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城大学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在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盛于八九十年代,在国内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以来国内外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速度渐渐低缓下来。为了更准确地把握21世纪后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现状,笔者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了2000年以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在少量的资料中总结提炼国内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整理编辑了各位研究者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实证语言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其在学习中产生的重大作用,然后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同类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性展望。
学习策略定义 策略综述 发展
定义
迄今为止,外语学习策略尚无公认的定义,不同学者各抒己见,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可以归纳如下:
石林平(2016)将第二语言习得策略的定义归纳、概括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显现性系列行为,它既涉及学习者的心理反应,也包括他们所作出的各种具体的可视行为,而这些思维过程和可视行为贯穿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的全过程之中。
影响因素
影响外语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因素很多,但重点是学习者本身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1)学习者内部因素
包括学习者观念、外语语言水平、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学习者的个人背景、性格类型等都会影响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这一结论已经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对中国部分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结果同样证明,学习者观念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特别是学习者对外语学习中是否依赖母语的看法与回避母语策略使用的关系尤为密切(张庆宗,2004)。
学习者的外语语言水平不同,会影响学习者使用不同的策略。例如,低水平的外语学习者使用形式操练策略多于意义操练策略,而高水平的学习者则与之相反(张庆宗,2004)。
学习者的年龄造成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也影响他们在外语学习中策略的选择。例如,儿童使用的记忆策略通常是多次重复、死记硬背,而成人则更多地使用记忆技巧(如联想、组块等);儿童更多地使用形象记忆,成人更多地运用逻辑记忆(张庆宗,2004)。
(2)外部环境因索
包括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学习任务、社会环境等都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学习者是在二语环境中还是在外语环境中学习目標语言;教师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否不同;学习者期望获得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是否仅限于阅读;他们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与语言知识是否与交际能力相关,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环境和国家的语言政策会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张庆宗,2004)。
实证语言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成绩的影响
刘振前、肖德法(2006)对语言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展开调查研究,以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的研究表明:高、低分组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方面有显著差异,低分组这两种策略的使用水平明显低于高分组;这两种策略都与听写的相关系数很高,且与四级成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葛炳芳(2006)对577名初中学生的调查发现母语策略负迁移作用,即它的使用水平越高,对成绩越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另外还发现学习策略观念与其对应的学习策略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趋势
(1)研究中的问题:目前外语学习策略教学的研究比较少,外语学习策略教学是否有效,还有三个问题尚待解。首先,教师可能不可避免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如果是这样的话,外语学习策略的教与学就必须同步进行。研究者必须保证新教授的策略确实是新的,这样才能对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做出正确的评论。其次,有些策略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发挥作用,而有些策略能很快生效,这些取决于语言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学习者水平的高低。这就给检验策略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困难。(张庆宗,2004)
(2)语言学习策略发展趋势
今后的研究需加强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将多种策略结合起来研究,并且也研究失败的学习策略,以形成系统的针对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理论;不宜过度地集中在某些单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上,将要拓展对外语写作策略,语音语调、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并且加强社交情感策略的研究;在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因素研究中,应增加对学习者外部因素的研究,如文化背景、英语学习条件、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学习任务等。今后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将更多地采用实证性的研究工具和统计方法。在统计方法上,像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的应用是今后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趋势。研究对象设计上有待更加多样化和科学化。在研究对象设计上,可以更多地采用个案跟踪研究和微变化研究有效结合,可以多维度、多层次观察到学习者个体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从而考察策略对外语水平提高的作用。(吴华佳,2009)
综上所述,2000年以来我国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尽管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在未来的研究里我国有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有更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发表。
作者简介:李学玉(199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临沂。学历聊城大学研究生,单位聊城大学,单位山东省聊城市,邮编252000,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1] 刘津开.第二语言阅读中的策略迁移[J].现代外语,2002(3):251-258.
[2] 刘振前.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3] 穆志刚.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疯狂英语,2007(8):29-32.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在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盛于八九十年代,在国内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以来国内外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速度渐渐低缓下来。为了更准确地把握21世纪后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现状,笔者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了2000年以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在少量的资料中总结提炼国内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整理编辑了各位研究者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实证语言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其在学习中产生的重大作用,然后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同类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性展望。
学习策略定义 策略综述 发展
定义
迄今为止,外语学习策略尚无公认的定义,不同学者各抒己见,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可以归纳如下:
石林平(2016)将第二语言习得策略的定义归纳、概括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显现性系列行为,它既涉及学习者的心理反应,也包括他们所作出的各种具体的可视行为,而这些思维过程和可视行为贯穿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的全过程之中。
影响因素
影响外语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因素很多,但重点是学习者本身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1)学习者内部因素
包括学习者观念、外语语言水平、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学习者的个人背景、性格类型等都会影响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这一结论已经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对中国部分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结果同样证明,学习者观念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特别是学习者对外语学习中是否依赖母语的看法与回避母语策略使用的关系尤为密切(张庆宗,2004)。
学习者的外语语言水平不同,会影响学习者使用不同的策略。例如,低水平的外语学习者使用形式操练策略多于意义操练策略,而高水平的学习者则与之相反(张庆宗,2004)。
学习者的年龄造成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也影响他们在外语学习中策略的选择。例如,儿童使用的记忆策略通常是多次重复、死记硬背,而成人则更多地使用记忆技巧(如联想、组块等);儿童更多地使用形象记忆,成人更多地运用逻辑记忆(张庆宗,2004)。
(2)外部环境因索
包括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学习任务、社会环境等都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学习者是在二语环境中还是在外语环境中学习目標语言;教师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否不同;学习者期望获得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是否仅限于阅读;他们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与语言知识是否与交际能力相关,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环境和国家的语言政策会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张庆宗,2004)。
实证语言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成绩的影响
刘振前、肖德法(2006)对语言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展开调查研究,以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的研究表明:高、低分组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方面有显著差异,低分组这两种策略的使用水平明显低于高分组;这两种策略都与听写的相关系数很高,且与四级成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葛炳芳(2006)对577名初中学生的调查发现母语策略负迁移作用,即它的使用水平越高,对成绩越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另外还发现学习策略观念与其对应的学习策略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趋势
(1)研究中的问题:目前外语学习策略教学的研究比较少,外语学习策略教学是否有效,还有三个问题尚待解。首先,教师可能不可避免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如果是这样的话,外语学习策略的教与学就必须同步进行。研究者必须保证新教授的策略确实是新的,这样才能对策略教学的有效性做出正确的评论。其次,有些策略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发挥作用,而有些策略能很快生效,这些取决于语言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学习者水平的高低。这就给检验策略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困难。(张庆宗,2004)
(2)语言学习策略发展趋势
今后的研究需加强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将多种策略结合起来研究,并且也研究失败的学习策略,以形成系统的针对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理论;不宜过度地集中在某些单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上,将要拓展对外语写作策略,语音语调、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并且加强社交情感策略的研究;在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因素研究中,应增加对学习者外部因素的研究,如文化背景、英语学习条件、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学习任务等。今后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将更多地采用实证性的研究工具和统计方法。在统计方法上,像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的应用是今后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趋势。研究对象设计上有待更加多样化和科学化。在研究对象设计上,可以更多地采用个案跟踪研究和微变化研究有效结合,可以多维度、多层次观察到学习者个体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从而考察策略对外语水平提高的作用。(吴华佳,2009)
综上所述,2000年以来我国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尽管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在未来的研究里我国有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有更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发表。
作者简介:李学玉(199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临沂。学历聊城大学研究生,单位聊城大学,单位山东省聊城市,邮编252000,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1] 刘津开.第二语言阅读中的策略迁移[J].现代外语,2002(3):251-258.
[2] 刘振前.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3] 穆志刚.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疯狂英语,2007(8):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