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泌尿外科1200例尿路感染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中段尿培养,同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检测分析仪,对尿液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检测试验,观察病原菌菌株的分布与耐药性情况.结果 从泌尿外科1200例的尿路感染住院患者中一共分离出980株的病原菌,主要分为格兰阳性菌、格兰阴性菌以及真菌三大类,其中按照分离的株位主要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假丝酵母菌等菌类.研究发现碳青霉烯类、含酶的复合抗生素以及头孢菌素的头孢西丁对治疗革兰阴性菌具有良好抗菌效果.而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治疗革兰阳性菌抗菌效果显著.并且以假丝酵母菌为主的真菌类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以及伏立康唑等药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结论 可知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菌株分布比较广,在对这方面进行治疗时,应充分认识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的具体情况,必须要按照药敏等检测结果合理的使用各类抗菌药物,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减小患者感染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应用层级链式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筛选2019年9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84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42例)和B组(42)例;A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模式,B组患儿采取层级链式护理干预;干预后,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以及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B组患儿在咳嗽、肺啰音以及气促等方面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患儿;在住院时间方面,B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A组患儿,上述组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