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化教育学概述
文化教育学也称“精神科学教育学”。20 世纪初期,文化教育学产生于德国本土,接着影响了欧洲大陆和美国,之后传到日本和中国。文化教育学思想是一种力图从文化或精神科学的角度来探索人以及人的教育问题的教育思潮,主张教育活动应将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放在核心地位,促进人的生命的总体生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些观点为克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固化形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语言体验、情感陶冶、人格培养和心灵唤醒提供了思路。
二、文化教育学的重要概念
“体验”、“表达”、“理解”、“唤醒”、“陶冶”是文化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 体现了文化教育学的方法论主张。
(一)、体验
“体验”是狄尔泰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科学的客观立场和态度及方法是需要的,但教育更是一种触及人的心灵深处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仅仅用对待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活动,就只是停留在表层而不能展示出教育过程中各方的生活体验。
(二)、表达
狄尔泰所倡导的“表达”是人类探索外部世界,建构自身生命体系的重要出路,即人们通过语言、姿态、文字、各种形式的符号等方式,使自己的内心体验客观化、具象化,从而得到“理解”。
(三)、理解
狄尔泰认为“理解”就是“我们理解体现在一个物质符号中的精神现象的活动”。福利特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理解视界”为出发点,而“视界”就是指人的前判断,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时就已经带着从家庭和周围环境开始了学习,这些学习的内容就构成了他们的前判断体系和理解视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种“理解视界”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唤醒
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鲍勒诺夫也从生命哲学上也赋予了唤醒本体论的含义,认为只有当教师以恰当的方法和时机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才会空前增加学生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意识。
(五)、陶冶
“陶冶”是李特提出的文化教育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他看来,正是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才构成生动的陶冶过程。被教育者是陶冶的目标,是陶冶全过程的重心所在,同时由于被教育者性格、气质等的差异,又呈现出千差万别的“陶冶可能性”。因此,就要求教育者注意被教育者的“陶冶可能性”,因材施教。
三、文化教育學对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借鉴意义
(一)、体验
首先,提升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体验。新课标始终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将课堂留给学生,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其次,要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性体验。英语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输入与被输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并且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了解明晰学习过程、掌握知识获得方法。
(二)、表达
“表达”教学观蕴含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习得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表达训练以达到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及当堂课知识内容特点,为学生尽可能创造表达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在表达中体验到英语活动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更多的表达和更多样化的表达。
(三)、理解
首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从而达到知识的扩充与整合,最终形成新的视界。其次,教师需调节使学生理解学生与英语学习活动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学生本身与英语学习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习得知识完善、提升自我,从而促进学习效果。再者,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不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强迫者,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引路者、帮手,只有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互相理解,英语课堂活动才能顺利有效开展。最后,理解也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我理解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优势,从而更好认识自我而有方向的完善自我。
(四)、唤醒
“唤醒”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需要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首先并且投入真实感情,把“爱”作为唤醒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赞美。再者,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客观学习动,并且在长时间教学中唤醒学生深层次的主观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灵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潜力和发展的可能。
(五)、陶冶
“陶冶”是对人的心灵加以影响和塑造,因而它与情感是分不开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化教育学思想在这方面是十分适用的。一方面,教师作为示范,要有正向的意志品质,对学生产生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学习一门语言与学习文化是分不开的。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进行文化输入、文化陶冶,通过对语言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品质。
四、结语
目前,在应试大环境压力影响下,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比较强调知识传授和理智训练,忽视对学生的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忽视了完满的人的教育理念。文化教育学倡导的“体验”、“表达”、“理解”、“唤醒”、“陶冶”对我国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现实的借鉴意义,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精神方面的学习体验,从而构建更加易接受、有意义、美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李镇 沈阳师范大学
文化教育学也称“精神科学教育学”。20 世纪初期,文化教育学产生于德国本土,接着影响了欧洲大陆和美国,之后传到日本和中国。文化教育学思想是一种力图从文化或精神科学的角度来探索人以及人的教育问题的教育思潮,主张教育活动应将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放在核心地位,促进人的生命的总体生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些观点为克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固化形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语言体验、情感陶冶、人格培养和心灵唤醒提供了思路。
二、文化教育学的重要概念
“体验”、“表达”、“理解”、“唤醒”、“陶冶”是文化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 体现了文化教育学的方法论主张。
(一)、体验
“体验”是狄尔泰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科学的客观立场和态度及方法是需要的,但教育更是一种触及人的心灵深处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仅仅用对待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活动,就只是停留在表层而不能展示出教育过程中各方的生活体验。
(二)、表达
狄尔泰所倡导的“表达”是人类探索外部世界,建构自身生命体系的重要出路,即人们通过语言、姿态、文字、各种形式的符号等方式,使自己的内心体验客观化、具象化,从而得到“理解”。
(三)、理解
狄尔泰认为“理解”就是“我们理解体现在一个物质符号中的精神现象的活动”。福利特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理解视界”为出发点,而“视界”就是指人的前判断,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时就已经带着从家庭和周围环境开始了学习,这些学习的内容就构成了他们的前判断体系和理解视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种“理解视界”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唤醒
斯普朗格提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鲍勒诺夫也从生命哲学上也赋予了唤醒本体论的含义,认为只有当教师以恰当的方法和时机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才会空前增加学生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意识。
(五)、陶冶
“陶冶”是李特提出的文化教育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他看来,正是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才构成生动的陶冶过程。被教育者是陶冶的目标,是陶冶全过程的重心所在,同时由于被教育者性格、气质等的差异,又呈现出千差万别的“陶冶可能性”。因此,就要求教育者注意被教育者的“陶冶可能性”,因材施教。
三、文化教育學对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借鉴意义
(一)、体验
首先,提升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体验。新课标始终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将课堂留给学生,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其次,要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性体验。英语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输入与被输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并且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了解明晰学习过程、掌握知识获得方法。
(二)、表达
“表达”教学观蕴含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习得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表达训练以达到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及当堂课知识内容特点,为学生尽可能创造表达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在表达中体验到英语活动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更多的表达和更多样化的表达。
(三)、理解
首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从而达到知识的扩充与整合,最终形成新的视界。其次,教师需调节使学生理解学生与英语学习活动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学生本身与英语学习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习得知识完善、提升自我,从而促进学习效果。再者,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不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强迫者,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引路者、帮手,只有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互相理解,英语课堂活动才能顺利有效开展。最后,理解也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我理解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优势,从而更好认识自我而有方向的完善自我。
(四)、唤醒
“唤醒”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需要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首先并且投入真实感情,把“爱”作为唤醒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赞美。再者,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客观学习动,并且在长时间教学中唤醒学生深层次的主观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灵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潜力和发展的可能。
(五)、陶冶
“陶冶”是对人的心灵加以影响和塑造,因而它与情感是分不开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化教育学思想在这方面是十分适用的。一方面,教师作为示范,要有正向的意志品质,对学生产生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学习一门语言与学习文化是分不开的。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进行文化输入、文化陶冶,通过对语言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品质。
四、结语
目前,在应试大环境压力影响下,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比较强调知识传授和理智训练,忽视对学生的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忽视了完满的人的教育理念。文化教育学倡导的“体验”、“表达”、“理解”、“唤醒”、“陶冶”对我国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现实的借鉴意义,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精神方面的学习体验,从而构建更加易接受、有意义、美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李镇 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