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起点无终点的旅程
北京皂君庙,一幢深居闹市的居民楼,刘世臻每天在这里修心和习书。厅堂里是她临写的邓石如的对联。偌大的厅堂,因为这幅对联而气场笃定。
刘世臻的家乡—孔孟故里,自古就有注重诗书的传统,小学的时候,过年写春联,别人家都会请人代劳,父亲却直接让她执笔。自此,刘世臻便开始经常读书,将一些名句抄下来留待后用。后来,不仅给自己家写,还被别人家请去代笔。
20世纪80年代,还在一家中学任教的刘世臻想要“进阶”,当时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正在招生,她便报考了书法专业。没想到的是,这一原本看似只是业余爱好的选择,却成了刘世臻日后的“主业”。
3年的学习,通过录像模仿老师的笔法,当然也有现场指导。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练习,开始学习正楷,临的是颜真卿40多岁书写的《多宝塔》,一笔一划,一丝不苟。等到吃透了颜体的意味,再临他70多岁写就的《麻姑仙坛记》,一切便水到渠成。刘世臻认为,如果没有开始的铺垫,一上来就临“麻姑”,很多人会觉不出其中的“好”。
学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磨人。刘世臻楷、行、隶、篆、草各体广泛涉猎,皆下过苦功,尤以隶书成就最高。这得益于她初习平正一路的《乙瑛碑》和《史晨碑》,以放开手腕,然后习练《张迁碑》和《孔宇碑》。在大量临摹的基础上,以腕臂之力运于毫端,去捕捉笔墨落在纸上的感觉。
“绘画用色彩表现,一般人学两三年画朵牡丹就可以送人,书法却是写30年,也不知能否拿得出手。即使拿出去,也经常会被人挑出毛病。”刘世臻说。
说起书法的博大精深,刘世臻觉得,这门艺术“有起点,无终点”,越学越觉得“水深”,越学越感到有提高的空间。所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看似枯燥,其实内涵非常丰富。简单的线条,便能表现出如此丰富的东西,让人产生诸多的想象。”
谈及自己喜爱的古人作品,刘世臻说,她最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苏东坡的《寒食帖》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些传世佳作给了她丰厚的营养。
在中国画院深造期间,刘世臻担任班长。老师让他们临写“兰亭”,每一笔、每一划都要严格按照帖子去临,一年的时间,基本就是做这个功课。这段经历对刘世臻影响很大。
“过去也临过《兰亭序》,但是静不下来,很浮躁。这次效果却非常不同。”
《兰亭序》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在晋代发展到一个高峰,其中王羲之的行书堪称东晋书法的最高成就。临写此帖,不仅可以学到技巧,更重要的是能领会其中的风格和韵致。
“临这个帖子,能让人静下心来,抓住古人的脉络,点点滴滴学到手。”
刘世臻喜欢那类大气的作品,不仅可以看出“二王”等大家的笔画结构和精神元素,且能广采诸家笔意。她认为,只有将书法的阳刚之美和墨笔的阴柔之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精髓。深具艺术气质的刘世臻,研习书法伴随着内心的体悟。她去寺庙参禅、研读圣经,对各门宗教怀有敬意。在海外学习期间,她甚至还跟着同学一起去了解了一番伊斯兰教。
忘掉自己才能写好
接受采访的当天,远在香港的女儿给刘世臻发来一则微信,大意是说艺术到了最高的境界会与宗教相通,还举了弘一法师的例子。
当年,丰子恺谈及恩师弘一法师,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三层楼”比喻。这个比喻说,人生有三层境界:一层是物质生活,二层是精神生活,三层是灵魂生活。还说,“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并因此得出结论: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接近。“弘一法师由艺术升华到宗教,是必然的事。”
对此,刘世臻深有体会,她认为,艺术和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这与佛陀的教育完全一样,这是一个实证的过程,绝不虚无缥缈。”
刘世臻喜欢一人静静地读书,静静地写字。2014年,她为各方请求书写甚多。其中为德政禅师的少室寺写了八十八佛,如今已经悉数刻在了少室寺周围的山上。
修心后再来写字,刘世臻深感大不一样。书法要求不执著,只有内心清静了,才写得淡泊,入味。
业余时间,伏案临池,站着写字的刘世臻经常忘掉时间。5、6个小时在她那里只是“瞬间”。写久了,停下来,有时会梗在那里坐不下。
自1994年荣获“中国当代艺术家”称号之后,刘世臻先后获得《中日书道展》金奖、《全国书画篆刻大展》银奖、《全国巧女艺术展》一等奖。多次参加全国大型书法展并应邀出席省市举办的书法大赛作评委。2007年获得海峡两岸书法艺术贡献奖,20 1 0年秋被评为“当代中国书法领军人物”。
多年的临池、参禅造就了刘世臻的内在修为,她先后去马来西亚、韩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研讨及艺术交流。2002年在马来西亚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览,2006年在炎黄艺术馆举办“世臻榜书展”,2008年在英国利兹大学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得到了书法同仁、学者、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并被国内外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及知名人士收藏。
谈到创作,刘世臻说,她的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被自己超越。
要当一个好的书法家,她认为“必须忘掉名利”,不去迎合市场。说起书法创新,刘世臻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深怀敬意,她认为,“还是保留原样最好。一味迎合就是畸形,会浮躁。”
北京皂君庙,一幢深居闹市的居民楼,刘世臻每天在这里修心和习书。厅堂里是她临写的邓石如的对联。偌大的厅堂,因为这幅对联而气场笃定。
刘世臻的家乡—孔孟故里,自古就有注重诗书的传统,小学的时候,过年写春联,别人家都会请人代劳,父亲却直接让她执笔。自此,刘世臻便开始经常读书,将一些名句抄下来留待后用。后来,不仅给自己家写,还被别人家请去代笔。
20世纪80年代,还在一家中学任教的刘世臻想要“进阶”,当时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正在招生,她便报考了书法专业。没想到的是,这一原本看似只是业余爱好的选择,却成了刘世臻日后的“主业”。
3年的学习,通过录像模仿老师的笔法,当然也有现场指导。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练习,开始学习正楷,临的是颜真卿40多岁书写的《多宝塔》,一笔一划,一丝不苟。等到吃透了颜体的意味,再临他70多岁写就的《麻姑仙坛记》,一切便水到渠成。刘世臻认为,如果没有开始的铺垫,一上来就临“麻姑”,很多人会觉不出其中的“好”。
学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磨人。刘世臻楷、行、隶、篆、草各体广泛涉猎,皆下过苦功,尤以隶书成就最高。这得益于她初习平正一路的《乙瑛碑》和《史晨碑》,以放开手腕,然后习练《张迁碑》和《孔宇碑》。在大量临摹的基础上,以腕臂之力运于毫端,去捕捉笔墨落在纸上的感觉。
“绘画用色彩表现,一般人学两三年画朵牡丹就可以送人,书法却是写30年,也不知能否拿得出手。即使拿出去,也经常会被人挑出毛病。”刘世臻说。
说起书法的博大精深,刘世臻觉得,这门艺术“有起点,无终点”,越学越觉得“水深”,越学越感到有提高的空间。所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看似枯燥,其实内涵非常丰富。简单的线条,便能表现出如此丰富的东西,让人产生诸多的想象。”
谈及自己喜爱的古人作品,刘世臻说,她最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苏东坡的《寒食帖》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些传世佳作给了她丰厚的营养。
在中国画院深造期间,刘世臻担任班长。老师让他们临写“兰亭”,每一笔、每一划都要严格按照帖子去临,一年的时间,基本就是做这个功课。这段经历对刘世臻影响很大。
“过去也临过《兰亭序》,但是静不下来,很浮躁。这次效果却非常不同。”
《兰亭序》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在晋代发展到一个高峰,其中王羲之的行书堪称东晋书法的最高成就。临写此帖,不仅可以学到技巧,更重要的是能领会其中的风格和韵致。
“临这个帖子,能让人静下心来,抓住古人的脉络,点点滴滴学到手。”
刘世臻喜欢那类大气的作品,不仅可以看出“二王”等大家的笔画结构和精神元素,且能广采诸家笔意。她认为,只有将书法的阳刚之美和墨笔的阴柔之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精髓。深具艺术气质的刘世臻,研习书法伴随着内心的体悟。她去寺庙参禅、研读圣经,对各门宗教怀有敬意。在海外学习期间,她甚至还跟着同学一起去了解了一番伊斯兰教。
忘掉自己才能写好
接受采访的当天,远在香港的女儿给刘世臻发来一则微信,大意是说艺术到了最高的境界会与宗教相通,还举了弘一法师的例子。
当年,丰子恺谈及恩师弘一法师,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三层楼”比喻。这个比喻说,人生有三层境界:一层是物质生活,二层是精神生活,三层是灵魂生活。还说,“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并因此得出结论: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接近。“弘一法师由艺术升华到宗教,是必然的事。”
对此,刘世臻深有体会,她认为,艺术和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这与佛陀的教育完全一样,这是一个实证的过程,绝不虚无缥缈。”
刘世臻喜欢一人静静地读书,静静地写字。2014年,她为各方请求书写甚多。其中为德政禅师的少室寺写了八十八佛,如今已经悉数刻在了少室寺周围的山上。
修心后再来写字,刘世臻深感大不一样。书法要求不执著,只有内心清静了,才写得淡泊,入味。
业余时间,伏案临池,站着写字的刘世臻经常忘掉时间。5、6个小时在她那里只是“瞬间”。写久了,停下来,有时会梗在那里坐不下。
自1994年荣获“中国当代艺术家”称号之后,刘世臻先后获得《中日书道展》金奖、《全国书画篆刻大展》银奖、《全国巧女艺术展》一等奖。多次参加全国大型书法展并应邀出席省市举办的书法大赛作评委。2007年获得海峡两岸书法艺术贡献奖,20 1 0年秋被评为“当代中国书法领军人物”。
多年的临池、参禅造就了刘世臻的内在修为,她先后去马来西亚、韩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研讨及艺术交流。2002年在马来西亚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览,2006年在炎黄艺术馆举办“世臻榜书展”,2008年在英国利兹大学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得到了书法同仁、学者、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并被国内外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及知名人士收藏。
谈到创作,刘世臻说,她的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被自己超越。
要当一个好的书法家,她认为“必须忘掉名利”,不去迎合市场。说起书法创新,刘世臻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深怀敬意,她认为,“还是保留原样最好。一味迎合就是畸形,会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