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雕塑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如: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等地的室外雕塑。城市雕塑应当是这个城市之魂的象征,是这个城市气质与内涵的点睛之笔。
但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经济水平、文化和思想意识等原因,宿迁市域全境没有一处城市雕塑,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改善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而逐步产生。首开为沭阳县,1988年,沭阳县开展了整治老沭河的活动,全县人民出力、出资,流血流汗,为纪念表彰整治活动中建设者、捐资者的功绩,在县城中心位置树碑以作永久紀念,形成“三匹马”雕塑,取就势腾飞之意。而宿迁市区则是在1992年,原县级宿迁市在城市黄金地带,拆除各种建筑数万平方米,建设“府前广场”(地级市设立后,更名为区府广场),面积约1.5万平方米,这是宿迁市区第一块供市民休闲的城市绿地,在其中心位置,产生了宿迁城区第一座城市雕塑“市标”和城市第一座喷泉。1995年为迎接地级宿迁市创建工作,改善宿迁城市形象,宿迁城区不同地点设立了四处城市雕塑,分别是“霸王举鼎”、“天之水”、“玻璃花”和“迎来送往”。2001年在原“迎来送往”雕塑位置树立作为宿迁地标雕塑“淮北明珠”。2003年,整治中运河,建设中运河风光带,其中树立两座雕塑,“地球”和“风正帆悬”。2007年,建雪枫公园,公园内设以彭雪枫座像为首的组雕。
宿迁目前主要雕塑作品有
1、市标:
是宿迁城区第一座城市雕塑,立于宿迁城区区府广场(原府前广场)内,原在广场中心位置,2008年广场改造,其地下成为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雕塑搬迁至现位置。雕塑由四根直径75cm,高约9m的不锈钢柱和由此牵拉的直径3m的铜环组成,取意于项羽“恨天无柱,恨地无环”的传说,铜环外侧为项羽传说故事浮雕,内侧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卦”符号。在四根不锈钢柱上还分别有大小两幅铜浮雕,上部一幅较小,取材于中国传统“瓦当”图案。下部较大,其中一幅是骏马飞驰征战,另一幅是农耕图景,表达了宿迁人民敢于改天换地,战天斗地的气概。
2、霸王举鼎
“霸王举鼎”是项羽最富传奇故事之一,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为了纪念这位“生当人杰,死为鬼雄”的悲剧式英雄人物,同时也为宏扬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精神,1995年在现发展大道、西湖路、青海湖路三路的交叉口规划设计了“霸王举鼎”雕塑,并成为宿迁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雕像高约6.7米,面西背东,气势雄伟,生动地表现了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雕像下方底座上雕刻了巨鹿之战、鸿门宴等项羽一生的经典事迹,再现了这位无畏战神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雕像四周是霸王举鼎广场, 2001年进行改造扩建,现中心绿岛半径60米,面积11310平方米,采用大面积草坪上布置花灌木进行绿化,主要植物有刺松、龙柏、女贞、丰花月季、高羊茅等。花灌木组合成玉如意的模纹,象征着人民生活如意美满。
3、天之水
“天之水”雕塑,是体现宿迁“沂泗如襟,黄运如带”,自古以来,与水、与河结下不解之缘,象征孕育宿迁大地和宿迁文化的古黄河和大运河,反映了宿迁人对水、对河的那份情感,对两河的景仰,对水的膜拜;位于黄运路与黄河路交汇处,黄河一号桥东,建成于1995年,雕塑以两条高耸抽象的,弯曲且相拥、相依的不锈钢柱体来象征着孕育宿迁大地和宿迁文化,世世代代养育着宿迁人民的古黄河和大运河,也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义。不锈钢水柱基部仰躺的,扬起双臂的不锈钢人体模型则意味宿迁人对两河的景仰,对水的膜拜。
雕塑基部是直径约60米左右的环岛广场,原栽植为龙柏、棕榈、月季等乔、灌木,2009年春天对其进行了改造,满栽红叶石楠、金叶女贞色块,大叶黄杨树球,周边栽植矮牵牛等应时鲜花,使雕塑更加高大突出,烘托了雕塑的主题与气氛。2011年11月份,因城市通畅工程需要,该雕塑被拆除并将被移至市区古黄河风光带内。
4、玻璃花
“玻璃花”雕塑是反映宿迁玻璃原料石英沙矿产资源丰富,玻璃产量大,质量好,采用抽象手法,用粗细不同的不锈钢管组合,模拟神似玻璃浆液浇铸时的飞花状态,寓意玻璃产业已在宿迁生根开花,并将不断壮大繁荣。1903年,著名实业家张謇等人集股在此创建耀徐玻璃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生产日用玻璃的基地之一,解放后,50年代宿迁县委、县政府深思熟虑,确定“玻璃城,水稻县”的发展规划,1959年“江苏玻璃厂”在此建立,至90年代,1995年,在黄运路与幸福路交叉点,设置“玻璃花”雕塑,玻璃已成为宿迁最重要的工业产业,“玻璃城”的目标基本实现。
5、淮北明珠
“淮北明珠”雕塑,落成于2001年,是为了体现宿迁“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境内资源丰富,物产丰饶,风光秀美,被誉为淮北明珠之称的区位优势;位于宿迁中心城市的南大门--徐淮路与南环路的交叉路口,雕塑采用抽象手法,通过现代艺术手段将凤凰、剪纸、鼎等中国和宿迁特有的文化元素融于其中,雕塑中,高耸的三面红墙,正三等分布,从任一角度看,均似“H”,为淮北的“淮”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寓意“淮北”,上面有剪纸风格的凤凰,寓意为“淮北宝地”,由此高高托起的一颗不锈钢球,象征宿迁—这颗璀璨“明珠”将在淮北宝地冉冉升起,熠熠生辉。
雕塑基部是直径约为90米的环岛广场,主体用小龙柏栽植形成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如意状模块,配以草坪,树球;道路外侧则栽植雪松等高大常绿乔木;在绿树、模块、树球、草坪的映衬下,更显得雕塑鲜明突出,高大雄伟。
6、千鸟园广场图腾柱
位于宿豫区千鸟园广场中心位置,2005年建成,由河北曲阳雕刻公司中标雕刻建设。
图腾柱位于千鸟园广场碧水台环形水池内,共有9根,其中中间1根图腾柱,为中国第一高汉白玉石柱,高20.05米、直径2米,柱子上雕刻近千只飞翔的大雁,以示宿豫人民誓当淮北领头雁之意;周围8根汉白玉石柱,高10.8米、直径1.28米,共分为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八个方位,围绕中间高柱而立。春夏秋冬四根图腾柱,分别刻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代表鸟类,寓意宿豫区是生态乐园;东南西北四根图腾柱,分别刻有以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法国为代表的四大洲的鸟类,寓意宿豫区胸怀世界的气魄。
7、雪枫公园组雕:
彭雪枫同志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及淮北军区司令员,为巩固发展淮北抗日根据地作出巨大贡献。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壮烈殉国,年仅37岁。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是我军36位著名军事家之一。 雪枫公园于 2007年9月5日,将军诞生百年纪念日正式开园。为提升公园形象,公司内设置了以彭雪枫铸铜座像为主四处组雕,分别是“将军座像”、“飞骑兵”、“拂晓剧团”和“烈士忠魂”。将军座像立于公园最高处,彭雪枫纪念馆前。为身披大衣,两眼正视前方,膝盖上放在一张《拂晓报》,仿佛一边读报,一边正在思考问题。“骑兵团”、“拂晓报”、“拂晓剧团”是将军生前三宝,“飞骑兵”、“拂晓剧团”两件雕塑作品是这一历史事实的反映。雕塑“烈士忠魂”则代表了后人对将军的缅怀。
除上述外,目前宿迁城市雕塑还有箭鹿广场上的“箭鹿”雕塑组雕;区府广场人防工程前市井生活雕塑组雕;教育广场动物雕塑组雕;中运河风光带(西岸)“风正帆悬”“地球”和2011年新增的“领航”、“成长”、“奋进”、“天伦”等。
从目前看,宿迁的城市雕塑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是有主题雕塑和无主题雕塑,我市现有雕塑多数为有主题雕塑。有主题雕塑都经过精心设计,作品构思及设立位置都经过专门论证,是作者、设立部门思想内涵、文化、艺术品位的反映,且与周边环境协调。这些雕塑艺术形象好,思想内涵深刻,雕刻工艺细致。如宿豫区千鸟园广场的图腾柱,就有宿豫人民誓当淮北领头雁的思想之意。无主题雕塑多为小型雕塑,如教育广场上的动物雕塑,各雕塑之间没有关联,设计、摆放设置相对较为随意,有部分作品雕刻工艺也相对粗糙。
二是从用途上有纪念性雕塑,如“宿北大战烈士群雕”(马陵公园东门);也有商业性雕塑,如箭鹿广场的“箭鹿”,就是企业商标立体logo,这个雕塑暨装饰了公园广场,也实际宣传了企业。
三是从题材上,有地方名人,如市区的“霸王举鼎”、“韩余娟”;历史事件,如“宿北大战烈士群雕”;寓言故事雕塑,教育广场上的“老鼠上树”、文昌广场上的“司马光砸缸”、“孟母三迁”等。动物雕塑如箭鹿广场的鹿、教育广场的奔马、牛、虎等。
四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有标志象征性的,市区如“霸王举鼎”、“淮北明珠”、“天之水”、千鸟园的“千鸟图腾柱”,是城市地标或对周边景观起主导作用。也有点缀性的或起烘托作用的,如教育广场的动物雕塑,在广场中起到了点缀环境,景观产生变化的作用;宿豫区文昌广场的故事雕塑则对广场主体建筑文昌阁产生烘托作用,使文昌阁的形象更加突出。
五是从雕塑与周边环境或其它雕塑的关联看,有独立雕塑,如“淮北明珠”和“霸王举鼎”,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并成为城市地标。有关联度较高的组雕,如雪枫公园中的彭雪枫塑像与其它雕塑作品之间,存在明显的主从关系,其余所有雕塑作品主题均与彭雪枫生平有关。箭鹿广场上箭鹿与其它塑鹿之间,突出了企业主题。也有的关联度不高,如教育广场上的各种动物雕塑,互相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文昌广场上的各个雕塑之间也没有关联,从属于广场主体建筑“文昌阁”。
六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宿迁雕塑多数是具象性的,如“霸王举鼎”,雪峰公园的“飞骑兵”、“拂晓剧团”等;也有抽象性的,如“天之水”、“淮北明珠”等。
宿迁作为一个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城市,城市雕塑和城市建设、城市园林建设一样取得了长足发展,从目前看,城市雕塑的数量、艺术品位等已具一定水平,这些雕塑作品,对于城市形象的改善提升,城市文化的彰显,城市景观的丰富多彩起到了很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有些作品属于急就章,有部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顯得过于直白,思想内涵不深,雕刻手法相对粗糙,与周边环境文化联系不够紧密等现象,特别是有些点缀性雕塑没有做到量身定做,有似曾相识之感。这属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待于以后发展过程中的改进。
作者简介:丁冠真,男,1955年出生,高级农艺师职称,现任宿迁市宿豫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任科员。
城市雕塑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如: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等地的室外雕塑。城市雕塑应当是这个城市之魂的象征,是这个城市气质与内涵的点睛之笔。
但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经济水平、文化和思想意识等原因,宿迁市域全境没有一处城市雕塑,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改善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而逐步产生。首开为沭阳县,1988年,沭阳县开展了整治老沭河的活动,全县人民出力、出资,流血流汗,为纪念表彰整治活动中建设者、捐资者的功绩,在县城中心位置树碑以作永久紀念,形成“三匹马”雕塑,取就势腾飞之意。而宿迁市区则是在1992年,原县级宿迁市在城市黄金地带,拆除各种建筑数万平方米,建设“府前广场”(地级市设立后,更名为区府广场),面积约1.5万平方米,这是宿迁市区第一块供市民休闲的城市绿地,在其中心位置,产生了宿迁城区第一座城市雕塑“市标”和城市第一座喷泉。1995年为迎接地级宿迁市创建工作,改善宿迁城市形象,宿迁城区不同地点设立了四处城市雕塑,分别是“霸王举鼎”、“天之水”、“玻璃花”和“迎来送往”。2001年在原“迎来送往”雕塑位置树立作为宿迁地标雕塑“淮北明珠”。2003年,整治中运河,建设中运河风光带,其中树立两座雕塑,“地球”和“风正帆悬”。2007年,建雪枫公园,公园内设以彭雪枫座像为首的组雕。
宿迁目前主要雕塑作品有
1、市标:
是宿迁城区第一座城市雕塑,立于宿迁城区区府广场(原府前广场)内,原在广场中心位置,2008年广场改造,其地下成为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雕塑搬迁至现位置。雕塑由四根直径75cm,高约9m的不锈钢柱和由此牵拉的直径3m的铜环组成,取意于项羽“恨天无柱,恨地无环”的传说,铜环外侧为项羽传说故事浮雕,内侧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卦”符号。在四根不锈钢柱上还分别有大小两幅铜浮雕,上部一幅较小,取材于中国传统“瓦当”图案。下部较大,其中一幅是骏马飞驰征战,另一幅是农耕图景,表达了宿迁人民敢于改天换地,战天斗地的气概。
2、霸王举鼎
“霸王举鼎”是项羽最富传奇故事之一,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为了纪念这位“生当人杰,死为鬼雄”的悲剧式英雄人物,同时也为宏扬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精神,1995年在现发展大道、西湖路、青海湖路三路的交叉口规划设计了“霸王举鼎”雕塑,并成为宿迁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雕像高约6.7米,面西背东,气势雄伟,生动地表现了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雕像下方底座上雕刻了巨鹿之战、鸿门宴等项羽一生的经典事迹,再现了这位无畏战神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雕像四周是霸王举鼎广场, 2001年进行改造扩建,现中心绿岛半径60米,面积11310平方米,采用大面积草坪上布置花灌木进行绿化,主要植物有刺松、龙柏、女贞、丰花月季、高羊茅等。花灌木组合成玉如意的模纹,象征着人民生活如意美满。
3、天之水
“天之水”雕塑,是体现宿迁“沂泗如襟,黄运如带”,自古以来,与水、与河结下不解之缘,象征孕育宿迁大地和宿迁文化的古黄河和大运河,反映了宿迁人对水、对河的那份情感,对两河的景仰,对水的膜拜;位于黄运路与黄河路交汇处,黄河一号桥东,建成于1995年,雕塑以两条高耸抽象的,弯曲且相拥、相依的不锈钢柱体来象征着孕育宿迁大地和宿迁文化,世世代代养育着宿迁人民的古黄河和大运河,也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义。不锈钢水柱基部仰躺的,扬起双臂的不锈钢人体模型则意味宿迁人对两河的景仰,对水的膜拜。
雕塑基部是直径约60米左右的环岛广场,原栽植为龙柏、棕榈、月季等乔、灌木,2009年春天对其进行了改造,满栽红叶石楠、金叶女贞色块,大叶黄杨树球,周边栽植矮牵牛等应时鲜花,使雕塑更加高大突出,烘托了雕塑的主题与气氛。2011年11月份,因城市通畅工程需要,该雕塑被拆除并将被移至市区古黄河风光带内。
4、玻璃花
“玻璃花”雕塑是反映宿迁玻璃原料石英沙矿产资源丰富,玻璃产量大,质量好,采用抽象手法,用粗细不同的不锈钢管组合,模拟神似玻璃浆液浇铸时的飞花状态,寓意玻璃产业已在宿迁生根开花,并将不断壮大繁荣。1903年,著名实业家张謇等人集股在此创建耀徐玻璃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生产日用玻璃的基地之一,解放后,50年代宿迁县委、县政府深思熟虑,确定“玻璃城,水稻县”的发展规划,1959年“江苏玻璃厂”在此建立,至90年代,1995年,在黄运路与幸福路交叉点,设置“玻璃花”雕塑,玻璃已成为宿迁最重要的工业产业,“玻璃城”的目标基本实现。
5、淮北明珠
“淮北明珠”雕塑,落成于2001年,是为了体现宿迁“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境内资源丰富,物产丰饶,风光秀美,被誉为淮北明珠之称的区位优势;位于宿迁中心城市的南大门--徐淮路与南环路的交叉路口,雕塑采用抽象手法,通过现代艺术手段将凤凰、剪纸、鼎等中国和宿迁特有的文化元素融于其中,雕塑中,高耸的三面红墙,正三等分布,从任一角度看,均似“H”,为淮北的“淮”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寓意“淮北”,上面有剪纸风格的凤凰,寓意为“淮北宝地”,由此高高托起的一颗不锈钢球,象征宿迁—这颗璀璨“明珠”将在淮北宝地冉冉升起,熠熠生辉。
雕塑基部是直径约为90米的环岛广场,主体用小龙柏栽植形成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如意状模块,配以草坪,树球;道路外侧则栽植雪松等高大常绿乔木;在绿树、模块、树球、草坪的映衬下,更显得雕塑鲜明突出,高大雄伟。
6、千鸟园广场图腾柱
位于宿豫区千鸟园广场中心位置,2005年建成,由河北曲阳雕刻公司中标雕刻建设。
图腾柱位于千鸟园广场碧水台环形水池内,共有9根,其中中间1根图腾柱,为中国第一高汉白玉石柱,高20.05米、直径2米,柱子上雕刻近千只飞翔的大雁,以示宿豫人民誓当淮北领头雁之意;周围8根汉白玉石柱,高10.8米、直径1.28米,共分为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八个方位,围绕中间高柱而立。春夏秋冬四根图腾柱,分别刻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代表鸟类,寓意宿豫区是生态乐园;东南西北四根图腾柱,分别刻有以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法国为代表的四大洲的鸟类,寓意宿豫区胸怀世界的气魄。
7、雪枫公园组雕:
彭雪枫同志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及淮北军区司令员,为巩固发展淮北抗日根据地作出巨大贡献。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壮烈殉国,年仅37岁。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是我军36位著名军事家之一。 雪枫公园于 2007年9月5日,将军诞生百年纪念日正式开园。为提升公园形象,公司内设置了以彭雪枫铸铜座像为主四处组雕,分别是“将军座像”、“飞骑兵”、“拂晓剧团”和“烈士忠魂”。将军座像立于公园最高处,彭雪枫纪念馆前。为身披大衣,两眼正视前方,膝盖上放在一张《拂晓报》,仿佛一边读报,一边正在思考问题。“骑兵团”、“拂晓报”、“拂晓剧团”是将军生前三宝,“飞骑兵”、“拂晓剧团”两件雕塑作品是这一历史事实的反映。雕塑“烈士忠魂”则代表了后人对将军的缅怀。
除上述外,目前宿迁城市雕塑还有箭鹿广场上的“箭鹿”雕塑组雕;区府广场人防工程前市井生活雕塑组雕;教育广场动物雕塑组雕;中运河风光带(西岸)“风正帆悬”“地球”和2011年新增的“领航”、“成长”、“奋进”、“天伦”等。
从目前看,宿迁的城市雕塑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是有主题雕塑和无主题雕塑,我市现有雕塑多数为有主题雕塑。有主题雕塑都经过精心设计,作品构思及设立位置都经过专门论证,是作者、设立部门思想内涵、文化、艺术品位的反映,且与周边环境协调。这些雕塑艺术形象好,思想内涵深刻,雕刻工艺细致。如宿豫区千鸟园广场的图腾柱,就有宿豫人民誓当淮北领头雁的思想之意。无主题雕塑多为小型雕塑,如教育广场上的动物雕塑,各雕塑之间没有关联,设计、摆放设置相对较为随意,有部分作品雕刻工艺也相对粗糙。
二是从用途上有纪念性雕塑,如“宿北大战烈士群雕”(马陵公园东门);也有商业性雕塑,如箭鹿广场的“箭鹿”,就是企业商标立体logo,这个雕塑暨装饰了公园广场,也实际宣传了企业。
三是从题材上,有地方名人,如市区的“霸王举鼎”、“韩余娟”;历史事件,如“宿北大战烈士群雕”;寓言故事雕塑,教育广场上的“老鼠上树”、文昌广场上的“司马光砸缸”、“孟母三迁”等。动物雕塑如箭鹿广场的鹿、教育广场的奔马、牛、虎等。
四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有标志象征性的,市区如“霸王举鼎”、“淮北明珠”、“天之水”、千鸟园的“千鸟图腾柱”,是城市地标或对周边景观起主导作用。也有点缀性的或起烘托作用的,如教育广场的动物雕塑,在广场中起到了点缀环境,景观产生变化的作用;宿豫区文昌广场的故事雕塑则对广场主体建筑文昌阁产生烘托作用,使文昌阁的形象更加突出。
五是从雕塑与周边环境或其它雕塑的关联看,有独立雕塑,如“淮北明珠”和“霸王举鼎”,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并成为城市地标。有关联度较高的组雕,如雪枫公园中的彭雪枫塑像与其它雕塑作品之间,存在明显的主从关系,其余所有雕塑作品主题均与彭雪枫生平有关。箭鹿广场上箭鹿与其它塑鹿之间,突出了企业主题。也有的关联度不高,如教育广场上的各种动物雕塑,互相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文昌广场上的各个雕塑之间也没有关联,从属于广场主体建筑“文昌阁”。
六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宿迁雕塑多数是具象性的,如“霸王举鼎”,雪峰公园的“飞骑兵”、“拂晓剧团”等;也有抽象性的,如“天之水”、“淮北明珠”等。
宿迁作为一个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城市,城市雕塑和城市建设、城市园林建设一样取得了长足发展,从目前看,城市雕塑的数量、艺术品位等已具一定水平,这些雕塑作品,对于城市形象的改善提升,城市文化的彰显,城市景观的丰富多彩起到了很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有些作品属于急就章,有部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顯得过于直白,思想内涵不深,雕刻手法相对粗糙,与周边环境文化联系不够紧密等现象,特别是有些点缀性雕塑没有做到量身定做,有似曾相识之感。这属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待于以后发展过程中的改进。
作者简介:丁冠真,男,1955年出生,高级农艺师职称,现任宿迁市宿豫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