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心理描写在《罪与罚》中的运用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122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擅长心理描写的作家,他在心理描写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亲身感受密切相关。《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具有世界声誉的长篇心理小说。本文从《罪与罚》中心理描写的角度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常用心理描写的特点和表现内容,突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病态心理描写艺术。
  【关键词】: 心理描写;内心独白;写作艺术
  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思想家、哲学家,更不是心理学家,然而他却运用文学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人性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鲁迅称他为“人类灵魂伟大的审问者”。《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小说之一,它既是一部文学著作,也是一部心理学著作,尤为突出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病态心理描写,真实地刻画了杀人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犯罪心理,捕捉到了人类心灵的隐秘,揭露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作者擅长运用不同形式的心理描写反映人物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全面展现复杂的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这对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有着重大贡献。
  一、陀氏心理描写手法的形成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擅长探索人类心灵奥秘的作家。病态心理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地影响,他的作品中对人物的病态心理的描写构建了独特的陀氏创作风格。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对生活、社会的感受和看法融入到文学作品的描写中,真实地展现出了这些人物的痛苦与挣扎。
  (一)陀氏的贫困的人生与其心理描写手法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一个贫民医生家庭,他目睹了在贫民医院里的生老病死,明白贫困与病痛带给人们内心的折磨。当他离开贫病交加的环境,生活在被富贵子弟包围的彼得堡时,他感受最深的是贫穷带来的屈辱。他就把这样的心理感受融入到《罪与罚》中,具体表现为社会底层人物对贵族阶级的不满,但又对这样的现实感到无耐的心理。
  (二)陀氏的精神疾病与其心理描写手法
  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小体弱多病,他患有癫痫病和神经功能失调,癫痫病是构成陀思妥耶夫斯基病态心理的原因之一。然而,他对癫痫病并不忌讳,在他的作品中,许多人物也患有癫痫病。他承认疾病给他在创作上带来的的益处,这使他能真切深刻描绘出人物在发病时的心理感受。在《罪与罚》中,就是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双重人格和无意识行为。
  (三)陀氏的宗教观与其心理描写手法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观意识中有两股彼此斗争的力量,即有神论和无神论,这是他基本的历史哲学观或宗教观。他认为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宗教发展史,宗教形态的道德力量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上帝代表了人类永恒的道德规范,人们用上帝约束自身的意识和行为,但有时人们就会陷入现实的矛盾与痛苦。
  也就是说有神与无神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斗争中的重大主题。这样的观点直接影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创作,主要表现为作品中人物的双重人格和心理变态。《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陷入了“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的内心冲突之中。
  二、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人物心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运用了多种形式来表现人物的
  心理。
  (一)内心独白来表现心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主要运用了内心独白这种心理描写表现形式。陀氏为了更真实地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用内心独白去显示人物的不同思想在一起的交织和碰撞。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病态心理是在日积月累的痛苦、绝望、压抑、挣扎中形成的,最终导致他做出了过激的杀人行为,他的病态心理和双重人格是他杀人的重要原因。作者对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犯罪前后的内心活动做了精心细致的心理描写。
  陀氏的内心独白的特点是由双引号引出独白内容,以对话形式出现。这一类内心独白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与侦探波尔菲里的对话中的心理较量。作为杀人犯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在面对侦探波尔菲里咄咄逼人的询问时,他的内心十分紧张而敏感,但他表面上佯装得镇定自若。
  他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与波尔菲里之间的心理战的激烈。这些插入对话的内心独白不仅是对话的补充,也表达出了与对话内容相反的心理活动,这些内心独白是在对话中没有也不能说出口的内容。
  (二)运用梦境或幻觉来突出人物心理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小说的典范,作品中除了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和对话来反映心理。还运用了大量的对人物梦境和幻觉的描写来突出心理,梦境和幻觉把人物经历的现实和复杂内心联系起来,是人物内心理想受到压抑,精神受到各种刺激下表现出来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犯罪前后的不同阶段做了一连串的梦,这些梦也正是他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反应。陀思妥耶夫斯基用梦境和幻觉突出心理的创作手法,从侧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形象更加全面而生动。
  (三)运用笑来凸显人物心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笑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笑与人的性格和心理密切相关。有的人的笑是真诚的、直接的,能够揭露一个人真实的本性。而有的人的笑却是深藏不漏,让人无法猜透,那么这个人的笑与其心理存在各种各样复杂联系。在《罪与罚》中用笑来凸显人物心理,有的笑简单,一笔带过,没有太多含义,有的笑却内容丰富,反映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拉斯科尔尼科夫费尽心思掩埋犯罪证据,他便“笑了起来”,“他的这次笑,是内心的、脆弱的,没有声音的”,“走过广场时,他的笑就没有中止过”。
  在19世纪的俄国文坛上,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颗璀璨的星星。他对人性深刻地剖析是他创作中最大的思想特色,其中融入了他自身的经历和独特感受,尤为突出的是他的病态心理。《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运用心理描寫去表现人物的病态心理。并且运用了多种形式心理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如:笑、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尤其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理描写,这个人物身上也承载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层次地剖析,作者借这个人物揭露了人类灵魂深处真实地善与恶,展现了一个杀人犯内心世界的痛苦与挣扎。
  参考文献:
  [1] 夏仲翼.窥探心灵奥秘的艺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散论[J].上海:苏商时代书报出版社,1981.
  [2]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全译本)[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
  [3] 张唤民、陈伟奇.佛洛依德论美文选[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其他文献
【摘要】:末位淘汰机制的广泛运用引发了大量有关末位淘汰的劳动关系争议。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末位淘汰制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能够激励员工,增强企业活力;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仅根据员工的绩效排名而将其解雇,该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并不符合我国《劳动合同法》法定解除情形,广泛实施可能存在很大的违法风险。  【关键词】:末位淘汰 劳动者权益 法定解除 单方解除  一、引言  负有盛名的通用公司原总裁
期刊
论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期刊
【摘要】:本文从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举办入手分析,着重的分析了足球世界杯的举办在全球的生活娱乐,文化以及经济方面的冲击波,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体育事业以及体育的营销有所帮助。  【关键词】:巴西世界杯;全球冲击波;生活娱乐;文化;经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上的追求也来越迫切。在众多精神追求中,尤以体育运动更甚。体育运动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能够考验个人的耐力、决心以及毅力的运动,对于团体来说是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意义、口腔护理方法、口腔护理频次及口腔护理溶液的选择进行综述。  【关键词】: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目前,经口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于心肺复苏并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是呼吸道管理中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对抢救危重患者生命、降低为重患者死亡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由于气管插管大部分经口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资源充足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最大优势,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所在。在21世纪初,珠三角、长三角相继出现“民工荒”,而且问题愈发突出。人口红利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但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我们需要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进行重新的定位。本文简单阐述了刘易斯拐点的内涵,对国内主流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刘易斯拐点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
期刊
【摘要】: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制作的一种方法,也是新闻发展的趋势之一,但随着其发展,新闻娱乐化却渐渐趋向低俗。本文将探析新闻低俗化特征,并提出对新闻低俗化的防治建议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新闻低俗化;价值取向  新闻的主导方向之一的“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当前媒体制作的主要思想。对新闻的娱乐化也深入进行了一定研究,取得了许多共识。新闻娱乐化最突出表现是“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
期刊
【摘要】:2014年研究生开始全面收费的消息的公布,引起了人们对研究生收费制度的热烈讨论。有的对研究生教育收费持肯定态度,有的则持否定态度。于是,从国内、国外的角度来梳理研究生收费制度,有利于更加了解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培养机制;保障机制  研究生收费是指研究生在读的教育阶段,取消原来的“公费”和“自费”,而实现所有研究生全部缴纳学费的方法。[1]长期以来,我
期刊
【摘要】:本文从道德经首句的新句读方式出发,进而认为该句其实蕴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名可,名非和常名。显然这三个阶段与人类的传播活动息息相关,即从原始人的“名可”,到近代人(传统社会)的“名非”,正是该阶段精神和物质相脱离的现象推动着媒介的历史演变,其目标便是“常名”的传播学理想目标。  【关键词】:名可;名非;常名;传播;媒介  《道德经》第一章讲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
期刊
【摘要】:彝族原始宗教神职人员有巫师“苏尼”和祭师“毕摩”两种,他们是各类宗教仪式的主持者,是沟通人与神鬼之间的使者,是彝族宗教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保护者、发展者。神秘的“苏尼”被称为“天才”巫师,苏尼驱鬼治病仪式是不可解的“谜”。苏尼驱鬼治病仪式是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沟通联络的一种手段。具有创造家支集体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功能。  【关键词】:凉山;彝族;苏尼;仪式;功能  通过彝
期刊
【摘要】:直流供电的控制和保护系统对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可靠的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轨道交通供电都以直流为主,本文介绍了轨道轨道交通直流供电的优点,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浅析。  【关键词】:轨道交通;直流供电;控制;保护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