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对联题是中考语文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现特做一点简单的分析。
一、辨对联。这种题只要求辨认对联所写的内容,知道对联的知识等。如:
例1:(2005年黄冈市中考题)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
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
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
这里是要求辨认出对联写的地方是哪里,只要稍微有一点地理、历史知识的人就可以做出这种题。我们从“洞庭”、“岳阳”就可以知道是湖南省,从“赤壁”、“黄鹤”就可以知道是湖北省;从“石林”、“群峰拔地”就可以知道是云南省,从“琼海”、“五指擎天”就可以知道是海南省。2006年金华市的(6)题就与此例十分相似。
还有一种辨认对联的是给对联归类,辨认出所给的对联是春联还是婚联,是挽联还是行业联等。如:
例2:(2005年河南省课改题)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这里就要凭平时的语感来辨认,①中我们从“吹出千山绿”、“洒来万象新”就可以知道该联是春联;②中我们从“死”、“生”等字眼就可以知道是挽联;③中我们从“远求”、“快读人间未见书”就可以知道是行业联;④中我们从“同心永结”、“比翼齐飞”就可以知道是婚联。
还有选对联的也是属于这种类型。如:
例3:(2005年贵阳市课改题)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育志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做大寿。请你从下面三副对联中选一副送给他(她)。( )
A.梅花点点 春意浓浓。
B.福分洋洋如东海 鹤寿悠悠似南山。
C.古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
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是选B。因为B是寿联,爷爷或奶奶做大寿,当然是选寿联了。
二、填对联。这种题是在所给的对联上填上所空缺的字,使对联相对。如:
例4:(2005年宜昌市中考题)[材料3]对联
屋后松竹添秀色
门前梅兰——。
请在材料3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3个字。
这里我们根据对联上下联要相对,根据“添秀色”是一个动宾短语,下联也要填上一个动宾短语,或者是“添”是动词,我们就填动词,“秀”是形容词我们就填形容词,“色”是名词就填上名词。这样我们就可以填“吐幽香”、“着新装”、“发新芽”等。
例5:(2005年山西省课改考题)“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轻风 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这里我们从下联的“隐”字是动词就可以知道上联也要填一个动词。再根据风与柳的关系,就可以填“扶”或“拂”等。
三、对对联。就是根据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对出下联或上联。如:
例6:(2006年泉州市中考题)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
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下联:________
②上联:________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
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获得答案,示例:①摹泛舟人悠闲神情;②美髯公怡情泛赤壁。这种题一般是在给定的情景下对,或者根据给定的材料对。如:
例7:(2005年兰州市中考题)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这里我们可以根据前一句的“春”就可以断定下一句为“秋”,可以对成“秋色人似画中游”。这种题型较多,因为它相对来说要简单些。
四、撰对联。这就是根据所给的材料自己撰写一副对联。如:
例8:(2005年资阳市中考题)根据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中学初三(2)班班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
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语。
上联是:________
下联是:________这里我们可以根据“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与“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等就可以写成“聆听先哲教诲 感悟人生真谛”。
五、说对联。这就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对联知识评说对联的好与差,正确与错误等。如:
例9:(2005年河南中考题)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这里不光是考对联,还考学生结合情景进行语言交际,说话要讲究礼貌,要得体,才能使人接受。这里我们可以说:“王阿姨,您好!您家的这副对联真好!不过,这副对联贴反了。因为“岁”字是第四声,这句是上联,应该贴在右边;“春”字是第一声,这句是下联,应该贴在左边。我帮您换过来好吗?”
六、比对联。这种题是出两幅对联,要求学生比较一下两幅对联是相近还是相反,可以是判断也可以是选择。如:
例10:(2005年长沙中考题)千年古城长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留存许多脍炙人口的对联。下列对联中与宋代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最接近的一项是( )
A.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B.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忧乐总关心。
C.岳麓晴岚生万物,天心朗月映潇湘。
D.文运昌隆国兴盛,龙颜怡然民乐天。
这里我们知道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是关心百姓的疾苦,所以我们毫无疑问地选择B,因为B里面有“万家忧乐总关心”也是关心百姓的疾苦。
七、改对联。就是在所给的对联内容上,进行修改,使之符合一定要求。如:
例11:(2006年温州中考题)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________
这里显然是下联的字数多了,不符合对联的要求。我们看上联“世事如棋”,就可以把下联改为“心田似海”,上联的“让一着不会亏我”,就可以改为:“纳百川亦可容人”。
一、辨对联。这种题只要求辨认对联所写的内容,知道对联的知识等。如:
例1:(2005年黄冈市中考题)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
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
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
这里是要求辨认出对联写的地方是哪里,只要稍微有一点地理、历史知识的人就可以做出这种题。我们从“洞庭”、“岳阳”就可以知道是湖南省,从“赤壁”、“黄鹤”就可以知道是湖北省;从“石林”、“群峰拔地”就可以知道是云南省,从“琼海”、“五指擎天”就可以知道是海南省。2006年金华市的(6)题就与此例十分相似。
还有一种辨认对联的是给对联归类,辨认出所给的对联是春联还是婚联,是挽联还是行业联等。如:
例2:(2005年河南省课改题)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这里就要凭平时的语感来辨认,①中我们从“吹出千山绿”、“洒来万象新”就可以知道该联是春联;②中我们从“死”、“生”等字眼就可以知道是挽联;③中我们从“远求”、“快读人间未见书”就可以知道是行业联;④中我们从“同心永结”、“比翼齐飞”就可以知道是婚联。
还有选对联的也是属于这种类型。如:
例3:(2005年贵阳市课改题)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育志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做大寿。请你从下面三副对联中选一副送给他(她)。( )
A.梅花点点 春意浓浓。
B.福分洋洋如东海 鹤寿悠悠似南山。
C.古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
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是选B。因为B是寿联,爷爷或奶奶做大寿,当然是选寿联了。
二、填对联。这种题是在所给的对联上填上所空缺的字,使对联相对。如:
例4:(2005年宜昌市中考题)[材料3]对联
屋后松竹添秀色
门前梅兰——。
请在材料3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3个字。
这里我们根据对联上下联要相对,根据“添秀色”是一个动宾短语,下联也要填上一个动宾短语,或者是“添”是动词,我们就填动词,“秀”是形容词我们就填形容词,“色”是名词就填上名词。这样我们就可以填“吐幽香”、“着新装”、“发新芽”等。
例5:(2005年山西省课改考题)“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轻风 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这里我们从下联的“隐”字是动词就可以知道上联也要填一个动词。再根据风与柳的关系,就可以填“扶”或“拂”等。
三、对对联。就是根据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对出下联或上联。如:
例6:(2006年泉州市中考题)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
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下联:________
②上联:________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
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获得答案,示例:①摹泛舟人悠闲神情;②美髯公怡情泛赤壁。这种题一般是在给定的情景下对,或者根据给定的材料对。如:
例7:(2005年兰州市中考题)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这里我们可以根据前一句的“春”就可以断定下一句为“秋”,可以对成“秋色人似画中游”。这种题型较多,因为它相对来说要简单些。
四、撰对联。这就是根据所给的材料自己撰写一副对联。如:
例8:(2005年资阳市中考题)根据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中学初三(2)班班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
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语。
上联是:________
下联是:________这里我们可以根据“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与“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等就可以写成“聆听先哲教诲 感悟人生真谛”。
五、说对联。这就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对联知识评说对联的好与差,正确与错误等。如:
例9:(2005年河南中考题)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这里不光是考对联,还考学生结合情景进行语言交际,说话要讲究礼貌,要得体,才能使人接受。这里我们可以说:“王阿姨,您好!您家的这副对联真好!不过,这副对联贴反了。因为“岁”字是第四声,这句是上联,应该贴在右边;“春”字是第一声,这句是下联,应该贴在左边。我帮您换过来好吗?”
六、比对联。这种题是出两幅对联,要求学生比较一下两幅对联是相近还是相反,可以是判断也可以是选择。如:
例10:(2005年长沙中考题)千年古城长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留存许多脍炙人口的对联。下列对联中与宋代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最接近的一项是( )
A.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B.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忧乐总关心。
C.岳麓晴岚生万物,天心朗月映潇湘。
D.文运昌隆国兴盛,龙颜怡然民乐天。
这里我们知道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是关心百姓的疾苦,所以我们毫无疑问地选择B,因为B里面有“万家忧乐总关心”也是关心百姓的疾苦。
七、改对联。就是在所给的对联内容上,进行修改,使之符合一定要求。如:
例11:(2006年温州中考题)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________
这里显然是下联的字数多了,不符合对联的要求。我们看上联“世事如棋”,就可以把下联改为“心田似海”,上联的“让一着不会亏我”,就可以改为:“纳百川亦可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