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媒体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应该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其中,《南方周末》一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勇于自我反思,是有责任媒体的代表之一。本文以近期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为个案,从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探讨其就此类公共暴力事件报道的新闻框架。由此,本文提出此类事件中媒体合理的角色定位;并从责任意识出发对媒体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暴力事件 框架分析 《南方周末》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各种矛盾相对尖锐,社会公共事件屡发的时期。2010年初发生的校园暴力杀人事件就是个典型,而且后期形成了连锁反应。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发生在2010年3月23日7点20分,55秒内,8个孩子死亡,5个孩子重伤;4月28日上午,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凶手郑民生伏法,当天下午3时许,广东雷州教师陈康炳潜入雷城第一小学,用水果刀砍伤16名学生、1名教师;4月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一名无业人员徐玉元潜入泰兴镇中心幼儿园,持刀砍伤32人,其中学生29名;4月30日7点40分左右,山东潍坊市坊子区尚庄村村民王永来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将汽油浇在自己身上并抱住两名学生点燃,学校老师将学生抢出,王永来当场烧死;再加上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的事件和5月12日陕西南郑县幼儿园的暴力事件,在不到两月时间里,发生了6起校园惨案。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争论特别激烈的是媒体的报道是否起到对施暴者的“心理暗示”作用,从而导致了连续的暴力事件。
本文通过就《南方周末》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做了框架分析,尤其是对其报道过程中的注意力转向问题进行了分析。由此对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报道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该起到什么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履行其社会责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众所周知,传播媒介是我们了解不可亲身感知的外部世界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客观世界信息与事实的报道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外在世界的“拟态环境”。由此,媒介的报道态度和倾向会对我们对事实和社会的认知与建构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其《框架分析》中指出:所谓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①
在传播内容研究领域,框架分析被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新闻文本的方法。框架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为新闻事件赋予意义”,媒体框架以前后一致的方式来对新闻事件做出选择、强调和排除,使得对事件的某些理解在文本里更加突出、并且成为受众感知到的社会真实。②
台湾学者臧国仁在其框架理论的研究中,将框架分为高层框架、中层框架和底层框架。三者在相互影响和共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议题的框架建构,形成了传播者的意见和报道态势。
第一,高层结构。该层结构是指对某一个事件的定性,以及在报道中所营造的报道“氛围”。标题和直接引语对叙述的高层结构有相当程度的展现。
第二,中层结构。该层结构是指事件报道的话语框架。话语框架通常由九个要素构成,它们分别为:版面位置、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以及报道发出地点、消息来源、事件结果、口语反应、评估、预测、先前片段。
第三,底层结构。该层结构是指表现框架所运用的语言符号手段和策略。③
二、分析步骤
本文以时间范围作为样本采集的界限。调查中所选取的文本时间跨度是2010年3月24日至5月24日。从3月24日《南方周末》网站上出现第一篇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起,至5月23日最后一篇报道后基本淡出。本文将《南方周末》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10年3月24日起,也就是福建南平血案后第二天,《南方周末》网站登载第一篇报道,至4月28日同时登载三篇关于“南平事件”的后续报道为止。
第二阶段,从4月30日以特稿形式登载北京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方可成的博文起,至5月24日为止。
之所以做这样的划分,是因为从第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即“福建南平事件”之后到4月30日,在短短的四十多天时间内又相继发生了四起校园暴力事件,引起党中央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时,关于是媒体报道间接(非故意)诱导了连续的暴力事件中施暴者心理的讨论和批评顿时被炒得沸沸扬扬,媒体的报道受到了隐形控制,于是从4月30日起《南方周末》的报道侧重点和策略发生了转变,以至于,除了“南平事件”之外的后几起案件根本没有做具体案件的深度报道。
三、分析和讨论
(一)对于第一阶段的分析和讨论
1、高层结构分析和讨论
“福建南平事件”之后第二天,也就是3月24日《南方周末》登载了《福建南平凶案:凶犯求职屡受挫 “我对社会不满”》,报道在标题中用直接引语引用当事人的话“我对社会不满”,开门见山的呈现了它的关注对象和关注点。4月28日,也就是南平凶犯郑民生执行死刑的当天晚上,登载了《前女友回忆郑民生:“他一直觉得我要害他”》、《南平杀童案:死刑后,大家都解脱了》以及《精神鉴定何时出现“珍贵范本”—重大命案中的精神病鉴定现状》三篇文章,从标题上来看,《南方周末》着重分析施暴者精神病态且矛头直指我国精神病鉴定制度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死刑后,大家都解脱了”也是一种无奈的抗议。
从对高层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报道暴力事件时,《南方周末》并没有仅仅就事论事,它不仅关注事件的发展态势和真相,同时更多地是关注案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层面的缺失,以这样的框架来筛选和重构事实。
2、中层结构分析和讨论
这一阶段共六篇报道两篇评论,其中两篇评论都出自于其“本报评论员”,评论中对这一事件做出了评估也表明了它的态度和观点,如:“受伤孩子那么多,有病的何止一两个凶手”,“不能把管治社会的一些理念和措施带进学校”,“我们不仅需要国家的强大,我们还需要——甚至更需要——公民社会”等。
有三篇报道是对“南平事件”凶犯郑民生的生平背景介绍,包括先前片段和历史。报道中大量采用与郑民生有实际接触的身边人(包括家人、邻居、前女友、同事、朋友等)的话语来解读凶犯,意图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还原事实、追根溯源。并且,在报道《南平·杀童事件》中详细的讲述了福建南平三官堂(也就是郑民生生活的地方)底层民众的生活现实。由此,引导读者从这些事实中推导出凶犯从人变成“魔”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偶然以及必然。
另有两篇报道是关于案件进展和结果的,其中也是大量引用与案件直接相关和非直接相关人员(郑民生家人、同事、专家、学者、办案人员等)的言语来展现整个事态的发展和案件的后期影响。并且,报道中对郑民生的判决程序提出质疑,矛头指向精神鉴定制度和法律的不完善,如:“优先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才能决定后续的公诉、庭审和判决”,是否做精神鉴定要‘酌情考虑’和“死刑判决似乎顺应其时”等等。
由以上分析得出,中层结构通过对事件的历史、发展、结果、影响和评估等来构建《南方周末》独特的话语框架,就是全面、综合的分析和考察这一社会恶性事件,重视理性和法制,崇尚人文关怀,探究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不是浅显的就事论事。
3、低层结构分析和讨论
低层选择是为了表现以上层次所构建的框架,主要是语言符号手段和策略的运用,包括字、词、句的选择,特殊短语、暗语等的使用。在我们对相关报道内容的分析中,发现了以下几个文本或是言语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南方周末》惯用的报道手法和策略。
【关键词】校园暴力事件 框架分析 《南方周末》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各种矛盾相对尖锐,社会公共事件屡发的时期。2010年初发生的校园暴力杀人事件就是个典型,而且后期形成了连锁反应。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发生在2010年3月23日7点20分,55秒内,8个孩子死亡,5个孩子重伤;4月28日上午,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凶手郑民生伏法,当天下午3时许,广东雷州教师陈康炳潜入雷城第一小学,用水果刀砍伤16名学生、1名教师;4月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一名无业人员徐玉元潜入泰兴镇中心幼儿园,持刀砍伤32人,其中学生29名;4月30日7点40分左右,山东潍坊市坊子区尚庄村村民王永来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将汽油浇在自己身上并抱住两名学生点燃,学校老师将学生抢出,王永来当场烧死;再加上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的事件和5月12日陕西南郑县幼儿园的暴力事件,在不到两月时间里,发生了6起校园惨案。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争论特别激烈的是媒体的报道是否起到对施暴者的“心理暗示”作用,从而导致了连续的暴力事件。
本文通过就《南方周末》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做了框架分析,尤其是对其报道过程中的注意力转向问题进行了分析。由此对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报道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该起到什么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履行其社会责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众所周知,传播媒介是我们了解不可亲身感知的外部世界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客观世界信息与事实的报道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外在世界的“拟态环境”。由此,媒介的报道态度和倾向会对我们对事实和社会的认知与建构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其《框架分析》中指出:所谓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①
在传播内容研究领域,框架分析被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新闻文本的方法。框架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为新闻事件赋予意义”,媒体框架以前后一致的方式来对新闻事件做出选择、强调和排除,使得对事件的某些理解在文本里更加突出、并且成为受众感知到的社会真实。②
台湾学者臧国仁在其框架理论的研究中,将框架分为高层框架、中层框架和底层框架。三者在相互影响和共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议题的框架建构,形成了传播者的意见和报道态势。
第一,高层结构。该层结构是指对某一个事件的定性,以及在报道中所营造的报道“氛围”。标题和直接引语对叙述的高层结构有相当程度的展现。
第二,中层结构。该层结构是指事件报道的话语框架。话语框架通常由九个要素构成,它们分别为:版面位置、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以及报道发出地点、消息来源、事件结果、口语反应、评估、预测、先前片段。
第三,底层结构。该层结构是指表现框架所运用的语言符号手段和策略。③
二、分析步骤
本文以时间范围作为样本采集的界限。调查中所选取的文本时间跨度是2010年3月24日至5月24日。从3月24日《南方周末》网站上出现第一篇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起,至5月23日最后一篇报道后基本淡出。本文将《南方周末》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10年3月24日起,也就是福建南平血案后第二天,《南方周末》网站登载第一篇报道,至4月28日同时登载三篇关于“南平事件”的后续报道为止。
第二阶段,从4月30日以特稿形式登载北京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方可成的博文起,至5月24日为止。
之所以做这样的划分,是因为从第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即“福建南平事件”之后到4月30日,在短短的四十多天时间内又相继发生了四起校园暴力事件,引起党中央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时,关于是媒体报道间接(非故意)诱导了连续的暴力事件中施暴者心理的讨论和批评顿时被炒得沸沸扬扬,媒体的报道受到了隐形控制,于是从4月30日起《南方周末》的报道侧重点和策略发生了转变,以至于,除了“南平事件”之外的后几起案件根本没有做具体案件的深度报道。
三、分析和讨论
(一)对于第一阶段的分析和讨论
1、高层结构分析和讨论
“福建南平事件”之后第二天,也就是3月24日《南方周末》登载了《福建南平凶案:凶犯求职屡受挫 “我对社会不满”》,报道在标题中用直接引语引用当事人的话“我对社会不满”,开门见山的呈现了它的关注对象和关注点。4月28日,也就是南平凶犯郑民生执行死刑的当天晚上,登载了《前女友回忆郑民生:“他一直觉得我要害他”》、《南平杀童案:死刑后,大家都解脱了》以及《精神鉴定何时出现“珍贵范本”—重大命案中的精神病鉴定现状》三篇文章,从标题上来看,《南方周末》着重分析施暴者精神病态且矛头直指我国精神病鉴定制度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死刑后,大家都解脱了”也是一种无奈的抗议。
从对高层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报道暴力事件时,《南方周末》并没有仅仅就事论事,它不仅关注事件的发展态势和真相,同时更多地是关注案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层面的缺失,以这样的框架来筛选和重构事实。
2、中层结构分析和讨论
这一阶段共六篇报道两篇评论,其中两篇评论都出自于其“本报评论员”,评论中对这一事件做出了评估也表明了它的态度和观点,如:“受伤孩子那么多,有病的何止一两个凶手”,“不能把管治社会的一些理念和措施带进学校”,“我们不仅需要国家的强大,我们还需要——甚至更需要——公民社会”等。
有三篇报道是对“南平事件”凶犯郑民生的生平背景介绍,包括先前片段和历史。报道中大量采用与郑民生有实际接触的身边人(包括家人、邻居、前女友、同事、朋友等)的话语来解读凶犯,意图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还原事实、追根溯源。并且,在报道《南平·杀童事件》中详细的讲述了福建南平三官堂(也就是郑民生生活的地方)底层民众的生活现实。由此,引导读者从这些事实中推导出凶犯从人变成“魔”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偶然以及必然。
另有两篇报道是关于案件进展和结果的,其中也是大量引用与案件直接相关和非直接相关人员(郑民生家人、同事、专家、学者、办案人员等)的言语来展现整个事态的发展和案件的后期影响。并且,报道中对郑民生的判决程序提出质疑,矛头指向精神鉴定制度和法律的不完善,如:“优先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才能决定后续的公诉、庭审和判决”,是否做精神鉴定要‘酌情考虑’和“死刑判决似乎顺应其时”等等。
由以上分析得出,中层结构通过对事件的历史、发展、结果、影响和评估等来构建《南方周末》独特的话语框架,就是全面、综合的分析和考察这一社会恶性事件,重视理性和法制,崇尚人文关怀,探究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不是浅显的就事论事。
3、低层结构分析和讨论
低层选择是为了表现以上层次所构建的框架,主要是语言符号手段和策略的运用,包括字、词、句的选择,特殊短语、暗语等的使用。在我们对相关报道内容的分析中,发现了以下几个文本或是言语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南方周末》惯用的报道手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