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青年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人才储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外来思想的冲击日益严重,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容易淡化。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上信仰不坚定、初心易偏失;二是在行动上组织纪律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高。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要坚定“文化自信”、建立长期社会实践基地、构建信息化平台与做好典型教育工作。
关键词:文化自信;党规党纪意识;暑期社会实践
十九大报告明确: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坚定文化自信与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的增强有着内在联系,文化自信是党员党性修养的基础,也是党员党规党纪意识增强的客观要求。
一、“文化自信”内涵及提升党规党纪意识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可以理解为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的当代文化以及对自身文化未来发展的高度认可和追求。没有文化自信就不会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的增強关系到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是否统一、关系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和不断取得新成果。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主力军。据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党员基本能够比较清晰明确地了解党的宗旨、历史使命和党规党纪,能够自觉地练就过硬的本领。增强党规党纪意识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二、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外来思想的冲击日益严重,大学生理想信念易变,甚至是异变。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容易发生滑坡松动,党规党纪意识容易淡化,甚至出现各种严重问题[2]。高校大学生党员具有普遍先进性,在普通学生中往往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需要在增强党规党纪意识方面率先抓,抓好抓全面。随着“00后”大学生进入高校,新发展的大学生党员也有所增加。受外来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方面容易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一)思想上:信仰不坚定,初心易偏失
1.理想信念不坚定,信仰发生动摇
中国共产党员要体现先进性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守初心。目前大部分新发展的大学生党员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的生活条件相对优厚,大多未经历过较大的困难和考验。一旦他们受到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歪理邪说的影响,信仰就容易发生动摇。部分大学生党员以学业压力大等原因为借口,不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未能严守党规党纪,容易偏失初心。
2.党员意识不高,精神上缺“钙”
高校个别大学生党员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学校各级党组织的学习要求不理解。存在不同想法,却又不正面反映,党员意识不强。归根到底是高校有些大学生党员同志的党规党纪意识出了问题,信仰不坚定,初心偏失,在精神上就容易得“软骨病”。
(二)行动上:组织纪律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高
1.在网络上传播不实或者负面信息
当下网络信息错综复杂,信息传播容易失真。高校大学生党员如果党规党纪意识不强,就容易道听途说,夸大其词地扩大化传播,在博客、QQ、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传播不实信息。这将严重影响国家的形象以及党的威信,也必然会体现为在文化上的“不自信”。
2.思想滑坡,党员意识淡薄,功利心强
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平日里以各种理由缺席、不积极参加党的学习实践活动和组织生活,未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思想滑坡、纪律意识淡薄。部分高校在入党时未能严格把关,大学生对于入党抱有比较强的“功利心强”。这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往往享乐主义盛行,党规党纪意识淡薄,政治站位容易出现问题,各种错误观念容易滋生。比如,有的大学生党员面对评奖评优时表现异常积极,但是在面对苦又累的党务工作面前却不积极,甚至出现抱怨情绪。
3.言论和行动不一致,组织纪律有待加强
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在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上一知半解,无法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在行动上无法正确地执行理念方针政策。在各种场合高谈阔论,口号喊得特别积极,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存在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发现问题也无法及时改正的党员。比如存在学习上成绩优秀,年年获得奖学金,却“独善其身”,不亮党员身份,不积极参与学业指导等帮助他人的活动,缺乏服务意识,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不强。
三、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的实践模式
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被定义为第四个“自信”[3]。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实践中意义深远。文化自信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的增强也彰显了文化自信,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以A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为例,该队伍坚守“文化自信”,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扎根侨乡大地,了解社情民情,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党规党纪意识。2018-2019学年暑期,以学生党员为主要代表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队伍16支,超过300位同学参加,人数占总学生的三分之一。各队指导老师投入大量精力策划、指导,学院辅导员老师带队下乡到现场指导活动开展,各队在有约束的条件下创造佳果,表现突出。服务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与当地某县区中心小学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经过充分友好协商,签订协议共同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开展为期十天的第二课堂教学,预设开展4个兴趣班,分别是音乐舞蹈班、美术班、书法班、语言表演班,并设置科普实验、趣味手工和安全急救等课外知识课程,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孩子更加全面的发展。服务队学生党员坚定文化自信,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创先争优,在乡村支教过程中奉献自我,服务地方,取得较好成效。 (一)坚定“文化自信”,肩负新时代新使命
进入新时代,各种不同文化主体、意识形态间的冲突与融合变得越来越激烈。文化自信不仅是我们奋斗事业的力量源泉所在,也是我们民族发展与繁荣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文化是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的思想来源之一,二者相互统一。A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推陈出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推进自2015年4月策划启动的《常“回家”看看》项目,主要依靠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策划系列公益活动。坚持以项目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更加有特色有亮点,坚持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培育党支部学生党员认可度高、感染性强和模范作用明显的党建特色活动和创新实践,加强学生党员的党规党纪意识,提升文化自信,坚定党员信仰和初心。
(二)学做结合,建立长期社会实践基地
文化自信与党规党纪意识的关系不可生搬硬套,需要找到结合点,将文化自信深度融入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与党规党纪意识增强作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支撑。社会实践是一个人了解社情、磨练意志、成长成才的关键。理论不可脱离实践,将文化自信深度融入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实践中,建立长期社会实践基地,具有可行性,也有利于在社会实践中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规党纪意识。文化自信可以通过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得到更好的体现,也进一步彰显了党规党纪意识引领作用和重要保障作用。特别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集中,参与人员多,活动内容广泛。此类实践活动容易出特色出精品出成绩,比较容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以服务队2018-2019学年度的暑期社会实践为例,尝试与当地某县区中心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当地中小学生送去新的教育理念和关注关心。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唤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以及求学的坚定信念,培养小学生積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创造多一种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共同促进当地的教育发展。
(三)构建信息化平台,全方位唤醒党规党纪意识
建立信息化平台有利于扩大信息传递面,具有时效性,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实现宣传面大覆盖。当代高校大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宠儿,对于网络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宣传也需要与时俱进,构建新型交流学习平台,推进信息化教育的进程。将文化育人与党规党纪意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支撑,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载体,实现不同地域间、不同高校间、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间大学生党员的沟通交流,增进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可。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效益,通过网络监督,更好地引导和监督大学生党员的行为,。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形成互相监督良好氛围,使得高校大学生党员更加自觉地加强自身的党规党纪意识。
(四)塑造宣传好先进典型,做好反面警醒工作
学习的基础是模仿,中国有句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4],此句成语反映的就是典型的影响作用。先进典型会影响一大批学习者,反面典型则可以警醒身边的人。坚持塑造宣传好先进典型,做好反面警醒工作,既是为了不断挖掘和宣传身边党的好同志,让党员同志学先进做模范,也是为了批判反面典型,使得党员同志们引以为戒,严格自律,遵守好党规党纪。思想道德教育是文化自信与党规党纪意识的结合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乏具有高尚情操和为民族复兴前仆后继的人,宣传古今先进典型,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智慧力量。提高教育培养的有效性,通过树立一个先进典型,带动一批学生,加强学生爱国、爱党、爱校教育。通过“三抓两带”,发挥“头雁”领航的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凝聚党员队伍,在党建带团建目标下,促进新时代人才培养。
总之,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撑,也是一所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抓手。以文化自信为实践动力、协同引领和土壤源泉,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晨光.强化“四个意识”提高党的治理能力[J].湖南社会科学,2020(03):1-5.
[2]韦柳霞.以“四个自信”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基于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分析[J].智库时代,2020(16):143-145.
[3]邱叶.文化自信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Z4):97-101.
[4]刘玉新,陈晨,朱楠,张建卫,王帅.何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特质激活理论的缘起、现状和未来[J].心理科学进展,2020,28(01):161-177.
责任编辑 姜淑娟
关键词:文化自信;党规党纪意识;暑期社会实践
十九大报告明确: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1]。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坚定文化自信与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的增强有着内在联系,文化自信是党员党性修养的基础,也是党员党规党纪意识增强的客观要求。
一、“文化自信”内涵及提升党规党纪意识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可以理解为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的当代文化以及对自身文化未来发展的高度认可和追求。没有文化自信就不会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的增強关系到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是否统一、关系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和不断取得新成果。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主力军。据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党员基本能够比较清晰明确地了解党的宗旨、历史使命和党规党纪,能够自觉地练就过硬的本领。增强党规党纪意识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二、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外来思想的冲击日益严重,大学生理想信念易变,甚至是异变。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容易发生滑坡松动,党规党纪意识容易淡化,甚至出现各种严重问题[2]。高校大学生党员具有普遍先进性,在普通学生中往往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需要在增强党规党纪意识方面率先抓,抓好抓全面。随着“00后”大学生进入高校,新发展的大学生党员也有所增加。受外来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方面容易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一)思想上:信仰不坚定,初心易偏失
1.理想信念不坚定,信仰发生动摇
中国共产党员要体现先进性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守初心。目前大部分新发展的大学生党员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的生活条件相对优厚,大多未经历过较大的困难和考验。一旦他们受到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歪理邪说的影响,信仰就容易发生动摇。部分大学生党员以学业压力大等原因为借口,不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未能严守党规党纪,容易偏失初心。
2.党员意识不高,精神上缺“钙”
高校个别大学生党员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学校各级党组织的学习要求不理解。存在不同想法,却又不正面反映,党员意识不强。归根到底是高校有些大学生党员同志的党规党纪意识出了问题,信仰不坚定,初心偏失,在精神上就容易得“软骨病”。
(二)行动上:组织纪律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高
1.在网络上传播不实或者负面信息
当下网络信息错综复杂,信息传播容易失真。高校大学生党员如果党规党纪意识不强,就容易道听途说,夸大其词地扩大化传播,在博客、QQ、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传播不实信息。这将严重影响国家的形象以及党的威信,也必然会体现为在文化上的“不自信”。
2.思想滑坡,党员意识淡薄,功利心强
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平日里以各种理由缺席、不积极参加党的学习实践活动和组织生活,未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思想滑坡、纪律意识淡薄。部分高校在入党时未能严格把关,大学生对于入党抱有比较强的“功利心强”。这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往往享乐主义盛行,党规党纪意识淡薄,政治站位容易出现问题,各种错误观念容易滋生。比如,有的大学生党员面对评奖评优时表现异常积极,但是在面对苦又累的党务工作面前却不积极,甚至出现抱怨情绪。
3.言论和行动不一致,组织纪律有待加强
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在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上一知半解,无法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在行动上无法正确地执行理念方针政策。在各种场合高谈阔论,口号喊得特别积极,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存在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发现问题也无法及时改正的党员。比如存在学习上成绩优秀,年年获得奖学金,却“独善其身”,不亮党员身份,不积极参与学业指导等帮助他人的活动,缺乏服务意识,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不强。
三、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的实践模式
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被定义为第四个“自信”[3]。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实践中意义深远。文化自信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的增强也彰显了文化自信,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以A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为例,该队伍坚守“文化自信”,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扎根侨乡大地,了解社情民情,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党规党纪意识。2018-2019学年暑期,以学生党员为主要代表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队伍16支,超过300位同学参加,人数占总学生的三分之一。各队指导老师投入大量精力策划、指导,学院辅导员老师带队下乡到现场指导活动开展,各队在有约束的条件下创造佳果,表现突出。服务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与当地某县区中心小学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经过充分友好协商,签订协议共同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开展为期十天的第二课堂教学,预设开展4个兴趣班,分别是音乐舞蹈班、美术班、书法班、语言表演班,并设置科普实验、趣味手工和安全急救等课外知识课程,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孩子更加全面的发展。服务队学生党员坚定文化自信,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创先争优,在乡村支教过程中奉献自我,服务地方,取得较好成效。 (一)坚定“文化自信”,肩负新时代新使命
进入新时代,各种不同文化主体、意识形态间的冲突与融合变得越来越激烈。文化自信不仅是我们奋斗事业的力量源泉所在,也是我们民族发展与繁荣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文化是党员党规党纪意识的思想来源之一,二者相互统一。A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推陈出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推进自2015年4月策划启动的《常“回家”看看》项目,主要依靠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策划系列公益活动。坚持以项目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更加有特色有亮点,坚持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培育党支部学生党员认可度高、感染性强和模范作用明显的党建特色活动和创新实践,加强学生党员的党规党纪意识,提升文化自信,坚定党员信仰和初心。
(二)学做结合,建立长期社会实践基地
文化自信与党规党纪意识的关系不可生搬硬套,需要找到结合点,将文化自信深度融入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与党规党纪意识增强作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支撑。社会实践是一个人了解社情、磨练意志、成长成才的关键。理论不可脱离实践,将文化自信深度融入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实践中,建立长期社会实践基地,具有可行性,也有利于在社会实践中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规党纪意识。文化自信可以通过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得到更好的体现,也进一步彰显了党规党纪意识引领作用和重要保障作用。特别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集中,参与人员多,活动内容广泛。此类实践活动容易出特色出精品出成绩,比较容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以服务队2018-2019学年度的暑期社会实践为例,尝试与当地某县区中心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当地中小学生送去新的教育理念和关注关心。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唤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以及求学的坚定信念,培养小学生積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创造多一种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共同促进当地的教育发展。
(三)构建信息化平台,全方位唤醒党规党纪意识
建立信息化平台有利于扩大信息传递面,具有时效性,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实现宣传面大覆盖。当代高校大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宠儿,对于网络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宣传也需要与时俱进,构建新型交流学习平台,推进信息化教育的进程。将文化育人与党规党纪意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支撑,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载体,实现不同地域间、不同高校间、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间大学生党员的沟通交流,增进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可。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效益,通过网络监督,更好地引导和监督大学生党员的行为,。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形成互相监督良好氛围,使得高校大学生党员更加自觉地加强自身的党规党纪意识。
(四)塑造宣传好先进典型,做好反面警醒工作
学习的基础是模仿,中国有句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4],此句成语反映的就是典型的影响作用。先进典型会影响一大批学习者,反面典型则可以警醒身边的人。坚持塑造宣传好先进典型,做好反面警醒工作,既是为了不断挖掘和宣传身边党的好同志,让党员同志学先进做模范,也是为了批判反面典型,使得党员同志们引以为戒,严格自律,遵守好党规党纪。思想道德教育是文化自信与党规党纪意识的结合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乏具有高尚情操和为民族复兴前仆后继的人,宣传古今先进典型,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智慧力量。提高教育培养的有效性,通过树立一个先进典型,带动一批学生,加强学生爱国、爱党、爱校教育。通过“三抓两带”,发挥“头雁”领航的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凝聚党员队伍,在党建带团建目标下,促进新时代人才培养。
总之,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撑,也是一所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抓手。以文化自信为实践动力、协同引领和土壤源泉,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晨光.强化“四个意识”提高党的治理能力[J].湖南社会科学,2020(03):1-5.
[2]韦柳霞.以“四个自信”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基于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分析[J].智库时代,2020(16):143-145.
[3]邱叶.文化自信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Z4):97-101.
[4]刘玉新,陈晨,朱楠,张建卫,王帅.何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特质激活理论的缘起、现状和未来[J].心理科学进展,2020,28(01):161-177.
责任编辑 姜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