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日益凸显。为了让教育与时俱进,更好地吻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教师要在教学中以生为本,主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以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初中数学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中提到:“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与我们所倡导的“教育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又深感困惑,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呢?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数学教育的效果和成败,也是新课改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下面就此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学案导学,诱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初中生的年级在14-16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已由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已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较强的独立思维意识,其抽象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已有较大的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最佳时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学会,会学,进而乐学。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案导学”模式,辅助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案与教案有着本质的区别,学案是为学生强调自主学习而设置的,以学为中心。学案的作用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的桥梁,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案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探索性、引导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需要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提前发放教案、指导学生自主预习。
二、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调查发现,如果是网络课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10分钟内。学生认为网络课堂通常都是45分钟左右,很难集中精力,通常是打开视频几分钟就关掉了。通过微课视频的播放,学生清晰地明白某一知识点别人有着怎样的观点和思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查找确定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此类型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案例为中心的学习中的一个环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三、巧设数学实验课,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实践中,不妨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活动课,只要对学生学习有帮助,有收获的课均可尝试。初一学生在学习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中的《展开与折叠》时,可以把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实验手册》中附录4-附录10中的平面图剪下来,通过亲手折叠,看折叠后是什么立体图形。然后将手中的立体图形再沿着某些棱剪开,看看自己的平面展开图和其他同学的展开图形状是否相同,互相交流后,可以总结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都有哪些。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同学们在实验操作中理解“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关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行展开与折叠之间的转换,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四、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课堂教学效果在学生中的检验,而数学作业要有一定的目的性、适度性和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其中必做题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作业,是检测课堂学习知识效果的方式,同时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品味课堂知识,也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选做题主要选择课外的,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带有趣味性的,竞赛性、技巧性的题,这类题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定的,同时这样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培养数学尖子生。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教师批改费时费力,不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对教改的进行。因此,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做到当日作业当日批改,改好后将作业进行分类,对多次作业质量较差的同学要及时讲解辅导,有时还要作业面批,及时纠正错误,领悟知识,避免不懂的知识大量积累,从而挫伤了学习积极性。
自主学习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获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大脑中的信息能够在师生交流中不断地进行新的组合、加工、创新,这样智慧的火花不断地迸发,自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得到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初中数学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中提到:“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与我们所倡导的“教育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又深感困惑,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呢?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数学教育的效果和成败,也是新课改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下面就此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学案导学,诱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初中生的年级在14-16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已由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已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较强的独立思维意识,其抽象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已有较大的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最佳时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学会,会学,进而乐学。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案导学”模式,辅助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案与教案有着本质的区别,学案是为学生强调自主学习而设置的,以学为中心。学案的作用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的桥梁,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案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探索性、引导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需要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提前发放教案、指导学生自主预习。
二、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调查发现,如果是网络课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10分钟内。学生认为网络课堂通常都是45分钟左右,很难集中精力,通常是打开视频几分钟就关掉了。通过微课视频的播放,学生清晰地明白某一知识点别人有着怎样的观点和思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查找确定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此类型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案例为中心的学习中的一个环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三、巧设数学实验课,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实践中,不妨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活动课,只要对学生学习有帮助,有收获的课均可尝试。初一学生在学习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中的《展开与折叠》时,可以把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实验手册》中附录4-附录10中的平面图剪下来,通过亲手折叠,看折叠后是什么立体图形。然后将手中的立体图形再沿着某些棱剪开,看看自己的平面展开图和其他同学的展开图形状是否相同,互相交流后,可以总结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都有哪些。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同学们在实验操作中理解“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关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行展开与折叠之间的转换,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四、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课堂教学效果在学生中的检验,而数学作业要有一定的目的性、适度性和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其中必做题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作业,是检测课堂学习知识效果的方式,同时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品味课堂知识,也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选做题主要选择课外的,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带有趣味性的,竞赛性、技巧性的题,这类题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定的,同时这样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培养数学尖子生。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教师批改费时费力,不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对教改的进行。因此,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做到当日作业当日批改,改好后将作业进行分类,对多次作业质量较差的同学要及时讲解辅导,有时还要作业面批,及时纠正错误,领悟知识,避免不懂的知识大量积累,从而挫伤了学习积极性。
自主学习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获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大脑中的信息能够在师生交流中不断地进行新的组合、加工、创新,这样智慧的火花不断地迸发,自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得到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