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化中寻求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_w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平时学习中,许多学生认为,题目只要会做便可,“解題千万道,解后抛九霄”,而对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题型变化,很是无所谓,结果陷入茫茫的题海中,难以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培养学生面对难题时有良好从容的心态呢?
  
  二、教学片段
  
  四边形的一堂复习课片段:
  问题一: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所成的∠AOD=60°,求证:AD+BC=AC。
  学生很快就可以利用△AOD为等边三角形得出结论。
  问题二:等腰梯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所成的∠AOD=60°,求证:AD+BC=AC。
  学生也很快就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结论。
  追问:有无其它的方法。(根据等腰梯形常用辅助线平移对角线的方法,即过D作AC对角线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把AD,BC,AC移入同一三角形内,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AD=CE,AC=DE,等边三角形性质DE=BE,得出结论)思考片刻就有学生举手做答。
  反问:问题一中是否可以用这种方法。学生不假思索就回答可以。(这样做是为了引导证题思路,为下一题作好铺垫)然后抛出问题三:等腰梯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所成的∠AOB=60°,则AB+DC与AC又有什么关系?(利用平移对角线的方法,不过这里作辅助线写法要注意是过C作BD的平行线,使CE=BD,连接BE,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CD=BE,由等边三角形性质AE=AC得出AB+DC﹥AC)学生沉思了一段时间,然后有学生举手。
  问题四:当等对角线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时,这对60°角所对的两边之和与其中一条对角线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归纳以上几个问题证题思路得出AB+DC≥AC,当所夹两边平行时取等号)学生并没有很快地解答此题,思考一段时间才作出解答AB+DC﹥AC,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了AB+DC≥AC,但对大于和等于两个式子用AB+DC≥AC表示感到疑惑,通过教师的解释引导才释然。
  问题五:改夹角为90°,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学生较快就解答。(有问题四作铺垫,用相应的方法在加勾股定理即可得知结论AB+DC≥AC,当所夹两边平行时取等号)
  
  三、教后反思
  
  新课程理念指出:充分关注数学课程中的学习过程,体现“题不在多而在精,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的教学思想,通过教学,在全面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1.通过“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题多解”的训练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好方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的条件,教学时多问本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从而拓宽视野,整合知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教师通过典型习题的“一题多解”的教学,可使学生对知识能融会贯通,学会一定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一题多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一题多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能使学生从一类问题的解法上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探索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迁移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当的例题加以推广引伸,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寻求新结论。通过典型习题的“一解多变”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迁移能力,进而以不变应万变去解答各种类型的题目,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以上各个问题之间的改变,其结论是否还成立?角度从60度变到90度时,结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在做题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3.通过“一题多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一题多问”巧妙地把同类的问题放在一起让学生去思考、去体会、去总结,由特殊到一般,原本被动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觉自主行为;在问题中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留出想象空间,引导多维互动,反思探索过程,体验成功乐趣。教学中学生要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自主探究,多角度、多层次去构思、延伸、开拓。如以上问题二中的追问,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还为下面问题埋下伏笔。多个问题放一起,通过比较,学生能认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即在比较中求异),也能认识同类事物的共点特点(即在比较中求同),每遇问题便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多方设想整合,提高解题时的应变能力。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广泛阅读,仔细筛选,大胆重组,编成需要的题目。问题的设置要有序、递进,学生通过探究能够发现规律,便于总结归纳。“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和“一题多变”对数学问题进行再加工、再创新,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便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使思维向着多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方便师生共同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整合思维。
其他文献
摘 要: 1883年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考绩制”的选官方法,但这一制度并未迅速全面地铺开,在改革执行的最初20年中,“分赃制”仍与其并行。文官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初改革进展缓慢,主要是政党政治和政党斗争所致。  关键词: 分赃制 《彭德尔顿法》 文官制度改革 考绩制    美国在19世纪20年代,从杰克逊总统开始,依据“分赃制”原则选拔联邦文官。在刚开始时,“分赃制”起到了打破名门望族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课堂提问与答问是联系教师、学生、教材的纽带。本文作者就教师课堂提问作出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教师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物理课堂有效提问基本问题
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了美、英、法、德、日、中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模式的现状,分析了各国多元化大学入学考试模式产生的原因,并据此解读我国当前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美英法德日中 大学入学考试 多元化考试模式 启示    一、美英德法日中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模式    (一)美国式开放招生模式。  开放招生是发达国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采取的新招生模式。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是大学独立选拔制,各类大学
期刊
摘要: 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在档案管理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阐释了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特点和性质,分析了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在国内外的广泛性应用,并针对目前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如何进一步发展,以推进我国的档案技术保护工作。
期刊
摘要: 本文对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一体化教室的功能、要求和基本配置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介绍了两个具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室
期刊
摘 要: 由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色彩,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超额和欠额现象。这些超译和欠译主要表现在语义信息和文化背景的传达方面。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式,再现原文风貌,增强译文表现力。  关键词: 汉语成语 超额翻译 欠额翻译    一、引言    汉语成语是汉语民族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而提炼、总结出来的思想结晶和语言精华,是中华民族历史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分层次教学”是一条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特色之路,对高职英语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并对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分层式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分层次教学 成效 思考    一、引言    随着大学扩招和各类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这一素质
期刊
摘 要: 野间宏是日本战后派的重要代表作家,他善于运用意识流和心理描写,重视象征性表现,文体执拗晦涩,主要反映侵略战争对人生理、心理所造成的伤害。本文从象征主义的定义、发展、影响入手。从《脸上的红月亮》这篇文章中解读野间宏对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同时挖掘其接受象征主义的原因,以及象征主义对文学作品影响的利与弊。  关键词: 野间宏 象征主义 《脸上的红月亮》    一、关于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
期刊
摘 要 :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许多学生写作时往往带有浓厚的“八股”味道:一说到难忘的事,便是有错挨批改过;一写到友谊,就是离别释嫌……作文无个性,缺乏想象与创意 。本文针对学生的八股作文,从日常周记入手,引导学生直面现实生活,厚积薄发,创设宽松环境,为学生量体裁衣,培养个性化写作。  关键词: 创新 厚积薄发 宽松环境 张扬个性 量体裁衣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我们常
期刊
摘 要: 中国社会称品格高尚的人为“君子”,而英语国家则用“Gentleman”一词来进行褒赞,“君子”與“Gentleman” 之间似乎毋庸置疑的对译,其实,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是由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本文从“君子”与“Gentleman”的语言差异揭示其背后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 君子 Gentleman 误译 中西文化差异    1.简述    不论是在西方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