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意境这一美学思想是贯穿先秦至清代的中国古代文论经典范畴,自庄子以来肇始,及至清代性灵派的一些文论都始终跳不出意境这一文论范畴.不像现代诗一样着重关注诗人主体的显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这一美学思想是贯穿先秦至清代的中国古代文论经典范畴,自庄子以来肇始,及至清代性灵派的一些文论都始终跳不出意境这一文论范畴.不像现代诗一样着重关注诗人主体的显扬与形而上的哲思,古诗中的意境更加关切诗人在物的世界中的隐遁与感性世界的现实呈现.意境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人重视直观与感悟的思维方式的产物,诗人融情于景,描绘感官触及的具体景物,并创造出具体景物之外留待读者来完成的审美空间.庄子的美学思想已然出现意境所说的端倪,时至唐代,刘禹锡、王昌龄、皎然、司空图等人围绕意境做出了详尽多样的论述,现试以皎然、司空图的诗论为例,勾勒庄子美学思想在唐代的回响与新生.
其他文献
金石类目,是指在诸多书目的分类体系中以“金石”为名或主要收录金石学相关书籍的分类名。金石类目的发展变化,与金石学的兴衰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金石学始兴于宋代,经元明两代的曲折发展,至清代呈现出复兴进而繁荣的景象。对于金石学在此时的繁荣,目录学在诸多书目中给予了回应:金石类目在清代目录著作中呈现出独立倾向,金石类目内部的划分也趋于细致。本文旨在从金石学外部探讨清代目录分类体系中“金石类目”的发展趋势
一、论语中孔子关于“清”的评价 《论语》中孔子共评价五个人为“清”,分别是陈文子、伯夷、叔齐、虞仲和夷逸。《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评价陈文子为“清矣”;《论语·微子》中,孔子评价伯夷、叔齐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虞仲、夷逸为“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关于“清”的含义,《说文解字》中有“清,朖也,澂水之皃”,即“澄水之貌”,原指水纯净透明。《汉语大字典》中,与之对应的“清”有高洁、卓越之意。
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诗经》内容丰富,天文历法、地域面貌、婚俗嫁娶、祭祀宴会等皆可入诗。在这诸多篇目之中,《秦风》以昂扬的姿态、骁勇好战的精神有别于其余诸国之诗,在秦人眼中,车、马等军事类意象是力量的象征,与将士们一同构成一幅振奋人心的画卷。本文将对《诗经·秦风》中所描绘的军事意象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并对其所体现的精神品格进行探讨。 一、秦风中的军事意象 在传统的文学研究视角下,所谓意象,
简媜作为台湾新生代女作家,其作品备受国内外关注,她一直深切地关心着女性书写,这本身就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台湾女性文学发展迅速,与社会发展的步调是一致的.虽然女性文学
白先勇是一位对人的内心感触有着深切体会的作家,他曾说:“我之所以创作,是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变成文字。”人的心灵痛楚一直是白先勇所关注的对象之一,他在创作中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生命形式,精心构筑了一群被放逐的失根者的精神世界。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两批失根者形象,一批是从大陆流浪到台湾的普通劳动者,另一批是出国留学的知识分子。借助于这两批失根者形象,白先勇对人的乡土情结以及人生存的意义进行了认真
《诗经》是我国色彩斑斓的诗歌王国的源头,它以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示了西周至春秋时期人民的社会生活。当时,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早已形成,宗法礼教渐已成型。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婚姻是她们唯一的依靠,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女子在婚姻中处于绝对弱势,遭弃后的妇女生活更是悲惨。《诗经》正是以“弃妇诗”的形式,生动地反映了这种社会问题。“弃妇诗”的具体篇目、“弃妇诗”产生的原
自汉唐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向外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整个东亚文化圈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朝鲜时代盘索里代表作品《沈清传》
王安石的亲情诗内容丰富,涉及事业、婚姻、交友、生活、教育、家族的发展、对儿女的关爱、失子之痛等多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不再是那个冷冰冰、固执强硬的政治家,而是一个充满亲情与温情的长者。笔者将从家长的责任心、父亲的慈爱心两个方面来对诗人 的亲情诗进行分析,以期还原一个关爱家人、充满温情的诗人形象。 一、家长的责任心 王安石家中兄弟姊妹共十人,他排行第三,两个哥哥是异母所生,
“弹幕”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存在于中国和日本的网络空间。西方在抗议游行时,常常以短语或单个词汇组成短句,并且具有将拼音字母转化为涂鸦的图像流行文化。标语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使用传统。在网络Z世代的社交扁平化下,基层标语一改曾经自上而下的严肃面貌,逐渐生动活泼起来。我国自抗疫以来大量运用标语进行群众动员,效果显著。标语、弹幕、涂鸦三种文艺形式根源是一致的,即从东西方语言文字的不同特点出发,发展出的以群众创作为主体的民间文艺。其表现形式虽不一样,但特点都是自下而上、反精英议程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