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政治文化的多方位考察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0216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涛教授主编的《中国政治通史》最近由泰山出版社推出,全书十二卷,从远古政治到新中国政治,对数千年政治史进行了全景扫描。其中各个断代的总结,均以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史研究专家为撰稿人,所以既表现出整体的学术和谐,又分gU具有各自的学术特色。
  王子今教授著《走向大 一统的秦汉政治》是这套《中国政治通史》 的第三卷。
  秦汉政治结构的建设,最鲜明的特点 就是书题中所说到的“大一统”。秦汉时期 “大一统”政治体制的建立,形成了高度集 权的专制主义定式。这一定式影响中国两 千余年,涉及范围绝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 对经济模式、文化传统乃至民族精神,都有 深刻的历史作用。了解秦汉政治形式的特 征,是治中国政治史者公认的必修作业。而 千百年来,总结秦汉政治史的论著林林总 总,立场、倾向以及分析视角却往往大不相 同,自然结论各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 来,是学术空气比较清新宜人的历史时期, 有利于古代政治史的研究发展,因此,对于 秦汉政治的回顾也有可能更为具体,更为 真切。一些论著能够于大文化的视野中,多方位、多角度地考察秦汉政治现象,又每每于把握充分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多所深思,于是往往能够提出新的见解。王子今著《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正是这些成果中特别值得肯定的一部。
  政治人物是政治史舞台上的主角。回顾政治史,不可能无视政治人物的表演。《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用新的笔法,为我们生动地描绘出秦汉政治英雄的群像。对于秦始皇,作者从蕲年宫政变到沙丘意外,通过一些具体事件的描述和分析,使得这一政治人物的形像得以丰满充实。《从鸿门到鸿沟:刘项智与力的较量》一节,文字虽然简略,但沛公和项王政治肖像的轮廓却也清晰地描画出来。对于汉武帝,作者突出记述了他在“巫蛊之祸”之后的政治转变,’书中借用司马光的评价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司马光曾说,“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罚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作者认为,“所谓‘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晚而改过,顾托得人’,不仅反映出汉武帝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反映出西汉政治体制的进步,即与秦王朝僵冷而毫无弹性的行政制度不同,政府的重大政治缺误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修补”(148页)。这样的分析,是准确的。在《汉宜帝的平民生活经历与“中兴”事业的成功》一节中,作者对刘询政治心理的考察,也富有新意。作者写道,汉宣帝的平民生活使得他“熟悉了贵族阶层难以知晓的下层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种种隐密细微之处,多少了解了一些民间疾苦”(154页),这对于他能够成功执政,是有积极意义的。“汉宜帝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幼年时也生活在民间。这一经历,也使得他对社会关系和政治过程,有不同于只经历富贵生涯的帝王们的认识。而具备这样的政治资质,是十分有利于把握高层政治管理的权力的”(155页)。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历来受到史家重视。《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书在《{吕氏春秋):历史转型期的文化总结与政治设计》、《贾谊及其政治思想》、《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等节,对于《吕氏春秋》中的政治思想以及贾谊和董仲舒的政治思想进行了重点论说,提出了若干新的见解。例如关于贾谊政治思想的发表和“‘为富安天下’的局面”得以形成的关系,作者的分析可以给人们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事实确如作者所说,“实际上,所谓‘为富安天下’,在实现‘文景之治’的时代,已经成为汉王朝的基本国策”(111页)。而正是基于这一政策方向的确定,成就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盛世”。
  非正统的政治势力以及社会下层的活动对总体政治局势的影响,也受到作者重视。比如汉哀帝时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传行西王母诏筹”事,作者认为已经具有民变的性质。而对于“西汉末年的民众暴动”所形成的政治影响,对于东汉末年“民间秘密宗教”和“黄巾起义”的关系,书中也有认真的分析。在有关东汉中期政治风格的讨论中,作者发表了对于“太学生运动”的评价,肯定了“太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积极议政,批判腐败政治,干预朝廷决策,以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终于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的正义表现。
  ’
  对一些秦汉政治现象的考察和分析,作者有不同于传统政治史学的视点,有新的观察角度,也有新的发现。例如对于“秦王朝关东政策的失败”的分析,对于“儒学与昭宜时代官员构成的变化”的分析,对于“光武儒臣集团”和“建武政风”的分析等,都可以使读者得到新知。
  政治生活总是以更广阔层面的社会生活作为基础条件的。在政治史论著中交代相关社会生活史的背景知识,其实十分必要。《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的作者就此使用的笔墨显然是有意义的。书中《秦汉社会的文化风貌》一章分列《儒风的流布》、《游侠的社会文化影响》、《人口流动和文化交融》和《秦汉人的乡土意识与外域文化观》四节,很明显,社会文化的这些内容,都是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至于书中第一章《序说秦汉时代》中《秦汉历史发展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一节,用意在于使读者感受和理解影响秦汉政治体制形成和政治文化发育的一些看似间接然而十分重要的背景和条件。这样可以使得我们在拉开秦汉政治史的大幕之后,看到的不再是一些政治人物没有舞台、没有布景、没有道具、没有服饰的生硬的表演。
  (《中国政治通史》,齐涛主编,泰山出版社2002年12月版,380.00元)
其他文献
雷海宗先生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中国史和世界史方面都有许多创见。这里谨就学习他的世界史学定观体系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雷先生治学宏通博识,注重理论思考,反对烦琐考证,认为“历史的了解是了解者整个人格与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并非专由乱纸堆中所能找出的一种知识”(雷海宗,《伯伦论学集》,中华书局2002,213页)。他在世界史学科中很早就反对西欧中心论。1928年,他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在评论韦尔斯
期刊
自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1902年发表(新史学),提出编纂“中国通史”的问题后,在二十世纪的一百年中,中国史学家纷纷致力于中国通史的研究和编纂,先后出版了一批“中国通史”著作。它们的历史观点、内容详略、编纂形式各有不同,但确有一些中国通史著作具有鲜明的特色,至今仍有参考价值。霄海宗先生编纂的(中国通史选读),即是其中之一。  《中国通史选读》是雷海宗先生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通史课时编写
期刊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几年,是中国又一个文化学、文化史研究的兴盛期。学者们从文化的广泛层面反思自我的主体性,比较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从内部看其他世界,从外部来看自己的世界,或者将内部与外部世界加以比较研究,区分彼此的普通性和独特性,并描述各种不同文化的特征及其所特有的稳定、变异、发展的各个过程”([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一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
期刊
春日一晚,忽接到从纽约打来的长途电话。对方一报大名,虽说不是雷轰耳际,也是电闪远方——“我是毕汝协…”.”啊!是他,那个在“文革”的红色年月里写灰色小说《九级浪)的毕汝协!是他,这个少年时代前中宜部大院的邻居,而且是同住在大院最北端的新北楼。新北楼是中宜部大院最北端的一座新楼。老北楼(也叫幼儿园楼)则与它一墙之隔,不过墙上早已开了一扇大门,造成新旧合一的局面。 ’  这个大院本是旧北大红楼向北的
期刊
中国艺术理论如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韵味无穷却让人难以捉摸。读朱良志先生的近作《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就给人这种兴味悠然,意犹未尽之感。  中国传统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如空谷幽兰,暗香浮动,氤氲流荡,难以把捉,它需要人去体验,去把玩;而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也是如此,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表面上看,它没有系统的理论构架,没有严密的逻辑推演,大多是诗晶画跋、园艺书议,随意零散,三言两语,点到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出版的《新美科坚帝国〉一书,是社科院学者跟踪研究美国的最 新成果。该书以翔实的论据,剖析了“新帝国和义”思潮及实践对美国和整个世界格局带 来的深远影响,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本刊特约《新美科坚帝国》一书 作者、社科院新闻所研究员张西明博土,从“帝国化”背景下的美国内外政策等角度介绍 该书的主要观点:  一 “新帝国主义”已经从美国的精英 思潮演变成国家行
期刊
发轫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国际科学教育 学,到今天已成浩荡洪流,不仅冲击了传统 教育的方法和模式,而且涤荡传统的教育 观念和教育思想,确立了教育的新的范式 和评价标准。但与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蓬 勃发展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的科学教 育研究还相当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丁邦 平博士的新著《国际科学教育导论》由山西 教育出版社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科学课程在学校的开设,曾经历过一个艰难的过程
期刊
口述史是一种回忆,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回忆行为不同的是,它对记忆的召唤是不仅是有意的,而且也是强制性的,通过有备而来的采访者和各种记录设备,将记忆整理成文本,也只有通过这一系列近乎仪式的行为,回忆才变成了历史,也正是在这一仪式下,口述史和一切成文史料一样,无法避免被各种因素过滤和雕琢。  至少有两中因素决定了口述史的这一命运:  首先口述史很难逃离特定的叙述——记录场景下,回忆受到的引导和限定。
期刊
清华大学前副校长陈士骅先生的哲嗣将老先生生前在逆境中吟成的诗草数百篇汇辑成册准备出版,付梓前制副本若干,分请陈先生生前友好过目,顺便也与我一份,嘱我拜读后酌情写点“感想”之类。我因“辈分”及校属等原因,对陈先生的生平大事了解甚少,但由于我在清华园生活较久(甚至还早于陈先生一两年进清华),退休前又曾先后在校刊编辑部门和校史研究部门服务过一段时间,不免也接触或闻知到包括陈先生在内的一些校内名人的佚闻趣
期刊
著名学者黄克剑教授曾说;教育的话 题沉重而充满希望,我们从这里祈想明日。 这话说得好,教育因其一度为某某专政服 务而离其原初命意远矣;又因其为某某经 济发展服务而萎缩其批判和超越的性状。 所以,谈起教育我们的心情何止是沉重,更 是忧伤,因为我们首先从这里窥视到了昨 日。国家兴旺、民族昌盛,终究需要本真的 教育,创新的教育,惟此,中华民族才能祈 想明日,才能生生不息。  早智早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