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数学教学的改革又是中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以教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变学会为会学、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当前教育的基本要求. 本文着重探讨了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实施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以挖掘教材内容为前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必须立足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全脑的功能.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没有逻辑性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維能力的前提. 一个数学教师只要真正掌握教材,能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上下关联、融会贯通教学内容,能够用适当的、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举例说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基本前提.
例如,在教学“正多边形”时,我就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正多边形的活动. 第一次提问:五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五边形吗?学生回答:是. 随后我出示了一个五条边都相等的非正五边形;第二次提问:五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五边形吗?学生回答:是. 随后我出示了一个五个内角都相等的非正五边形;第三次提问:五条边都相等,五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五边形吗?学生回答:是. 随后我出示了一个具有这样性质的五边形,并让同学们证明了它就是正五边形. 通过这样的设计,给学生一个深刻印象,要判断一个正多边形,只看各边相等不行,只看各内角相等也不行,只有当各边、各内角都相等时,才能判定. 随后我又补充了特殊的一个正多边形:正三边形.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能不失时机地利用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将会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
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情境内容,打破学科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由生活走向学科,再由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实践—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 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与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
比如:“用正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其体积最大”这一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再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以及对不同数据的归纳,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之间的联系”. 最终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并对求解的过程作出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数”和“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
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巧、方法. 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理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再如,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先经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为了加深理解,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等). 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
三、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对新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多方收集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而当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后,再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求应用,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形影不离,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把丹阳城区地图放入课堂,让学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城区有关部门的坐标,再根据有关部门的坐标确定其位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从现实背景出发引入新的知识,需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验证并应用所得结论的全过程,切忌教师全盘端出. 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探索更多可以应用的实际问题和场景.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尝试,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通过思考启发性的问题逐步养成求知、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另外,作为教学形式的“问题解决”其方式更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因此教师不应该只像教练一样示范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应选择适当问题,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法和认识,这样创造研究出的问题结论比得到正确答案更重要. 另外,还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画图、解答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小调查、小试验,独立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例如,在房屋装修时,让学生协助父母测算铺地板砖的费用. 首先让学生测量、计算房间的面积,以及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再了解市面上地板砖的种类,如矩形、正六边形、三角形、菱形等. 也可以一起探讨如何才能使地板砖做到空隙镶嵌,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平铺,那么正五边形、正八边形能平铺吗?转换成数学问题就是各正多边形的同一顶点处内角和要等于360度才能做到平铺. 更进一步地,地板砖的花色品种选择后拼成的图案又得出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 然后通过了解地板砖的单价、所需数量、安装地板砖的工钱如何支付等最后测算出需要的总费用. 通过让学生主动用数学方法测算铺地板砖所需的费用,使学生切实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本着新课程的理念,用心钻研教材、教法,总能找到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使我们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以挖掘教材内容为前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必须立足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全脑的功能.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没有逻辑性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維能力的前提. 一个数学教师只要真正掌握教材,能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上下关联、融会贯通教学内容,能够用适当的、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举例说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基本前提.
例如,在教学“正多边形”时,我就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正多边形的活动. 第一次提问:五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五边形吗?学生回答:是. 随后我出示了一个五条边都相等的非正五边形;第二次提问:五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五边形吗?学生回答:是. 随后我出示了一个五个内角都相等的非正五边形;第三次提问:五条边都相等,五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五边形吗?学生回答:是. 随后我出示了一个具有这样性质的五边形,并让同学们证明了它就是正五边形. 通过这样的设计,给学生一个深刻印象,要判断一个正多边形,只看各边相等不行,只看各内角相等也不行,只有当各边、各内角都相等时,才能判定. 随后我又补充了特殊的一个正多边形:正三边形.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能不失时机地利用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将会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
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情境内容,打破学科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由生活走向学科,再由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实践—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 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与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
比如:“用正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其体积最大”这一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再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以及对不同数据的归纳,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之间的联系”. 最终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并对求解的过程作出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数”和“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
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巧、方法. 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理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再如,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先经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为了加深理解,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等). 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
三、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对新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多方收集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而当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后,再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求应用,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形影不离,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把丹阳城区地图放入课堂,让学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城区有关部门的坐标,再根据有关部门的坐标确定其位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从现实背景出发引入新的知识,需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验证并应用所得结论的全过程,切忌教师全盘端出. 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探索更多可以应用的实际问题和场景.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尝试,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通过思考启发性的问题逐步养成求知、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另外,作为教学形式的“问题解决”其方式更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因此教师不应该只像教练一样示范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应选择适当问题,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法和认识,这样创造研究出的问题结论比得到正确答案更重要. 另外,还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画图、解答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小调查、小试验,独立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例如,在房屋装修时,让学生协助父母测算铺地板砖的费用. 首先让学生测量、计算房间的面积,以及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再了解市面上地板砖的种类,如矩形、正六边形、三角形、菱形等. 也可以一起探讨如何才能使地板砖做到空隙镶嵌,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平铺,那么正五边形、正八边形能平铺吗?转换成数学问题就是各正多边形的同一顶点处内角和要等于360度才能做到平铺. 更进一步地,地板砖的花色品种选择后拼成的图案又得出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 然后通过了解地板砖的单价、所需数量、安装地板砖的工钱如何支付等最后测算出需要的总费用. 通过让学生主动用数学方法测算铺地板砖所需的费用,使学生切实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本着新课程的理念,用心钻研教材、教法,总能找到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使我们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