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泌乳阶段的饲养管理有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既然要科学合理饲养管理,就要清楚奶牛泌乳期的各个阶段特征,依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本文详细介绍在产乳初期、盛期、中后期,母牛的产乳量,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方法。
奶牛泌乳期一般是指产后15~200天,从产生初乳到产奶结束。这段期间既要合理供给营养,又得考虑成本的问题。只有饲养管理得当,才能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比如,奶牛产乳初期(产后15天)应该以恢复体况健康为主,不宜过早催乳;产乳盛期(产后16~100天)要保证蛋白和糖类物质的供给;产乳中后期(101~干乳)可以根据奶牛的健康状况添加粗饲料。在保证奶牛健康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1产乳初期的管理
分娩后奶牛容易出现食欲下降,乳房水肿,但是此时应该让奶牛保持站立,利于胎衣的排除,同时避免出现子宫外脱和产道出血。分娩当天可以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温水溶液清晰分娩的部位,达到消毒的目的。为了使奶牛今早恢复健康,要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一般可以用麸皮粥和益母草红糖水。麸皮粥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碳酸钙,温水冲泡。益母草红糖水则是用益母草粉和红糖搭配,温水冲泡,连续饮用3天。
产乳初期,奶牛的食欲不佳导致摄入的营养减少,但是产奶量日益增加,对于饲养者是一个挑战。如果喂养的精料太多而引起消化不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孕期把牛养壮,提高奶牛的抵抗力。当奶牛健康恢复正常,食欲增加,可以逐渐添加精料的量。同时需要控制青绿饲料的喂养,适当多喂干草。此阶段的精料和粗料比例建议在4:6,在喂养精料的同时,混合青储饲料和干草搭配。
在产后4天左右,应将初乳挤完。但是避免一次性挤出,因为乳房内压的迅速降低可能导致微血管渗出,严重时可致奶牛产后瘫痪。挤奶时注意先进行热敷和按摩,待乳房水肿稍微缓解后方可挤奶。挤出大概2~3kg的初乳,用来喂犊牛。奶牛休息场所也应做出调整,尽量不要让奶牛在坚硬的地面上休息,可以添加干草垫铺。另外需注意奶牛的运动,以尽快恢复健康。
2产乳盛期的管理
产乳盛期,是指奶牛分娩后16~100天的这一阶段。在这个时期,此阶段奶牛恢复健康,产乳量达到高峰,大概占整个产奶期产量的一半。因此,奶牛进入日产乳量高峰和维持的时间对于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同时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方式也变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式,不仅使奶牛的产奶量增加,而且对奶牛的身体状况也非常重要。
这一阶段饲料中包含的能量和蛋白是产乳期最高的,但是奶牛仍然会用到身体中储存的营养物质来满足产乳的需要。由于奶牛的采食高峰期总是要比泌乳高峰期延迟一个半月左右,所以这段时间奶牛的体重会明显下降。为了使奶牛的产乳量达到最大,一般在分娩15天左右,在平時饲喂的营养标准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少量的混合精料。为了保持奶牛的营养摄入量和产乳量的平衡,仍然需要重视其消化能力,可以利用一些奶牛喜欢的青草和多汁饲料,促进其食欲和消化能力。饲料中应额外添加能量和蛋白,将奶牛体重的下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保持机体能量代谢的平衡。另外饲养方法也受季节影响,夏季的日粮较少,可加入可消化粗蛋白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冬季日粮丰富,可添加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饲料。另外,还可以增加光照或者是日粮补饲碘。只有保证营养全面的摄入才能为以后的持续泌乳和配种打好基础,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奶牛分娩后一到两个月内,应该注意观察发情奶牛,依据其身体状况决定是否进行配种。体质强的如果没有发情则需施加药物治疗,而体质较差的奶牛应该顺延一段时间。
3产乳中、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在分娩100天左右,奶牛的产乳量进入中期阶段。此时的产乳量会逐月下降,但是仍然对全泌乳期产量也有较大影响。由于消化机能恢复正常,奶牛食欲旺盛,采食量处于高峰期,体重相应有所增加,一般在3%~5%。这一阶段允许饲料中能量和蛋白的逐渐降低,增加粗饲料的量,减少饲料中的精料比例。但是也应该注意粗粮和精料的搭配,避免因营养问题而导致的产乳量大幅下降。同时应注意牛的舍外运动,由于采食量水平较高,保持在运动场上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才能促进消化吸收。某些牛场在舍外设置营养舔砖,提高牛的食欲,同时便于饲料的消化。
在分娩200天时,奶牛的产乳量下降到最低水平。虽然妊娠,胎儿也不会增加太快。母牛乳腺活动明显减弱,性格温驯平和。泌乳后期也要注意营养的供给。为了使奶牛尽快的恢复体况,在泌乳后期可以适当增加饲料营养,但是不可供给过度,否则会引起奶牛体重增加,过肥时引起难产的几率增大。这期间需控制饲料中能量和蛋白的水平,增加粗纤维等物质的比例。但是对于瘦弱的奶牛,还是应该增加营养。有实验证明,奶牛在产乳后期补充的营养比在干奶期补充的营养利用率高。并且在此期间加强营养能保证在干奶期奶牛的体质状况。产乳后期奶牛要有足够的运动时间,这样才能促进饲料的消化,以及更好的恢复身体机能,运动场不能拥挤,在实际生产中不宜将处于不同产乳阶段的牛奶一起混养。
奶牛泌乳期一般是指产后15~200天,从产生初乳到产奶结束。这段期间既要合理供给营养,又得考虑成本的问题。只有饲养管理得当,才能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比如,奶牛产乳初期(产后15天)应该以恢复体况健康为主,不宜过早催乳;产乳盛期(产后16~100天)要保证蛋白和糖类物质的供给;产乳中后期(101~干乳)可以根据奶牛的健康状况添加粗饲料。在保证奶牛健康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1产乳初期的管理
分娩后奶牛容易出现食欲下降,乳房水肿,但是此时应该让奶牛保持站立,利于胎衣的排除,同时避免出现子宫外脱和产道出血。分娩当天可以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温水溶液清晰分娩的部位,达到消毒的目的。为了使奶牛今早恢复健康,要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一般可以用麸皮粥和益母草红糖水。麸皮粥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碳酸钙,温水冲泡。益母草红糖水则是用益母草粉和红糖搭配,温水冲泡,连续饮用3天。
产乳初期,奶牛的食欲不佳导致摄入的营养减少,但是产奶量日益增加,对于饲养者是一个挑战。如果喂养的精料太多而引起消化不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孕期把牛养壮,提高奶牛的抵抗力。当奶牛健康恢复正常,食欲增加,可以逐渐添加精料的量。同时需要控制青绿饲料的喂养,适当多喂干草。此阶段的精料和粗料比例建议在4:6,在喂养精料的同时,混合青储饲料和干草搭配。
在产后4天左右,应将初乳挤完。但是避免一次性挤出,因为乳房内压的迅速降低可能导致微血管渗出,严重时可致奶牛产后瘫痪。挤奶时注意先进行热敷和按摩,待乳房水肿稍微缓解后方可挤奶。挤出大概2~3kg的初乳,用来喂犊牛。奶牛休息场所也应做出调整,尽量不要让奶牛在坚硬的地面上休息,可以添加干草垫铺。另外需注意奶牛的运动,以尽快恢复健康。
2产乳盛期的管理
产乳盛期,是指奶牛分娩后16~100天的这一阶段。在这个时期,此阶段奶牛恢复健康,产乳量达到高峰,大概占整个产奶期产量的一半。因此,奶牛进入日产乳量高峰和维持的时间对于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同时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方式也变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式,不仅使奶牛的产奶量增加,而且对奶牛的身体状况也非常重要。
这一阶段饲料中包含的能量和蛋白是产乳期最高的,但是奶牛仍然会用到身体中储存的营养物质来满足产乳的需要。由于奶牛的采食高峰期总是要比泌乳高峰期延迟一个半月左右,所以这段时间奶牛的体重会明显下降。为了使奶牛的产乳量达到最大,一般在分娩15天左右,在平時饲喂的营养标准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少量的混合精料。为了保持奶牛的营养摄入量和产乳量的平衡,仍然需要重视其消化能力,可以利用一些奶牛喜欢的青草和多汁饲料,促进其食欲和消化能力。饲料中应额外添加能量和蛋白,将奶牛体重的下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保持机体能量代谢的平衡。另外饲养方法也受季节影响,夏季的日粮较少,可加入可消化粗蛋白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冬季日粮丰富,可添加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饲料。另外,还可以增加光照或者是日粮补饲碘。只有保证营养全面的摄入才能为以后的持续泌乳和配种打好基础,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奶牛分娩后一到两个月内,应该注意观察发情奶牛,依据其身体状况决定是否进行配种。体质强的如果没有发情则需施加药物治疗,而体质较差的奶牛应该顺延一段时间。
3产乳中、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在分娩100天左右,奶牛的产乳量进入中期阶段。此时的产乳量会逐月下降,但是仍然对全泌乳期产量也有较大影响。由于消化机能恢复正常,奶牛食欲旺盛,采食量处于高峰期,体重相应有所增加,一般在3%~5%。这一阶段允许饲料中能量和蛋白的逐渐降低,增加粗饲料的量,减少饲料中的精料比例。但是也应该注意粗粮和精料的搭配,避免因营养问题而导致的产乳量大幅下降。同时应注意牛的舍外运动,由于采食量水平较高,保持在运动场上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才能促进消化吸收。某些牛场在舍外设置营养舔砖,提高牛的食欲,同时便于饲料的消化。
在分娩200天时,奶牛的产乳量下降到最低水平。虽然妊娠,胎儿也不会增加太快。母牛乳腺活动明显减弱,性格温驯平和。泌乳后期也要注意营养的供给。为了使奶牛尽快的恢复体况,在泌乳后期可以适当增加饲料营养,但是不可供给过度,否则会引起奶牛体重增加,过肥时引起难产的几率增大。这期间需控制饲料中能量和蛋白的水平,增加粗纤维等物质的比例。但是对于瘦弱的奶牛,还是应该增加营养。有实验证明,奶牛在产乳后期补充的营养比在干奶期补充的营养利用率高。并且在此期间加强营养能保证在干奶期奶牛的体质状况。产乳后期奶牛要有足够的运动时间,这样才能促进饲料的消化,以及更好的恢复身体机能,运动场不能拥挤,在实际生产中不宜将处于不同产乳阶段的牛奶一起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