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间接急性肺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德国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间接急性肺损伤的一个重要病理损害可能是肺上皮细胞凋亡,可用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进行治疗。研究人员对121只8周龄的CSH/HeN雄性小鼠进行随机前瞻性对照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接急性肺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德国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间接急性肺损伤的一个重要病理损害可能是肺上皮细胞凋亡,可用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进行治疗。研究人员对121只8周龄的CSH/HeN雄性小鼠进行随机前瞻性对照研究。
其他文献
目前医学界对急性心脏病患者血中降钙素原(PCT)的含量一直存在争论,因为它可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准确解释评估PCT的作用便成为一项重大挑战。目前为止,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PCT水平的动态监测尚无可靠数据。意大利学者最近对心源性休克患者血中PCT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为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CU)内24例心源性休克患者,
最近美国学者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精神错乱的延续期进行测定,并假设此延续期为危重疾病后长期认知缺损的前兆。研究在大型社区医院的ICU中进行,研究者每日对接受机械通气和重症监护治疗的患者进行精神错乱评估及全面认知评估。研究发现,在患脓毒症、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126例被调查患者中,
欧洲学者最近研究了临床重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CD14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中内含子2的分布以及与患者预后和感染细菌类型的关系。
西班牙的医学工作者最近对影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人员选取了112例后天免疫性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比较其中生存者和死亡者在临床、微生物和实验室的各项指标。结果发现,患者总体病死率为41.9%,脓毒性休克和严重脓毒症患者分别为44.5%和34.4%。
肝X受体α(LXRα)是动物体内一种调节脂类代谢的核转录因子。以往研究证明,由合成配体激活的LXRα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化学诱导型皮炎中具有抗炎作用。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应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对合成配体T0901317激活的LXRα的抗肺部炎症作用进行了研究。
严重脓毒症时,机体出现的氧化应激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导致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英国的科学冢最近研究发现,脱氢抗坏血酸比普通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抗氧化酶系统活性,保护游离铁环境中暴露在脂多糖(LPS)中的细胞线粒体。
近日,荷兰学者对存在肺部严重疾病患者的血浆蛋白含量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以往研究表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蛋白外漏,因此他们认为血浆蛋白水平可能预示肺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研究中选择83例行机械通气维持呼吸的ALI/ARDS患者,其中脓毒症患者18例。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管腔内胰酶在失血性休克后肠炎症级联反应的起始阶段扮演了重要角色。先前研究已经证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萘莫司他甲磺酸(NM)能够抑制肠内胰酶,从而降低失血性休克后白细胞的活性及血液灌注需要量。美国学者为了观察应用NM灌肠能否改善失血性休克引起肠缺血后实验猪的存活率,实验选用33只雄性且体重在25-30kg的乌克坦种小型猪作为研究对象,
随着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大大增加,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一些新指标可用来监测早期AKI。近日,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尿中的L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对AKI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肾脏内L—FABP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当肾脏受损时迅速进入尿中。
为研究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危重症患者心脏前负荷、心排血指数(cI)及心脏前负荷依赖性的影响,法国学者最近对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