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鼠疫监测中推广和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意义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an415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性鼠疫监测网络,每年大约有400多个县开展鼠疫监测,剖检啮齿类动物十几万只,监测的组织规模和工作量均居于世界前列。尽管这样,近年来我国仍然出现了在没有发现动物鼠疫的情况下突然爆发了人间鼠疫的事件。由于这些病例多数发生在未知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和未曾开展鼠疫监测的地方,进而造成了鼠疫诊断方面的困难。因此,在今后若干年内,鼠疫控制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发生类似1994年印度苏拉特大规模的鼠疫突发事件。这类突发事件可能由三种原因引起;一是未知鼠疫自然疫源地造成人类感染;二是已知疫源地内监测未覆盖地区出现人类感染而不能及时发现;三是已知疫源地由鼠疫菌突变造成毒力增强。前两种原因需要在鼠疫监测中引入空间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追踪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而发现和阻止第三种原因则必须依靠分子生物学技术。 关键词:鼠疫;监测;分子生物学技术

其他文献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根据心功能状态和发病经过分为急型、亚急型、潜在型和慢型.目前存活的克山病人主要是慢型和潜在型,其中慢型克山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人心功能低下,病死率较高.慢型克山病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慢Ⅱ),心功能Ⅲ级(慢Ⅲ),心功能Ⅳ级(慢Ⅳ).慢型克山病的治疗基本上同于一般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应根据心衰程度及心律失常等进
目的 探讨砷对小鼠肝脏Fas、FasL表达的影响及锌的拈抗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按体质量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不给砷也不给锌),单纯给砷组(55 mg/L NaAsO2溶液),砷+低锌组、砷+中锌组、砷+高锌组均给55 mg/L NaAsO2溶液,并分别给20、40、80 mg/L ZnSO4溶液.经口连续灌胃(按体质量灌胃量为0.02 ml/g.1次/d)6周,待实验结束后处死小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属引起的疾病,布鲁杆菌包括8种陆生动物种和至少2种海洋生物种.陆生动物包括羊种、牛种、猪种、绵羊附睾种、犬种、沙林鼠种以及田鼠型和B.inopinata 2种新种.从海洋哺乳动物分离得到的有布鲁杆菌鲸型、鳍型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