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课程概念和教学的内涵、外延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一直是困扰许多教师的现实问题。在教育实践中,课程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课程开发意识泯灭,教学干瘪单调。更有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课程即教材,教学即教材,从而使教学内容选择“泛化”,教学内容组织“浮化”,教学内容延伸“表面化”,教学结果“低效化”。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课程与教学绝不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不是平行的而是交互的,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如果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界定为学校教育的两个子系统或亚维度,或将两者截然分开,都是不科学的。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它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谋篇布局”。它是教学内容及其架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但课程不是唯一用来教学的范本,而是可以删减、增添、重组和衍生的,甚至是可以抛弃而重新选择的。课程即活动,而活动的载体、时空、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课程不应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是达成个人转变、发展的通道。课程编制也不是专家、学者的特权,每个教师都有权设计。“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教学就是一切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在教育实践中,课程是教育性经验,教学是通过对话活动使学生获得经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充满灵性的。如果把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独立、相互脱离开来,最终将导致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课程事业和教学事业的病态发展,给孩子的生命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美国学者塞勒(J. G. Saylor)等人提出的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实质。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本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可见,课程规划出来后投入实施,这就是教学。所以,教学就是作为“进程”的课程的有机环节,两者是互相牵手、互相促进的。如果从静态的角度来理解课程,那么课程就是目标、学科或教材、计划,是静态的“物”,体现为书面形态的文件、范本和材料,是先于教学实践而预先规划的。而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途径,却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生成过程,所以,课程也应顺势而变,符合动态的教学过程。尽管课程先于教学而存在,是静态的,但教学活动一旦展开,教学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课程就处于被执行的“活”的状态。课程是风向标,对教学具有导向性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教学,因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源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课程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以鼓励师生的创造自由,也会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课改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这关系到教育改革的发展甚至成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这对关系中,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但一些教师总认为课程只是教育部门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这是一种落后的僵死教育观。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使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硬性地发生对接。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僵化,愈来愈与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所以,只有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的时候,课程才能焕发出生机活力。其实,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即课程”,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课程的创造者;学生同样也是课程的创造者。教学也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开发与创生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学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的一部分。新课程改革主张教师是研究者,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要正确地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从狭隘的课程观中走出来,从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和处理课程,保证呈现给学生的课程适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有益于学生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程增添——让课程变得厚重;重组——让课程变得科学;创生——让课程变得鲜活;勾连——让课程与生活链接,使教学更加精致、精彩。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课程与教学绝不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不是平行的而是交互的,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如果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界定为学校教育的两个子系统或亚维度,或将两者截然分开,都是不科学的。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它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谋篇布局”。它是教学内容及其架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但课程不是唯一用来教学的范本,而是可以删减、增添、重组和衍生的,甚至是可以抛弃而重新选择的。课程即活动,而活动的载体、时空、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课程不应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是达成个人转变、发展的通道。课程编制也不是专家、学者的特权,每个教师都有权设计。“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教学就是一切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在教育实践中,课程是教育性经验,教学是通过对话活动使学生获得经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充满灵性的。如果把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独立、相互脱离开来,最终将导致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课程事业和教学事业的病态发展,给孩子的生命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美国学者塞勒(J. G. Saylor)等人提出的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实质。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本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可见,课程规划出来后投入实施,这就是教学。所以,教学就是作为“进程”的课程的有机环节,两者是互相牵手、互相促进的。如果从静态的角度来理解课程,那么课程就是目标、学科或教材、计划,是静态的“物”,体现为书面形态的文件、范本和材料,是先于教学实践而预先规划的。而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途径,却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生成过程,所以,课程也应顺势而变,符合动态的教学过程。尽管课程先于教学而存在,是静态的,但教学活动一旦展开,教学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课程就处于被执行的“活”的状态。课程是风向标,对教学具有导向性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教学,因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源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课程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以鼓励师生的创造自由,也会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课改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这关系到教育改革的发展甚至成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这对关系中,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但一些教师总认为课程只是教育部门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这是一种落后的僵死教育观。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使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硬性地发生对接。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僵化,愈来愈与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所以,只有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的时候,课程才能焕发出生机活力。其实,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即课程”,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课程的创造者;学生同样也是课程的创造者。教学也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开发与创生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学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的一部分。新课程改革主张教师是研究者,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要正确地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从狭隘的课程观中走出来,从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和处理课程,保证呈现给学生的课程适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有益于学生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程增添——让课程变得厚重;重组——让课程变得科学;创生——让课程变得鲜活;勾连——让课程与生活链接,使教学更加精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