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教师,我们该怎样保护小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关键词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029-02
  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把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渠道,深挖数学教材本身蕴含的创新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创造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可能,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一、营造氛围
  教学和谐情为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26 8=( )。然后我对学生说:“这道题不用老师教,看看谁聪明,能把它做出来。”学生就开始自信满满地进行思考,手中的笔在不停地跳跃,时而独自冥想,时而相互讨论,不断地有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一种种出乎意料的想法脱口而出。有的说:“先算6加8等于14,在把20和14和起来等于34。”有的说:“我先从8里面拿锄,和26和起来是30,再加上2,和8相加得10,再家上24等于34。”可见在课堂中营造愉悦的氛围,学生往往乐而不疲,还能冒出创新的火花来。
  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百次的创新意念。因此,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激情充满教室,把表扬带给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尝到甜头,体验到成功的魅力。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同学,更要循循善诱,热情关怀,有时也许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却会改变这个学生的一生。在我们班上,像这样的同学如果在课堂上答出了较难的问题或分析对了一道应用题,同学们就会自愿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并进行掌声鼓励。这样,使不同的学生都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实践证明,和谐的学习氛围回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种积极的心态是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动力,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活动激趣
  把课堂学习和活动、游戏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和思想压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好的形式。如我在教完“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后,设计了“玩骰子”的游戏。一个骰子六个面分别贴上6个不同的一位数,另一个骰子个则是两位数。同桌合作,一人扔骰子,一人则根据出示的两个数,算出它们的和。同学们在开心的游戏中不但巩固了新知,还提高了计算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富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喜欢画画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就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画出来,这也是一种创新。像学了“20以内的数数”以后,我出示了这样一幅画:
  先请学生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有的猜是牛,有的猜是兔子,还有的猜是狗。究竟谁猜对了呢?这时我就让他们来画一画,从1连到20。当学生的笔停下时,答案已经在纸上,原来是小鸟。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习创新精神的关键所在。
  三、激发好奇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来自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新颖,用学生期待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直线和线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经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要求在半分钟内经过一点画直线,看谁画得最多。
  学生就跃跃欲试,动起笔来。半分钟过去了,学生有的画出4条,有的画出6、7、8条不等。我就问:“如果再给你时间,你觉得在纸上还能再画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能!”“那就让老师也来试试!”我在学生放大的作业纸上边画边说:“哎,是还能再画,但是太多,我已经看不清楚了。现在你来说,如果再继续画,能够画出多少条呢?”“一万条。”“十万条。”“一亿条。”……学生的回答此起彼伏。“那么经过一点到底能画几条直线呢?”学生们开始绞尽脑汁,搜索学过的词语:“很多、数不清、不计其数……”最后师生讨论后采用“无数”。乘着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正浓的时候,我继续出示:经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发,所产生的疑问在他们自己的尝试是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四、充分交流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比如在刚教完某个概念时,学生对的它的认识会比较肤浅,这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讨论、质疑,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在讲“直线和线段”时,当学生知道直线有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特性。我提出:能不能把“无限”两个字去掉?有的学生说:“可以。”马上有同学反驳“不行,如果单单是延长,可以是只延长一点点,看不出直线到底有多长。”那位同学没有理了,可是突然又有学生站出来说:“可以把“无限”改为“不断”,也可以说明直线很长。”很快又有学生站起来反驳。这样在讨论中同学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人人动脑,集思广益,在讨论中达成共识,促进学生的思维求异、求佳,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创设舞台
  讲台、黑板历来是被老师占领,用来讲数学的阵地,学生一直都是比较缺乏主动学数学的意识。其实,学生俨然像小老师一样走上讲台又写又画,说个不停时,不仅学生本人的自主学意识、信心会大大增强,而且会极大地鼓舞其他学生积极效仿。在教学“百以内数的组成”时,出示小棒图片,让学生回答:“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然后请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任意贴图片,他可以选择同学回答上面的问题,回答对了,还会进行适当的表扬。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想上讲台试一试,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平时,我尽可能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走上教室的舞台:当“小老师”批改作业,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往往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联系实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有广泛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大纲中指出:“数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在“100以内的加法”的教学中,首先出示一幅本校一年级同学们去春游的图画。画面上学生的代表举着各班人数的牌子。让小朋友思考:每辆车最多能坐90人,哪两个班坐在一辆车里比较合适?每位学生都能找到一、二搭配的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各种搭配方法都给予肯定,最后选择一种最可行的方案。又如学了“元、角、分”以后,我设计了:“小小商店”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模拟买卖东西,我当售货员,学生當顾客。商店里有学习用品、玩具、生活用品。在活动中学生要买什么东西、买多少等度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格等做出决定,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通过这项活动,既巩固和应用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又使学生的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有认真学习数学,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多创设有利于创新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激起学生的创造欲念,使得他们人人敢创新,人人有创新,人人能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杰.谈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好家长,2015(07):46.
  [2]宋梦昕.浅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J].新课程(小学),2014(09):147.
其他文献
行政审批制度是国家服务、调控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及法人机构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
在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时间中,我对什么内容适合制作微课、如何实现翻转课堂模式等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
现今微课在我国兴起了一股热潮.近些年已有不少文献对微课进行了探讨,但大部分论文更多停留在理论方面,对微课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应用关注较少.本文以历史微课教学案例为例,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知识骤增与教育提倡的减负任务的不断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举步维艰,新的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界的新宠,它可以减轻小学语文老师授课
为缓解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用地矛盾,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不断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此背景下,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则成为了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的重要手段。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宅基地退出进行研究,但大多都停留在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的理论研究层面,对于农户有偿退出意愿和补偿标准方面的实证研究则相对较少。农户退出宅
为了保证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有良好质量,应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需要以及信息技术知识特点,制定科学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案,让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知识的学习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它对于辅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几何知识有些是非常抽象和不好理解的,此时,我们不妨在
随着近十多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结构逐渐从“学校——系”的两级结构转变成为“学校——学院——系”的三级结构,在这种管理结构转变中,学院所处理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学习中的差异现象,将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到中心位置。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层次差异,这也是在教学研讨过程中,较多被老师们提及的话题。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和协作学习,这样才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笔者希望借着这一契机,能够找到最佳处理层次问题的方法,实现真正的平等教育。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信息技术;后进生;平等教育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综合实践课程,也是中学的必修课。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这门特殊课程更要不展发展探索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任务概括后,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就其课程的特殊性探讨了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优化;教学模式;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A,N94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