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知失调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行为动因。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着品德教育的功能,教师如果适当地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应该坚持三个原则:循序渐进,发挥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认知失调 思想政治课 教学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教育的必修课,它承担教育学生、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育任务。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积极思维与心理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合理地运用认知失调心理效应,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认知失调的基本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1957 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认知失调的内涵指个体面对新情境,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与旧认知相互冲突的状况。这是一种用认知来阐释态度改变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对待任何问题上,人总有一种要保持其各种认知协调的倾向,保持自身态度与行为协调的动机。在谈到如何保持认知协调时,费斯汀格做了两个假定:“当失调存在时,由于个体心理上的痛苦,个体则试图减少失调,达到认知和谐,以减少心理上的不舒适体验;当失调存在时,除了努力减少失调外,个体还积极地避开可能导致增加失调的情景”。本文从第一个假设入手,分析认知失调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学生的学习中,当学生遇到已有知识与某种新知识的矛盾等问题,会产生认知失调,随之产生为解除认知失调所导致的紧张感。为了减轻这种压力感,学生就会做出某种探索性的行为,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即认知失调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动因。一旦学生使这些矛盾得到解决,会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会强化认知动机,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运用认知失调论的可行性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完成理论传授和品德教育。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特殊功能,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德育功能。就其本质而言,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特殊作用,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比较概念化和理论化。从实际情况看,中学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在教学中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思想政治课教育与学生的距离,不仅是理论知识上的未知与已知的矛盾,而且是思想教育意图与学生心理倾向的矛盾。思想政治课力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课堂教学都是自上而下地灌输。同时,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较多地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脱离了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而变得抽象,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教师如果适当地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学生为了获得心理平衡,会做出探索性的行为,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运用这种策略,整个课堂教学是认知平衡到认知失调,最后建立新的认知平衡的过程。
三、运用认知失调理论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就是将所接受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新命题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建立联系,学习者才能获得新观念的意义。教材的内容能否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中,倘若新旧知识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点,应引入相关材料来达到由认知的失调到平衡的目的。因为这一相关材料起到了新旧观念相互联系的桥梁作用。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向学生提供相关材料时,要注意所提供的组织者必须是学生所熟悉的、容易理解、与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材料。否则,为了减少认知失调,学生会避开可能导致增加失调的信息。
(二)发挥主体性原则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这就提高了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按照这观点,我们就应当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很多知识属于思想教育性的,靠强制不能让学生信服。当一些知识在未被学生接受之前,它对学生来说是无权威可言的。所以,不能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认知作为学生接受它的理由,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来完成。在政治课的学习中,我们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形成一种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内驱力,更好地实现自我知识的建构。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总是要适应于它应用的环境和任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保持其所学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在情境中组织学习活动,理论联系生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运用认知失调理论中,要创设真实情境,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容易产生认知失调,教学的结果应该使道德内化为学生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并在日后平常的生活中表现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所以,思想政治课要注意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联系。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在分析上述各因素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学习者发展规律的情境。只有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的认知失调与平衡,才能主动实现社会道德规范的真正内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曹培亮.政治教学应生活化[J].安徽教学.2005.(9)
3.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朱天利.新课程学习论[M].广州:广东高等出版社,2005
5.程光泉.高中新课程教与学(思想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认知失调 思想政治课 教学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教育的必修课,它承担教育学生、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育任务。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积极思维与心理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合理地运用认知失调心理效应,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认知失调的基本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1957 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认知失调的内涵指个体面对新情境,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与旧认知相互冲突的状况。这是一种用认知来阐释态度改变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对待任何问题上,人总有一种要保持其各种认知协调的倾向,保持自身态度与行为协调的动机。在谈到如何保持认知协调时,费斯汀格做了两个假定:“当失调存在时,由于个体心理上的痛苦,个体则试图减少失调,达到认知和谐,以减少心理上的不舒适体验;当失调存在时,除了努力减少失调外,个体还积极地避开可能导致增加失调的情景”。本文从第一个假设入手,分析认知失调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学生的学习中,当学生遇到已有知识与某种新知识的矛盾等问题,会产生认知失调,随之产生为解除认知失调所导致的紧张感。为了减轻这种压力感,学生就会做出某种探索性的行为,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即认知失调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动因。一旦学生使这些矛盾得到解决,会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会强化认知动机,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运用认知失调论的可行性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完成理论传授和品德教育。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特殊功能,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德育功能。就其本质而言,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特殊作用,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比较概念化和理论化。从实际情况看,中学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在教学中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思想政治课教育与学生的距离,不仅是理论知识上的未知与已知的矛盾,而且是思想教育意图与学生心理倾向的矛盾。思想政治课力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课堂教学都是自上而下地灌输。同时,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较多地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脱离了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而变得抽象,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教师如果适当地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学生为了获得心理平衡,会做出探索性的行为,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运用这种策略,整个课堂教学是认知平衡到认知失调,最后建立新的认知平衡的过程。
三、运用认知失调理论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就是将所接受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新命题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建立联系,学习者才能获得新观念的意义。教材的内容能否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中,倘若新旧知识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点,应引入相关材料来达到由认知的失调到平衡的目的。因为这一相关材料起到了新旧观念相互联系的桥梁作用。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向学生提供相关材料时,要注意所提供的组织者必须是学生所熟悉的、容易理解、与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材料。否则,为了减少认知失调,学生会避开可能导致增加失调的信息。
(二)发挥主体性原则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这就提高了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按照这观点,我们就应当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很多知识属于思想教育性的,靠强制不能让学生信服。当一些知识在未被学生接受之前,它对学生来说是无权威可言的。所以,不能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认知作为学生接受它的理由,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来完成。在政治课的学习中,我们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形成一种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内驱力,更好地实现自我知识的建构。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总是要适应于它应用的环境和任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保持其所学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在情境中组织学习活动,理论联系生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运用认知失调理论中,要创设真实情境,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容易产生认知失调,教学的结果应该使道德内化为学生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并在日后平常的生活中表现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所以,思想政治课要注意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联系。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在分析上述各因素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学习者发展规律的情境。只有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的认知失调与平衡,才能主动实现社会道德规范的真正内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曹培亮.政治教学应生活化[J].安徽教学.2005.(9)
3.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朱天利.新课程学习论[M].广州:广东高等出版社,2005
5.程光泉.高中新课程教与学(思想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