多人可参与的家庭内部小聚会空间。
1.3 席-少就是多
在没有床之前,古人席地而坐,席本身的无支撑,使得对于自然,尤其是地面有着独特的亲和性,在人们有了椅子和床以后,席还是被沿用下来,席代表的空间就是人和自然地良性互动,一张席,一杯酒或一盏茶。席与建筑的屋顶,使得天地人的观念再次的吻合。人可以与自然进行着生动的交流,感受着自然地力量,风霜雪雨的情调,即单调又丰富。人在席上的活动是最灵活的。可以随意发挥,不受围护的限制。
2、外向的空间类型
2.1桌-多元的平台
随着胡床的传入,桌子的高度提高,更加符合人体尺度,但是桌子在室内的作用远远不只是摆放东西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家族团聚的据点,日常的吃放,节日的庆典,一个家族的全部人员都围绕着一张桌子展开。桌子有四边、八边和圆形等等形状。有的人家会在特殊节日的时候,把桌子移到一块特定的面积比较大的地砖上,一家人相聚于此,寓意团聚,和谐。桌子不只是一个物件,而成为一个符号,作为中国人独有文化的载体,美食文化,酒文化,家文化,种族文化等等,凝聚着几代人血脉与利益的关系。
2.2椅-一对一的载体
椅子相对于其它家具就更直白一些,少了些软装的附饰,其线条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其构造和房屋的构造形式差不多,知识构件的缩小化。作为每一个个体的载体,配合桌子的圆满,使得群体得以相聚。造型简洁"不为装饰而装饰"充分显示出木材本身自然美的质朴特点。
3、隔断的空间类型
3.1 几、架-孤傲的品格
几、架仿佛建筑城市里的景观地段一样,美化,陶冶着人们的内心。总是作为其他家具的辅助功能来设置。其高度有人站姿或坐姿俩种。作为空间交流的媒介,在视觉上互为穿插,并能在室内空间分割形式上體现出各自空间区域的私密性,展现出通透空间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及空间与空间之间所起到的特殊的媒介作用。
3.2 屏-模糊的穿透力
屏作为室内的软隔断,是对建筑木框架结构带来的流动空间的分割,是对以上所有空间的限定,更是对建筑内部内与外,阴与阳的分割,模糊了室内外的空间关系,那种隔而不断地空间效果,使得各个子空间有着适宜的关系。不但是对于礼的烘托,更是对于人本质生活的尊重。因此屏所特有的感情与浪漫气息,是我国传统家具中最巧妙的发明。
4、整合的微宇宙
图1 整合 图2内外关系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反映在建筑上,虚指的是空间,实指的则是体形。而在室内空间中,家具所分隔的空间为虚;家具形体为实,还包括家具自身形态的虚实关系,这就构成了由室内到室外。家具、建筑都是围绕人而产生的存在实体。不同的是,家具通过占据空间来发挥作用,而建筑则通过构筑空间来实现功能,空间成为联系家具与建筑的纽带,而家具则是联结建筑与空间, 同人发生直接关系的媒介和载体,实现了建筑空间从“无”到“有”、从“整”到“分”的价值转换。(图1 整合)(图2内外关系)
总结:
虽然是家具不同形式的表现,或者说是在一个连续的事物中从不同的切入点看到的某种景象,使得建筑外壳超越了内与外之间的差别,一种别样的构成类别。体现着人们的居住场所所应具有的本质空间的起伏,通过一个个构成的空间类型,构想出了宇宙到一个个体人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张帆.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中国传统木建筑结构对传统家具的影响[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4).
[2]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第二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国豪.建苑拾英[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82.
作者简介:
梁树阳(1991.02.10),男,汉,内蒙古自治区,本科,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
【关键词】空间类型;整合;天地人;微
中国传统家具因其与建筑有着独到的联系,也可以说是一个微建筑,每一个家具都可以呈现出别有洞天的空间氛围,但是其本身又存在于建筑主体之内,通过微妙的隔断,在建筑主体的大框架下,形成了一个个的子空间类型,有着其本身空间氛围。整合起来又成为一个建筑单元主体。同时又是一个古代城市的缩影,礼制的系统下分类有别,通过层层的隔断形成一个个鲜活的微宇宙。
1、内向的空间类型
1.1床-建筑中的建筑
床因其功能与观念的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形式,一个木结构的立方体微建筑中,用层层纱织品围护而成的温暖小世界,床内空间分隔围合、有床门、围屏、前廊、
桌凳、箱柜和灯具之设,完全仿照建筑而成,几 乎就是一个缩小和紧凑的建筑空间,从结构到造型,都如同一座缩小的房屋。在尺度和材质上更加宜人。地面和反宇的屋顶形成的天地宇宙观,床的形式更是一座为建筑。使我们感觉到建筑并单纯的营造内部空间,也不是一味的构筑外部结构,而是在内部与外部之间营造出内涵丰富的场所。是对人所应具备的本质性休息空间的执着。
1.2 榻-多一度的自由
也卧,也坐,也思想。榻因功能的关系基于椅子与床之间,形式是椅子的扩大版,又具有床的横向尺度,上面还可以摆放桌几,可坐又可以卧下小憩。处于半内向的空间位置,处于半维护状态,因有建筑外壳,尤其是屋顶的围护,所以使得其具有更好的自由度,形成一个家庭内部的起居空间,多人可参与的家庭内部小聚会空间。
1.3 席-少就是多
在没有床之前,古人席地而坐,席本身的无支撑,使得对于自然,尤其是地面有着独特的亲和性,在人们有了椅子和床以后,席还是被沿用下来,席代表的空间就是人和自然地良性互动,一张席,一杯酒或一盏茶。席与建筑的屋顶,使得天地人的观念再次的吻合。人可以与自然进行着生动的交流,感受着自然地力量,风霜雪雨的情调,即单调又丰富。人在席上的活动是最灵活的。可以随意发挥,不受围护的限制。
2、外向的空间类型
2.1桌-多元的平台
随着胡床的传入,桌子的高度提高,更加符合人体尺度,但是桌子在室内的作用远远不只是摆放东西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家族团聚的据点,日常的吃放,节日的庆典,一个家族的全部人员都围绕着一张桌子展开。桌子有四边、八边和圆形等等形状。有的人家会在特殊节日的时候,把桌子移到一块特定的面积比较大的地砖上,一家人相聚于此,寓意团聚,和谐。桌子不只是一个物件,而成为一个符号,作为中国人独有文化的载体,美食文化,酒文化,家文化,种族文化等等,凝聚着几代人血脉与利益的关系。
2.2椅-一对一的载体
椅子相对于其它家具就更直白一些,少了些软装的附饰,其线条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其构造和房屋的构造形式差不多,知识构件的缩小化。作为每一个个体的载体,配合桌子的圆满,使得群体得以相聚。造型简洁"不为装饰而装饰"充分显示出木材本身自然美的质朴特点。
3、隔断的空间类型
3.1 几、架-孤傲的品格
几、架仿佛建筑城市里的景观地段一样,美化,陶冶着人们的内心。总是作为其他家具的辅助功能来设置。其高度有人站姿或坐姿俩种。作为空间交流的媒介,在视觉上互为穿插,并能在室内空间分割形式上體现出各自空间区域的私密性,展现出通透空间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及空间与空间之间所起到的特殊的媒介作用。
3.2 屏-模糊的穿透力
屏作为室内的软隔断,是对建筑木框架结构带来的流动空间的分割,是对以上所有空间的限定,更是对建筑内部内与外,阴与阳的分割,模糊了室内外的空间关系,那种隔而不断地空间效果,使得各个子空间有着适宜的关系。不但是对于礼的烘托,更是对于人本质生活的尊重。因此屏所特有的感情与浪漫气息,是我国传统家具中最巧妙的发明。
4、整合的微宇宙
图1 整合 图2内外关系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反映在建筑上,虚指的是空间,实指的则是体形。而在室内空间中,家具所分隔的空间为虚;家具形体为实,还包括家具自身形态的虚实关系,这就构成了由室内到室外。家具、建筑都是围绕人而产生的存在实体。不同的是,家具通过占据空间来发挥作用,而建筑则通过构筑空间来实现功能,空间成为联系家具与建筑的纽带,而家具则是联结建筑与空间, 同人发生直接关系的媒介和载体,实现了建筑空间从“无”到“有”、从“整”到“分”的价值转换。(图1 整合)(图2内外关系)
总结:
虽然是家具不同形式的表现,或者说是在一个连续的事物中从不同的切入点看到的某种景象,使得建筑外壳超越了内与外之间的差别,一种别样的构成类别。体现着人们的居住场所所应具有的本质空间的起伏,通过一个个构成的空间类型,构想出了宇宙到一个个体人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张帆.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中国传统木建筑结构对传统家具的影响[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4).
[2]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第二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国豪.建苑拾英[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82.
作者简介:
梁树阳(1991.02.10),男,汉,内蒙古自治区,本科,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