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三联截骨在儿童和青少年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髋关节疾病中最常见、研究最多、如及早处理也是治疗最成功的疾病.但对青少年和大于6岁的儿童DDH的治疗往往相当困难.由于耻骨联合及髋周软组织结构柔韧度下降,髋臼方向异常往往不能靠Salter等骨盆截骨纠正.三联截骨是相对较新的术式,它除了髂骨截骨外,还增加了坐骨及耻骨截骨,这使髋臼骨段游离,增加了旋转和移动程度,从而达到髋臼对股骨头充分覆盖、还原髋关节正常解剖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尿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尿动力检查已成为小儿膀胱功能障碍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1],甚至对新生儿和胎儿的膀胱功能异常的诊断也成为可能.但是,由于正常新生儿排尿方式和各种排尿异常的知识尚未普及和新的评估方法报道不多,临床对正常新生儿膀胱功能的定义及用何标准进行诊断仍有争议.本文对新生儿膀胱功能发育及尿动力学检查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目的 研究Wnt2、Wnt5b和Wnt9a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 disease,HD)和肛门直肠畸形中(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的表达情况,以期探讨其在HD和AR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D狭窄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