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吧,我的朋友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51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为啥要从树下面一路爬到上面來?”蜘蛛问毛毛虫。
  “我在下面的世界太小了,我想看看我错过的东西。”毛毛虫回答。
  “现在打算回去吗?”
  “是的。”
  “我一直在这儿,昨天就在这儿。”蜘蛛说,“你知道,我需要做的就是在我的网上溜达。”
  “这就是生活的不公平之处,”毛毛虫说,“有些人比其他人富有得多。我费了好半天劲才爬到这里,但我很失望。在下面待着的时候,我有很多选择,去哪儿都行,有很多东西可吃。爬到树上后,我哪儿也去不了,所有的树叶吃起来都是同一个味道,现在我真想回到下面去。”
  “哦,那你就爬下去吧。”蜘蛛说。
  “不,我花了那么长时间才爬上来,生命都要结束了。毛毛虫的生命很短,我再也无法回到树下享受快乐了。”毛毛虫说。
  “那你打算怎么办,我的朋友?”蜘蛛问。
  “不知道,我只想躲在一片树叶下,直到死去。”毛毛虫说。
  “真不相信你这么没出息!你能奉献给世界的东西那么多,你能有更大的成就。”蜘蛛说。“没有寻找到答案,你以为是在浪费时间。但是我相信,你的努力是你实现更优秀自己的过程中必须要走的路。其实你希望有的,你已经都有了。向你的内心看看吧,因为那里藏着你需要的一切。”
  “可你看看我,我的脚太多,你都看不清我哪只脚挨着哪只脚。我身体的颜色那么丑。我有哪一点儿好?”毛毛虫叹着气说。“我累了,朋友。忙你自己的事去吧,我独自待一会儿。”
  毛毛虫爬走了,蜷缩进了旁边的一根树枝梢头上最大的一片叶子下面。蜘蛛看着身边的毛毛虫一点点离开这个世界,它为这位朋友感到遗憾。蜘蛛每天都要回到这个地方,希望看到它的朋友会苏醒过来。它每次都站在毛毛虫身边,告诉毛毛虫:“你有很多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力量。”
  一天,修理好它的网后,蜘蛛回来看它的朋友。让它惊讶的是,卷起的那片树叶展开了,毛毛虫不见了。
  蜘蛛伤心极了。
  “我失去了我的朋友。我尽了一切可能……”
  “蜘蛛,抬头看看这儿。是我,毛毛虫。你说得对!”
  蜘蛛在上午明媚的阳光中向上看去,它看到两只彩色的大翅膀在微风中拍动着。
  “看看我变成了什么!”毛毛虫说。“我是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现在我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我可以去树下,也可以上来陪你,我的朋友。”
  “我告诉过你,你有很多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力量!”蜘蛛说。
  “答案在自己内心,你说得对。我当初是那么迫切地想去个什么地方,但是我不知道去哪儿,也不知道怎么去。但是当我在困惑中停止了追寻,我发现我确实拥有需要的一切,成为比以前更优秀的自己。”蝴蝶说。
  有时候,要想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只需要你停下正在做着的一切,在一片新鲜的叶子下静下心来,发现你内心拥有的一切。
  接下来,我的朋友,你就飞翔吧!
  (冯忠方摘自《讽刺与幽默》2017年8月4日)
其他文献
在秦王朝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军事上有两个人可以说居功至伟:一个是白起,另一个是王翦。然而,白起最后被逼自杀,王翦则得以安享晚年。这是为什么呢?    白起出身行伍,后因战功卓著,升任国尉。公元前264年,白起进攻韩国,攻占了9座城池,并占领南阳,隔断了上党同韩国的联系。上党太守冯亭不甘心,便向赵国提出,愿意将上党郡献给赵国,结果引发秦国与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有研究称,战国时期战死的士兵有200多万,
晋代颍川人庾亮,曾任丞相参军,是晋明帝穆皇后的长兄。他的坐骑是一匹叫的卢的马,当时有一个叫殷浩的,劝他把马卖了,说的卢马是一匹凶马,谁骑它就会给谁带来灾难。庾亮听了之后,反而决定不卖了,他对殷浩说:“我卖马,必然有人买马,谁买了谁就要有灾难,我怎么能为了自己的平安,而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呢?”他越说越感慨:“战国时期有个人叫孙叔敖。他在小的时候碰到过一条两头蛇。他听人说,看见两头蛇的人必然要死,他就把
她是蜀绣传人,作品《秋色高原》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中,她受邀用刺绣为百度在七夕夜绣制LOGO,她更是身体力行保护蜀绣,自费培训几百位蜀绣女工的“蜀绣女掌门”,她是励志改变命运的下岗女工孟德芝。  因为高考时填错了志愿,孟德芝只好顶替退休的母亲,进蜀绣厂当了一名绣花女工。  在蜀绣厂,孟德芝刻苦学习蜀绣技艺。她幸运地碰上了蜀绣大师肖福兴,并拜其为师。在肖福兴大师的严格要求下,孟德芝熟练掌握了蜀绣挑、染
是的,我30多岁才开始学编剧,确实太晚。可是我确定自己喜欢这行,既然迟早要做,相比四五十高龄,我现在做,就已经是早的了。  我们所在的每一天,不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年轻的时刻吗?所以,与其花时间去挣扎去纠结,何不现在就滚去好好努力,缺哪补哪。  我把能买到的所有编剧专业书买来,一本一本地精读。  我把经典的剧本,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直接背了。  我把《老爸老妈浪漫史》看了4遍,笔记都记了6万多字。 
“半轮秋月明,一片春云腻。到手时清风阵阵起。”折扇曾是日常用品,而今慢慢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却有人将它做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一门喜欢到骨子里的手艺  幼年时的孙亚青,最心心念念的就是回家路经的杭州折扇厂。一放学,她抓起书包就飞奔起来,为的是多看一眼橱窗里的扇子。“太美了。”羡慕的神情,两眼放着光。直到夕阳西下,折扇的样貌模糊了,她才一步三回头地往家走。  一天,在王星记做工的姑姑领她去厂里看了一
今天我过生日。早晨照常起来做饭,我身边的两个男人照常睡觉。一边忙碌,一边暗自思忖:这个生日与往年的一样,没有人记得。  六点半,做好了饭菜,叫儿子起床——老公不用叫,听到我招呼儿子,自己就起来了,比儿子强多了。  招呼了三遍,儿子终于懒洋洋地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说了一句:“妈妈生日快乐!”我惊喜:原来儿子记得我的生日!  趁他们洗漱的时候,我端上饭菜,坐在那儿等他们上桌。儿子洗漱完,走进卧室又很
很多新技术和新产品都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世博会让世界了解了蒸汽机、缝纫机、橡胶、海底电缆、电话、电视、汽车,熟悉了计算机技术、公共网络和数字化经济、现代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等。然而,越来越发达的城市,越来越进步的科技却给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污染和麻烦。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本刊记者专访了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他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环境顾问。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
我一直都很喜欢喝母亲用蜂窝煤炉煨的藕汤,那浓稠的汤汁、烂熟的藕,还有杂骨的清香,都时时诱惑着我的味蕾。只要一想母亲的藕汤,我就忍不住舌上生津,回味无穷。  小时候,不管家里多穷,母亲每个月都要煨一大锅藕汤。藕是父亲下湖采的野生藕,有一丝清甜的味道。没钱买排骨,母亲总是买没肉的杂骨,因为杂骨的价钱要便宜一些。煨过汤后,母亲将里面的骨头捞出来放好,留着下一次煨汤时再用,这样一来,一堆杂骨可以煨上两到三
好些年前,因为不懂事,写了一些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感小说。其实这些文字会像阴云一样影响到我的心态和生活,以为笔下编织的那些有挫折的人生故事是一种酷,所谓青春时尚要经历挫折才有感觉。  后来的时光,一直被阴影纠缠,我经历了婚姻变故和父母家庭生活的变故,我的身体和心理的转变,甚至到现在我也还经常和某些情绪斗争。几年过去,我意识到太长时间走错了路,一切好像被我荒废。人到中年才幡然醒悟,自伤自责的日子必须结束
苏东坡有首《菩萨蛮·回文夏闺怨》,下阙是:“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这里的冰碗藕应该就是花香藕,也只有花香藕才配得上这诗的意境与情趣吧。  ——正是品尝花香藕,大饱口福的最佳时节。  在水乡,花香藕可从燠热闷人的大暑,一直吃到立秋、处暑、白露时分。走过荷塘,那亭亭玉立的荷梗上还开着粉红雪白的花朵,根下就有了花香藕。嫩、甜、脆,象牙白,贵妃腿似的漂亮。难怪有句谚语说,“头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