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从教育个体和学习者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對促进大学生增强独立思考判断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活动中,运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还需注意到要营造有利于教学模式开展的环境、教学总体安排有一定的梯度、研究内容设计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等问题。
【关键词】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模式应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5WSZ019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7WSZ00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贯彻习近平道德建设思想研究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16ZXTZB013):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履职评价及激励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12-01
教学模式是设计、组织和调控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理论体系,它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能否有效选择并恰当运用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大学生阶段是科研能力的独立养成阶段,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从教育个体和学习者个体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发现和体验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促进学生提升自我思考和判断能力,最终将外在的经验转化为内在的知识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一、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它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更为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主动发现和积极建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材、媒体和学生都得到了重新定位。这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一种手段,它主要是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学生通过媒体,还原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思考、想象主动建构知识。换位研究性教学符合现代先进的学习理论。
二、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1.重过程。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否掌握一项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是我们普通教学模式最为关注的,但这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实质和核心。学生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有所判断、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并不事先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调查、收集资料最终找到真正的答案。学生在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因此,换位研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更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重应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研究与主动意义建构,但学以致用是换位研究性教学法的目标。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占有的材料中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学习目标分析和处理信息,最终形成观点、结论或掌握某一理论的应用过程。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要求这些结论必须要再次返回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进一步指导实践。
3.重体验。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自身探究学习,寻找到掌握某一知识的方法,提升自身的能力。但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从不忽视对学生感性知识的建构,即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培养。灵感是科学创作的高潮,灵感来源于学习体验,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体验中产生灵感,实现在科学创作中的新突破,这是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换位研究性教学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实施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这里环境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是指换位研究性教学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例如在进行换位研究性教学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形式,展开专题问题研究,而将教学场地设在校外这首先就需要得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学校的允许,这就是所需的“软”环境。同时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出行交通工具、调研经费等,物质条件是保证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开展的基础。
2.教学总体安排要有一定的梯度
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否则在开始阶段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不利于教学模式的普遍推广和有效运用。因此在教学活动总体安排上要坚持由易到难原则,设计一定的梯度。在具体操作中,授课教师可对学生之前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做个测验,检验一下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针对所掌握的情况进一步设计教学进程和教案,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如在讲到《中国近现代纲要》课中的上篇中述时,可从两方面设计检验内容:一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总体掌握情况;二是对1840年到1919年中国近代史的掌握情况,根据同学们的总体进度调整课程安排时间。
3.研究内容的设计要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
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应用到适于研究和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内容中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并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掌握。因此,在应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时,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要恰当有效。如在讲到近代史时,可选择以老师讲授为主,而在讲到当代史时可选择以学生研究把握课堂为主,因为学生对当代史的内容比较熟悉,易于理解和把握。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实践中还未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教改经验,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卢健.教师队伍专业成长若干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5-16.
[2]吴也显.教与学—课堂文化重建及走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5-108.
【关键词】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模式应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5WSZ019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7WSZ00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贯彻习近平道德建设思想研究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16ZXTZB013):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履职评价及激励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12-01
教学模式是设计、组织和调控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理论体系,它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能否有效选择并恰当运用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大学生阶段是科研能力的独立养成阶段,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从教育个体和学习者个体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发现和体验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促进学生提升自我思考和判断能力,最终将外在的经验转化为内在的知识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一、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它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更为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主动发现和积极建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材、媒体和学生都得到了重新定位。这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一种手段,它主要是帮助学生创设情境,学生通过媒体,还原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思考、想象主动建构知识。换位研究性教学符合现代先进的学习理论。
二、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1.重过程。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否掌握一项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是我们普通教学模式最为关注的,但这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实质和核心。学生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有所判断、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并不事先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调查、收集资料最终找到真正的答案。学生在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因此,换位研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更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重应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研究与主动意义建构,但学以致用是换位研究性教学法的目标。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占有的材料中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学习目标分析和处理信息,最终形成观点、结论或掌握某一理论的应用过程。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要求这些结论必须要再次返回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进一步指导实践。
3.重体验。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自身探究学习,寻找到掌握某一知识的方法,提升自身的能力。但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从不忽视对学生感性知识的建构,即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培养。灵感是科学创作的高潮,灵感来源于学习体验,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体验中产生灵感,实现在科学创作中的新突破,这是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换位研究性教学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实施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这里环境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是指换位研究性教学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例如在进行换位研究性教学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形式,展开专题问题研究,而将教学场地设在校外这首先就需要得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学校的允许,这就是所需的“软”环境。同时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出行交通工具、调研经费等,物质条件是保证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开展的基础。
2.教学总体安排要有一定的梯度
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否则在开始阶段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不利于教学模式的普遍推广和有效运用。因此在教学活动总体安排上要坚持由易到难原则,设计一定的梯度。在具体操作中,授课教师可对学生之前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做个测验,检验一下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针对所掌握的情况进一步设计教学进程和教案,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如在讲到《中国近现代纲要》课中的上篇中述时,可从两方面设计检验内容:一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总体掌握情况;二是对1840年到1919年中国近代史的掌握情况,根据同学们的总体进度调整课程安排时间。
3.研究内容的设计要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
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应用到适于研究和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内容中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并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掌握。因此,在应用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时,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要恰当有效。如在讲到近代史时,可选择以老师讲授为主,而在讲到当代史时可选择以学生研究把握课堂为主,因为学生对当代史的内容比较熟悉,易于理解和把握。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实践中还未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教改经验,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换位研究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卢健.教师队伍专业成长若干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5-16.
[2]吴也显.教与学—课堂文化重建及走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