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2020年短视频平台集体暴发,从快手与央视春晚合作换来飙升的下载量,到看抖音视频每天得红包,受疫情影响的大众用户,总能及时在短视频中放松心情、获取知识、了解最新时讯。而正在推进媒体融合的传统媒体,也已将短视频视为融媒体产品的重要部分,正在寻求视频化转型。
【关键词】传统媒体 短视频 优势问题
短视频的出现,改写了网络内容传播的格局。过去,人们主要通过文字、音频来获取信息。在短视频的推动下,“读屏时代”悄然到来,人们使用网络浏览、表达与沟通的形式发生着巨大转变。
如果说2017是短视频的创业年,2018是短视频的谋划年,现在看来,2019年则是短视频的探索之年。
2019年,各大短视频平台都在积极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各家媒体也毫不放松警惕,不断深耕短视频,探索差异化的短视频新闻,试图吸引更多受众,获得广泛关注。事实也证明,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富媒體化产品已经成为驱动用户使用时长增长的重要入口。
一、短视频新闻的发展优势
如今,使用成本的降低使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其迅猛发展,成为媒体融合下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再加上5G的到来,不仅能为短视频发展奠定带宽基础,还将进一步增强短视频的用户体验。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99.1%,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①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媒行业竞争也随之日趋激烈。面临自媒体的巨大挑战,传统媒体迫切需要转型创新来吸引更多受众。而契合时代需求的短视频新闻,则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良好切入点。
短视频具备时长短、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表现力强、易传播等特点,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将新闻资讯以短视频形式展现,一是能够有效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提升传播速度;二是能丰富报道形式,为传统媒体增加动力;三是极大地切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信息的接受习惯,使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给短视频新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受众基础。
此外,短视频新闻也同时满足了受众倾向于利用碎片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如今,用户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造成了对大众媒介使用习惯的变化,人们对碎片化时间的管理和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而,传媒业必须要对新闻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策略进行变革,从而适应这种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短视频新闻脱颖而出,它以自身的特性契合了受众时间碎片化的传播情境,满足了人们在碎片时间里的新闻需求,方便了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获取新闻资讯,从而获得受众的欢迎和喜爱。如今,信息采用短小、直观、易传播的方式加以展现,无疑成为不错的选择。
二、传统媒体短视频业务面临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入局短视频该如何在各种新浪潮的冲击中找准定位、实现突围,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面对汹涌而来的媒体融合趋势,传统媒体需认清自身所面临的困境,才能不断寻求到突破的方法。
一是人员水平有差距。常见的短视频主要分为短纪录片型、事件型、技能分享型等类型。面对多样化的短视频,很多从传统媒体起家而转战新媒体的采编、制作人员,多少会受到未经专业系统的训练,而在制作理念、内容构建、画面结构和技术能力上的局限,与专业人员和机构相比,其水平则显得相对业余。而传统媒体中后起的新媒体从业者,虽做了大量新媒体的工作,却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接受过新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使得他们在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等业务上能力有所欠缺,在具体报道中,仍然很难避免各方面的失误。
二是发布渠道与视频平台、流量平台不接轨。目前在传媒界存在这样的现象,传统媒体记者采写的稿件,被梨视频等短视频平台拍客视为重要线索,重新拍摄剪辑并加以制作,变成其平台的爆款产品,从而变现。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得天独厚的一手资源并未充分发挥作用,而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除此之外,火爆当下的抖音、快手等流量平台,已炒火了无数网红和自媒体,然而,部分传统媒体所生产的短视频产品,却多发布在自家媒体的微信公众号、APP、微博等平台,自身流量的局限化,遏制了作品的价值发挥,使其无法进行市场化考量,从而限制了作品的传播以及变现的可能。
三是视频生产与记者采编的优质新闻内容衔接不上。目前,为大力发展短视频新闻,大多数传统媒体都成立了视频生产部门,主要配合记者采访拍摄,此外还会独立制作原创视频。
配合采访方面,视频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与采访部门的记者因个人思路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或多或少存在不能够充分衔接的现象,加上内容包装能力和人力成本有限,很多有可能成为爆款的新闻线索却与爆款产品失之交臂,没能得到准确且最大化的表达。
原创视频方面,视频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不是一线记者,获取资源受到限制,会造成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产品思路不够系统、清晰,选题较为空洞乏味,从而致使作品缺乏创新、设计和可读性。
三、传统媒体如何在短视频上发力
短视频新闻短平快、内容直观、形象丰富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生力军。当下,娱乐、生活等类型的短视频受到人们追捧,而短视频新闻的发展,还有很大深耕空间。
事实上,传统媒体在新闻领域一直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量的新闻专业人才、丰富的新闻生产经验、诸多的新闻资源、高度的公信力和受众认可度等都是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怎样将这些优势最大化利用,转化为高质量的短视频新闻,形成持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要坚持“内容为王”。优质内容从来都是形成爆款产品、构建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法宝,在短视频新闻发展过程中,吸引受众,获取关注,永远离不开好的创意和内容。持续生产、制作出优质内容的短视频新闻,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短视频新闻的出现,向受众提供了全新的叙事模式及新闻视角。如何让受众有“沉浸感”,内容质量上,要善于挖掘新时代身边的故事、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大时代。另外,还需有独特的视角并注重短视频新闻的持续热度,从热点话题、情节冲突、优质视觉素材及深度背景等方面多角度展示短视频内容,从而吸引受众。
其次,发布时既要造船出海也要借船出海。传播力是形成影响力的前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生产格局已经形成,在这个全员媒体、全息媒体、全程媒体、全效媒体的时代,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平台,领先数据流量,扩大传播范围,使短视频新闻得以效益最大化十分重要。
如今,传统媒体在逐渐入驻各流量平台。人民网发布的《2019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党报在各个渠道的覆盖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全部党报的网站开通率依旧最高,为93.4%;其次为聚合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平台,入驻率均超过80%;76.1%的党报建设了自有新闻客户端;73.5%入驻微博平台;半数党报开通了抖音号。省级党报在各个渠道的覆盖最为完备,除抖音平台外,其他渠道覆盖率均为100%。其次是中央级党报,除自建客户端和抖音平台外,其他渠道均已全部覆盖。地市级党报各个传播渠道的覆盖率相对较低,但均较2018年同期也有所加强,各渠道的覆盖率提升较为明显。②
流量平台的发布,除可以形成规模化和影响力外,媒体还能利用其数据反馈,不断改良,实现产品市场化,打造传统媒体自己的视频品牌,形成效果可控、可预判的传播链条。
此外,技术的开发与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媒体有大量技术创新需求,而技术人员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能力,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最终效果及媒体的实力。全面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制作优质短视频新闻乃至提升媒体实力的关键。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9590.htm
②人民网. 2019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報告 [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730/c120837-31263678.html
作者简介:梁亮,内蒙古日报社记者
编辑:长 青
【关键词】传统媒体 短视频 优势问题
短视频的出现,改写了网络内容传播的格局。过去,人们主要通过文字、音频来获取信息。在短视频的推动下,“读屏时代”悄然到来,人们使用网络浏览、表达与沟通的形式发生着巨大转变。
如果说2017是短视频的创业年,2018是短视频的谋划年,现在看来,2019年则是短视频的探索之年。
2019年,各大短视频平台都在积极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各家媒体也毫不放松警惕,不断深耕短视频,探索差异化的短视频新闻,试图吸引更多受众,获得广泛关注。事实也证明,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富媒體化产品已经成为驱动用户使用时长增长的重要入口。
一、短视频新闻的发展优势
如今,使用成本的降低使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其迅猛发展,成为媒体融合下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再加上5G的到来,不仅能为短视频发展奠定带宽基础,还将进一步增强短视频的用户体验。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99.1%,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①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媒行业竞争也随之日趋激烈。面临自媒体的巨大挑战,传统媒体迫切需要转型创新来吸引更多受众。而契合时代需求的短视频新闻,则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良好切入点。
短视频具备时长短、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表现力强、易传播等特点,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将新闻资讯以短视频形式展现,一是能够有效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提升传播速度;二是能丰富报道形式,为传统媒体增加动力;三是极大地切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信息的接受习惯,使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给短视频新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受众基础。
此外,短视频新闻也同时满足了受众倾向于利用碎片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如今,用户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造成了对大众媒介使用习惯的变化,人们对碎片化时间的管理和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而,传媒业必须要对新闻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策略进行变革,从而适应这种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短视频新闻脱颖而出,它以自身的特性契合了受众时间碎片化的传播情境,满足了人们在碎片时间里的新闻需求,方便了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获取新闻资讯,从而获得受众的欢迎和喜爱。如今,信息采用短小、直观、易传播的方式加以展现,无疑成为不错的选择。
二、传统媒体短视频业务面临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入局短视频该如何在各种新浪潮的冲击中找准定位、实现突围,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面对汹涌而来的媒体融合趋势,传统媒体需认清自身所面临的困境,才能不断寻求到突破的方法。
一是人员水平有差距。常见的短视频主要分为短纪录片型、事件型、技能分享型等类型。面对多样化的短视频,很多从传统媒体起家而转战新媒体的采编、制作人员,多少会受到未经专业系统的训练,而在制作理念、内容构建、画面结构和技术能力上的局限,与专业人员和机构相比,其水平则显得相对业余。而传统媒体中后起的新媒体从业者,虽做了大量新媒体的工作,却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接受过新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使得他们在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等业务上能力有所欠缺,在具体报道中,仍然很难避免各方面的失误。
二是发布渠道与视频平台、流量平台不接轨。目前在传媒界存在这样的现象,传统媒体记者采写的稿件,被梨视频等短视频平台拍客视为重要线索,重新拍摄剪辑并加以制作,变成其平台的爆款产品,从而变现。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得天独厚的一手资源并未充分发挥作用,而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除此之外,火爆当下的抖音、快手等流量平台,已炒火了无数网红和自媒体,然而,部分传统媒体所生产的短视频产品,却多发布在自家媒体的微信公众号、APP、微博等平台,自身流量的局限化,遏制了作品的价值发挥,使其无法进行市场化考量,从而限制了作品的传播以及变现的可能。
三是视频生产与记者采编的优质新闻内容衔接不上。目前,为大力发展短视频新闻,大多数传统媒体都成立了视频生产部门,主要配合记者采访拍摄,此外还会独立制作原创视频。
配合采访方面,视频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与采访部门的记者因个人思路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或多或少存在不能够充分衔接的现象,加上内容包装能力和人力成本有限,很多有可能成为爆款的新闻线索却与爆款产品失之交臂,没能得到准确且最大化的表达。
原创视频方面,视频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不是一线记者,获取资源受到限制,会造成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产品思路不够系统、清晰,选题较为空洞乏味,从而致使作品缺乏创新、设计和可读性。
三、传统媒体如何在短视频上发力
短视频新闻短平快、内容直观、形象丰富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生力军。当下,娱乐、生活等类型的短视频受到人们追捧,而短视频新闻的发展,还有很大深耕空间。
事实上,传统媒体在新闻领域一直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量的新闻专业人才、丰富的新闻生产经验、诸多的新闻资源、高度的公信力和受众认可度等都是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怎样将这些优势最大化利用,转化为高质量的短视频新闻,形成持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要坚持“内容为王”。优质内容从来都是形成爆款产品、构建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法宝,在短视频新闻发展过程中,吸引受众,获取关注,永远离不开好的创意和内容。持续生产、制作出优质内容的短视频新闻,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短视频新闻的出现,向受众提供了全新的叙事模式及新闻视角。如何让受众有“沉浸感”,内容质量上,要善于挖掘新时代身边的故事、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大时代。另外,还需有独特的视角并注重短视频新闻的持续热度,从热点话题、情节冲突、优质视觉素材及深度背景等方面多角度展示短视频内容,从而吸引受众。
其次,发布时既要造船出海也要借船出海。传播力是形成影响力的前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生产格局已经形成,在这个全员媒体、全息媒体、全程媒体、全效媒体的时代,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平台,领先数据流量,扩大传播范围,使短视频新闻得以效益最大化十分重要。
如今,传统媒体在逐渐入驻各流量平台。人民网发布的《2019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党报在各个渠道的覆盖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全部党报的网站开通率依旧最高,为93.4%;其次为聚合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平台,入驻率均超过80%;76.1%的党报建设了自有新闻客户端;73.5%入驻微博平台;半数党报开通了抖音号。省级党报在各个渠道的覆盖最为完备,除抖音平台外,其他渠道覆盖率均为100%。其次是中央级党报,除自建客户端和抖音平台外,其他渠道均已全部覆盖。地市级党报各个传播渠道的覆盖率相对较低,但均较2018年同期也有所加强,各渠道的覆盖率提升较为明显。②
流量平台的发布,除可以形成规模化和影响力外,媒体还能利用其数据反馈,不断改良,实现产品市场化,打造传统媒体自己的视频品牌,形成效果可控、可预判的传播链条。
此外,技术的开发与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媒体有大量技术创新需求,而技术人员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能力,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最终效果及媒体的实力。全面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制作优质短视频新闻乃至提升媒体实力的关键。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9590.htm
②人民网. 2019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報告 [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730/c120837-31263678.html
作者简介:梁亮,内蒙古日报社记者
编辑:长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