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悲秋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拂过夏的焦灼与烦闷,如约而至。
  淡淡的云、低吟的风,还有夜半的蝉鸣,默契十足。
  盛夏的余热虽未褪尽,
  但秋的颜色已悄悄点染在时间的轮廓里,
  不容抹去。
  恍惚间,遗梦千年——
  古长亭下,那个长情的落魄文人,浅斟低唱,辞别红颜,
  只是清秋冷落,诉不尽衷肠,执手相看,竟无语凝咽。
  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于是在秋的开始处落幕,而后咫尺天涯。
  凤凰台上,離歌唱遍,终是难留。
  名门之后也好,富贵荣华也罢,亦不是过眼云烟。
  而易安的一生注定要与孤寂相伴,
  挚爱的离去,家国的动乱,颠沛流离的苦处,
  被她深埋在词里,之后在秋风中独自回忆。
  长安城外,一场不经意的相遇,
  成为大唐盛世中最美丽的邂逅。
  小太平遇见薛绍,仅仅是一眼万年。
  这个大明宫中最耀眼最率真的公主,
  赢得了最繁华的盛大婚礼,却也由此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门第的悬殊、朝野的纷争,情到深处的无奈,聚散离合,最终难得白首。
  只是当秋叶散尽的时候,这个柔情深重的女子依然会忆起初见时的怦然心动。
  不是悲秋,只是唱婉这些唯恐逝去的相遇与离别。
  不是沉吟,只是缅怀一些灵魂深处的愁肠与感伤。
  (作者介绍:金艳丽,湖北省宜都分校教师)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学生 探究学习  1.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班主任 勤恳 态度 教育工作  教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
内容摘要:日本近现代文学史是很多高校日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传统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出现了学生依赖性强、学习缺乏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发挥教师中介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师们努力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在讲授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中自然主义这一节教学内容的具体实践,对教师课堂自主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日本近现代文学史 自然主义 自主教学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系
内容摘要:翻转课堂是符合中国英语口语教学实际的新兴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本文从探讨了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以促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翻转课堂 学习能力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顾名思义,是将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调整,教师将学习的决定权交还给学生。在
生活的灰色地带会是对镜域的一种回馈。在一如既往的针对已知或未知的镜域探索的同時,也会一如既往的对镜域的向往或执着,哪怕奢侈在一股脑的头破血流。青春的惩罚是对青春踏迹的反馈,只是在不合时宜的、虚拟或实凿的空间里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镜域度。  30度的青春,朦胧、冒昧、叛逆,在青春岁月里的镜遇会是单纯在学习、学习、反复学习的机械式运动,毕竟这是基础;崇尚的兴趣爱好是岁月痕迹的有力记载者,它承载了生活的曲
秋天到了。  成熟的苹果挂满枝头,又大又红。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嘻嘻地说:“我们多漂亮啊!”  南瓜地里的南瓜长得越来越大,像车轮一样。淘气的小娃娃拍了拍南瓜——“咚咚咚”,南瓜告诉小娃娃:“吃一口这新鲜的南瓜,一定比吃一万袋零食还要美味。”  几只蜻蜓飞到这里,他们一定是闻到了瓜果的甜香。瞧瞧他们,一会儿飞得低,一会儿飞得高,心里痒痒的,只想把这些瓜果尝一尝。  玉米地里的玉米看到这美妙的
内容摘要:学习文学史,除了要了解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外,对作品直接的感性体验也十分重要。如果缺乏对文学创作感性体验和直接欣赏的过程,那么就根本谈不上真正掌握了一个历史阶段文学的全貌,谈不上领略文学的真正魅力。所以对于当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必然要伴随着与作品心灵的沟通。在此前提下,结合文学史的相关知识,抓准文本思想和形象内涵,把握住文本的特色和价值,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史的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前,我只会念这首诗,对诗的含义却是一知半解,直到去年暑假,我跟随爸爸、妈妈回到湖南老家……  记得那天午后,骄阳似火,空气中一丝风也没有,知了在门前的大树上闹得正欢,一只大黄狗趴在树荫下吐着长长的舌头,哈着热气。我正躺在竹椅上,一边吹着风扇,一边舔着清凉的冰棍儿,只见妈妈头戴竹帽,肩扛锄头走了过来。  “妈妈,你这是……要干什么呢?”我一骨碌坐
内容摘要:春节联欢晚会这种含有艺术性的特殊性晚会形式,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兴起、繁荣和衰微的发展过程,春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从艺术文化学的角度进行剖析,是对其发展走向探究的一种模式,借助于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其中的内在机理,为办好春晚提供行使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春晚 兴起 式微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从1983年开
我爱读书。每当妈妈买回新书,我都会立刻抢到怀里,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我一直感觉书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有时甜,有时苦,有时咸,有时酸。  甜时,是读到令人兴奋、开心的内容的时候。我贪婪地嗅着甜甜的香气,越读越开心,越读越兴奋。  苦时,总是读到了伤心难过的情节。我试图躲开这个味道,但怎么也躲不开。虽然苦,却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它常常让人更加清醒。  咸时,多数都是突然一个转折,故事由喜到悲的时候。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