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手落笔随浓随淡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HT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想如果回到大唐盛世,我去拜谒许太学,那不用问童子,他一定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他在大山里也不采药,一定是提着一支笔,坐对着大山,相看两不厌。待到日薄西山,他也就收拾好笔墨,飞鸟相与还。但这也绝不仅仅是设想。工作再繁忙,许太学一旦觅得空闲,就转进大山。如果问他为何如此乐此不疲,他一定会回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生长在广西大山之中,许太学敦厚纯朴,胸次洒脱。大学毕业后,他入大化县旅游局工作,兴之所至,登山临水,展卷即画。我有幸见过其早年所作之山水,挥洒不凡,颇具雄强刚健之气度。恽寿平在《南田画跋》中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后来,许太学拜在广州美术学院李劲堃教授门下,画风一变,自早年“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之山水,逐渐转入“笔墨摄情”。
  许太学之山水,分为写生与创作两个部分。虽然以写生与创作分,对有些画家来说是不合适的,但这样分类,是为了凸显其目前的绘画状态,即师造化与笔墨探索并行。他的写生小品与山水创作确有较大的差别。首先是绘画理念不同。前者,在师古人的基础之上师造化,正所谓笔墨固然重要,丘壑也不应忽视;后者,则是以笔墨形式来造境,求天地之所无。其次,尺幅大小有别,他外出写生,多以小品册页为主,所画之景,皆为山间田头,与自然山水近;但其写生之目的不仅在于探究“万物之理”,更是借“原万物之理”来进行水墨探索。其写生也是为了创作之“笔墨摄情”而备,所谓的师造化与笔墨探索,实际上也并行不悖。
  许太学喜用方正的大尺幅,布局多饱满繁密,追求“繁中置简,静里生奇”。我甚至一度猜测,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尺幅,是为了能有足够的施展空间来释放他“游戏笔墨”的个人趣味。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尤其钟情于以水墨来写山川林壑,其无限可能的情境表达,就是探索的乐趣。其水墨写就的山水,亦完全是他心中所造之境。正如李劲堃这样评价:“许太学的作品用笔细致而又怡然自得,安闲中充盈雍容之气,远可注目神游,近可细索把玩,尽显画家对现代事物的境象、符号的独特探索与思考。”在广州美术学院求学期间,他并没有沉浸在传统山水画程式的临摹之中,而是借来大量的西方现代抽象画派书籍来研究,从中寻找可资借鉴的营养成分。其作无论是在皴法与布局上,还是在创作思想上,都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其作品甚至会走向纯粹的抽象。正如董其昌《画旨》云:“以境界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对于许太学来说,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形式在摆脱了自然造化的束缚之后,并不影响绘画之意境的营造。因此,他一方面在写生的过程中借助探求自然之理来练习对笔墨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又在笔墨形式表现力上下功夫,在笔墨的无穷变化中写尽山水之情。
  方薰《山静居画论》云:“作画有自淡至浓,次第增添,固是常法。然古人画有起手落笔,便随浓随淡成之。”许太学作画,这一点与古人颇为相似,点墨落纸处,自然凑泊,不作次第增添。从一定程度来讲,他更擅长以淡墨作画,他常常忘情于淡墨之万千变化而自得其乐。虽然是随意为之,但最终之山水,又是得意忘象,味之无尽。他的这种能力并非源自天资颖悟,而是经年累月地涵泳于心、练之于手。说起用墨,许太学常常引以为自豪地说:“用墨无他,唯在洁净。”此“洁净”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画之技法层面,即用笔、用水、用墨之“干净”,笔头不可掺杂未用尽之点墨。我曾得见其濡毫点墨调水之状,如蜻蜓点水,从容不迫。而其调墨后之水亦清洁如初,无一笔墨渍。另一层含义则是作画不可“营营世念,澡雪未尽”;亦不可拖泥带水,犹豫不决。正如笪重光《画筌》云:“山川之气本静,笔躁动则静气不生;林泉之姿本幽,墨粗疏则幽姿顿减。”许太学之山水,用笔总是不温不火,随机应变。用墨“不滞不枯,使石上苍润之气欲吐,尽得墨之气”,而无一点“淡雅则枯涩,老健则重浊,细巧则怯懦”之病。
  记得许太学曾经说过,他对家乡的山水有着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既包含着对家乡的爱,又掺杂着因家乡大山阻隔而造成的与外界交通往来不便的恨。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大山是许太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从生存的角度而言,大山的阻隔又造成了他生活上的清贫。但也是这种清贫生活,使他与世无争,在深山中陶然自得。
  如果理解了许太学这种复杂的个人情感,也许也就可以推测为什么在他的山水画中符号化的物象总是聚集在一起,其中或是因为对生存空间的焦虑在山水画上的投射,也或是因为在拥塞的分割布局之中的苦心经营。而其山水物象之环抱起伏,从来都不是逸笔草草,亦非争巧拙于毫厘。墨色之间涵浸道趣,亦少斧凿之痕。集中物象而成山水,却是渐老渐熟。
  画家张庚在《图画精意识·画论》中说:“画虽艺事,亦有下学上达之工夫。下学者,山石水木有当然之法,始则求其山石水木之当然,不敢率意妄作,不敢师心立异,循循乎古人规矩之中,不失毫芒,久之而得其当然之故矣,又久之而得其所以然之故矣。得其所以然而化可几焉。至于能化,则虽犹是山石水木而诚者视之,必曰:艺也,进乎道矣,此上达也。”在写生之中,许太学循古人之规矩;在水墨山水创作中,得其所以然而化,追求着繁密布局变化的极致、墨色变化的极致以及物象符號化的极致,必将自成一家,观者拭目俟之。
其他文献
安徽博物院  书法是中国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极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安徽博物院藏中国古代书法作品数量众多,年代自晋唐至明清,名家荟萃,翰墨飘香,熠熠生辉。本文结合中国书法发展史,对安徽博物院藏中国古代书法之精品名作做概括梳理,与广大书法爱好者、研究者共同探讨。  一、晋唐宋元的书法  写经体是中国书法一种独特的形式,最初以实用为目的,后来在佛家和书家的共同参修中逐渐发展成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画的审美语言和语境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树立正确和行之有效的写生和创作观念并就如何进行相应的实践练习,是现今中国花鸟画基础教学研究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花鸟画教学;写生与创作;传统和新意  “写”和“生”,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被赋予了美的意蕴,维系着人们对生命的赞美和对人之精神世界的吟咏,同时也是艺术家创作的来源和根本手段。“写”有记录、宣泄
期刊
2013年,《书法报》邀请湖北美院副教授、文艺学博士许伟东撰写了为期一年的《二十世纪书家回眸》专栏。我当时担任这个栏目的责任编辑,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负责与许伟东保持具体的沟通和联络,每周都会与他在电话或网络中交流。  许伟东先生为人师表,身上具有很多可贵的品质,他不仅撰文深入、思考新颖,而且对待所承担的工作总是一丝不苟,所以跟他的合作始终顺利而开心。我还进一步发现,他不但对书法史论有独到的钻研
期刊
《周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并称华夏显学,历代相传,开枝散叶。“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仁人君子,出世入世,修身立人。双樑先生学兼三教,贯之以道,尚之以道,以形而上之道,入于金石笔墨,又以金石笔墨之器,反证道之无穷奥妙。如庖丁解牛,“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不刻意而高,无江海
期刊
元代以来,伴随文人士大夫集团的异军突起,画坛主流审美趋势逐渐由院体的工谨秀丽变为文人的水墨写意。在此过程中,花鸟画创作也在“徐熙野逸”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写意花鸟画传统。与之相比,自黄筌以来兴起的工笔花鸟画虽然经历了宋代画院的勃兴和明代画院的短暂复兴,但仍然不能掩其颓势。清朝郎世宁等西洋画家的写真手法也许可以从技法上为工笔花鸟画提供技艺的突破,但从精神内涵上说,工笔花鸟画并未突破装饰之外的创作意图,亦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以汉墓中乐舞图像的形态和功能阐释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学界关于汉墓乐舞图像的阐释类型进行分析。本文分析了汉基乐舞图像的“固定组合”方式,分别对乐舞图像功能的整体说、现世娱乐说、仙界娱乐说、太阴炼形之墓主升天庆贺说四种不同的阐释观点进行陈述与讨论,指出在汉墓乐舞图像形态与功能的研究中不能局限于一元,应注重整体文化语境与历史背景,实现多元阐释。  关键词:汉墓乐舞图像;一元局限;多元闡释  
期刊
年过半百的刘庆杰是一位以章草见长,兼攻篆、行、草,颇有禀赋的勤奋书法艺术追求者。近年来,他的作品因多次在国展中入展、获奖而书名远播,受到了诸多书法名家的关注和好评。诚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景岳先生所述:“刘庆杰的作品,不仅具有北方雄强的一面,还有南方抒情的特点,两者的结合代表着刘庆杰对美的一种个性化追求!”在熟悉刘庆杰的人眼中,他平实宽厚、坦荡正直,又天资聪颖,有着朴实而淡
期刊
今年1月《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08》迎来了第3次印刷,海外版版权也在积极洽谈中。一本看似只有专业人士才会研读的“厚重”学术书如何才能畅行在学生、大众读者和美术研究者之间,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当今艺术品不再只属于收藏家,艺术家不再封存自己的艺术作品。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只有使作品“流动”才能让作品获得生气,体现价值,让艺术走进大众,参与生活。这就需要在积极提高大众审美的同时让大众了解艺术的发展
期刊
内容提要:明清时期,陶瓷手工业迅速发展,工艺不断完善,技法不断成熟。景德镇御窑厂的设立使得陶瓷的艺术性大大增强,统治者的审美意志促使陶瓷装饰题材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更新了陶瓷艺术的表现题材,版画“以线造型”的装饰方式影响了陶瓷艺术的技法体系,文人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理念又影响了陶瓷绘画的形式语言。这些因素使得陶瓷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器形的约束,瓷上绘画不再是简单的器皿装饰而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
期刊
清初的画僧石涛(1642—1707),因坎坷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变的艺术面貌、反对法度的创新精神等,近百年来始终为海内外学界关注和研究。在其主要经历、书画诗歌创作、艺术思想等方面,学界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石涛的研究该如何出新,是很多学者都在思考的新问题。  2019年8月,张长虹教授推出新著《我用我法——石涛艺术与社会接受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这本关于石涛的研究著作,以广阔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