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昏厥一证,临阵多见,起病突然,病因复杂.临床辨治,首先在于分清虚实,虚则以俞穴为主治其本,实则以合穴为主治其标.针刺治疗昏厥,及时方便快捷,疗效甚佳.笔者临床20余年,应用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昏厥一证,临阵多见,起病突然,病因复杂.临床辨治,首先在于分清虚实,虚则以俞穴为主治其本,实则以合穴为主治其标.针刺治疗昏厥,及时方便快捷,疗效甚佳.笔者临床20余年,应用针刺辨治法,借助现代医疗设备的诊断手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昏厥180余例,收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辨治昏厥有代表性的医案3则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其他文献
<正> 例1.谢某,女,50岁。因低热,头痛,头重如裹近1月,于1996年4月26日就诊。患者自述大约于1月前,因突然天气转阴雨,衣着不慎起病。症见发热恶寒,咳嗽咯痰,胸闷,头痛。曾在某
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数值技术对砂土中(无黏聚力)设置就位后单桩在使用阶段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应工程中的挤土桩与非挤土桩,按照桩设置的不同方式研究并对比了
临床上每遇一些外感咳嗽,迁延日久,缠绵不愈.笔者于临临床悉必探索,仔细辨析,采用温阳化痰,益气固卫、柔肝清肺、培土生金、壮水涵木立法,取得较满意疗效,兹述如下,仅供同道
真武汤一方出自<伤寒论>,方由获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五味药组成.原用于治少阴水气、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及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不热,心下悸,头眩,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基形式,对其承载性状、工作机理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荷载与沉降的关系、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