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姚安濂这个名字您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不过只要您一看到他的脸,就会浮现出很多影视剧中老实巴交的老好人形象。嘎纳电影节上大出风头的电影《青红》中的上海父亲,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夺得费比西大奖、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上荣获最高奖“金亚历山大奖”——连下两城的热门电影《红色康拜因》里的农民工父亲,不经意间,在俊男美女纷纷打向国际市场时,人到中年的姚安濂却以自己沉稳厚重的表演成了中国父亲在国际影坛上的最佳代言人。
变身农民《红色康拜因》讲述父子情仇
姚安濂曾凭借《青红》中“父亲”一角在第六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夺得最佳男配角称号,但在嘎纳电影节上却在被众评委看好的情况下遗憾地与“金棕榈”最佳男主角失之交臂。这次《红色康拜因》在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上荣获最高奖——金亚历山大奖后,姚安濂的演技又得到了评委的好评,但遗憾的是姚安濂这次又与最佳男演员奖擦身而过,因为组委会规定来参赛的国家只能获得一项大奖,而由于片子已经拿奖,所以最佳男演员就不能再颁给个人了,大家都为姚安濂感到遗憾。其实,他在《红色康拜因》之前出演的多是性格比较优柔的南方男人形象,此次演绎地道的西北汉子,颇有挑战自我、再创佳绩的勇气。对于此前从来没有扮演过农民角色的姚安濂而言,影片中“由城返乡,与儿子一路冲突”的西北农村父亲形象是非常大的挑战,这是姚安廉的突破。更是他演艺事业的又一成功。
与《青红》相比,姚安濂在《红色康拜因》中饰演的父亲更为边缘化。《红色康拜因》讲述的是奔徙于甘陕两省之间的“收割机手”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对5年不曾见面的父子,父亲当年进城打工,一去不返,甚至在老婆患病身亡的当口都不曾回乡吊祭,年幼的儿子像野狗一样独自长大,有一天他深恨的父亲却突然出现在了家门口,而他回来的目的,竟是要与另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人办理结婚手续……试图改造儿子的父亲和伺机报复父亲的儿子一起踏上了麦收之旅,这一路上他们见证了现实的无情,见证了命运的飘零,而两人之间那无法化解的仇恨和无可回避的亲情,也在收获的路上不断对撞、迷失、寻回、沦丧,上演了一幕幕或残忍或动人的真情故事,而最终的结局竟显示出,在父子各自的心底,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残酷秘密……
从为了自己能进城而“抛弃”儿子到感受到年老体衰想与儿子弥补亲情,在《红色康拜因》中,姚安濂演绎的是位企盼救赎的“另类”父亲,姚安濂认为:在当代,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父子间的情感往往是一种潜在的感觉,甚至是双方彼此都在回避的东西。如果说《青红》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强势,那么在《红色康拜因》中,父亲在儿子面前则显得势单力薄了。影片中,父亲的离家出走在儿子的心里埋下了一种仇恨的情绪,而父亲为了弥补过错所做的种种努力反而一次次刺伤了儿子……
其实接《红色康拜因》之初,姚安濂还在拍摄另外一部影片,因此无法深入外景地体验生活,于是他在进入剧组的第二天便直接开始了拍摄。姚安濂此前早已经仔细研究过剧本,并且留起了胡须,努力在外形上向人物靠拢。但是在拍摄的最初几天,姚安濂虽然捕捉到了人物的外部形态,但还是苦恼于无法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然而在随后的拍摄过程中,特别是每当姚安濂站到了红色康拜因前,望着一望无际的金黄麦海、看到“儿子”眼中充满的怨恨,很多即兴的创作灵感瞬间涌入了他的脑海——姚安濂成功地敲开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大门。
“开拍前,和导演详细讨论过有关人物的整体状态和心理的转变,主要是对人物的形体做一些设计。基本上把眼神、手脚都管住,表情呆滞一些。这个人物虽然有五年在城市生活的经验,但他毕竟是农民,在神情上会木讷一些。我主要是把握住父子之间的感情,别的没有多想。对这个人物,我的理解是,他对儿子是带有忏悔、救赎的心态。我之前的戏路和我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外形都和这个角色相差很大。我就在形态上赋予这个角色应该有的东西,加上用心去塑造,希望能够达到要求,努力去体验微妙的情感。”
父亲碰瓷的一场戏彻底地让父亲的情感产生了转变,这场戏讲的是父亲腰闪之后去村里看病,之后去小镇上买电话卡。然后父亲到处去碰瓷,碰一个车不成功,被人骂;再碰一个又不成功,还是被人骂……最后,蹲在路边的他崩溃了。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成,这个人物的情绪高潮就出来了。这场戏中,他以质朴的情感和精湛的演技将“父亲”内心中的彷徨与苦闷、悔恨与挣扎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十分信服,父亲从自私地出走到对渴望亲情的情感复苏。
青红父亲非我莫属
《青红》讲的是支援二线的上海人和他们的后代的故事。导演王小帅想找一个上海人来扮演片中的父亲角色,姚安濂的一个朋友推荐他去。见面后,王小帅和姚安濂谈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事情就定下来了。
谈到与王小帅的首次合作,姚安濂笑曰:“这是缘!”当初看到剧本时,姚安濂非常惊讶,原来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情节、人物,都与姚安濂自己的经历极为相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青红父亲似乎菲我莫属!”姚安濂的笑容有些凝重。相似的经历让姚安濂可以完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片中角色的感受,片中青红的父亲为了女儿的事与妻子争吵时歇斯底里地说:“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再过像我这样的20年!”这句台词是姚安濂亲自修改的,可以看出作父亲的用心良苦。
《青红》虽然没有让姚安濂得到影帝的称号,但是他精彩传神的演出却从此为他的演艺事业打开了另一扇门,可以接到更多他自己喜欢演的戏,就像《红色康拜因》一样,当姚安濂最初拿到剧本时便被其中描述的那种特殊的父子关系所深深吸引,但是他担心自己没有农村生活的经验,塑造不好一个西北农民形象,于是忍痛推掉了角色。然丽本片的导演蔡尚君在看过五、六遍《青红》之后,坚决认定姚安濂就是《红色康拜因》中父亲一角的最佳人选。最终。姚安濂被蔡尚君导演的诚意打动,决定冒一次险,也算是一次新的尝试。但正是这次“冒险”让姚安濂再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鲜活的父亲形象。
好戏“连连看”
其实姚安濂演过很多戏,影视剧作品极多,但他最喜欢的还是电影,尤其是电影中那些有深度的角色,让他无论吃多大的苦都甘之如饴。
在《红色康拜因》中,那场碰瓷的戏,姚安濂拍了好几次,在这场戏里开车撞他的是剧组的司机,他没有经过特技专业训练,不知道轻重,所以不敢真撞。拍了一次后镜头显得有些假。后来在剧组回北京后,又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补了这场戏。当时是冬天,姚安濂按剧情还得穿着衬衣,非常冷。遗憾的是,实拍时撞是真撞了,但是因为剪出来之后地貌差异比较大,两者不是很吻合,就又被导演拿掉了。而在 全剧五十多天的拍摄过程中,剧组始终面临着当地恶劣的天气以及强烈的高原反应,但姚安濂坦言,支持自己坚持下来的始终是对剧本所阐释的那种父子间特殊情感的眷恋,对演戏的热爱。
就在很多人依然都还记得《青红》中,姚安濂脸上的阴郁、严厉时,他就到了吴天戈的《第三种温暖》中,变成骑着一辆助动车穿行于上海街道,整天乐呵呵生活的“黄牛”。演这个黄牛,姚安濂觉得浑身都自在:“黄牛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人,其实他们就是提供服务,赚取差价的人,但我这个黄牛比较实在、善良。”导演吴天戈表示,还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想到姚安濂来演这个角色,“他这个老戏骨,是当仁不让的入选”。而到了去年央视一套热门电视剧《51号兵站》时,乐呵呵的他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剧中的大反派——马浮根,为了这个反面人物,他从多个方面做足了功课,姚安濂先给角色进行了一番外部包装,用西装革履、金丝眼镜来反衬出他由于出身卑微而形成的好面子性格和不自信的阴暗内心。不仅在外部包装上做文章,他还有意在台词上进行了强化,几场戏下来一个活脱脱的反派形象就跃然而出,他的演技功力更见深厚。而在张柏芝版的《周璇》中,他又是紧急救场,再“最后一次当汉奸”,在一水儿的明星大腕中仍是星光熠熠。老戏骨的风范引人注目。
前不久,他又拍完电影《超级武林》,讲述退休老人在公园晨练的故事,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生活虽然也许是单调的灰色,但他们依旧能够在其中找到快乐和火花。
无论是《青红》中那个严厉强势的父亲:还是《红色康拜因》中离家出走五年,对儿子不闻不问的父亲——姚安濂都将这些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但是姚安濂对于“父亲”这个概念却很生疏。姚安濂从小和父母有段时间分开生活,父亲当初并不看好儿子从事表演行当,但父亲的这种淡漠却成为了激励姚安濂在表演之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今年,也许姚安濂又会出现在王小帅的电影《我11》中,主导和他又有新约定——让他演其中的父亲角色。当时姚安濂戏问,“如果我演一个11岁孩子的父亲会不会太老了?”王小帅也开玩笑地说:“不老不老,您才28。”
可以预料的是银幕上又会增加一个经典的“中国父亲”形象,不可以预料的是这国姚安濂又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变身农民《红色康拜因》讲述父子情仇
姚安濂曾凭借《青红》中“父亲”一角在第六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夺得最佳男配角称号,但在嘎纳电影节上却在被众评委看好的情况下遗憾地与“金棕榈”最佳男主角失之交臂。这次《红色康拜因》在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上荣获最高奖——金亚历山大奖后,姚安濂的演技又得到了评委的好评,但遗憾的是姚安濂这次又与最佳男演员奖擦身而过,因为组委会规定来参赛的国家只能获得一项大奖,而由于片子已经拿奖,所以最佳男演员就不能再颁给个人了,大家都为姚安濂感到遗憾。其实,他在《红色康拜因》之前出演的多是性格比较优柔的南方男人形象,此次演绎地道的西北汉子,颇有挑战自我、再创佳绩的勇气。对于此前从来没有扮演过农民角色的姚安濂而言,影片中“由城返乡,与儿子一路冲突”的西北农村父亲形象是非常大的挑战,这是姚安廉的突破。更是他演艺事业的又一成功。
与《青红》相比,姚安濂在《红色康拜因》中饰演的父亲更为边缘化。《红色康拜因》讲述的是奔徙于甘陕两省之间的“收割机手”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对5年不曾见面的父子,父亲当年进城打工,一去不返,甚至在老婆患病身亡的当口都不曾回乡吊祭,年幼的儿子像野狗一样独自长大,有一天他深恨的父亲却突然出现在了家门口,而他回来的目的,竟是要与另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人办理结婚手续……试图改造儿子的父亲和伺机报复父亲的儿子一起踏上了麦收之旅,这一路上他们见证了现实的无情,见证了命运的飘零,而两人之间那无法化解的仇恨和无可回避的亲情,也在收获的路上不断对撞、迷失、寻回、沦丧,上演了一幕幕或残忍或动人的真情故事,而最终的结局竟显示出,在父子各自的心底,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残酷秘密……
从为了自己能进城而“抛弃”儿子到感受到年老体衰想与儿子弥补亲情,在《红色康拜因》中,姚安濂演绎的是位企盼救赎的“另类”父亲,姚安濂认为:在当代,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父子间的情感往往是一种潜在的感觉,甚至是双方彼此都在回避的东西。如果说《青红》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强势,那么在《红色康拜因》中,父亲在儿子面前则显得势单力薄了。影片中,父亲的离家出走在儿子的心里埋下了一种仇恨的情绪,而父亲为了弥补过错所做的种种努力反而一次次刺伤了儿子……
其实接《红色康拜因》之初,姚安濂还在拍摄另外一部影片,因此无法深入外景地体验生活,于是他在进入剧组的第二天便直接开始了拍摄。姚安濂此前早已经仔细研究过剧本,并且留起了胡须,努力在外形上向人物靠拢。但是在拍摄的最初几天,姚安濂虽然捕捉到了人物的外部形态,但还是苦恼于无法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然而在随后的拍摄过程中,特别是每当姚安濂站到了红色康拜因前,望着一望无际的金黄麦海、看到“儿子”眼中充满的怨恨,很多即兴的创作灵感瞬间涌入了他的脑海——姚安濂成功地敲开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大门。
“开拍前,和导演详细讨论过有关人物的整体状态和心理的转变,主要是对人物的形体做一些设计。基本上把眼神、手脚都管住,表情呆滞一些。这个人物虽然有五年在城市生活的经验,但他毕竟是农民,在神情上会木讷一些。我主要是把握住父子之间的感情,别的没有多想。对这个人物,我的理解是,他对儿子是带有忏悔、救赎的心态。我之前的戏路和我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外形都和这个角色相差很大。我就在形态上赋予这个角色应该有的东西,加上用心去塑造,希望能够达到要求,努力去体验微妙的情感。”
父亲碰瓷的一场戏彻底地让父亲的情感产生了转变,这场戏讲的是父亲腰闪之后去村里看病,之后去小镇上买电话卡。然后父亲到处去碰瓷,碰一个车不成功,被人骂;再碰一个又不成功,还是被人骂……最后,蹲在路边的他崩溃了。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成,这个人物的情绪高潮就出来了。这场戏中,他以质朴的情感和精湛的演技将“父亲”内心中的彷徨与苦闷、悔恨与挣扎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十分信服,父亲从自私地出走到对渴望亲情的情感复苏。
青红父亲非我莫属
《青红》讲的是支援二线的上海人和他们的后代的故事。导演王小帅想找一个上海人来扮演片中的父亲角色,姚安濂的一个朋友推荐他去。见面后,王小帅和姚安濂谈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事情就定下来了。
谈到与王小帅的首次合作,姚安濂笑曰:“这是缘!”当初看到剧本时,姚安濂非常惊讶,原来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情节、人物,都与姚安濂自己的经历极为相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青红父亲似乎菲我莫属!”姚安濂的笑容有些凝重。相似的经历让姚安濂可以完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片中角色的感受,片中青红的父亲为了女儿的事与妻子争吵时歇斯底里地说:“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再过像我这样的20年!”这句台词是姚安濂亲自修改的,可以看出作父亲的用心良苦。
《青红》虽然没有让姚安濂得到影帝的称号,但是他精彩传神的演出却从此为他的演艺事业打开了另一扇门,可以接到更多他自己喜欢演的戏,就像《红色康拜因》一样,当姚安濂最初拿到剧本时便被其中描述的那种特殊的父子关系所深深吸引,但是他担心自己没有农村生活的经验,塑造不好一个西北农民形象,于是忍痛推掉了角色。然丽本片的导演蔡尚君在看过五、六遍《青红》之后,坚决认定姚安濂就是《红色康拜因》中父亲一角的最佳人选。最终。姚安濂被蔡尚君导演的诚意打动,决定冒一次险,也算是一次新的尝试。但正是这次“冒险”让姚安濂再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鲜活的父亲形象。
好戏“连连看”
其实姚安濂演过很多戏,影视剧作品极多,但他最喜欢的还是电影,尤其是电影中那些有深度的角色,让他无论吃多大的苦都甘之如饴。
在《红色康拜因》中,那场碰瓷的戏,姚安濂拍了好几次,在这场戏里开车撞他的是剧组的司机,他没有经过特技专业训练,不知道轻重,所以不敢真撞。拍了一次后镜头显得有些假。后来在剧组回北京后,又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补了这场戏。当时是冬天,姚安濂按剧情还得穿着衬衣,非常冷。遗憾的是,实拍时撞是真撞了,但是因为剪出来之后地貌差异比较大,两者不是很吻合,就又被导演拿掉了。而在 全剧五十多天的拍摄过程中,剧组始终面临着当地恶劣的天气以及强烈的高原反应,但姚安濂坦言,支持自己坚持下来的始终是对剧本所阐释的那种父子间特殊情感的眷恋,对演戏的热爱。
就在很多人依然都还记得《青红》中,姚安濂脸上的阴郁、严厉时,他就到了吴天戈的《第三种温暖》中,变成骑着一辆助动车穿行于上海街道,整天乐呵呵生活的“黄牛”。演这个黄牛,姚安濂觉得浑身都自在:“黄牛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人,其实他们就是提供服务,赚取差价的人,但我这个黄牛比较实在、善良。”导演吴天戈表示,还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想到姚安濂来演这个角色,“他这个老戏骨,是当仁不让的入选”。而到了去年央视一套热门电视剧《51号兵站》时,乐呵呵的他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剧中的大反派——马浮根,为了这个反面人物,他从多个方面做足了功课,姚安濂先给角色进行了一番外部包装,用西装革履、金丝眼镜来反衬出他由于出身卑微而形成的好面子性格和不自信的阴暗内心。不仅在外部包装上做文章,他还有意在台词上进行了强化,几场戏下来一个活脱脱的反派形象就跃然而出,他的演技功力更见深厚。而在张柏芝版的《周璇》中,他又是紧急救场,再“最后一次当汉奸”,在一水儿的明星大腕中仍是星光熠熠。老戏骨的风范引人注目。
前不久,他又拍完电影《超级武林》,讲述退休老人在公园晨练的故事,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生活虽然也许是单调的灰色,但他们依旧能够在其中找到快乐和火花。
无论是《青红》中那个严厉强势的父亲:还是《红色康拜因》中离家出走五年,对儿子不闻不问的父亲——姚安濂都将这些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但是姚安濂对于“父亲”这个概念却很生疏。姚安濂从小和父母有段时间分开生活,父亲当初并不看好儿子从事表演行当,但父亲的这种淡漠却成为了激励姚安濂在表演之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今年,也许姚安濂又会出现在王小帅的电影《我11》中,主导和他又有新约定——让他演其中的父亲角色。当时姚安濂戏问,“如果我演一个11岁孩子的父亲会不会太老了?”王小帅也开玩笑地说:“不老不老,您才28。”
可以预料的是银幕上又会增加一个经典的“中国父亲”形象,不可以预料的是这国姚安濂又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