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纸杯中的秘密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9年9月1日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将开始对食品包装用纸制品进行无证查处。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不得生产、销售各种与食品接触的纸制品。这将有效保证食品包装用纸制品的安全。
  目前,一些纸杯生产厂家为了减少成本,竟然用回收来的废弃纸张进行生产。为了增加纸杯的重量,他们往废纸里添加一些工业用的碳酸钙、滑石粉,而这些物质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极大。有的纸杯厂家在使用废纸生产之后,因为纸浆质量不过关,又要让杯子看上去更白,就加人大量的荧光增白剂。如果将这种纸杯放在荧光灯下,会呈现出蓝色。根据医学临床实验,荧光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可以使细胞产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从专业角度来讲,人们普遍使用的纸杯应该被称为“纸塑杯”。这种纸杯的外壁是一层纸,内壁则是一层淋膜纸,即表面涂抹了一层聚乙烯膜以防水、防油。聚乙烯本身是无毒、无味的,属于比较安全的化学物质,因此被普遍用于食品包装中。
  选用原生的、标准的聚乙烯,是安全的,对人体无害。但是,如果选用纯度较低的工业用聚乙烯或者废塑料,或者加工工艺不过关,那么在高温和重金属的作用下,就会产生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的分子较大,常温下不易挥发,一旦往纸杯里倒入热水,就会挥发出来。这时,会闻到一股怪味。令人担心的是,由于目前市场上不合格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大家以为纸杯有味道是正常。事实上,虽然这种羰基化合物究竟会给人体带来怎样的危害,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证实,但从一般理论上分析,长期摄入这种有机化合物,对人体一定是有害的。事实上,纸杯质量不合格,很大程度上还在于纸杯厂家违规生产聚乙烯膜。这些废弃的聚乙烯,来源复杂。有的来自医疗垃圾,有的来自装过农药、油漆涂料、砒霜等有害物质的包装物。
  专家建议,一次性纸杯能不用就不用,除了质量问题,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讲也应该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购买一次性纸杯时,最好“一闻二摸三看”,如果闻起来有刺鼻的气味,或者摸着杯子感觉是软软的,或者对着光看有杂质,最好不要购买。使用一次性纸杯时,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先拿开水烫一下,过了四、五分钟将水倒掉,让纸杯中有害物质充分挥发。
其他文献
当地一位参与治疗的医生告诉记者,在最初检验的65名受血者中,仅有两名未感染丙肝病毒,其后检测的一批人中,又确认了16名丙肝感染者——这就是说,李彩玲一人至少造成了80名丙肝感染者。这一发现让在场的专家大吃一惊!  国内著名传染病专家、首都医科太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评论说:“一个感染源传那么多,这在全球恐怕也是第一例。”……  2008年夏,贵州省平塘县公务员周浩斌(化名)接过医
去西藏看看,是萦绕我多年的梦想。谓之梦,是我曾在西藏的近邻青海谋生多年,但因诸多的原由,终来进藏,甚为遗憾。其次就是这个全球海拔最高的地区,因为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精美绝伦的自然景观,以及这些年海外“藏独”连绵不绝的滋事,让人心有所望而又诚惶诚恐,独自难行。    一    2009年6月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6月22日,中午1:30分。我与同仁从长沙乘3388次航班直飞成都,那天的长沙酷暑难耐,好在
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肿瘤内科治疗专业奠基人,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肿瘤药物临床试验(GcP)中心主任。  尽管年已八旬,但孙燕院士每周仍坚持出一次特需门诊,在给患者看病的同时,总也不忘多唠叨几句肿瘤的防治知识。“我从60岁就开始在各种场合宣讲‘防癌经验’了。一讲就是20年……
“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这句话的广泛流行既说明了前列腺病的普遍性,同时这病也成为同事的笑柄。  前列腺疾病的危害不仅仅是疾病本身带给患者身心的摧残,还有疾病背后隐藏的一系列并发症!    谈“腺”色变,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都知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是前列腺疾病在身体的早期反映,而出现失眠、健忘、多梦、神经衰弱、“晨勃”现象消失等问题却常常以为是肾虚所致,而不认为是患了前
“久病成良医”在糖尿病人中很流行,一些人觉得我已经很了解这个病了,无所谓来不来医院就诊:有的人自己调配用药,觉得自己好几年病生下来,用什么药,自己已经很有数。还有的人是道听途说,别人说这样好,就跟着改了吃药的方案。临床上我们常用的治疗糖尿病有四类药物,一类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如:达美康。第二类为增加外周组织葡萄糖的利用,如二甲双胍。第三类降低餐后血糖,如拜糖平。第四类是促进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血型的不同与遗传的关系。甚至用之于祭祀对血液的好坏都有标准。如在商代。商王祭祀重要的神灵时。往往会选择白牲取血,所谓白牲就是毛色纯白动物牺牲。用人牲的血献祭时。会选择“白人”,即皮肤白皙的人(也有学者认为是“白种人”)。  在后来风俗中的“血祭地母”现象里,往往也会选择不同人的血来献祭。著名人类学学家费雷泽在作品《金枝》一书中,便记录了这样的一个古代风俗:在欧洲的古希腊人和古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