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根据中医理论探讨化瘀补益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患者采用化瘀补益法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和病理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39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化瘀补益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能提高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化瘀补益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1]以病情迁延,长期感觉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属中医的“痞[1]满”“胃脘痛”等的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2],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相关疾病的影响相关连,中医认为脾胃主管饮食消化、营养吸收,起着维持人体气息升降的作用,当脾胃虚弱后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气息瘀滞等一系列萎缩性胃炎[3]的症状。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胃炎方法的基础上,以补益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的门诊患者,其中治疗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9~68岁,平均44岁;病程1~28年,平均9年;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轻度26例,中度18例,重度16例;不完全性结肠型肠腺上皮化生:无化生14例,轻度12例,中度20例,重度14例。
1.2诊断标准所有纳入的患者均符合2000年5月中华医学会,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标准,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胃镜和病理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示:胃黏膜变薄,黏膜呈灰红色或者灰白色,可见血管。病理检查示:胃黏膜变薄且有慢性炎症,部分腺体萎缩,部分患者伴有肠化生伴(不伴)非典型增生。固有腺体减少小于1/3者为轻度,介于1/3和2/3之间的为中度,大于2/3者为重度。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贫血。
1.3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病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血瘀虚损的慢性胃脘痛。
1.3.2病例排除标准胃癌或异型增生;合并有心、脑、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治疗不合作,无法判断疗效。除外中医辨证属肝郁犯胃型、脾虚湿热型者。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对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奥美拉唑40mg/d,兰索拉唑40mg/d,枸橼酸铋钾480mg/d选择一种)+(克拉霉素500~1000mg/d,阿莫西林1000~2000mg/d,甲硝唑800mg/d选择一种),口服。在此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化瘀补益汤:莪术10g,红花6g,没药10g,炮穿山甲6g,黄芪30g,太子参30g,沙参20g,白花蛇舌草30g,麦冬20g,当归20g,生地30g,随症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
2.2观察方法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并且胃镜或病理复查有明显改善,胃黏膜变薄和腺体萎缩好转。好转: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或病理复查至少有一项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胃镜和病理检查无好转。
3.2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39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
4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病理是胃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坏而引起,临床表现仅为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现代西医认为慢性胃炎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反流、非甾体抗炎药、吸烟和酒癖等有关,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其病理改变过程是从浅表逐渐向深扩展至腺区,继之腺体破坏和减少(萎缩)。治疗用胶体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上若干种抗菌药物为主。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可有氣血亏虚,气虚血瘀等多种病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以致脾气亏虚、胃阴不足、胃络瘀血,所以临床上常见胃脘痛、痞满不舒等症状。临床辨证可分为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阴虚胃痛、脾胃虚寒和瘀血停滞等型[4]。凡胃痛日久不愈者,不论是病邪阻滞,气滞,郁热,阴虚胃热或脾胃虚寒,都可形成瘀血凝滞,所谓“久病多瘀”。又“久病多虚”,病久正气易伤,导致气、血、阴、阳虚亏。针对慢性胃炎“瘀”、“虚”两大病机特点,采用化瘀补益法治疗,自拟补益化瘀汤以补气养阴,活血化瘀药物为主,如疼痛明显者,可加理气止痛之剂。方中黄芪、太子参扶正益气,沙参、麦冬、当归、生地养阴益胃,生津补血,莪术、红花、没药、穿山甲活血化瘀止痛,白花蛇舌草则可清热解毒,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促进抗体形成,使网状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5]。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消补兼施,中西医结合,故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收到较好疗效,乃治疗慢性胃炎的较好的方法,建议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9-380.
[2]张永锋.慢性胃炎[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7-273.
[3]程冕,陈亮,史有松.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J].淮海医药,2008,26(2):152.
[4]罗英丽.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93.
[5]陈国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治体会[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262-264.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化瘀补益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1]以病情迁延,长期感觉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属中医的“痞[1]满”“胃脘痛”等的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2],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相关疾病的影响相关连,中医认为脾胃主管饮食消化、营养吸收,起着维持人体气息升降的作用,当脾胃虚弱后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气息瘀滞等一系列萎缩性胃炎[3]的症状。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胃炎方法的基础上,以补益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的门诊患者,其中治疗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9~68岁,平均44岁;病程1~28年,平均9年;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轻度26例,中度18例,重度16例;不完全性结肠型肠腺上皮化生:无化生14例,轻度12例,中度20例,重度14例。
1.2诊断标准所有纳入的患者均符合2000年5月中华医学会,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标准,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胃镜和病理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示:胃黏膜变薄,黏膜呈灰红色或者灰白色,可见血管。病理检查示:胃黏膜变薄且有慢性炎症,部分腺体萎缩,部分患者伴有肠化生伴(不伴)非典型增生。固有腺体减少小于1/3者为轻度,介于1/3和2/3之间的为中度,大于2/3者为重度。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贫血。
1.3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病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血瘀虚损的慢性胃脘痛。
1.3.2病例排除标准胃癌或异型增生;合并有心、脑、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治疗不合作,无法判断疗效。除外中医辨证属肝郁犯胃型、脾虚湿热型者。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对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奥美拉唑40mg/d,兰索拉唑40mg/d,枸橼酸铋钾480mg/d选择一种)+(克拉霉素500~1000mg/d,阿莫西林1000~2000mg/d,甲硝唑800mg/d选择一种),口服。在此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化瘀补益汤:莪术10g,红花6g,没药10g,炮穿山甲6g,黄芪30g,太子参30g,沙参20g,白花蛇舌草30g,麦冬20g,当归20g,生地30g,随症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
2.2观察方法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并且胃镜或病理复查有明显改善,胃黏膜变薄和腺体萎缩好转。好转: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或病理复查至少有一项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胃镜和病理检查无好转。
3.2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39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
4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病理是胃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坏而引起,临床表现仅为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现代西医认为慢性胃炎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反流、非甾体抗炎药、吸烟和酒癖等有关,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其病理改变过程是从浅表逐渐向深扩展至腺区,继之腺体破坏和减少(萎缩)。治疗用胶体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上若干种抗菌药物为主。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可有氣血亏虚,气虚血瘀等多种病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以致脾气亏虚、胃阴不足、胃络瘀血,所以临床上常见胃脘痛、痞满不舒等症状。临床辨证可分为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阴虚胃痛、脾胃虚寒和瘀血停滞等型[4]。凡胃痛日久不愈者,不论是病邪阻滞,气滞,郁热,阴虚胃热或脾胃虚寒,都可形成瘀血凝滞,所谓“久病多瘀”。又“久病多虚”,病久正气易伤,导致气、血、阴、阳虚亏。针对慢性胃炎“瘀”、“虚”两大病机特点,采用化瘀补益法治疗,自拟补益化瘀汤以补气养阴,活血化瘀药物为主,如疼痛明显者,可加理气止痛之剂。方中黄芪、太子参扶正益气,沙参、麦冬、当归、生地养阴益胃,生津补血,莪术、红花、没药、穿山甲活血化瘀止痛,白花蛇舌草则可清热解毒,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促进抗体形成,使网状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5]。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消补兼施,中西医结合,故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收到较好疗效,乃治疗慢性胃炎的较好的方法,建议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9-380.
[2]张永锋.慢性胃炎[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7-273.
[3]程冕,陈亮,史有松.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J].淮海医药,2008,26(2):152.
[4]罗英丽.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93.
[5]陈国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治体会[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