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川陕苏区作为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篇章,虽已翻阅过去80多年,尽管川陕苏区的原有的面貌已随着时代的变迁开始变模糊,但川陕苏区表现出来的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
【关键词】:川陕苏区;精神;价值
一、川陕苏区的开辟与建设
(一)川陕苏区的开辟
1932年的 12月18日,在川北通江两河口枪声响起的时候,驻守于此的川军意识到红军来袭,二话不说撒腿就跑,就此红军顺利占领了通江县两河口,打开了入川门户。
由于对客观形势判断以及领导人的错误指挥,直接导致失利后的战略大转移,之后几经转战,于1932年 12月进抵川北通江县两河口,之后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夺取通江、南江、巴中。建立了赤江、赤北、红江、南江、巴中 5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为川陕苏区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开局。最终鄂豫皖苏区的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屡历险境,转战 3000里,战胜敌人围追堵截进入川陕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二苏区。
1933年 2月 17日至 24日,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入川部队现巴中市的通江县召开的川陕省的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参加会议会的成员约有 500人次,表大会经过充分研究讨论最终颁布了《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大纲》和以及土地革命、扩大红军、建立地方武装的一系列决议,同时还推举以熊国炳为主席,杨孝全、罗海清为副主席的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加之川陕省党政机关的初步成立,至此标志着中国的二大苏区——川陕苏区的基本形成。
(二)川陕苏区的建设
1.政权建设
政权是一切革命的核心,是战胜一切反动派的中枢。正是当时领导看到这一点的巨大做用,在川陕苏区有了一定的发展的同时“先后建立了赤北县、赤江县、红江县、巴中县、南江县、巴中特别市、陕南县、江口县、仪间县、广元县、长赤县、恩阳县、苍溪县、万源县、仪陇县、间南县、嘉陵县、英安县、长胜县、营山县、渠县、宣汉县、红胜县、达县、城口县等25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60多个区苏维埃政权, 990多个乡苏维埃政权”,政权的建设为苏区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开辟了新途径,更由此苏区的“劳苦群众都抬头翻身起来了……现在高举红旗,都掌握了苏维埃政权!”
2.经济建设
“农业方面,新区开展了土地革命,老区普遍开展查田运动,广大农民生产情绪高涨,获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大丰收,产量明显提高。工业方面,先后恢复和新建了一些农具、纺织、造纸、被服等小型工厂;在通江城内外和海港咀地区开挖盐井,解决根据地缺盐的问题;制斗笠、制药、染坊等手工业也恢复了生产。交通建设方面,省工农民主政府先后发动五十万民工,劈山炸石,干了件大工程——疏浚巴中至江口、江口至苦草坝总长三百余里的河道,不仅保证了舟船的顺利通行,而且减少了巴河下游的水患。不论从军事运动或方便群众的角度来说,都是值得称道的。财政方面,颁发了公粮和各种税务条例,设立工农税务局,征收统一累进税;建立了工农银行,发行根据地的银币和布币。” 这是之后徐向前元帅对当时川陕苏区经济建设的回忆讲述。从上可以看出来当时领导人对基础建设的重视,以及将各方面因数综合全面的进行考虑,对新时期面对多种复杂的情境下我党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文化建设
1933年2月14日颁布的“西北革命委员会《临时苏维埃组织法》规定:苏区范围内,各县,区,乡苏维埃政府机构设置中,必须有文化教育委员会或文化教育委员,负责开展苏维埃文化建设工作。其次,规定:县、区、乡的苏维埃文化委员会及其委员,均为各级苏维埃政府的执行委员会成员。其‘下设学校教育科,整理和创办列宁小学,开办苏维埃学校与培养各种急需的专门人才,审查学校教师等。社会文化科,办理读报班、新剧团,化妆演讲、通俗演讲所及一切社会文化事业和出版、编辑、审查等。’162-4”从上不难看出川陕苏区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速度之快、整体意识之强。
4.群众建设
川陕苏区建立后,苏区随机出台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关于土地改革的布告》《怎样分配土地》和《平分土地须知》等行政法令法规,积極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等活动,全力解决群众的粮食问题。将赖以生存的土地分给农民,大幅的的减免提土地税,这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参加红军十大好处》、社团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不断保护群众的利益,实现了党为人民众造福谋利的宗旨。
二、川陕苏区精神形成的渊源
川陕苏区的创建不仅带来了原有红四方面军的优良品质,同时随着川陕苏区的不断壮大、建设也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设的川陕苏区精神,这是在川陕苏区军民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是在苏区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最为珍贵的是这种环境极为恶劣下军民所体现的精神力量。川陕苏区精神的形成的渊源颇深,不仅与红四方面军所带来的红军精神和苏区建设有关,更与大巴山地区特殊的地域文化精神有关,任何精神文化的产生,都是赖以形成的物质社会的繁衍。
也承袭了红四方面军的红军精神,这是一种大革命的无畏精神、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一切为了群众的无怨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更是一种坚定信念、为追求真理献身的精神。这种红军所必备的可贵精神,一直贯穿于川陕苏区,它是川陕苏区精神形成的源泉。
三、川陕苏区精神
红四方面军在入川后开始轰轰烈烈的根据地建设,在建设根据地的同时是将红军的精神融入到根据地的建设和革命斗争中,而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大巴山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乐观豁达是其内核精髓,更是其人文品格。这是“从远古巴山賨人部落在险恶自然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以自身的骠勇之慨、苦斗之志、达观之风而保存并发扬光大的一种历史传统和人文风范”。川陕苏区精神由此应运而生,它支撑着苏区军民为理想信念而奋斗,它激励着红军战士为革命胜利而前赴后继。 四、川陕苏区精神当代价值体现
川陕苏区精神的当代价值体现就文化本身而言它是物质和精神的有机统一体根据川陕苏区精神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价值呈现主要从精神文化、物质经济两个层面展开以下论述:
(一) 川陕苏区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现:
1.宣传和教育的价值红色文化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在当今更加需要大力宣扬红色文化确保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2.川陕苏区精神是历史的浓缩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最好见证,是对现今一些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者,丑化、质疑近代英雄人物的观点,以及对历史人物的不客观评价,一概论的全盘否定观的强力反击
(二) 川陕苏区精神经济层面的价值体现:
1.川陕苏区精神文化自然景观的旅游观光价值红色文化遗址遍布巴中地区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观光产业的开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助力
2.川陕苏区精神产品的经济开发价值川陕苏区根据地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报效祖国的英雄人物而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是当今文艺创作的绝佳蓝本以历史事件为依托创作出的文艺作品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艰苦的历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革命回忆录选辑(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2] 林超,温贤美.《川陕革命根据地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8.
[3] 徐向前.《徐向前元帅回忆录》[M].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5.
[4] 刘瑞龙.《刘瑞龙回忆录》[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5] 徐向前.《历史的回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6] 张国焘.《我的回忆.[M]. 北京: 现代史料编刊社, 1980.
[7] 许世友.《许世友回忆录》[M].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86.
[8] 徐向前.《徐向前元帥回忆录》[M].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5.
[9]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下)》.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2.11.
【关键词】:川陕苏区;精神;价值
一、川陕苏区的开辟与建设
(一)川陕苏区的开辟
1932年的 12月18日,在川北通江两河口枪声响起的时候,驻守于此的川军意识到红军来袭,二话不说撒腿就跑,就此红军顺利占领了通江县两河口,打开了入川门户。
由于对客观形势判断以及领导人的错误指挥,直接导致失利后的战略大转移,之后几经转战,于1932年 12月进抵川北通江县两河口,之后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夺取通江、南江、巴中。建立了赤江、赤北、红江、南江、巴中 5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为川陕苏区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开局。最终鄂豫皖苏区的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屡历险境,转战 3000里,战胜敌人围追堵截进入川陕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二苏区。
1933年 2月 17日至 24日,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入川部队现巴中市的通江县召开的川陕省的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参加会议会的成员约有 500人次,表大会经过充分研究讨论最终颁布了《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大纲》和以及土地革命、扩大红军、建立地方武装的一系列决议,同时还推举以熊国炳为主席,杨孝全、罗海清为副主席的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加之川陕省党政机关的初步成立,至此标志着中国的二大苏区——川陕苏区的基本形成。
(二)川陕苏区的建设
1.政权建设
政权是一切革命的核心,是战胜一切反动派的中枢。正是当时领导看到这一点的巨大做用,在川陕苏区有了一定的发展的同时“先后建立了赤北县、赤江县、红江县、巴中县、南江县、巴中特别市、陕南县、江口县、仪间县、广元县、长赤县、恩阳县、苍溪县、万源县、仪陇县、间南县、嘉陵县、英安县、长胜县、营山县、渠县、宣汉县、红胜县、达县、城口县等25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60多个区苏维埃政权, 990多个乡苏维埃政权”,政权的建设为苏区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开辟了新途径,更由此苏区的“劳苦群众都抬头翻身起来了……现在高举红旗,都掌握了苏维埃政权!”
2.经济建设
“农业方面,新区开展了土地革命,老区普遍开展查田运动,广大农民生产情绪高涨,获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大丰收,产量明显提高。工业方面,先后恢复和新建了一些农具、纺织、造纸、被服等小型工厂;在通江城内外和海港咀地区开挖盐井,解决根据地缺盐的问题;制斗笠、制药、染坊等手工业也恢复了生产。交通建设方面,省工农民主政府先后发动五十万民工,劈山炸石,干了件大工程——疏浚巴中至江口、江口至苦草坝总长三百余里的河道,不仅保证了舟船的顺利通行,而且减少了巴河下游的水患。不论从军事运动或方便群众的角度来说,都是值得称道的。财政方面,颁发了公粮和各种税务条例,设立工农税务局,征收统一累进税;建立了工农银行,发行根据地的银币和布币。” 这是之后徐向前元帅对当时川陕苏区经济建设的回忆讲述。从上可以看出来当时领导人对基础建设的重视,以及将各方面因数综合全面的进行考虑,对新时期面对多种复杂的情境下我党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文化建设
1933年2月14日颁布的“西北革命委员会《临时苏维埃组织法》规定:苏区范围内,各县,区,乡苏维埃政府机构设置中,必须有文化教育委员会或文化教育委员,负责开展苏维埃文化建设工作。其次,规定:县、区、乡的苏维埃文化委员会及其委员,均为各级苏维埃政府的执行委员会成员。其‘下设学校教育科,整理和创办列宁小学,开办苏维埃学校与培养各种急需的专门人才,审查学校教师等。社会文化科,办理读报班、新剧团,化妆演讲、通俗演讲所及一切社会文化事业和出版、编辑、审查等。’162-4”从上不难看出川陕苏区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速度之快、整体意识之强。
4.群众建设
川陕苏区建立后,苏区随机出台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关于土地改革的布告》《怎样分配土地》和《平分土地须知》等行政法令法规,积極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等活动,全力解决群众的粮食问题。将赖以生存的土地分给农民,大幅的的减免提土地税,这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参加红军十大好处》、社团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不断保护群众的利益,实现了党为人民众造福谋利的宗旨。
二、川陕苏区精神形成的渊源
川陕苏区的创建不仅带来了原有红四方面军的优良品质,同时随着川陕苏区的不断壮大、建设也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设的川陕苏区精神,这是在川陕苏区军民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是在苏区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最为珍贵的是这种环境极为恶劣下军民所体现的精神力量。川陕苏区精神的形成的渊源颇深,不仅与红四方面军所带来的红军精神和苏区建设有关,更与大巴山地区特殊的地域文化精神有关,任何精神文化的产生,都是赖以形成的物质社会的繁衍。
也承袭了红四方面军的红军精神,这是一种大革命的无畏精神、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一切为了群众的无怨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更是一种坚定信念、为追求真理献身的精神。这种红军所必备的可贵精神,一直贯穿于川陕苏区,它是川陕苏区精神形成的源泉。
三、川陕苏区精神
红四方面军在入川后开始轰轰烈烈的根据地建设,在建设根据地的同时是将红军的精神融入到根据地的建设和革命斗争中,而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大巴山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乐观豁达是其内核精髓,更是其人文品格。这是“从远古巴山賨人部落在险恶自然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以自身的骠勇之慨、苦斗之志、达观之风而保存并发扬光大的一种历史传统和人文风范”。川陕苏区精神由此应运而生,它支撑着苏区军民为理想信念而奋斗,它激励着红军战士为革命胜利而前赴后继。 四、川陕苏区精神当代价值体现
川陕苏区精神的当代价值体现就文化本身而言它是物质和精神的有机统一体根据川陕苏区精神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价值呈现主要从精神文化、物质经济两个层面展开以下论述:
(一) 川陕苏区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现:
1.宣传和教育的价值红色文化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在当今更加需要大力宣扬红色文化确保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2.川陕苏区精神是历史的浓缩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最好见证,是对现今一些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者,丑化、质疑近代英雄人物的观点,以及对历史人物的不客观评价,一概论的全盘否定观的强力反击
(二) 川陕苏区精神经济层面的价值体现:
1.川陕苏区精神文化自然景观的旅游观光价值红色文化遗址遍布巴中地区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观光产业的开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助力
2.川陕苏区精神产品的经济开发价值川陕苏区根据地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报效祖国的英雄人物而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是当今文艺创作的绝佳蓝本以历史事件为依托创作出的文艺作品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艰苦的历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革命回忆录选辑(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2] 林超,温贤美.《川陕革命根据地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8.
[3] 徐向前.《徐向前元帅回忆录》[M].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5.
[4] 刘瑞龙.《刘瑞龙回忆录》[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5] 徐向前.《历史的回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6] 张国焘.《我的回忆.[M]. 北京: 现代史料编刊社, 1980.
[7] 许世友.《许世友回忆录》[M].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86.
[8] 徐向前.《徐向前元帥回忆录》[M].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5.
[9]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下)》.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