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书面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作文教学活动当中,使作文教学逐步做到激发浓厚兴趣、从内容入手、 结合阅读学习,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创造条件 结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04-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规定:“学生要做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是书面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作文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逐步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从内容入手、结合阅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兴趣是先导
兴趣是一个人的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更是鼓舞人从事活动、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充实心理活动永不枯竭的动力,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投入到作文教学活动中来,作文的水平才能逐渐提高。
指导作文时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作文批改时要尊重学生的原意,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天真可笑的童言稚语,尽量不要按照成人的标准去随意改动,多留少删,多就少改,鼓励学生的进步,这才有利于保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注意发现和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其在批语中写上“通篇语句不通”,不如把文中少数几个写得通顺连贯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批上“这几句写得通顺连贯”;讲评作文时抓住优点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作信心。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写好作文的愿望,可能就在老师真诚的表扬和鼓励中得到巩固、发展,以至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我们还可以创立班报及时发表学生的优秀作品,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原创作品朗诵会等,让学生体会到创作成功的喜悦。
二、帮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揭示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我们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
1.创造条件,提供素材
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就要在使学生有内容可写上下功夫。这不是说临到作文课上再现抓作文内容,功夫主要在平时。学生的作文内容主要来源于平时的生活实践,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也主要来源于平时的生活实践。学生的生活如果越充实,感受越深刻,作文的基础也就越扎实。不少小学生怕写作文,问他为什么,最普遍的回答是没有内容可写,也没有作文的愿望。这自然和学生的生活还不够充实、丰富有关,更主要的是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不留心,不注意观察,也不大动脑筋去想,许多值得写的内容从眼皮底下滑过去。
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同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细致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勤于观察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的人,从而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
2.创造空间,提供氛围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生活、有思想,他们极愿意把这些心里话写出来,并且与大家分享。每次作文教学备课时教师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提出的作文要求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要通过对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各个环节的改革,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创造条件。如小语第十册第二次作文要求写自己后悔的一件事,如果学生认为没有什么事可后悔,也可让他写别的事,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
三、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1.在阅读中学习作文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谴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所有这些方法,都不能作为写作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思想内容琢磨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精当,分析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清晰思路,体会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独到见解。
教师还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内容的读物,让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读物;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自己选择读物,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读物,对许多写得好的文章要求学生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2.在作文时应用阅读的收获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教师要鼓励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灵活地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句式和表达方法。学生如果在阅读中善于体会吸收,到作文的时候,课文中的思想、内容、语言都能自然地和自己的生活积累一道浮现于脑际,涌流于笔端。小学生模仿性强,对于感兴趣的东西也喜欢模仿。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有意识地注意,学生运用了哪些从阅读中学到的东西,发现运用得恰当的要大力表扬,运用得不恰当的酌情加以辅导。
四、指导学生勤于动笔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坚持写日记、周记,内容可以不拘一格,只要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记下来;在形式上也不用做统一的要求,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都随学生的心愿而来;如果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也可以把它们记在这个笔记本上。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相信只要教师和学生都付出真心共同努力,长期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认识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的,他们创作的闸门一定被智慧的教师开启,作文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晓琳.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践 2003
[2]张志公.语法修辞与阅读写作 2000
[3]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 1986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创造条件 结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04-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规定:“学生要做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是书面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作文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逐步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从内容入手、结合阅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兴趣是先导
兴趣是一个人的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更是鼓舞人从事活动、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充实心理活动永不枯竭的动力,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投入到作文教学活动中来,作文的水平才能逐渐提高。
指导作文时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作文批改时要尊重学生的原意,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天真可笑的童言稚语,尽量不要按照成人的标准去随意改动,多留少删,多就少改,鼓励学生的进步,这才有利于保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注意发现和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其在批语中写上“通篇语句不通”,不如把文中少数几个写得通顺连贯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批上“这几句写得通顺连贯”;讲评作文时抓住优点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作信心。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写好作文的愿望,可能就在老师真诚的表扬和鼓励中得到巩固、发展,以至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我们还可以创立班报及时发表学生的优秀作品,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原创作品朗诵会等,让学生体会到创作成功的喜悦。
二、帮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揭示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我们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
1.创造条件,提供素材
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就要在使学生有内容可写上下功夫。这不是说临到作文课上再现抓作文内容,功夫主要在平时。学生的作文内容主要来源于平时的生活实践,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也主要来源于平时的生活实践。学生的生活如果越充实,感受越深刻,作文的基础也就越扎实。不少小学生怕写作文,问他为什么,最普遍的回答是没有内容可写,也没有作文的愿望。这自然和学生的生活还不够充实、丰富有关,更主要的是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不留心,不注意观察,也不大动脑筋去想,许多值得写的内容从眼皮底下滑过去。
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同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细致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勤于观察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的人,从而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
2.创造空间,提供氛围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生活、有思想,他们极愿意把这些心里话写出来,并且与大家分享。每次作文教学备课时教师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提出的作文要求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要通过对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各个环节的改革,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创造条件。如小语第十册第二次作文要求写自己后悔的一件事,如果学生认为没有什么事可后悔,也可让他写别的事,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
三、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1.在阅读中学习作文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谴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所有这些方法,都不能作为写作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思想内容琢磨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精当,分析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清晰思路,体会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独到见解。
教师还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内容的读物,让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读物;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自己选择读物,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读物,对许多写得好的文章要求学生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2.在作文时应用阅读的收获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教师要鼓励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灵活地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句式和表达方法。学生如果在阅读中善于体会吸收,到作文的时候,课文中的思想、内容、语言都能自然地和自己的生活积累一道浮现于脑际,涌流于笔端。小学生模仿性强,对于感兴趣的东西也喜欢模仿。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有意识地注意,学生运用了哪些从阅读中学到的东西,发现运用得恰当的要大力表扬,运用得不恰当的酌情加以辅导。
四、指导学生勤于动笔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坚持写日记、周记,内容可以不拘一格,只要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记下来;在形式上也不用做统一的要求,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都随学生的心愿而来;如果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也可以把它们记在这个笔记本上。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相信只要教师和学生都付出真心共同努力,长期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认识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的,他们创作的闸门一定被智慧的教师开启,作文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晓琳.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践 2003
[2]张志公.语法修辞与阅读写作 2000
[3]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