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tx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年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阑尾炎手术的15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冲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结论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脂肪层放置引流管,可提升切口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引流管;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愈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141-02
  化脓性阑尾炎属于外科常见急腹症,患者一旦被确诊为化脓性阑尾炎,医师应立即为其实施手术。阑尾炎手术具有污染性,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为进一步降低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并提升愈合率,本研究选择我院152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52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83例,女69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为(34.1±2.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阑尾炎切除手术相关标准[1],且不存在其他器官功能性障碍。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42例,女36例,对照组男41例,女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年龄、病因、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详细身体检查,充分防止误诊和漏诊。确诊为化脓性阑尾炎后,行手术治疗。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取患者仰卧位,在患者腹部取麦氏切口,充分将皮下组织分离。重点观察患者腹腔内部状况,首先将腹腔内不良脓性液体吸除干净,后确定盲肠部位。观察患者盲肠和周围组织是否出现粘结,若存在此种现象,则实施有效措施进行分离。阑尾位置确定后,予以切除。两组患者均在关腹前冲洗(生理盐水、甲硝唑、碘伏)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同时静脉输注糖、脂肪乳、氨基酸等物质,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术后第1d天应禁止患者进食,第2d其可进少量流质食物。若患者可进食半流食饮食,可停止其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若未出现异常,可在术后2~3d后将引流管拔出,反之则延长拔管时间。
  1.3 疗效评判标准
  Ⅰ级: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红肿;Ⅱ级:切口未完全愈合,存在感染、红肿现象;Ⅲ级:切口未愈合,切口位置发生脓肿,且存在部分脓液渗出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实验数据录入到SPSS 18.0统计软件中,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比较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7.6%),且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详见表1。
  2.2切口愈合分级情况比较
  从切口愈合分级情况比较看,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详见表2。
  3.讨论
  化脓性阑尾炎是由慢性、单纯性阑尾炎进一步感染发展而来。化脓性阑尾炎一旦发生,可对患者阑尾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且阑尾会出现明显在肿胀现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释放大量脓性不良物质。脓性物质可与周围组织粘连在一起,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严重时导致患者阑尾瘢痕出现挛缩,同时造成管腔狭窄。炎症存在反复发作迹象,且进展极快,常导致阑尾穿孔,引发化脓性腹膜炎[2]。不加重视后果将非常严重。患者入院后,及时为其采取全面检查,并进行综合性评判,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切口容易发生感染。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导致感染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a)术中切口选择不当,不仅加大了手术的难度,也增加了感染风险;(b)手术操作不当。切口边缘不够整齐,或手术过程中存在强拉现象,导致组织挫伤,进而导致脂肪组织出现坏死;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机率,不仅回暖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也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c)腹腔、切口冲洗不够彻底,也会引起切口感染。若术后患者切口周围发生炎症性出血、水肿现象,可为细菌繁殖、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若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可导致腹膜出现大量不良积液,致使切口周围细菌更加难以清除干净。
  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负压),可迅速将组织液体和积血引流出来,人为制造出来的负压环境造,会进一步破坏和摧毁细菌生活条件,从而有效减少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在肥胖患者中比较常见,术后在肥胖患者脂肪层放置引流管,可将及时将脂肪液化部分充分引流掉,防止脂肪组织液化情况蔓延。
  本研究观察组76例患者在术后放置引流管,仅有4例患者出现感染,且感染等级均较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P<0.05。说明在切口脂肪层下负压放置引流管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切口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综上所述,在为化脓性阑尾炎实施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手术流程,执行无菌操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放置引流管,为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德,龚加庆,石俊婷.皮下血浆引流管防治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3(12):159~160.
  [2]张彦.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0例术后切口感染诊治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0 (12):217~2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旨在推出更好的诊断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时间段内到我院治疗冠心病患者共6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该60例冠心病患者在就诊之后,经过准确合理的诊断,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手段,给与硝酸酯类和他汀类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在经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除常规治疗外,同时进行倍他乐克、万爽力等能够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治疗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3月行全麻进行临床手术治疗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苏醒期躁动用药的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4例;对不同组别的患者实施对应的药物进行苏醒期躁动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VAS(视觉模拟评分)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讨稳心颗粒冲剂治疗心悸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62例心悸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稳心颗粒,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稳心颗粒冲剂治疗气阴两虚及气滞血瘀型患者疗效显著,且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 稳心颗粒冲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治疗肺大疱破裂造成自发性血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三年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0例患有肺大疱破裂导致自发性血气胸病人,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临床治疗的经验。结果:在50例患者当中,其中有34例在临床手术治疗以后肺部复张情况显著,没有出现气体外漏以及大量出血现象发生,当中出现1例患者出现肺部发生感染,经过采取一系列的相关临床治疗措施,病人得以治愈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显著。
期刊
【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附件,附件是辅助矫治器固位,确保矫治力施加到牙齿、实现精确控制牙齿移动的关键装置。本文结合附件的定义、类型、粘结方法等,阐述临床上使用附件的心得体会。附件的应用能够简化隐形矫治的椅旁操作,大大提高隐形矫治技术的矫治效率和矫治效果。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由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钢板治疗法,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并发症发生率、Neer评分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联合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阑尾联合胆囊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联合胆囊切除术,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耗用时间约为45至100min,平均(75.4±8.3)min;住院时间为5至8d,平均(6.8±0.3)d。术后无患者出现并发症,且在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肝尾状叶胆管肿瘤和结石采取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收的胆管肿瘤以及尾状肝管结石的病人一共有20例,对20例病人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没有1例病人因手术死亡,手术以后胆瘘1例,占总体的5%,通过保守治疗7天治愈。2例瘀胆性肝硬化相对较危重,占总体的10%,在手术以后出现肝腹水、通过保肝以及利尿等对症治疗以后稳定。出现应激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氯氮平和阿立哌唑单用或联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9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单药治疗,研究组给予氯氮平和阿立哌唑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周、4周和6周后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的评分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148-02  PDCA循环管理方法源于20世纪50年代 ,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 ,是按计划(P )、执行或实施(D ) 、检查(C )和处理(A )的原理 ,进行具有大环扣小环 、螺旋或上升循环特点的管理过程 ,是程序化 、标准化的一种工作方法 ,是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1] 。现结合实际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