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市场风光背后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19900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几家公司先后上市,加之近几年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了资本追逐的又一新对象。然而,大量资本涌入影视产业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过去,传统制作公司一年生产的电视剧最多不过7部,大量资本介入后,很多公司一下子把生产量调至两倍甚至三倍。投资过热已经导致电视剧产业出现了巨大的泡沫。
  “目前北京六大电视剧后期制作公司压着50多部去年拍的戏。如果去提,就要交钱。因为没有卖出去,制作单位已经没钱交了。将近60部戏2000多集,直接投资按照80万元一集算,就是16亿元。”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秘书长王鹏举说。
  现状堪忧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今,中国电视剧年交易量呈上升态势,其中2010年增长最快,年交易量达到76亿元人民币。2011年,获得中国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达到469部,总计将近15000集。国内电视剧无论在发行数量还是在播出部数上,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15000集的电视剧里,各地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总集数却不到8000集。黄金档的播出集数与电视剧的产能严重不匹配,产能严重过剩。
  电视剧制作公司的情况也同样令人担忧。2011年,获得电视剧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已经达到4600多家,生产的电视剧超过1100部,备案公示的电视剧将近3万多集,平均每一家制作公司有0.23部或者6.52集的产量。电视剧制作市场份额的分散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2007年之前,中国电视剧播出的收视份额与资源使用率每年的增速保持在30%,但自2008年起,收视份额与使用率开始逐年下降,从高峰时的36%下降到目前的11%。2011年,全国上星频道的电视剧收视份额占到70%,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份额不到15%。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网络和新媒体对电视资源的挤占,更多观众开始选择在网上观看。目前,北京地区的开机率只有30%,未来可能还会下滑;另一个是各地电视台都在打造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对电视剧造成很大挤占。
  中国电视剧行业的现状颇令人堪忧。如果按照2011年生产总量25000集、首播剧8000集计算,100部电视剧中有将近60%无法入选。很多制作公司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挤进前20%,纷纷抢夺优质的创作资源,即一线编剧、一线导演、一线演员,不断开出高片酬。尤其是在热钱进来以后,拼命抬高演员的酬金。从去年下半年起,编剧、导演、明星、乃至于二三线演员的酬金全面涨价,导致电视剧制作成本翻番。
  “过去一部《京华烟云》使用7个一线演员,制作成本也仅75万。如果今年重拍《京华烟云》还用那些一线演员,制作成本大概要达到240万元人民币一集。”王鹏举说。
  但是高片酬并没有带来高质量的影视作品。目前,中国一线的编剧不超过20人,一线的电视剧导演不超过20人,一线的男女明星演员不超过20人。由于拼命抢夺优质资源,就难免出现编剧做总编剧、导演做总导演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众多执行演员。
  王鹏举说:“一线演员在现场只拍中近景,30集戏本来应该需要100天的周期,现在只给50天。每天10个工作小组,到点演员就走,因为下一部戏演员也签了。”
  由于人头费过高,使得制作公司不得不压缩在制作费上的投资,再不行就干脆压缩制作周期。原本现代戏一天拍一集、年代戏4天拍一集、古装戏5天拍一集,现在压缩到30集戏55天拍完,粗制滥造之作到处可见。
  通过分析2011年中国电视剧收视情况,不难发现电视剧创作存在翻拍和跟风的趋势。艺恩咨询分析师刘翠萍说:“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翻拍和跟风不能说是不好的现象,因为它在市场上得到一定的认可。但如果全都是翻拍和跟风的剧作,编剧缺乏原创动力,长期下去会形成创作力不足。”
  挤泡沫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第一播出大国和第一收视大国。但是,中国电视剧却难以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激烈的竞争中,电视剧制作公司抢市场、抢收视,不仅使中国电视剧失去了应有的大国风范和高贵的文化品位,同时也失去了国际市场和应有的软实力。
  中国电视剧的产量突破1万集已有10年的历史。正常情况下,全国电视台的非黄金档和白天时段都在重播黄金档剧集。考虑到中国电视剧事先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查、修改、发许可证才能够播出的现实,电视剧的生产和播出比例通常应该控制在150:100,按照首播剧8000集计算,生产1万集是合适的,最高应不超过1.2万集。
  在2012年中国影视创作座谈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明确提出了对电视剧“调控数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对此,王鹏举说:“这是一剂良药,必须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只有数量降下来,质量才能上得去。”
  降低电视剧集数量可以使行业资金和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实现良性循环。按照广电总局2011年下发的1.5万集戏的批文,按照制作费80万一集计算,行业的直接投资是120亿元人民币,加上宣传费、发行费等电视剧总体价格必须要卖到150亿元人民币以上才能实现收支平衡。但在2011年,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包括央视、网络和海外电视等,产业整体收入不到120亿元人民币。如果每年把产量下调3000集,直接投资能减少24亿元人民币,产业才可以略微持平。自去年5月、特别是秋季以来,被滞压的一两万集电视剧都将在今年进入播出。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年电视剧的适量减产也是对去年的清还。
  同时,电视剧集数量的下降可以使目前行业的浮躁之风得到控制。播出方不再面对浩如烟海的电视剧而无从选择,不再需要追求名编、名导、明星效应;制作方不再因为市场恐惧而去争抢大腕,可以潜心制作;编剧导演不再为了抢钱而浮躁入行,可以潜心创新。
  另一方面,中国电视剧市场呈阶梯性态势:一线卫视有6个,二三线卫视有25个左右,如果全部用名编、名导、名演员,二三线卫视则难以消化。因此,对电视剧的投资和使用就需要分层次。比如一线卫视用一线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二线卫视用二线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处在相对同等的位置上,可以使业内不断涌现新演员,并有机会去担当主演。   王鹏举说:“凭借我个人多年的经验,我认为一个好编剧,一年只能写一部戏;一个好导演,两年只能拍三部戏;一个好演员,一年只能演两部戏。凡超出这个数量,我都怀疑他们的能力和热情。”
  此外,剧集数量的下降还能够使目前的高片酬降到合理价位上。“数量下降之后,自然没有这么多人去争抢明星,大家进入到合适的位置上,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王鹏举说。
  在国外,拍摄一部电视剧,一线编剧费用仅占制作成本的10%,导演加上所有职员的费用不超过20%,演员费用占30%左右,制作费占35%到40%。所谓制作费,就是摄制组除了人头费之外的服装、化妆、道具和吃住行。如果人头费在制作费中占比过高,必定会对戏的质量造成冲击。
  最近,在日本公布的日本电视剧明星酬金排行榜上,排名首位的明星拍摄一集电视剧的酬金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而一集电视剧的制作费超过200万人民币,即天字号明星的酬金在制作费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0%。如果超过10%,日本的电视产业协会就要对演员进行限制,面临没戏演的境地。
  王鹏举说:“经过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理性调整,加上控制每年发行许可证的数量,制作和播出就会有一个正常比例,产业就可以逐渐恢复元气走向正常。”
  不规范竞争
  电视剧的盈利主要来自于海内外的发行权、音像制品和网络制品的制作发行权、赞助款和其他形式的赞助、相关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权等。对投资人而言,其投资风险则来自于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本身的特性和电视剧行业内部竞争的不规范性。
  “今年是中国电视剧的小年。去年,资本和网络‘两只手’把整个电视剧制作业架到了半空。现在,网络电视剧已经逐渐回归正常,整个产业发生了倾斜。”王鹏举说。
  由于网络公司内部的竞争和对资源的掠夺,电视剧的网络版权竞拍疯狂涨价,价格从开始的几百、几千元人民币一集炒到上百万元人民币一集。在资本涌入和网络抬价双重作用下,电视剧成本疯狂上涨,这种残酷竞争带来的恶性结果就是许多制作单位抢夺优质资源以求自保。
  虽然电视剧网络版权在去年年底的突然回落,显示出下游购买商行为逐渐趋于理性,但它对整个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造成的重创,至今没有消失。很多互联网公司高价购得电视剧版权后,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入不敷出。他们急需找寻新的市场经营模式,虽然各大视频网站都提供了会员服务、付费服务,但也仅仅是在电影和纪录片方面进行探索。每个月的用户规模虽然有一定增长,但增长幅度却非常小,多数网站都处于亏损状态。
  在爱奇艺总编辑高瑾看来,这与中国网络用户的免费收视习惯相关。中国视频网站必须适应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的商业模式,需要本土化以推动行业发展。比如,在发达国家,每家每户都可以在几十兆的带宽下享受到高清视频服务,但在中国目前尚不可行。另一方面,中国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用户特点有很大差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里的会员数很多,他们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平均学历也比较高。此外,一些经济大省的会员质量也比较好。但是一些西部地区的会员质量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与中国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相关。”高瑾说。
  此外,演员价格、制作成本并没有随着版权价格的下降而下降。一些已经付了演员定金的制作公司,担心电视剧没有“钱途”,为避免遭受更多损失纷纷停拍。刘翠萍说:“尽管电视剧网络版权当前遇冷,但我们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按照中国目前网络用户的规模,网络版权仍然有较大市场空间和需求量。
  “特别是在以内容为王的电视剧领域,制作精良的优质电视剧,在竞争过程中的优势不会受到太大挤压。当整个市场达到相对平稳发展的过程时,优质电视剧的网络版权价格很可能会稳步回升。”刘翠萍说。
  毋庸置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会给营销带来更多空间和价值。但从目前的营销情况来看,互联网视频仍然是一个弱势群体,商业化、货币化能力远远落后于电视台。无论是剧本的研发阶段、创作阶段、广告客户阶段,还是剧本播出阶段,各渠道之间的营销价值还远远没有被发掘。
  爱奇艺运营副总裁耿晓华认为,由于互联网视频与用户需求相关,因此,其整体规模必然会持续增长,但目前仍处于需要资金持续投入的阶段。未来,真正生存下来的视频网站只会有几家,这将进一步提高市场的集中度。
  海内外投融资
  倘若生产一般的物品,即便市场不景气也还能降价出售,而电视剧一旦卖不出去,最后的价值也就等同于几十盘用过了的录像带。
  在美国,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VC/PE)介入电视剧主要采用“赤字模式”进行投资,这是美国电视节目制作商与电视网之间较为通行的一种购买方式。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美国的二三级电视市场非常发达,节目制作商对于充分有效地利用所有窗口颇为在行,可以通过节目的后续销售获得收入。
  当制作商投资完成一个新节目后,会将播放权卖给电视网,电视网会相应支付一定费用,但这个费用并不是节目的全部制作成本,而是远远低于制作方的先期投入,通常为节目制作费的30%-40%,但制作商还可以通过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家庭录像带发行等二三级市场进行后续开发并获得回报。
  如果节目在电视网首播成功,那么制作商可以把节目再出售给有线和卫星电视台或者海外电视台。如果节目失败,那么制作商就会损失前期在这个节目的制作投入,即使得到了电视网的一部分购买资金,在后续市场上也没有太多价值。
  在投资具体影片时,如果VC/PE认为风险过大,可以通过一些额外要求作为投资条件。比如要求制片人在项目中投入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或以某种资产作为抵押。还可以要求制片人购买额外保险、出具完整保函、与具有良好发行渠道的合作伙伴签订预售协议等方式降低投资风险。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VC/PE同样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控制投资风险。例如请担保公司派出代表监督影片运作、聘请具有资格的财务人员、对预算执行及利益分配有清晰的账目、分阶段投资来控制项目进展等。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投资者对项目风险的控制从签订投资协议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降低了投资人与制片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国外,投资电视剧是一种商业行为,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商业效益。而在中国,电视剧不是纯粹的商品,还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强调社会效益,这就使得电视剧的投资不能完全出于商业化目的,还要考虑政治和社会因素。
  据了解,目前中国电视剧主要有三种融资方式:一是制作公司找电视台合作。电视台在电视剧的策划阶段就把购片资金提前投入到电视剧生产中去,相当于购买期货。近几年,由于中国市场行情非常不好,在风险和不可控因素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不少电视台开始介入电视剧制作的上游领域。
  北京电视台主任助理于金伟说:“因为每个人都要保证自己的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电视台就像银行,银行贷款就是晴天送伞,我们也一样。我们不怕高价购买好项目,但是在很多不确定情况下,购买风险很大。”
  二是向社会公司募集资金。这种融资方式有两种具体模式,一是社会公司在投资时要求固定回报,但这种模式并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仅限于在电视剧制作方具有相当信誉的情况下进行。另一种情况是双方共担投资风险,按比例分红。
  三是通过广告公司进行融资。不少广告公司的客户都希望在电视剧中加播广告在全国播放,所以广告公司可以以投资的方式将客户加入到电视剧的筹拍资本中。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融资渠道,其中包括:政府资助,比如军事题材的影视剧可以得到军方资助,民族题材的可以得到民委资助等;海外融资,双方各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然后按照投资比例划分市场发行权,通常内地制作商拥有内地市场发行权,海外市场则归外方。
  不过,影视剧投资最大的资金来源还是以房地产商、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为主。早在2000年,华谊兄弟就已经开始了私募融资——联合太合地产公司,各注资250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之后,陆续引进了TOM 集团、信中利机构、雅虎、分众等企业的资金。目前,除了华谊兄弟外,国内已经上市的制作公司还有华策、光线传媒、华录百纳三家,正在积极准备上市的有海润、金英马、上海新文化、小马奔腾、大唐辉煌等10多家,它们的背后都有投资机构的身影。
其他文献
《交易圣经》  [著](澳)布伦特·奔富  [译]麻勇爱、严海淼、童锡基  [出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59.00元  趋势还是波段,左侧还是右侧?你常常会这样问自己。其实交易到了一定的阶段,你自然会希望自己轻松一些,稳健一些,更加规范化一些。在市场中的游刃有余和不再靠天吃饭的心态,让你急切地想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则”。是的,布伦特·奔富的《交易圣经》就是这样一种通则。或许你会感觉
期刊
“今年我们又成立了一只60亿元人民币的地产基金。金融脱媒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机会很多。”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斐”)执行合伙人兼CEO甘世雄告诉记者。  过去两年,随着国家调控政策的不放松、银行信贷收紧,为地产基金的生长创造了环境。2011年,各大房企纷纷开始成立或筹备房地产基金,复地集团、金地集团、华润地产、中海地产等都建立了房地产基金业务。  歌斐也成立了一只名为
期刊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世界末日令人遗憾的没有如期而至,但世界经济似乎还没有从昔日的寒冬中苏醒过来,又即将进入又一轮严寒之中。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下行,VC/PE行业似乎也是一片肃杀,募资、投资、退出均进入寒冬,颇有末日之相,但正如玛雅长老所申明的,2012其实不是末日,是新纪元的开始,寒冬中的VC/PE何尝不正预示着行业的春天,一个全新的开始呢?  2012资本市场回顾  让我们来回顾一
期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PE(私募股权基金)江湖更是动荡。伴随着二级市场的长期低迷,中国的PE行业也越加委靡不振。不过,PE在一级市场洗牌之际,却恰是PE二级市场萌发之时。  PE二级市场通常是指从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LP)手中购买相应的PE权益,广义来讲也包括从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GP)手中购买部分或者所有投资组合的交易行为。  曾几何时,在PE一级市
期刊
电动汽车已经获得全球各个政府和私募股权行业中许多投资人坚定地支持。虽然这里有一些投资泡沫,但是不应该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变革。  朝阳产业  快速汽车正在逐步占据汽车行业的头版头条,因此电动汽车行业内有特斯拉汽车(Tesla Motors)这样的翘楚也并不意外。特斯拉在登陆纳斯达克前便获得了2.3亿美元的股权投资,投资者均是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其中包括PayPal的创始人埃伦·
期刊
他们不断上演商业好戏;他们头脑中的思想总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他们有资金,有实力,也有足够的能力去挑战更广阔的新兴市场;他们担得起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引领市场走向规范,并增进各国间的经济交流。这便是以美国都福集团(以下简称“都福”)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所要传达的信息。  版图扩张  “都福主要分布在大城市,覆盖度还不够。2012年我们在成都设立了办公室,2013年正式开业。”都福亚太区总裁张岳鹏告诉记者
期刊
在政策导向和消费需求双重因素的驱动下,近两年中国文化产业迎来了战略机遇期,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支柱性产业。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在2011年已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大关,并有望在2013年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广义来讲,文化产业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图书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文化娱乐业、动漫、新媒体、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等诸多细分领域,其中网络游戏、在线视频占较大比
期刊
2011年,国内动漫电影市场整体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除爱情、动作、喜剧外的第四大电影,和惊悚片并驾齐驱,而且,动漫电影的单片平均票房高于中国全年电影的平均票房。  成长中的中国动漫电影面临诸多烦恼。相比国外动漫电影,国产动漫电影市场定位集中在低龄受众,内容创意不足,不能吸引主体电影观众。中国主体电影观众的年龄段在25岁-35岁之间,目前在国内动漫电影受众群体中,19岁以下群体的占比逐年显著上升
期刊
FOF(Fund of Fund,母基金)起源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PE)在美国大规模兴起使FOF迅速扩容。1996年以来,美国FOF募集金额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20亿美元。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通过这种方式投资。  据估计,现在美国有大约3000家PE基金,在所有的PE募资中,15%-20%来自于FOF。除美国之外,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进入相对缓和阶段,继而揭开了进入后危机时代的序幕,世界经济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骤然增多,这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跨国资本将继续追逐高收益进入经济复苏较快的经济体。美国经济复苏已在平稳进行,欧洲仍深陷“欧债危机”中不能自拔,中国经济回落仍未见底,相比较之下,美元回流或有可能很快发生。在此过程中,中国必须在对外巩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上,对内加强房地产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经济体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