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披婚纱 “新娘模特”的的工故事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rej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孩子一定都很向往披上婚纱,成为美丽动人的新娘的那一天。可是,在厦门却有这样一位女孩,她天天披着婚纱,光艳照人地出现,但她却不是新娘,而是一位靠拍婚纱照谋生的“新娘模特”。
  
  发现新行业:做“新娘模特”赚钱
  
  苏雪蓉出生于福建浦城县富岭镇合际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困难,她只读了一年的高中便不得不辍学了。
  2001年底,19岁的苏雪蓉跟着表姐来到上海打工。历经波折之后,她终于在一家制衣厂找到了工作。可是,没干多久,那家制衣厂就倒闭了。无奈之下,苏雪蓉回到福建,到厦门特区找工作。
  到厦门不久,苏雪蓉因为有过制衣厂工作经验,被一家名叫东林服装厂的制衣厂录用了。那里的工资不高,活儿却很累,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0点多,星期天也很少休息。
  干了一段时间后,苏雪蓉有了跳槽的想法,开始有意识地查阅一些招工信息。
  2002年6月,苏雪蓉到一家化妆品公司应聘。凭着人漂亮,肤色白,而且能说会道,她成为了化妆品公司的促销小姐。
  2002年9月的一天,苏雪蓉带着公司的化妆品,来到一家名叫“依人”的影楼促销。谁知,那家影楼的女老板没有“相中”苏雪蓉手中的化妆品,反而“相中”了她这个人。
  原来,女老板当时正准备拍一组比较接近普通市民的婚纱照作为自己影楼的样品。开始时,她去模特公司请了几位专业模特,但因这些模特过于专业,拍出来的婚纱照太过艺术化,与她所希冀的效果相差太远,因此,女老板便动了找一个普通女孩试试的想法。
  那天,她看到“找上门来”的苏雪蓉后,眼前不禁一亮。苏雪蓉气质不错,而且颇有古典美,正是自己心目中的“新娘模特”。
  于是,女老板游说苏雪蓉来给她当“新娘模特”,并许诺给她1000元的报酬。
  根本不了解婚纱照拍摄过程的苏雪蓉听说不用花一分钱,照上几张披着婚纱的照片便可以得到1000元钱,当即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第二天上午,苏雪蓉请了三天的假,如约来到“依人”影楼,做起了“新娘模特”。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化妆后,苏雪蓉换上了漂亮的婚纱。
  第一次穿上婚纱的苏雪蓉走到镜子前仔细地打量自己。望见镜中那个高贵而漂亮的“新娘”后,她惊呆了,怎么也不敢相信那个漂亮得无可挑剔的女孩就是自己。
  随后,她便按照摄影师的指引,开始与“新郎”合影。
  尽管苏雪蓉是一个开朗大方的姑娘,可当那个身穿燕尾服的“新郎”出现在面前时,她的心里仍然升起一种特别复杂的情感,甚至有种出卖自己初恋的感觉。但她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并在心里安慰自己:这只不过是做一次“新娘”模特,与“新郎”合影无非是完成一次“表演”任务而已。
  可不管她如何控制情绪,到了真正与“新郎”一起拍摄一些比较“亲密”的镜头时,她还是感觉到了尴尬。
  其中,要拍一张“新郎”拥着“新娘”,显出千般柔情的镜头。苏雪蓉长这么大从没被男孩拥抱过,当被“新郎”拥到胸前时,她的心一阵狂跳,脸上的神情变得极不自然,并情不自禁地往外躲……
  结果,连拍了几次,都因为苏雪蓉神情木然而没有成功。摄影师只好停下来,说一些调节气氛的话题,让苏雪蓉放松情绪。
  随后,苏雪蓉经过几次调整,终于进入了状态。经过三天的拍摄,苏雪蓉共拍了三百多个镜头,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天晚上,“依人”女老板特地请苏雪蓉去闽南大酒店旋转餐厅吃饭,以示感谢。她不但按事先的约定给了她1000元的报酬,还送给她一套价值近500元的化妆品。
  
  风光背后是难言的心酸
  
  苏雪蓉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挣到了比推销一个月的化妆品还多的工资。与是,她的心里有了新的想法:如果为各影楼打工,当一个职业“新娘模特”,说不定是一个很好的谋生手段。
  从那以后,苏雪蓉出去推销化妆品时,就开始有意识地考察“新娘模特”是否有市场。
  有一天,苏雪蓉去一家名叫“香榭”的影楼推销化妆品。接待她的是一个很年轻的创意部主管。坐下来之后,苏雪蓉便有意识地拿起影楼的婚纱照样本翻看。她在赞美了他们的照片拍得很有特色后,马上转换话题问创意部主管:“你们的样照都是客人留下来的吗?”“有一部分是客人留下的,但大多数不是。”创意部主管如实回答了她。
  苏雪蓉见对方态度很坦诚,便投石问路地把自己做过一次“新娘模特”的经历说了出来。
  创意部主管听后,喜出望外地说:“真的?那什么时候也给我们拍一组照片吧。”两人越聊越投机。临分手时,苏雪蓉给他留下了自己的联络方式。
  三天之后,“香榭”影楼就给苏雪蓉挂了电话,说想拍一组别有风味的野外风景照片,作为影楼的“招牌照”。拍摄大约要花一周时间,报酬是3500元。苏雪蓉几乎没谈什么条件,就和“香榭”影楼签订了拍摄协议。
  随后,苏雪蓉向化妆品公司请了一周的假期。
  尽管有过当“新娘模特”的经历,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这次她还是感到了难言的尴尬。
  “香榭”影楼想拍摄的是一组比较“现代”的照片,所以,摄影师要求模特穿上时髦性感的衣服,动作也要“亲密化”。
  苏雪蓉在更衣室里换上那件薄如蝉翼的婚纱后,发现领口实在太低了,便躲在更衣室里不敢出来。后来,在摄影师的一再催促下,她才红着脸,低着头,慢慢地走出来了。
  当“新郎”从背后抱住她时,她下意识地觉得“新郎”的目光在自己的胸前游移,顿时脸更红了,表情也变得极不自然。
  颇费了几番周折之后,苏雪蓉才拍完这组镜头。更让她感到难堪的是,接下来要与“新郎”拍一组接吻镜头。还没有谈过恋爱的苏雪蓉不愿把自己的初吻献给一个陌生男人,向摄影师提出了改变风格的要求。摄影师只好反复给她做思想工作,说拍摄婚纱照也是一门艺术,就像拍电影一样。苏雪蓉听了,又想到真要把这一职业当成一种谋生手段,就得过这一心理关,便答应下来。
  但在实景拍摄时,苏雪蓉还是仅象征性地在“新郎”的唇上轻轻地碰了一下。
  在给“香榭”影楼当“新娘模特”的过程中,苏雪蓉了解到,每个影楼每年都要更新几次婚纱样照。可由于许多客人都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婚纱照给影楼做样本,所以,影楼只好请一些专业模特做“新娘模特”。但大多数专业模特都嫌影楼出价太低,不愿意来。因此,影楼只好从台湾或上海等大城市购买样照。这样的样照价格不菲,一组普通照片要花费5000元,很有特色的要花费近万元。
  了解了这一行业的特点后,苏雪蓉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给一些影楼拍婚纱照,做专职“新娘模特”。
  2003年初,苏雪蓉终于辞去了化妆品公司的促销工作,做起了专职“新娘模特”。
  “新娘模特”让我赚来了金钱和爱情
  不久,通过“香榭”影楼老板的介绍,苏雪蓉为另外两家影楼做了“新娘模特”。苏雪蓉为人不错,工作兢兢业业,与合作过的老板、摄影师和化妆师都成了好朋友。朋友们又帮她介绍了一些影楼,因此,苏雪蓉的业务一直源源不断。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把这行做好、做精,苏雪蓉报名参加了艺术培训班,学习一些专业表演知识。
  由于苏雪蓉很认真地学习了专业艺术知识,加之她在拍摄中总是虚心向摄影师请教,因此,业务素质提高很快。起初,她要靠设计师帮助设计外型,后来,只要摄影师提出想拍什么样的照片,她就会摆出恰如其分的造型。
  随着苏雪蓉水平的提高,她的报酬也上涨了,由最初拍摄一组照片的1000元报酬升到了5000元。
  从表面上看,给影楼做“新娘模特”是一份很风光的职业,但在风光的背后,隐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和苦涩。
  有一次,苏雪蓉给一家名叫“一见钟情”的影楼拍摄一组海边照片。当时,正值早春,天气十分寒冷,刺骨的海风一吹,身着薄薄婚纱的苏雪蓉开始不停地打抖,可摄影师要求特别严格,一个镜头往往要拍好几次。
  那天,苏雪蓉拍了大半天,才拍完了近一半的镜头。当天晚上,苏雪蓉就患上了重感冒。第二天,她的病情加重,无法再出去拍照。影楼老板以苏雪蓉耽误了他们的拍摄计划为由,不再雇用苏雪蓉拍照,并拒付她的报酬。
  比起这些,更让苏雪蓉难过的是别人的误会。
  有一天晚上,苏雪蓉突然接到了以前一起在服装厂工作的工友打来的电话。工友在电话里大声地责怪她说:“小苏啊,什么时候结婚的?怎么连我这个朋友都没告诉一声?”
  “造谣,我根本没有结婚。”苏雪蓉连忙为自己解释。
  “别不承认了,我前几天已经在影楼看到你跟你男朋友拍的婚纱照了,新郎长得很帅气……”
  苏雪蓉这才知道,原来同事看到了自己给影楼拍摄的婚纱照。可不管如何解释,工友就是不信,让苏雪蓉也无可奈何。
  2003年7月的一天,苏雪蓉的父母突然来到厦门找她。一见面,他们就责问她:“你为什么频繁换男友,而且跟每个人都照了婚纱照。现在,老家的人都知道了,你把我们的脸都丢尽了……”
  原来,苏雪蓉家乡的一个打工妹和男友结婚前,去厦门的几家婚纱店选婚纱,在几家店里都看见了苏雪蓉跟“男友”拍的婚纱照,而且“男友”不是同一人。于是,他们回去就把这事传开了。
  苏雪蓉明白了父母生气的原因后,马上向父母解释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消除他们的误会。等老人的气消后,苏雪蓉又进一步做工作说:“爸爸,其实拍这种照片就像演电影一样,是一门艺术。你们要是不相信女儿,就留下来看看我是怎么工作的。要是我真的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你们就别认我这个女儿。”
  老两口最终还是对女儿表示了信任。在离开厦门时,父亲嘱咐女儿说:“选择什么职业都没错,最重要的是要自重!”
  做了一段时间的“新娘模特”之后,苏雪蓉攒下了一笔数目不菲的钱,更让她感到开心的是,她常常能从中体会到一份美丽的心境。
  有一次,拍摄“新郎”向“新娘”求爱的镜头,在辽阔的大海边,当“新郎”单膝跪下向“新娘”献上玫瑰花时,很少在这种场合流露情感的苏雪蓉竟被这种亦真亦幻的幸福感动了,眼里禁不住流出了泪水。
  那天拍摄完成之后,苏雪蓉的脑子里还一直想着这一画面。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细心的“新郎”晚上给她挂来了电话:“你今天怎么流泪了,是不是遇见什么不开心的事了?”
  此后,“新郎”经常给苏雪蓉挂电话,询问她生活上的事,也交流一些做这一行业的感觉。随着交往的加深,那位叫刘新的小伙子竟走进了苏雪蓉的心里。不久,这对假“新郎”、“新娘”真的谈起了恋爱。
  如今,苏雪蓉仍然在当“新娘”,她不但靠努力赚到了收入,也在体会着当“新娘”的美好心境。
其他文献
田震有首歌叫《怕黑的女人》:“怕黑的女人家里灯火依然,怕黑的女人好想见你一面,哪怕是说的已经与爱无关,她也会感到一丝温暖。” 女人不仅会怕黑,还会害怕老鼠、蟑螂、蜘蛛,害怕困窘、疾病、衰老,害怕冷漠、无助、堕落,女人们追求爱情\美貌和财富\,都是为了获得心底的安然、踏实。  越来越多的女人进入职场、投入创业,锦衣华服堆砌的名利场,钢筋水泥筑就的职业生活,你发现生活永远在平衡和不平衡中游走。爱情、家
期刊
母亲是个哑巴,父亲木讷多病。那时,小伙伴们总不跟我玩,偶尔缺人才开恩一次,可稍不如意就反目成仇,一起拍手高歌:“哑巴妈妈,天黑回家,哇哇叫门,像唤猪娃。”受不了这种羞辱,我就眼睛红红地朝其中喊得最凶的一个扑过去,狠狠地打他,结果他们群起而攻之,吃亏的自然是我。母亲远远看见,赶紧冲过来,咿咿啊啊一通劝阻。不想,这非但不能平息矛盾,反而招致小伙伴们更加放肆的哄笑和叫喊,甚至有土疙瘩飞过来。母亲一把扯过
期刊
我的同事美琳,上个月和在北京工作的男朋友分手了。她说,路遥见人心。从前两个人都在一个城市上班时,浓情蜜意化不开,以为分手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谁知道自从男方调到北方公司后,一切皆有可能。刚开始恨不能一周见一面,后来变成一个月见一次, 再后来是三个月,然后是对方不再主动提出见面。美琳是聪明伶俐的人,索性大方分手。  可是我知道美琳并没有完全放开这一段感情,常会看见她表情落寞,游离在人群之外。我问美琳,
期刊
当“全职太太”逐渐被中国人接受的时候,更加挑战世俗观念的“全职老公”也出现了。一份调查显示,当问及"经济条件允许时,您是否可以放弃工作回归家庭"时,京、沪、穗三市共有41.3%的被调查居民表示赞成,52.6%表示不赞成,6%不置可否。而有意思的是,有四成男性表示可以回归家庭,仅比女性低2.9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男人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不再是什么稀奇事,而这种现象,除了男性的意愿之外,另一方面
期刊
孩子活活泼泼地在我们眼前跑来跑去,在他身上,寄托着我们做家长的多少希望多少幸福。忽然有一天,医生沉重地通知说,你的孩子得了重病,要想治愈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于是,像大海翻船,像高楼失足,全家顿时陷入了灭顶之灾……    事件回放    ●2004年9月的一天,南宁。7岁的乡下女孩阿香独自躺在病床上,输液瓶滴空了,回血流到输液管里,陪伴她的爸爸不知去了哪里,她又疼又怕,小声哭了起来。邻床的病友替她打铃
期刊
情感与职业看似毫无关联,实则上却是同“命”相连的,在职场上工作就像谈恋爱一样,时而甜蜜,时而忧伤,时而会让你激情燃烧,时而又让你失意沮丧。所以说,不同恋爱阶段的成功经验同样适用于职场,它能帮助你在不同的求职阶段稳操胜券。  下面的故事,是芯华广告有限公司的艳欣小姐在情场与职场中的失败经历,她的故事能让我们领悟出情场与职场的相像,如果你能从中总结经验,就可以取得情场、职场双丰收。    初恋VS职场
期刊
妻子无休无止的猜疑,过分的控制,歇斯底里的发作,造成了本来可以避免的离婚结局--这是电视剧《中国式离婚》要告诉观众的现代中国婚姻的一种现象。现在,我要和读者讨论一个更微妙的现象--性武器对婚姻的杀伤力。    男人因性而爱,女人因爱而性。这个命题似乎有点偏颇,然而却让人悄悄地接受。当妻子试图以性为武器来控制丈夫时,常常收到相反的效果。  找我咨询的张女士起初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当她不满意丈夫的某种行
期刊
他家和她家是相邻的两幢楼,同一楼层。严格地说,他们不算邻居,因为他们不住同一幢楼,也叫不上彼此的名字。这个小区建造的房子排列不很整齐,他家的后阳台跟她家的前阳台稍微有些错落,但看得还挺清楚。  他们都是小区刚建成就搬进来的,也算是老住户了。可是除了在阳台上互相瞧几眼之外,平常似乎未曾碰到过。就是在路上碰到了,恐怕也认不清。  在他的印象里,她永远穿着或飘逸或轻柔的家居服饰,在阳台上忙碌,晒衣服收衣
期刊
丁克兴起于八十年代(DINK,英语Double incomes no kids缩写,指双倍收入无孩家庭),曾经是颠覆传统生育的代名词,为都市时尚前卫的年青人所拥趸。然而,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无数丁克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早已放弃丁克计划为人父母,有的继续苦苦坚守誓将丁克进行到底,有的左右为难在丁克与不丁克之间犹疑不决,有的夫妻分道扬镳成为陌路或仇人。本人主人翁是一对观念开放的研究生夫
期刊
住进新房,却过了个最凄凉的春节    1994年,我高考落榜到省城武汉打工,从服务员、营业员做起,直到应聘进一家品牌女装专卖店,半年后被提升为店长,工资长到1800多元,情况才慢慢好起来。  打工中我结识了男友宋春伟。他是湖北仙桃人,1996年大专毕业后一直在跑业务,虽然工作不够稳定,但他却非常努力。我们齐心协力挣钱、攒钱,为将来做着铺垫和打算。  2002年春节,我和春伟在老家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