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式学习是学习者在真实情境和现实世界中,通过对研究课题的探究,自主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文章在讨论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高级课程中进行应用研究式学习,从而增强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教师进修,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研究式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李鹏(1981- ),男,河南安阳人,天津中医药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天津30019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0-0131-01
一、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改革和问题
近年来,依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许多高校都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例如,依据学生基础水平进行分级教学,加大听说课在课程中的比重,积极探索专业方向与英语课程的结合(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ESP),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这些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具体表现为:分级后基础和高级课程的难度趋同,或忽视知识结构完整性和连续性,学生英语水平不能够循序渐进; ESP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急需专业进修才能驾驭课堂,然而短期的学习并不能真正满足课程需要;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沦为教材的电子翻版,同时却失去了真实的面对面交流情景,语言的学习过程显得更加枯燥;听说课程涉及的多是一般性话题,学生走出课堂还是不能解决实际学习和毕业后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这种所学内容与应用实践的脱离其实正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争议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中,还需要发展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在应用英语中获得技能提高,进而利用这种技能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服务。
二、研究式学习
研究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不仅仅是学习方法或教学策略,更是一种学习和教学模式和理念。它以学科的核心概念为中心,要求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项目研究,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制作作品的形式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研究式学习基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又融合了多元智能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是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有本质区别的全新现代学习模式。它包含着四个基本因素:(1)内容:现实生活和真实情景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多学科交叉的问题,应该与学生兴趣一致。(2)活动:学生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如实验、观察、文献和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解决面临的问题所采取的探究行动。(3)情境:要求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其他社会团体间的协作,鼓励学生使用并掌握各种技术工具。(4)结果:除了展示的研究结果,学生可得到丰富的学习成果,如运用知识的技能和策略等,这些成果都可以运用到终身学习当中。
研究式学习作为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能否解决上文所提到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它究竟又会对课程带来什么样的变革和影响?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提出下面设想的出发点。
三、研究式学习在大学英语高级课程中的应用设想
大学英语课程中可引入研究式学习作为教学和学习模式,为已经达到一般要求、有英语学习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的学生,或有专业英语学习需求的学生,开设大学英语高级课程。此类课程强调在语言应用中获得技能的提高和与专业方向的结合。按照研究式学习的操作程序,此类高级课程通过以下六个步骤完成:
1.选定课题。教师可列出备选课题清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初选,抑或由学生提出研究课题,教师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或是否有能力研究。课题完成和进行过程必须使用英语作为技能工具之一,且最好与学生专业相关。以笔者所在的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确定观察研究接诊外国患者的过程,以国际医患交流为课题;而营销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透彻分析一个跨国公司的经典营销案例;等等。教师应给予选题方法的集体指导,并协调学生组成研究小组。
2.制订计划。学生须以英语书面形式呈报研究设计、时间安排和活动计划,教师审阅通过后方能执行。学生小组讨论形成设计和计划,教师集体指导研究设计和计划书的写作方法,并根据细节单独指导,同时控制讨论时的语言使用。
3.活动探究。此阶段为学习的核心阶段,也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教师介绍不同的研究方法后,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查阅文献和个案调查等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对内容和想法做及时的记录,并依据记录提出假设,使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最终研究结果。教师要建立无障碍的沟通平台,使学生的问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例如,教师可就如何使用电子或在线辞典和外文数据库、如何浏览有价值外文期刊文章等给予指导,并利用博客、电子信箱等方式应对课外求助。研究方法可以分阶段集中讲授的形式进行,同时教师也要融入学生小组当中,作为学习者学习与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使自己在专业方向有所发展。
4.研究结题。研究项目要以论文或者其他作品的形式结题。学生对其研究过程进行语言描述,并展示研究成果。教师指导结题论文的写作,指导学生回顾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
5.成果交流。学生小组间应交流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汇报给班级的其他小组,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教师应监控语言的使用。
6.学习评价。这部分也可和成果交流一起进行。评价必须包括整个学习流程每个环节的评价,也包括对研究结果的综合评价;可包括教师和其他小组的评价,也可请专家和专业课教师到场评估打分,学生和教师可从中总结提高的技能和积累的经验。
四、意义
研究式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无视个性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情形不再出现在高级英语课堂当中,取而代之的是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
研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课题难度,可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学习活动不再拘泥于教材。学生积累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可以继续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和夯实,甚至可以用来终身学习。
教师在研究式学习中的角色与传统接受式学习相比有了重大的转变,将作为学习者中的一员平等地参与到小组研究当中。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不必对课题的专业知识了如指掌,但可能成为最先掌握相关知识的学习者,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巩固所学,自然在英语外的其他专业方向也会有所发展,为构建更为完整的ESP课程积累学识。
多媒体和网络平台在研究式学习中只是获取信息的媒介,不再是承载知识的课本翻版。学生将不以在多媒体课件或网络平台上“看”到要学习的内容为目的,而是要利用这些媒介来“找”需要的信息。这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网络和多媒体应用相似,它们是作为活的工具被学生掌握的。
最重要的是,研究式学习强调在现实生活和真实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研究结题后得到的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单词、句型或是表达方式,而是用单词、句型或表达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这会让学生在语言获得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研究式学习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毕业后要面临的真实情景的预演,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心理感受,都会让他们准备好去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点倾向[J].教学与管理,2002(6).
[2]倪冰.基于项目的学习理论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OL].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8033105.nh&dbname=CMFD2008,2008-
03-11.
[3]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OL].http://epub.cnki.net/grid
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3031317.nh&dbname=CMFD2002,2003-01-15.
[4]吴莉霞.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基于项目学习(PBL)的研究与设计[D/OL].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6078023.nh&dbname=CMFD
2006,2006-07-18.
[5]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关键词]研究式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李鹏(1981- ),男,河南安阳人,天津中医药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天津30019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0-0131-01
一、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改革和问题
近年来,依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许多高校都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例如,依据学生基础水平进行分级教学,加大听说课在课程中的比重,积极探索专业方向与英语课程的结合(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ESP),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这些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具体表现为:分级后基础和高级课程的难度趋同,或忽视知识结构完整性和连续性,学生英语水平不能够循序渐进; ESP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急需专业进修才能驾驭课堂,然而短期的学习并不能真正满足课程需要;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沦为教材的电子翻版,同时却失去了真实的面对面交流情景,语言的学习过程显得更加枯燥;听说课程涉及的多是一般性话题,学生走出课堂还是不能解决实际学习和毕业后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这种所学内容与应用实践的脱离其实正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争议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中,还需要发展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在应用英语中获得技能提高,进而利用这种技能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服务。
二、研究式学习
研究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不仅仅是学习方法或教学策略,更是一种学习和教学模式和理念。它以学科的核心概念为中心,要求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项目研究,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制作作品的形式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研究式学习基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又融合了多元智能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是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有本质区别的全新现代学习模式。它包含着四个基本因素:(1)内容:现实生活和真实情景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多学科交叉的问题,应该与学生兴趣一致。(2)活动:学生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如实验、观察、文献和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解决面临的问题所采取的探究行动。(3)情境:要求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其他社会团体间的协作,鼓励学生使用并掌握各种技术工具。(4)结果:除了展示的研究结果,学生可得到丰富的学习成果,如运用知识的技能和策略等,这些成果都可以运用到终身学习当中。
研究式学习作为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能否解决上文所提到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它究竟又会对课程带来什么样的变革和影响?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提出下面设想的出发点。
三、研究式学习在大学英语高级课程中的应用设想
大学英语课程中可引入研究式学习作为教学和学习模式,为已经达到一般要求、有英语学习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的学生,或有专业英语学习需求的学生,开设大学英语高级课程。此类课程强调在语言应用中获得技能的提高和与专业方向的结合。按照研究式学习的操作程序,此类高级课程通过以下六个步骤完成:
1.选定课题。教师可列出备选课题清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初选,抑或由学生提出研究课题,教师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或是否有能力研究。课题完成和进行过程必须使用英语作为技能工具之一,且最好与学生专业相关。以笔者所在的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确定观察研究接诊外国患者的过程,以国际医患交流为课题;而营销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透彻分析一个跨国公司的经典营销案例;等等。教师应给予选题方法的集体指导,并协调学生组成研究小组。
2.制订计划。学生须以英语书面形式呈报研究设计、时间安排和活动计划,教师审阅通过后方能执行。学生小组讨论形成设计和计划,教师集体指导研究设计和计划书的写作方法,并根据细节单独指导,同时控制讨论时的语言使用。
3.活动探究。此阶段为学习的核心阶段,也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教师介绍不同的研究方法后,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查阅文献和个案调查等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对内容和想法做及时的记录,并依据记录提出假设,使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最终研究结果。教师要建立无障碍的沟通平台,使学生的问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例如,教师可就如何使用电子或在线辞典和外文数据库、如何浏览有价值外文期刊文章等给予指导,并利用博客、电子信箱等方式应对课外求助。研究方法可以分阶段集中讲授的形式进行,同时教师也要融入学生小组当中,作为学习者学习与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使自己在专业方向有所发展。
4.研究结题。研究项目要以论文或者其他作品的形式结题。学生对其研究过程进行语言描述,并展示研究成果。教师指导结题论文的写作,指导学生回顾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
5.成果交流。学生小组间应交流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汇报给班级的其他小组,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教师应监控语言的使用。
6.学习评价。这部分也可和成果交流一起进行。评价必须包括整个学习流程每个环节的评价,也包括对研究结果的综合评价;可包括教师和其他小组的评价,也可请专家和专业课教师到场评估打分,学生和教师可从中总结提高的技能和积累的经验。
四、意义
研究式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无视个性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情形不再出现在高级英语课堂当中,取而代之的是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
研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课题难度,可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学习活动不再拘泥于教材。学生积累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可以继续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和夯实,甚至可以用来终身学习。
教师在研究式学习中的角色与传统接受式学习相比有了重大的转变,将作为学习者中的一员平等地参与到小组研究当中。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不必对课题的专业知识了如指掌,但可能成为最先掌握相关知识的学习者,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巩固所学,自然在英语外的其他专业方向也会有所发展,为构建更为完整的ESP课程积累学识。
多媒体和网络平台在研究式学习中只是获取信息的媒介,不再是承载知识的课本翻版。学生将不以在多媒体课件或网络平台上“看”到要学习的内容为目的,而是要利用这些媒介来“找”需要的信息。这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网络和多媒体应用相似,它们是作为活的工具被学生掌握的。
最重要的是,研究式学习强调在现实生活和真实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研究结题后得到的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单词、句型或是表达方式,而是用单词、句型或表达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这会让学生在语言获得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研究式学习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毕业后要面临的真实情景的预演,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心理感受,都会让他们准备好去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点倾向[J].教学与管理,2002(6).
[2]倪冰.基于项目的学习理论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OL].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8033105.nh&dbname=CMFD2008,2008-
03-11.
[3]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OL].http://epub.cnki.net/grid
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3031317.nh&dbname=CMFD2002,2003-01-15.
[4]吴莉霞.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基于项目学习(PBL)的研究与设计[D/OL].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6078023.nh&dbname=CMFD
2006,2006-07-18.
[5]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