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法教学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界关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不要进行语法教学有过激烈论争,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目前许多学校存在语法教学被严重淡化的误区。而实践证明,语法教学很重要不该被淡化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语法知识 新课程
一、教学背景的介绍:
自从新的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语文课本附录中,虽然也有语法知识的专项学习,而在中考中直接考查语法的内容却很少见,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響,急功近利,既是考试不考,教师也就不教,淡化了语法的教学,致使很多学生语法知识淡薄,他们不知何为实词、虚词,不能识别单句与复句,更不能判定分句之间的关系,连句子的成分有哪些,如何划分也无法着手。到了高中,对病句的分析自然很困难,特别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对文言文句式的判断、词类的活用、虚词“之”字的用法等的解答自然就束手无策了。学生由于不懂得语法知识,所以学习文言文困难重重。
二、教学情景描述:
这是一堂高一年级的文言文知识复习课,复习的主要内容是文言文的句式类型判断分析及文言实、虚词的用法。
练习题目:
(一)判断下列文言文的句式类型分析正确的一项(A)
①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定语后置句,常式句为“有吹洞箫者客”)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定语后置句,常式句为“求可使报秦人”)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状语后置句,“乎”为介词“于”,状语“乎吾前”后置)
④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状语后置句,状语“以好乐”后置)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宾语前置句,常式句为“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
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宾语前置句,“何操”常式句为“操何”)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⑤/④⑥
(二)判断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名作动树:种植;衣:穿。)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过秦论》
(名作状席:像席一样;包:像包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之: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也。《烛之武退秦师》
(之: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5、若亡郑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必须运用到初中学过的句子成分分析的相关知识。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这些语法知识,因而难以着手,即使教师讲解了,他们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我花了几乎一节课的时间讲解句子成分分析的相关知识,这样以后,也只有少部分学生才对上面两个练习题的解答有粗略的了解。
三、问题讨论与反思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于文言文板块的要求有: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从以上要求来看,语法知识在文言文中至关重要。结合今年高考题来看,关于实词、虚词和句式,虽然没有直接考查,但是在句子翻译一题中,却在这些知识上设置了得分点。比如:
1、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新课标卷Ⅰ)
本句考查了实词“履正”,虚词“以”以及定语后置局“为作屋五十间”(“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新课标卷Ⅱ)
本句中“为立祠安阳亭西”省略介词“于”,是状语后置,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辄,就;弦歌:奏乐歌咏;荐:祭祀。
3、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新课标卷Ⅲ)
“恐辜好生之德”翻译为“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为省略句。
由此可看出,语法知识在句子翻译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前面的几个客观题中,虽然没有考查实词、虚词和句式,但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式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进而得出准确的答案,提高语文成绩。退一步说,就算不为高考,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式知识,有益于学生对于文段的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就能深入理解文言文,能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许多教师很少讲语法知识,甚至根本不讲,学生语法知识匮乏,这就给学生到了高中后学习文言文造成很大的障碍。据此,我认为,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适当给学生讲授一些语法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特别是学会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来分析一些简单的现代汉语常式句是先期要做的工作,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对掌握文言句式有帮助,对于文言文翻译,辨析词类活用,辨析病句,仿用、改写句子,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等都将大有裨益。
以上这些,只是个人粗浅的见解,希望能和广大语文教育同仁共同商酌。
参考文献:1.李雪凤.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不该淡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4):38-39.
2. 张明艳.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在语文高考题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8(1):16-18.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语法知识 新课程
一、教学背景的介绍:
自从新的课程改革实施后,初中语文课本附录中,虽然也有语法知识的专项学习,而在中考中直接考查语法的内容却很少见,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響,急功近利,既是考试不考,教师也就不教,淡化了语法的教学,致使很多学生语法知识淡薄,他们不知何为实词、虚词,不能识别单句与复句,更不能判定分句之间的关系,连句子的成分有哪些,如何划分也无法着手。到了高中,对病句的分析自然很困难,特别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对文言文句式的判断、词类的活用、虚词“之”字的用法等的解答自然就束手无策了。学生由于不懂得语法知识,所以学习文言文困难重重。
二、教学情景描述:
这是一堂高一年级的文言文知识复习课,复习的主要内容是文言文的句式类型判断分析及文言实、虚词的用法。
练习题目:
(一)判断下列文言文的句式类型分析正确的一项(A)
①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定语后置句,常式句为“有吹洞箫者客”)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定语后置句,常式句为“求可使报秦人”)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状语后置句,“乎”为介词“于”,状语“乎吾前”后置)
④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状语后置句,状语“以好乐”后置)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宾语前置句,常式句为“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
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宾语前置句,“何操”常式句为“操何”)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⑤/④⑥
(二)判断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名作动树:种植;衣:穿。)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过秦论》
(名作状席:像席一样;包:像包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之: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也。《烛之武退秦师》
(之: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5、若亡郑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必须运用到初中学过的句子成分分析的相关知识。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这些语法知识,因而难以着手,即使教师讲解了,他们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我花了几乎一节课的时间讲解句子成分分析的相关知识,这样以后,也只有少部分学生才对上面两个练习题的解答有粗略的了解。
三、问题讨论与反思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于文言文板块的要求有: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从以上要求来看,语法知识在文言文中至关重要。结合今年高考题来看,关于实词、虚词和句式,虽然没有直接考查,但是在句子翻译一题中,却在这些知识上设置了得分点。比如:
1、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新课标卷Ⅰ)
本句考查了实词“履正”,虚词“以”以及定语后置局“为作屋五十间”(“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新课标卷Ⅱ)
本句中“为立祠安阳亭西”省略介词“于”,是状语后置,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辄,就;弦歌:奏乐歌咏;荐:祭祀。
3、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新课标卷Ⅲ)
“恐辜好生之德”翻译为“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为省略句。
由此可看出,语法知识在句子翻译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前面的几个客观题中,虽然没有考查实词、虚词和句式,但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式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进而得出准确的答案,提高语文成绩。退一步说,就算不为高考,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式知识,有益于学生对于文段的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就能深入理解文言文,能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许多教师很少讲语法知识,甚至根本不讲,学生语法知识匮乏,这就给学生到了高中后学习文言文造成很大的障碍。据此,我认为,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适当给学生讲授一些语法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特别是学会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来分析一些简单的现代汉语常式句是先期要做的工作,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对掌握文言句式有帮助,对于文言文翻译,辨析词类活用,辨析病句,仿用、改写句子,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等都将大有裨益。
以上这些,只是个人粗浅的见解,希望能和广大语文教育同仁共同商酌。
参考文献:1.李雪凤.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不该淡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4):38-39.
2. 张明艳.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在语文高考题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8(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