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园瓷话.参透“空白期”瓷艺流清晖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ao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宫延用瓷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以后历代官窑都写本朝年号款成为定式,只有明代正统(1436—1449年)、景泰(1450—1458年)、天顺(1457—1464年)三朝未发现官窑款识瓷器,而有断代价值的民窑瓷器也很稀少。因此,这段时期的瓷器面貌浑沌不清,扑朔迷离,陶瓷史学者称之为“空白期”。近些年来,随着海内外陶瓷考古发掘(陆地和水下)的进展,有关“空白期”瓷器的资料逐渐丰富起来,有学者进行过分类、排比研究,初步勾画出“空白期”瓷器的轮廓特征(见王志敏《明初景德镇窑“空白点”瓷》,载《中国陶瓷》1982年第3、4、5期)。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混淆不清,也未曾探讨“空白期”瓷画的艺术特征。本文以各大博物馆馆藏和著名收藏家珍藏的陶瓷、考古发掘出土瓷片为素材,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陶瓷馆复制元、明初青花瓷研究的成果,包括笔者参与其中的心得体验,分析“空白期”青花瓷的彩绘工艺和艺术特征,兼与元、明初青花瓷装饰作比较研究。
  
  一、明代永乐、宣德和成化官窑青花之彩绘工艺
  
  (一)陶瓷文献中记述的青花彩绘工艺——“设色”、“混水”与“画”、“染”
  《江西大志·陶书》《天工开物·陶埏》《殷弘绪关于景德镇的两封信件》《陶冶图编次》等陶瓷文献中都概括性地记述过景德镇使用青料的来源、种类、配制、制作分工以及描绘步骤。《饶州府志》《浮梁县志》《陶说》《景德镇陶录》等都曾作了转录或转述。明嘉靖本《江西大志·陶书》“回青”曰:“回青纯,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加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清亮”(见明王宗沐撰《江西大志》,北京图书馆藏嘉靖本复印本)。一般而言,青花的彩绘技法有官、民窑之分:官窑工致、严谨、细腻,民窑草率、粗放、简练。以上引用文献记述的应是明嘉靖官窑青花彩绘工艺。《陶冶图编次》“圆器青花”云:“画者止学画而不学染,染者止学染而不学画”(见清唐英撰《陶冶图编次》,载《唐英集》,辽沈书社出版),应是清雍正乾隆初期青花彩绘工艺。
  嘉靖以前的青花彩绘工艺未见有文献记载。以下结合复制技艺,从成化时期开始上溯到永宣时期讨论相关的工艺。
  
  (二)成化官窑青花之彩绘工艺——钩线、染(料)水
  1.细腻的线条——钩线。纹样的轮廓线粗细一致,线条的色调浓淡均匀,运笔没有起笔收笔的变化,表现的纹样颇有装饰味。
  2.平匀的填色——染水。纹样中出现平匀、清澄、淡雅的色块,色块内没有交错芜杂的笔痕,并用同一浓度的青料色水分别填在纹样的不同部位。在没有出现“混水”(详见下文)技法前,这时期采用什么技法呢?陶瓷文献虽无记载,但经研究并通过复制达到逼肖的效果验证,应是采用小笔饱蘸一定浓度的青料水触及坯体,让坯体自然吸收,青料水均匀渗化。改变了前期用笔挫锋压在坯体上拓抹,青料水不能自然涸散,导致笔毫带动料色出现的浑浊痕迹。如成化斗彩宝相花纹天字款盖罐(图1,景德镇陶瓷考古所藏,已完成青花部分的半成品),用双钩画宝相花、茎和叶的线条细腻;花瓣内的青料水分为浓淡两个色阶,淡色花瓣料水澄明清澈,料色均匀。这种染(料)水彩绘的微妙变化,逐渐演变为后来的青花“混水”新工艺。
  
  将原作与仿古复制品对照并比较研究,以上陶瓷文献中简述的工艺是在成化官窑的钩线染水法基础上,于正德、嘉靖时期改进形成的“钩线混水法”。混水所用的笔改进为特制混水笔,含料水更饱满,色调层次更丰富。《陶冶图编次》记述的“染”与成化的“染”相比较完全不同,雍正、乾隆的“染”其实就是嘉靖“混水”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把景德镇青花行话“混水”改为绘画专业的术语。
  《陶冶图编次》中记述的“画”即现代的“钩线”。就是按坯体上的粉本,用青料钩勒线条,表现纹样轮廓或图画中的图像、形态。《江西大志》记述的“设色”、“混水”与《陶冶图编次》的“染”,即现代的“混水”(又称“分水”),就是在轮廓线内或图像上用“混水”法染色。“混水”的方法是:混水前,要预先配制成几种浓淡不同的青料水,将特制的“混水”笔饱含着青料水,用笔锋带动欲滴的水珠轻轻地敷染在纹样上。这种技法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景德镇传统青花独特的艺术语言。
  
  (三)仿古复制明代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之彩绘工艺——钩线、拓料、洗染
  关于永、宣青花彩绘工艺,用成化的“染水”和明中期以后的“混水”法无法表现永宣青花效果,显然永宣青花彩绘工艺明中期以后不用而失传了。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陶瓷馆研究人员以仿制元代和明初官窑青花、釉里红为课题,反复试验取得成果,复制品再现了真品的艺术特征。以复制品逼肖的艺术效果可以证明,试验掌握了永宣青花瓷的彩绘工艺。
  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的主要表现技法是:在坯体的粉本上,以浓青料钩勒纹样的轮廓,蘸浓青料拓抹在纹样的暗部,再用稍含清水的笔将青料洗染过渡到亮部,最后作局部修饰。如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碗(图2,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以画叶片为例,先钩勒外轮廓,在叶片两侧拓抹浓青料,洗染青料使之向中间自然过渡,最后用浓青料钩勒叶脉。这种表现手法的审美特征是:整体纹样的青色调与瓷胎釉面白色调的对比有节奏感,“水路”很分明,适合纹样的装饰性强。局部纹样中有小笔触带动青料出现深浅浓淡的色调变化,显得丰寓多样,具有一定的绘画性意味。但从装饰的工艺角度看,局部小笔触的色调颇有浑浊杂乱的感觉。
  这个时期的民窑(指较为精致的装饰)也采用这种表现技法。如宣德青花鱼藻图罐(图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局部的绘画意味体现在鳜鱼形象的写实,笔触洗染带出的青料有浓淡变化,也有浑浊感,细花斑状鳞片清晰,显然是最后修饰时加以“点”绘而成的。
  
  在永、宣民窑中有一类制作粗糙的日用型民窑器装饰十分简化,笔法草率,以笔触表现简单的纹样。如青花缠枝莲纹碗(瓷片)(图4,南京博物院藏),莲花中心为螺旋形线条,外以“点”绘花瓣,叶片也是用笔触点拓而成的。这种表现技法可以上溯到元青花简化纹样中,如元青花折枝菊花纹军持(图5,菲律宾罗辛夫人藏),菊叶由2—4个笔触绘成,每一清晰笔触表现一个造型单元,不加修饰。不过,元及明永、宣时由笔触拓抹的画法属装饰简单的纹样。
  
  二、明正统、景泰、天顺青花瓷之彩绘工艺与装饰特征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景德镇陶瓷彩绘技艺传承应有它的延续性。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共29年)处于宣德与成化之间,必定有相互之间内内在联系,即宣德的工艺和艺术特征在正统初的青花瓷装饰有所表现,反之,成化初青花的艺术特征也留有天顺末年的痕迹。
  
  (一)有断代价值的“空白期”青花瓷
  1988年11月,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一带考古发掘,瓷片堆 积有三层。第一层为书写“大明成化年制”的青花瓷片;第三层为宣德纪年瓷片;第二层大量瓷片无年款,有一部分和宣德瓷风格一致,但多数器物仍有自己的面貌,应属正统官窑瓷。有景泰元年款识的青花“奉天敕命”牌,为景泰官窑之孤品(见江西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著《江西元明青花瓷》,香港,2002年)。
  民窑瓷方面,江苏南京牛首山弘觉寺正统年间塔基出土五件青花小罐(见冯先铭《瓷器浅说》,载《文物》1959年第11期)。江西新建正统二年宁献王之子朱盘烒墓出土五件青花小罐(见陈柏泉:《江西出土明青花瓷珍品选介》,载《文物》1973年第12期)。江西景德镇景泰四年严昇墓出土青花双耳瓶、香炉、净水碗、碟等。景泰七年袁龙贞墓出土青花碗、碟、戟耳方瓶、带座方耳小香炉等(见欧阳世彬、黄云鹏《介绍两座明景秦墓出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载《文物》1981年第2期)。这些有断代价值的器物,有助于认识正统景泰时期青花的新装饰特点。江西波阳成化三年墓出土的盖罐,江西永修成化三年墓出土的碗(见杨后礼《江西明代纪年墓出土的青花瓷器》,载《江西历史文物》1985年第3期),有助于认识天顺时期的青花特征。
  
  (二)“空白期”青花瓷的彩绘工艺
  有断代价值的正统青花云龙纹大缸(图6,景德镇陶瓷考古所藏)上的官窑纹样仍是采用宣德官窑的表现技法。正统青花莲池纹盘(图7,景德镇陶瓷考古所藏)的莲花、莲叶也是如此。但蓼花、水草则不钩线,一笔拓绘一个造型单元,简化了局部纹样双钩线条拓抹青料的工艺程序,从这里可以看出正统官窑青花的表现技法发生了微妙变化。
  
  从正统二年墓出土的青花缠枝莲纹盖罐(图8,江西省博物馆藏)的纹样特征,看出民窑表现技法也有变化。画花用浓青料钩勒轮廓线,用平拓笔法拓抹浓青料,在轮廓线处留一道白线(宣德时青料大多拓抹在轮廓线上,并以净笔抹染)。民窑中简化莲花纹,花朵中心为青料实体桃形,再依桃形外钩画粗线,线上以“点”代画,绘成花瓣,一般为13—15“点”。叶的画法:缠枝上的叶较小,显得疏朗,不钩轮廓,一两个笔触表现一个造型单元。笔触不重叠,笔含料饱满、滋润、清澄。景泰四年墓出土的青花折枝牡丹纹双耳瓶(图9,景德镇陶瓷馆藏)表现技法上承前期民窑,而且用笔更为率意,运笔迅速,笔触明快,不加修饰。成化三年墓出土的青花法轮云纹盖罐(图10,江西省博物馆藏)和青花花卉纹碗采用与图9瓶上相同的表现技法。由此上推,天顺年间的青花彩绘工艺与景泰相同。
  
  传世品中具有以上彩绘特征又含有宣德遗风的器物,应该认为是正统时期制作的。如青花孔雀牡丹图梅瓶(图11,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牡丹叶先用淡青料钩勒叶的大体轮廓线和主叶脉,再用浓青料拓抹,一两个大笔触表现一个叶尖,画完一个叶片形状,中间留白处不洗染,最后画短线分叶脉。明宣德青花以笔触表现的造型单元是纹样(单一性),正统表现的是图画(丰富性)。当然,在转型阶段必定有前朝的特征。如图11牡丹花染色时在花瓣边缘向内拓抹青料,洗染后留白边,笔触浑浊,这是宣德的典型风格。而在青花孔雀牡丹图罐(图12,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上,花瓣上的浓青料是从内向外拓抹的,是纸绢画上的敷色技法。虽然两个器物上的叶片画法相同,但从画花的表现手法分析,梅瓶应比罐稍早些。有学者认为,“永乐青花区别于前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其图案花纹多为双钩填色,其方法并非用大笔一笔涂抹,而是用小笔填彩,往往出现深浅不一的笔触,这也是从永乐开始,经过宣德到成化前期,明代青花细瓷最具共同性的一个特征”(见汪庆正《青花釉里红·前言》,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但是,我们通过以上几例分析,宣德到成化前的“空白期”,青花彩绘工艺已有变化,而且形成不同的艺术特征。青花孔雀牡丹图梅瓶、青花孔雀牡丹图罐应是彩绘工艺转折期正统年间的器物。
  
  从宣德到正统,青花表现技法的变化过程大致可归纳为:
  宣德:钩线——拓料——洗染——修饰。效果是笔触交织,有浓淡层叠、不规则的浑浊感。过渡到正统:钩线——拓料(见笔触,即造型单元)——修饰。效果是一个笔触表现一个形态,笔触有清晰的明快感。正统到景泰、天顺青花表现技法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而且“空白期”的彩绘艺术效果触发了成化“钩线、染水”工艺性的形成,也为后来的“钩线、混水”工艺奠定了基础。 (未完待续)(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第九届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于2009年3月25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历届科学技术应用到古陶瓷及断代中学术论文最多、参加人数最众、发言最激烈、触及面最广的一次会议,来自科学界、考古界数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大会,特别是搞科学检测的专家们发表了极其重要的演讲,讨论之热烈是历届之卒前。笔者也与参会学者们共同讨论了一些科学检测方面的技术问题,参观了北京故
期刊
红太阳2009年四季金秋拍卖会如期而至,届时我们将奉上精心挑选的1100余件精美拍品展现给广大藏家。  此次红太阳四季金秋拍卖分为瓷器杂项、玉器工艺品及中国书画三大部分,推出的众多精品可谓异彩纷呈。瓷器杂项、玉器工艺品部分共有八百余件作品上拍,涵盖瓷器、玉石、青铜器、犀角、象牙、佛像等各个门类,可以说拍品琳琅满目,估价也非常有竞争力。书画部分的拍品将有各时期、各地区、各流派的佳作轮番登场,满足不同
期刊
清宫散佚书画文物是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的国宝。二零零六年五月十二日,辽宁省博物馆与北京东方博古文化艺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深圳东方之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清宫散佚书画名品与仿真品对照展”,八十余件国宝级书画真品国内首次与仿真品一起对照展览。  五月的沈阳世苑会风情万种,春意盎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人们被“对照展”所吸引,开幕式在辽博庄严的馆前广场隆重举行。出席开幕仪式的有辽宁省委宣传部、
期刊
袁运甫先生1933年生于江苏南通,今年已七十有六。  2009年新春伊始,我们应邀参加“吴冠中捐赠作品展开幕仪式”,由北京赴上海同乘一趟火车。在相对安静的软卧包厢里有过一次的零距离接触。谈话时间不多,但袁运甫的许多见解与众人迥然不同,他属于我国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艺术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便努力将中国民族传统审美情感和本土民间艺术的特殊色彩观融汇在一起,注入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辉煌
期刊
赵孟頫(1254-1 322年),堪称我国元代最伟大的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生于宋宝祜二年,卒于元至治二年,宋宗室。入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官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工书法,犹精正、行书和小楷。所写碑版甚多,圆活道媚,人称“赵体”。擅画,主张“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并用书法技巧写古木竹
期刊
商代兽面纹青铜方彝  青铜方彝是古代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重要礼器,它的用途一般认为是盛酒器。常见的青铜方彝大都呈长方形,而此彝呈正方形;盖做四坡流水的屋顶形,通体四壁中部及四角铸有扉棱,也叫出脊。彝盖四坡装饰倒置的兽面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饕餮纹;彝的四壁亦饰兽面纹,但上下配饰形象不同的夔龙纹均以纤细的云雷纹衬底,层次分明,形象瑰丽,充分体现了商代晚期青铜艺术的高超技艺。  方彝产生于商代晚期,主要流行
期刊
收藏圈一直有“捡漏”之说,捡漏——讲明白一点,就是用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或藏品,而卖家却往往是不知情的。对集藏爱好者来说,能在多如牛毛的伪劣藏品里捡漏一件价值颇高的藏品可谓是天大的乐事。在当前的收藏圈里,“漏”难道就真的那么容易捡?下面几则收藏小故事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有的人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捡漏成功,但更多的人却往往是“捡漏”不成反“打眼”。捡漏,其实已成为收藏圈一个美丽的神话。   
期刊
编者按:长期以来,陶瓷史上的千古之谜“柴窑”始终萦绕在每个瓷器爱好者及研究专家的脑海里。本刊发表陶器爱好者王学武先生的文章,以翔实的史料和大量的瓷片标本阐述了“柴窑”就是“耀州窑”的观点,以期引起古陶瓷专家和广大爱好者研究和讨论的兴趣。近期来,“鼎州窑”“柴窑”“耀州窑”的研究和争论在陕西乃至全国十分热烈,网上的论争更是唇枪舌剑。这三个诞生在陕西铜川境内的困惑人们千年之久的窑口到底有何联系,它们的
期刊
这件瓷盘高约5.4厘米,口径约34厘米,足径约22.5厘米。器为敞口,釉呈白色,斜深腹,矮圈足,足有凹形槽,底部款书“乐古堂制”,属清代粉彩瓷器。  盘心内壁底部绘牡丹三朵,因其在图巾处于主体地位,故与陪衬景物相比,它的比例大得多,几乎与实物相当。三朵牡丹颜色各异,形态多样。主干顶端系一朵盛开吐艳的浅红色牡丹;右下方一朵花苞初绽,向盘沿处弯曲;左上侧探出的一朵含苞欲放,外呈青黄色,内显浅红色,与前
期刊
所谓看钱,是一句通俗话,也就是行内常说的“鉴定”。过去,别人请我看钱,说是要鉴定,我当即声明“看可以,鉴定不行”。只能说鉴赏,与持有者共赏,各抒己见,相互研讨,有人请我写意见,我只填写“鉴赏意见卡”,不用鉴定这个词。为什么呢?不是故作谦虚姿态,而是“鉴定”二字份量太重了,对一件器物(包括古钱)来说,它有一言九鼎的意思。这两个字用在自然科学上,钉是钉,铆是铆,黄金就是黄金,铜就是铜,有检测手段,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