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房子里藏着旧时光。
  旧居地处这个城市的繁华地带。小区外,从小学到高中,重点学校环绕,公园、植物园、商场、医院林立,生活极其便利。住了将近二十年后,当年感觉还不错的小区,在周边新高楼不断长出来后,终于老旧了下来。没生女儿前,曾经养过一只三花猫。旧居是一樓,夏天开着窗,花花经常从窗户溜出去玩耍。我也经常站在楼下的灌木丛旁唤它,过一会儿,它就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跑到我身边,跟我一起回家。后来它长大了,引来邻居家的一只狸花猫,吃光花花的猫食不说,那猫居然还在我家床上尿了一摊,气得我就此关上窗户,不再让它随便出入。后来因为生病吃药,药物过敏起了满身红疹子,好一段时间不见好,心情不好,又听了些养动物对以后怀孕、对胎儿不好之类的言语,狠狠心把花花送人了,至今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它。
  旧居因为在学校附近,小区里开了好多托管班。夏天的夜晚,许多写完作业的孩子在我家厨房的窗下玩“卷白菜”的游戏,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听到外面小哥哥、小姐姐的欢声笑语,总会跑出去,笑呵呵地站在旁边看他们“卷白菜”。他们玩得高兴,就把女儿也拉进去,把她卷成“白菜心”。我站在窗前,看着女儿开心得不得了的样子,也跟着高兴。
  有时候,乘凉的人们坐在一起,会逗引谁家的小幼儿背首诗或表演点什么,楼上一个被逗到的小女孩儿钻到姥姥怀里,扭来扭去不说话,女儿忽然跳出来,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地来了段儿歌:“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转眼,女儿也上小学了。接她放学回家走进小区时,一群小朋友老远跑过来招呼她一起玩,小小的女儿背着书包边往家走边说:“我不能跟你们玩了,我要回家写作业了……”懂事的样子让为娘的我无比欣慰。进屋后问她:“其其,今天老师留什么作业了?你去写作业吧。”女儿仰起胖乎乎的小脸蛋儿天真地问我:“妈妈,啥是作业了?”弄得我哭笑不得。
  老房子里装着女儿的童年。记忆的门忽然被推开,许多那时只当寻常的往事,原来我还都没有忘,都潜在记忆的角落里,此刻想起来,无限怀念。
  再往前一点时,就回到了我的童年。更老的老房子里,还有更古老的回忆,更古老的旧时光。
  那时候,一家人住在父辈们建设包钢年代由单身宿舍改造成的家属楼里。家属楼栋里是长长的、黑暗的走廊。楼上住着一个与我同龄的女孩儿,那时候,她喜欢老狼,喜欢崔健,喜欢摇滚,依稀记得她弹着吉他坐在楼上旁若无人地唱《一块红布》。
  我跳出一楼的窗户,出现在我家院子里时,抬头看到她趴在窗户上朝我笑着叫着“谭咏麟”。叫得我极其不好意思,觉得她真是大胆又嚣张。那时候,我想我应该是喜欢谭咏麟的,虽然今天的我甚至想不起来他唱过什么歌。
  依稀记得那个女孩儿有一年在我生日的那天下楼来我家,好像送了我个什么礼物,祝福了我一句“生日快乐!”“生日快乐”这四个字被深深刻进了我的脑子里,至于究竟送没送礼物,又送的是什么,反倒一点也回忆不起来了。长大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与那个女孩儿没了来往,直到失去了她的消息。前两年,我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小区。从前老房子里的旧时光,也渐渐地模糊起来。
  今年春节前,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瞬间改变了生活。春节回来休假的爱人因为武汉按下的“暂停键”,一时无法返回。原本在南昌集训,准备参加2月份各大院校校考的女儿也紧急返回包头。再后来,疫情影响,各大美院校考也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3月28日,爱人在武汉恢复火车站到达业务的第一时间,重返武汉,加入建设者队伍继续工作。女儿也在3月底回校复课。
  多年以后,我知道,我也会在那时居住的地方,忽然想起这所老房子里,这段每天居家隔离的旧时光。难得一家三口聚在一起的时光。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气,我刚好下班回家,脱外套,换鞋喊:“大妞妞,我回来了,洗手吃饭喽……”
  电脑前,一边听着游戏主播呜嗷喊叫,一边画着板绘动漫的女儿,应答着走出她的房间……
  责任编辑:崔家妹
其他文献
记忆看不见,只有去抚摸。  母亲通常会把祭祀放在农历七月十五。夏秋之交,稻子熟了,菜蔬滴翠,瓜果丰盈。民间照例要祭祀,用新米等做成祭供,秋尝庆贺丰收、酬谢大地,追怀亲人。“七月半”挨近了,母亲便寻思置办祭祀的物品。街面上买了花花绿绿的光面纸,母亲操刀弄剪,手法稔熟。通常半天工夫,一套套精巧的“纸枯衣”便热热闹闹地摆在篾箩里。最庄重的是折荷灯,它们经母亲的巧手创造出来,漂亮极了,每一件都是惟妙惟肖的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一个村没几辆自行车。记忆中,新娘出嫁,如嫁妆中配有一辆自行车,那算是不错的了,倘若是“凤凰”牌的,那全村人都会“打喊”(仙岩一带土话,意即传得沸沸扬扬)。  正式学骑自行车,那是1985年我在塘下读中复班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合租在一间民房里,与房东同住。房东有一辆很新的自行车,他不骑的时候,就放在一楼的厨房间。待房东不在时,我便溜下楼去看看。起先几次都有上锁,我没有办法,只得重新上
期刊
我的祖父生于1907年,是个地地道道的盐民。在19年前的那一天,祖父像一朵苍白的蒲公英,落在家乡的一座山上,以94岁的高龄告别了人世。  曾祖父兄弟两家育有多个子女,唯有祖父一个男儿,这在重男轻女的旧社会,祖父不娇生惯养就不正常了。尽管他任性,在宠爱里长大,但却饱尝了人间的艰辛。为了生计,祖父从小就学会晒盐、捕鱼,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据说,祖父打旋网、拉大网、挑小罾的技术是小有名气的。祖父年届七
期刊
老井呈四方形,井口周围清一色的青石砌就,井中波纹荡漾,银光闪耀。  老井总是“吱呀、吱呀”唱着一首动听的歌谣,应和着乡村中的鸡鸣狗吠,构成一曲优美的乡间交响曲。乡村人家都备有水缸,往往每天早上去挑水,将水缸里的水盛得满满的,以供一天使用。每天到老井打水的人络绎不绝,有挑水的,也有抬水的。桶里的清水跳着欢快的舞蹈,荡出来洒落在乡间小路上,一行行,一片片,湿漉漉的,像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我就是吃老
期刊
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少年的你》,很多天了,忘不了那个说话结巴,脸颊上有着可爱小雀斑的女孩儿——陈念。  “魏莱她们在欺负我,你们看不到吗?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对当时正忙着备考的陈念来说,这话可能没有太多的共情点,可谁能想到从那一天起她的噩梦便开始了呢!家境富裕的魏莱不能允许别人比她更优秀,靠着美貌和金钱无所不用地欺负成绩优秀的校花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楼自杀后,她毫无愧疚,转而又继续欺凌成绩好的陈
期刊
让整个世界静下来,是安眠。一棵树,一棵树,一段旅途,一段旅途,耳朵里灌满了“呼呼”的热风,女高音一样的暴风雪在尖叫,身后,尾随着一众仆从。我们钻进一个又一个黑漆漆的山洞,爬进电炉丝般颤颤巍巍的细扭扭的小道,钻进广袤的原始森林,把自己融化在别人的黑夜里,匆匆啊,似乎走不到尽头,似乎看到了尽头。  壤下,奔走,蚂蚁们驮着举着扛着抬着我的梦,一路向下跑。  庄稼一茬一茬生长,它们的根须,壤下一米,也炸裂
期刊
已经是春夏交替的季节了,雨水依然特别频繁,天空好像漏了一般。  这天,我坐在电脑旁,让鼠标、键盘的敲击声和着雨声奏成一首好听的曲子。忽然手机响了,是儿子发的短信,他让我们有空到龙岗陪他去看房。儿子的信息让我浮想联翩,我停住了敲击键盘的手,坐在电脑前呆想起那个记忆中的龙岗。  上世纪70年代末,龙岗只是惠州辖下的一个小公社,即宝安县龙岗公社。在深圳成为特区的时候,虽然我们渴望调去特区工作,但作为在沙
期刊
宁国路上,新开辟了一处夜市——罍街。夜市,多与吃有关,罍街其实就是美食街。  我去的时候,夕阳高悬,温度高位,站着不动也会冒汗。碎风似有似无。放眼看去,一幢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门楣或屋檐下悬挂着大红灯笼。天还大亮呢,许多霓虹灯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亮了,那些别出心裁的门牌商标,精致的美食图片,栩栩如生的各式雕塑,安静中,婆娑着姿色和柔媚。并不宽敞的广场上,临近路边,有一座圆形喷水池,池中矗立着一尊一人多
期刊
故乡的夜晚,像唐诗一样,总是藏着很饱满的东西。  晚饭后,我不由分说地想出去走走。夜幕下,哪家灯起,哪家又灯落了,仿佛都是谁事先安排好的。去哪儿呢?随便走走吧。人生不就是如此,谁也不能规划,能规划的,不是人生。  溜达,伴着无着无落的熟悉和说不清道不明的生分。  黑,和着月色,黏糊得紧。漫步在水泥路上,我像一尾逆流至故渊的鱼,游在明明灭灭里,落落清欢。走到一堵坍塌的墙根处,我扔掉了手指上的半截烟头
期刊
在县人民医院的产房里,看到许多刚刚诞生的小生命。  妻子也已经在那里了。狭小的产房里挤着六张小床,每张床上都有一个刚出生一两天的婴儿,红嘟嘟,皱巴巴,长得几乎无差别。生命的平等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一个护士走进产房,看到地上有一些瓶瓶罐罐,挥了一下手说,怎么这么乱?继而说,你们谁?收拾一下。我妻忙应道,哦,我来。一边收拾,一边抱着歉意小声嘀咕,房间太小了,大家都忙着照顾孩子了,你看这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