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诚实守信不仅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商业中的道德要求。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信用制度不完善、信用基础薄弱等原因,企业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发生。只有从培育诚信人、打造诚信产品、加强诚信管理等方面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塑造企业诚信形象,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健康蓬勃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现代企业 诚实守信 缺失 重塑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诚实守信不仅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商业中的道德要求,在我国历来就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重视信誉的商德。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把“明礼诚信”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并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由此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守信依然是市场主体——现代企业的重要道德规范和立身之本。
一、现代企业诚信缺失的现状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6年的调查研究,近年来,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企业危机的主体,呈现多发趋势。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数量比较多、范围比较广。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发生影响较大的企业诚信危机就达390多起,其中最受社会关注的危机15起。从发生数量上看,增长较快,2006年比2005年同比增长了近25%;从地区分布看,地区差距不明显,呈现弥散布局特点;从行业特征看,一、二、三产业都有,重点行业出现连续发生危机现象;从企业类型看,各种经济类型齐全,跨国公司在国内诚信受到质疑。
2.危害比较大,解决比较难。消费者、企业以及利益相关方是危机的最大受害者,责任认定不清增加危机解决难度。如:在科龙电器事件中,原董事长顾雏军等人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挪用资金等行为败露,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冰箱生产企业,拥有万余名职工的广东科龙电器公司,事发后全面停产2个多月,股票市值几天内跌去了四分之一,9名高级管理人员被捕。企业被挪用侵占资金达到7.23亿元。同时,一大批企业被牵扯其中。格林柯尔公司将被香港联交所撤销上市资格。ST亚星、襄阳轴承、美菱电器、华意压缩等上市企业受到波及。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因涉嫌造假陷入德勤危机。危机引发一系列司法案件,仅科龙及其控股子公司涉及诉讼案就达95宗,涉及资金11.52亿元。
从危害程度看,消费者作为危机事件中的弱势群体损失最大,人身侵害类索赔难十分突出。企业损失也不小,健力宝、科龙等一些知名企业在危机中应声倒下。从危机结果看,可以得到基本解决的危机占到三分之二,但危机解决长期化趋势明显,一些危机多年得不到解决,成为社会顽疾。
全国政协副主席、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名誉理事长陈锦华评价说:“我国企业的信用是值得重视的大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大声疾呼:“信用已经变成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说:“信用差是当前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央行金融研究所负责人赵海宽说,由于信用关系不佳,企业不敢大胆投资,银行不敢正常放贷;原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也说:“从长远看,中国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诚信危机,正在无情地撕裂与销蚀着我们的整个经济肌体。
二、现代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1.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对企业诚信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竞争原则容易诱发企业唯利是图、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观念。一些企业为了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国家利益;见利忘义,粗制滥造,坑蒙拐骗。我国市场经济处于不成熟阶段,市场经济引发的各种弊端对现代企业的诚信行为影响还是很大的。
2.信用制度不完善。我们的市场信用制度建设还很不完善,许多政策法规还不够具体,约束机制也不到位,还不能完全打破诸如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市场封锁,还不能让企业完全暴露在市场环境中并对其实行公开有效的监督,法规对假冒伪劣打击的力度也不够,甚至在当前制度运行下,出现行政部門效率低下致使消费者投诉成本太高,消费者合法权益反而得不到保障的情况。
3.信用基础薄弱。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信用基础十分薄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资源由政府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在所属单位之间配置,信用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而这种手段只能由作为政府出纳机关的国家银行掌握,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被忽视,因而人们的信用意识淡薄。一旦步入市场经济,放开搞活,则有人浑水摸鱼,欺诈、赖账等失信行为难免发生。
4.企业观念陈旧。有关调查表明,当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对企业诚信问题不但知之甚少,而且疑虑重重。一些企业领导者甚至害怕自己讲诚信而别人不讲自己反而吃亏,因而对诚信抱观望等待的态度,影响企业的诚信行为。
5.社会舆论导向偏差。社会舆论导向对树立道德形象,弘扬诚实守信的宣传不力,有些宣传报道过分渲染了经营中的投机取巧、投机钻营,媒介只注重对那些快速致富的人的宣传报道.而对那些诚实守信、重合同、守信誉的单位和个人却忽视了,使得中华民族宝贵的信用资源被流失,在社会上蔓延着一种浮躁的风气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现代企业诚信形象的重塑
1.培育诚信人。人员的诚信是企业诚信的关键。培育诚信人必须从企业每个岗位中的每个人做起。从企业管理层次来分析,高层管理人员要让自己经营管理的企业成为投资者和用户信赖的企业,必须将企业凝聚成一个值得信赖的整体,让诚信文化成为企业的主导文化。中层管理人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必须贯彻高层的诚信思想,同时要推广这种思想。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事务,不能弄虚作假。广大的基层员工要努力学习这种思想,把这种诚信的思想铭记入心并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集体的协同作用,进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因为企业员工的群体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将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诚信程度。
2.打造诚信产品。产品的诚信是企业诚信的基础。现代产品的整体概念由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形体产品)和扩大产品(附加产品)三个基本层次组成。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服务。有形产品是指产品实体及其品质、特色、式样、品牌和包装等:无形服务是指可以给买主带来附加利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及信任感的售后服务、保证、产品形象、销售者声誉等。
企业产品的品质文化原则强调的就是企业产品的质量。产品的竞争首先是质量的竞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持续稳定的优质产品是维系企业商誉和品牌的根本保证。对于企业来说,最起码的要求首先是要生产有质量标准的产品。其次对产品的检验要严格把关,切勿让绝大部分合格产品中的极小部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再次对于流入市场中的不合格产品或缺陷产品要及时回收改进或销毁,以确保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信任。不难发现,那些长寿的企业的产品质量都是有标准、有保障的:而那些产品质量无标准无保障的企业是不会长寿的。
诚信产品还必须辅之以优质服务。优质服务带来的是长期的信任、长期的购买、长期的利润回报。美国一家研究销售服务的机构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在27个对某公司印象不好的顾客中有26个不会声张,但他们中有91%的人再也不会光顾这家公司了,而且这些人会向他们的10个同事中的9个进行宣传,叫他们今后不要到这家公司购物。这些不满者中的13%还会把这一坏印象传达给20个或更多的人。由此可见,企业要得到一位顾客很不容易,而要失去10个顾客却很简单。条件许可的企业应该建立强有力的顾客服务部门。其主要工作是:(1)建立一套采集、听取和处理顾客意见的制度,尽可能多地让顾客有提意见的机会,以便使公司了解服务上的差距并知道该怎么办才能使失望的顾客获得满足。(2)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顾客提供许多信用选择,如分期付款信用合同、往来账户赊欠、贷款和租赁选择等。(3)可以向购买复杂产品的顾客提供技术服务,如安装、调试、使用指导、客户培训等。(4)建立一个信息单位,答复顾客的提问和播发有关新产品、产品特点、预期价格变动和企业新政策的信息。所有这些服务都是相辅相成的,优质服务并不仅仅是服务态度,各种服务手段要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整体的服务优势。
3.加强诚信管理。管理的诚信是企业诚信的保障。加强诚信管理,(1)必须完善企业的产权制度。应当认识到,表层的诚信危机实质上是深层的制度危机,是制度的缺损导致诚信的缺损。很多反映在诚信层面的问题,都与体制转轨和制度的不完善联系在一起。由于企业产权制度不完善,经营者和员工对企业的关切度不足,对包括诚信在内的企业资产缺少关切动力,从而失去对企业诚信资产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产权这一内在约束力,企业往往以失信为代价去追求短期利益。
(2)要认真制定诚信经营准则。通过制定明确的诚信经营准则,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使职工明确什么是诚信经营,怎么做符合诚信经营,怎么做违背了诚信经营。企业制定诚信经营准则是为了使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同步协调,促进企业持久发展。因此,企业制定诚信经营的准则必须从人性的要求出发,让职工愉快地接受企业的诚信经营准则,把企业的诚信经营准则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3)企业要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企业要依法建立账本,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算制度,按规定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要加强信息出入管理,对于输入的信息要进行核对,对于输出的信息要提供依据,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4)在企业内部建立诚信经营奖惩机制。要根据管理者和职工的诚信经营业绩、诚信经营行为提拔、奖励管理者和职工,当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违反企业诚信经营准则并给企业形象和企业利益带来损害时,应当给予必要的处罚,这样有利于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
(5)企业间要建立一种全社会可以调用的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应该包括企业的身份情况、守法情况、经营信用、资金信用、质量信用、纳税信用等诸多内容。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和企业建立一个联系网络,对企业信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补充修改,使企业信用档案更真实可靠。这些信用档案的建立,将使企业和经营者真实的信用度“大白于天下”,促使企业及其经营者努力提高自身信誉度,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使守信者因守信而获得回报,使失信者因失信而受到重创。
同时,诚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企业诚实守信所必要。各级政府应当努力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确保市场政策的统一和要素畅通,并从政策上堵塞企业短期内可能获得暴利的漏洞,引导企业维护信用的自律行为,同时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切除企业短期行为,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使全社会对信用规则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使全社会树立规则意识,对信用规则达成共识,从而构建既符合国际化经营要求,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信用秩序,使“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
吴敬琏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必具要素,有着真金白银般的经济价值。诚信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向顾客传递的信息不止是产品形象、价值理念,它更使顾客体会到被尊重的愉悦,同时又反过来使企业受到顾客的青睐与推崇,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把诚信作为企业的文化理念,作为全体职工追求的目标应当成为中国企业的必修之课。
參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案例(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企业诚信建设课题组.我国企业诚信危机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N].中国企业报,2007-4-11
[3]穆慧萍:企业的诚信管理[J].中国统计,2005.11
[4]张锐:别让市场飞泪—关于企业诚信的解读[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2.10
[关键词] 现代企业 诚实守信 缺失 重塑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诚实守信不仅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商业中的道德要求,在我国历来就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重视信誉的商德。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把“明礼诚信”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并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由此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守信依然是市场主体——现代企业的重要道德规范和立身之本。
一、现代企业诚信缺失的现状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6年的调查研究,近年来,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企业危机的主体,呈现多发趋势。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数量比较多、范围比较广。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发生影响较大的企业诚信危机就达390多起,其中最受社会关注的危机15起。从发生数量上看,增长较快,2006年比2005年同比增长了近25%;从地区分布看,地区差距不明显,呈现弥散布局特点;从行业特征看,一、二、三产业都有,重点行业出现连续发生危机现象;从企业类型看,各种经济类型齐全,跨国公司在国内诚信受到质疑。
2.危害比较大,解决比较难。消费者、企业以及利益相关方是危机的最大受害者,责任认定不清增加危机解决难度。如:在科龙电器事件中,原董事长顾雏军等人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挪用资金等行为败露,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冰箱生产企业,拥有万余名职工的广东科龙电器公司,事发后全面停产2个多月,股票市值几天内跌去了四分之一,9名高级管理人员被捕。企业被挪用侵占资金达到7.23亿元。同时,一大批企业被牵扯其中。格林柯尔公司将被香港联交所撤销上市资格。ST亚星、襄阳轴承、美菱电器、华意压缩等上市企业受到波及。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因涉嫌造假陷入德勤危机。危机引发一系列司法案件,仅科龙及其控股子公司涉及诉讼案就达95宗,涉及资金11.52亿元。
从危害程度看,消费者作为危机事件中的弱势群体损失最大,人身侵害类索赔难十分突出。企业损失也不小,健力宝、科龙等一些知名企业在危机中应声倒下。从危机结果看,可以得到基本解决的危机占到三分之二,但危机解决长期化趋势明显,一些危机多年得不到解决,成为社会顽疾。
全国政协副主席、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名誉理事长陈锦华评价说:“我国企业的信用是值得重视的大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大声疾呼:“信用已经变成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说:“信用差是当前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央行金融研究所负责人赵海宽说,由于信用关系不佳,企业不敢大胆投资,银行不敢正常放贷;原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也说:“从长远看,中国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诚信危机,正在无情地撕裂与销蚀着我们的整个经济肌体。
二、现代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1.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对企业诚信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竞争原则容易诱发企业唯利是图、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观念。一些企业为了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国家利益;见利忘义,粗制滥造,坑蒙拐骗。我国市场经济处于不成熟阶段,市场经济引发的各种弊端对现代企业的诚信行为影响还是很大的。
2.信用制度不完善。我们的市场信用制度建设还很不完善,许多政策法规还不够具体,约束机制也不到位,还不能完全打破诸如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市场封锁,还不能让企业完全暴露在市场环境中并对其实行公开有效的监督,法规对假冒伪劣打击的力度也不够,甚至在当前制度运行下,出现行政部門效率低下致使消费者投诉成本太高,消费者合法权益反而得不到保障的情况。
3.信用基础薄弱。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信用基础十分薄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资源由政府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在所属单位之间配置,信用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而这种手段只能由作为政府出纳机关的国家银行掌握,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被忽视,因而人们的信用意识淡薄。一旦步入市场经济,放开搞活,则有人浑水摸鱼,欺诈、赖账等失信行为难免发生。
4.企业观念陈旧。有关调查表明,当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对企业诚信问题不但知之甚少,而且疑虑重重。一些企业领导者甚至害怕自己讲诚信而别人不讲自己反而吃亏,因而对诚信抱观望等待的态度,影响企业的诚信行为。
5.社会舆论导向偏差。社会舆论导向对树立道德形象,弘扬诚实守信的宣传不力,有些宣传报道过分渲染了经营中的投机取巧、投机钻营,媒介只注重对那些快速致富的人的宣传报道.而对那些诚实守信、重合同、守信誉的单位和个人却忽视了,使得中华民族宝贵的信用资源被流失,在社会上蔓延着一种浮躁的风气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现代企业诚信形象的重塑
1.培育诚信人。人员的诚信是企业诚信的关键。培育诚信人必须从企业每个岗位中的每个人做起。从企业管理层次来分析,高层管理人员要让自己经营管理的企业成为投资者和用户信赖的企业,必须将企业凝聚成一个值得信赖的整体,让诚信文化成为企业的主导文化。中层管理人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必须贯彻高层的诚信思想,同时要推广这种思想。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事务,不能弄虚作假。广大的基层员工要努力学习这种思想,把这种诚信的思想铭记入心并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集体的协同作用,进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因为企业员工的群体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将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诚信程度。
2.打造诚信产品。产品的诚信是企业诚信的基础。现代产品的整体概念由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形体产品)和扩大产品(附加产品)三个基本层次组成。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服务。有形产品是指产品实体及其品质、特色、式样、品牌和包装等:无形服务是指可以给买主带来附加利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及信任感的售后服务、保证、产品形象、销售者声誉等。
企业产品的品质文化原则强调的就是企业产品的质量。产品的竞争首先是质量的竞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持续稳定的优质产品是维系企业商誉和品牌的根本保证。对于企业来说,最起码的要求首先是要生产有质量标准的产品。其次对产品的检验要严格把关,切勿让绝大部分合格产品中的极小部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再次对于流入市场中的不合格产品或缺陷产品要及时回收改进或销毁,以确保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信任。不难发现,那些长寿的企业的产品质量都是有标准、有保障的:而那些产品质量无标准无保障的企业是不会长寿的。
诚信产品还必须辅之以优质服务。优质服务带来的是长期的信任、长期的购买、长期的利润回报。美国一家研究销售服务的机构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在27个对某公司印象不好的顾客中有26个不会声张,但他们中有91%的人再也不会光顾这家公司了,而且这些人会向他们的10个同事中的9个进行宣传,叫他们今后不要到这家公司购物。这些不满者中的13%还会把这一坏印象传达给20个或更多的人。由此可见,企业要得到一位顾客很不容易,而要失去10个顾客却很简单。条件许可的企业应该建立强有力的顾客服务部门。其主要工作是:(1)建立一套采集、听取和处理顾客意见的制度,尽可能多地让顾客有提意见的机会,以便使公司了解服务上的差距并知道该怎么办才能使失望的顾客获得满足。(2)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顾客提供许多信用选择,如分期付款信用合同、往来账户赊欠、贷款和租赁选择等。(3)可以向购买复杂产品的顾客提供技术服务,如安装、调试、使用指导、客户培训等。(4)建立一个信息单位,答复顾客的提问和播发有关新产品、产品特点、预期价格变动和企业新政策的信息。所有这些服务都是相辅相成的,优质服务并不仅仅是服务态度,各种服务手段要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整体的服务优势。
3.加强诚信管理。管理的诚信是企业诚信的保障。加强诚信管理,(1)必须完善企业的产权制度。应当认识到,表层的诚信危机实质上是深层的制度危机,是制度的缺损导致诚信的缺损。很多反映在诚信层面的问题,都与体制转轨和制度的不完善联系在一起。由于企业产权制度不完善,经营者和员工对企业的关切度不足,对包括诚信在内的企业资产缺少关切动力,从而失去对企业诚信资产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产权这一内在约束力,企业往往以失信为代价去追求短期利益。
(2)要认真制定诚信经营准则。通过制定明确的诚信经营准则,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使职工明确什么是诚信经营,怎么做符合诚信经营,怎么做违背了诚信经营。企业制定诚信经营准则是为了使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同步协调,促进企业持久发展。因此,企业制定诚信经营的准则必须从人性的要求出发,让职工愉快地接受企业的诚信经营准则,把企业的诚信经营准则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3)企业要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企业要依法建立账本,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算制度,按规定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要加强信息出入管理,对于输入的信息要进行核对,对于输出的信息要提供依据,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4)在企业内部建立诚信经营奖惩机制。要根据管理者和职工的诚信经营业绩、诚信经营行为提拔、奖励管理者和职工,当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违反企业诚信经营准则并给企业形象和企业利益带来损害时,应当给予必要的处罚,这样有利于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
(5)企业间要建立一种全社会可以调用的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应该包括企业的身份情况、守法情况、经营信用、资金信用、质量信用、纳税信用等诸多内容。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和企业建立一个联系网络,对企业信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补充修改,使企业信用档案更真实可靠。这些信用档案的建立,将使企业和经营者真实的信用度“大白于天下”,促使企业及其经营者努力提高自身信誉度,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使守信者因守信而获得回报,使失信者因失信而受到重创。
同时,诚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企业诚实守信所必要。各级政府应当努力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确保市场政策的统一和要素畅通,并从政策上堵塞企业短期内可能获得暴利的漏洞,引导企业维护信用的自律行为,同时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切除企业短期行为,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使全社会对信用规则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使全社会树立规则意识,对信用规则达成共识,从而构建既符合国际化经营要求,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信用秩序,使“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
吴敬琏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必具要素,有着真金白银般的经济价值。诚信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向顾客传递的信息不止是产品形象、价值理念,它更使顾客体会到被尊重的愉悦,同时又反过来使企业受到顾客的青睐与推崇,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把诚信作为企业的文化理念,作为全体职工追求的目标应当成为中国企业的必修之课。
參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案例(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企业诚信建设课题组.我国企业诚信危机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N].中国企业报,2007-4-11
[3]穆慧萍:企业的诚信管理[J].中国统计,2005.11
[4]张锐:别让市场飞泪—关于企业诚信的解读[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