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对年长员工的偏见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对年长员工(一般是指55岁以上的)有一些负面的判断,比如:年长员工容易疲倦,不能学习新的技能,缺乏灵活性,固执己见,与比自己年轻的领导较难共事,比年轻的同事工作效率低,认知能力下降,由于病假多而不能保证全勤。事实上,这些判断大多数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管理者必须克服自己对年长员工的年龄偏见?理由非常简单,劳动力的老龄化是必然趋势,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要想到将来一定会与年长员工共事。即便不考虑法律对年龄歧视的规定 ,年龄歧视问题亦需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事实上,美国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力正在趋于老龄化。例如在美国,从1998年到2008年,55岁以上的国内劳动力新增加了49.9%,而同期25-54岁的劳动力只增加了5.5%,16-24岁的劳动力减少了2.8%。预计到2015年,美国55岁以上的劳动力占比会超过20%。作为管理者,你极有可能雇用年长者、与年长者共事以及为年长者工作,如果继续保持错误的偏见,会严重损害彼此的关系。下面我们看看研究证据。
  许多人相信劳动生产率是随年龄日趋变老而衰退的。乍一看,这种说法可能是符合逻辑的。随着我们一天天变老,我们的视力和听力会减退,肌肉力量、身体的敏捷度和反应时间也会大不如前。但是,这些不利因素并不必然导致工作绩效不佳。丰富的工作经验、更好的判断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会弥补身体因素的不足。一切研究证据都表明年龄和工作绩效之间是不相关的。事实上,工作绩效通常是随年龄增长而改善的,相反的情况极少。为何如此?有种解释或许很有道理,年长员工通常都会有较长的任期,之所以能长期任职,是因为他们工作出色。研究证据亦表明,在同一年龄组内工作绩效的差距要远大于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同一年龄组内人们个体的差异才更能够预测工作绩效。
  我们接着考察认知能力、缺勤率、人员流动率和学习能力等因素。通过对一组年长员工和一组年轻员工做客观测试,对照研究表明,两组的认知能力没有明显的差异。年长组的认知能力稍逊,然而却并不影响工作绩效。年长员工好像用他们的经验来应对和补偿其与年龄有关的认知能力不足。
  对缺勤率的研究结果是混合的。大多数研究表明缺勤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减,最近一项测试发现,缺勤分可以避免或不可避免两种情况,把两者混同起来并不公允。通常,年长员工比年轻员工可避免的缺勤较少。然而,在不可避免的缺勤率方面是相当的,例如病假。
  人员流动方面,研究证据非常明确:人岁数大了是极不情愿放弃工作的。当然,这是意料之中的。年长员工工作稳定有下列原因。当员工岁数大了,由于技能更趋专业化,工作机会的可选范围就不大了。此外,由于工龄比较长,他们的薪酬水平高、带薪假期长,往往还有一份有吸引力的退休津贴。
  最后,年长员工的学习能力如何?研究证据也是含混的。年长员工能够学习新技能,但是需要比年轻人经历更多的培训才能获得。证据亦表明,培训的形式会影响培训的效果。有些培训方法,例如主动参与型的、模块化的以及自定进度学习,看起来对年长员工是更有效的。
其他文献
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终极关怀,因为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企业管理也必须考虑终极关怀的问题,最终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幸福。幸福的企业,源于幸福的管理。  “幸福企业”理论溯源  “幸福企业”的理念可追溯至“内部营销”、“组织支持理论”、“服务利润链”、“组织健康”等理论,甚至在更早的管理思想中都可以追踪到相关的痕迹。  1916年,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Gilbreth
期刊
自马丁 · 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上世纪末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广泛宣扬积极心理学以来,积极心理学已弥散至与心理学相联系的诸多学科,其中包括了组织管理领域。严格来说,积极心理学并非是心理学的某一分支,也没有代表某种心理学与管理学的范式革新。更多地,积极心理学宣扬了一种理念,并让已然转入牛角尖的科学家们转换到了另一个视角上。  积极组织行为学兴起  2002年,管理心理学家卢森
期刊
某位副市长,分管安全,告诉我他是整天坐在火山口上,因为不知道哪天什么地方会突发什么不安全事故。他开玩笑说,因为只要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一定问责分管领导,于是,不少地方一般把快到退休年龄的领导安排到这个岗位。  上海一位领导在处理某重大爆炸伤亡事故时感叹,有太多的不安全隐患,而且无法事先防范。有些管道选材不当或焊接质量不高,而且埋在墙内,看看不到,查也无法查……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在职业精神和各类监管未
期刊
中国台湾地区的证券市场,比中国大陆有更长的历史,两岸文明的血脉关系,使得台湾的经验相比其他地区,更值得中国大陆借鉴。戴立宁先生曾任历任中国台湾地区“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保险司司长、证监会主席、“财政部”常务次长等职,提出了著名的“五指理论”。在台湾地区证监会任职主席期间,他曾努力降低股票发行门槛,让市场而不是政府去选择股票。本期专访,戴立宁为我们讲述台湾金融史上那些事。  美国著名大法官路易斯 ·
期刊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近代中国由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曾经涌现出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企业,其中有商业企业、金融业企业,也有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业企业。后两者可以合称为“产业资本企业”。毛泽东主席所讲的“四个不能忘记”之人,都是属于近代“产业资本企业”的代表人物。近代中国企业发展史可以说是有多条发展线索交织的历史,其中最能体现时代变化特征的主线就是产业资本企业制度的历史演变。  从“官营”到
期刊
大炮的口径决定话语的音量  拥有资源的多少决定话语影响力的大小,话语的背后是实力的较量,各社会群体依据自己的资源取得话语影响力。  有时,大炮不仅是校正国界、调整群体位置的仪器,还是扩大话语影响力的扬声器。在冷兵器时代,优势社会群体一般是用武力发言的;拿破仑就是用大炮说话的;马基雅维里说:武装的先知都胜利了,非武装的先知都失败了;没有武力为后盾是不能发号施令的。  有时,话语影响力取决于钱袋的大小
期刊
一般而言,不管是工作设计还是工作再设计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即由组织的管理者创造工作或为员工改变工作、任务和角色。在传统的工作设计当中,员工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为管理者提供工作设计的信息,并谋求管理者的支持和批准,员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然而,随着工作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增加,以及员工能动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员工正在主动地对工作进行着自我再设计。员工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工作任务安排
期刊
你的公司将谁的利益放在首位:股东、员工还是顾客?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优先排序是公司的一项核心事务,每一种选择都基于一种价值创造理论。奉行顾客至上的公司相信,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公司长期制胜的关键。将员工利益放在首位的公司相信,满意的员工能更努力地工作从而让顾客满意,培养忠诚顾客并带来优质财务回报。那些奉行股东利益优先的企业认为,员工应该关注创造价值,采取那些能直接增加营业收入、提高资产利用率和扩大资
期刊
虽然极不受员工欢迎,但会议仍然无处不在,而且已经有研究确认,繁多而无意义的会议是在职不满情绪的主要来源。尽管如此,仅在美国,每天就要召开超过1100万场商务会议。研究已经证实,大公司的管理者们每天将他们四分之三的时间花费在组织和召开会议上。  然而,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会议并不一定会拉低士气或生产率。实际上,研究者发现,组织良好的会议,而不仅仅是死板的聚会或是工作日令人厌恶的打扰,可以切实提升员工的
期刊
莫应溎(1901-1997),男,汉族,广东珠海人。 1924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经济系和伦敦法律学院,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大律师文凭。莫应溎于1928年至1934年先后在香港太古总行担任过副买办和糖业部华经理。  1884年,太古洋行从原先经营航运业务所获的溢利中提出港币500万元,投资于当时获利最厚的炼糖工业——在香港鲗鱼涌兴建了太古糖厂(THE TAIKOO SUGAR REFINI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