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村打出汤和文化三张金名片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j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民俗文化是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凝聚力、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
  温州宁村“七月十五汤和文化节”相继入选市级、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筹备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村先后被评为区、市、省级科普示范村。2008年宁村被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浙江省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宁村,正以汤和文化为核心,打出三张金名片,展示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绽放着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第一张金名片:充满汤和文化基因的姓氏“活化石”
  宁村位于瓯江口畔,地处温州机场西北首。还未到宁村前,人们就可以远远地看到矗立在西门外机场大道上的“中华姓氏第一村”牌坊。
  我们一来到宁村,宁村村委会主任徐顺炜就向我们介绍了宁村的今生前世。据《永嘉县志》记载:“宁村寨城(宁村清代改称宁村寨),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建。”
  龙湾宁村即明代宁村所,地理位置与乐清磐石卫互为犄角,是当年进入温州的水路门户。明洪武十九年至二十年,汤和在沿海一带修建了59座城所,宁村就是其中一座,它们在后来的抗倭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年汤和在宁村等地实行“寓兵为民”的政策,允许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兵以及当地抗倭将士与居民结婚生子,战时为兵,农时为民,经济上自给自足。汤和离去后,留下的官兵长期驻扎在宁村,久而久之,军士们就在宁村安家落户,世代繁衍。
  于是,这个仅有3000多人口的村庄,却拥有近百个姓氏。根据2001年的调查,全村共有89个姓,加上已经消失的近20多个姓,足足有100多个。在百家姓中王姓585人,徐姓303人,张姓287人,潘姓199人,另有十余姓氏人数都在10人以下,曾有“一桌十人无重姓”和“九姓和睦一院落”的趣闻逸事。正是汤和的“寓兵于民”制度推行,使宁村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华姓氏第一村”。
  为了做足百家姓的文章,2004年宁村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稀有姓氏的同时,还特招与汤和军有历史渊源的人为“荣誉村民”。
  村委会主任徐顺炜向记者介绍,由于宁村独特的姓氏文化,发生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他们村委会,共计工作人员9人,但只有两个人同姓。而这种情况在别村两委干部中是很少见的。另据当地老人介绍,宁村的一个四合院就分别住了张、郑、林、徐、蒋、邵、叶、沈、项9个姓氏。老人们说,虽然姓氏不同,却像一家人住在一起,谁家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忙。
  我们刚抵达温州宁村,先于我们到达的汤和第21代后裔杭州汤麟禹教授夫妇就递给记者一本《毗陵汤氏宗谱》,这是汤先生亲手扫描制作的“汤氏家谱”,显得古朴雅致,里面印有“东瓯襄武王汤和”的像。同是汤和第21代子孙的汤麟武博士是汤麟禹教授之兄长,如今定居在美国却心系温州宁村。汤麟禹教授的夫人钱美云女士则口口声声对记者声称:“我们是宁村的村民。”
  姓氏是根,姓氏是源,它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中华民族整体的感情气质和本原文化的“化石”。宁村的村委会组织专业人员对有关的场景和物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还召开了“温州市地方文献工作会议暨浙南家谱研讨会”。如今,宁村这块文化的姓氏“化石”已被激活,并日益昌盛。宁村正在大做姓氏文章。
  宁村人正是借助这块姓氏文化的“活化石”,温暖自己,更关爱别人。如今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不同姓氏的村民成了团结和谐的一家人。
  
  第二张金名片:彰显爱国主义精神的“汤和文化节”
  温州宁村七月十五汤和文化节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爱国名将汤和受朱元璋之命,率兵到东海前线、征兵筑城,有效地抵御了倭寇的侵犯,保障了地方的安宁。乡民缅怀汤和的恩泽,将汤和尊为神明,户户立牌位供奉。
  公元1528年即明嘉靖七年,巡按御使请命于朝,在浙南要塞宁村所城内建立“东瓯襄武王汤和庙”,奉汤和为民族英雄,祭祀不断。立庙后,各户把牌位集中到庙里供奉,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和七月十五定为公祭日,称“宁城庙会”。由于汤和庙一度改称“城隍庙”,故而又衍化为“城隍爷出巡”活动。汤和庙驰名于温州地区,四季香火鼎旺。
  汤和庙坐北朝南。记者看到庙的照壁在路南,上书巨大的“福”字,蕴含着为民祈福之意。大门在路北,上方有悬刻“汤和庙”三个金黄色大字的雕龙竖匾。大门和二道门之间,是一个院子,左右两边各有一排石碑。在左边的,有一块石碑镌刻着汤和庙的简介:“汤和庙,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为纪念抗倭英雄汤和而立。汤和(1326-1395),字鼎臣,安徽凤阳人,乃明朝开国功臣,生前封中山侯,进封信国公,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进了二道门又是一个较大的院子,坐北朝南的是一座大殿,殿上供奉着汤和的木质彩雕像,由一个巨大的镶玻璃的彩色木龛护卫着,上悬红底金字的横匾,刻有“英烈千秋”四字。殿顶有飞檐,由重重的雕梁画栋组成。殿前的月台上有两排红色木架,架上插着20余种兵器和有信国公等字样的仪仗。
  大殿的对面,紧靠着二门,有一座戏台,戏台的楼板是活的,不演戏时拆下走人,演戏时中门虽不能通行,但可以从左、右两座旁门出入。大殿、厢房和戏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环境。从殿向北,还有一座后殿,供着汤和及胡氏夫人的彩塑像,殿西布置成汤和的书房,殿东则是汤和的卧室,后殿前凿有方形的水井可供饮用。这里安排的是汤和的生活区,体现了当地群众对汤和的思念之情。
  汤和庙里有许多楹联。最令人注目的是后殿背面屏风上抄录的两首诗。一首是明嘉靖年间的大学士张璁在汤和庙落成时所赋七言绝句,另一首是戚继光的七言律诗。诗中戚继光把汤和视作自己所崇敬的前辈,对汤和的评价极高。
  汤和庙从照壁到大殿为明嘉靖年间所建,后殿为清乾隆年间扩建,此后不断集资维修,直至现在。汤和庙之所以保存完好,完全出自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对汤和的崇敬之情。
  宁村群众为增加庙会的热闹气氛,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项传统的民间节目,解放后曾一度停办。1994年,在众乡民的自愿筹资下,通过“去粕取精”重新恢复已停办50余年的“宁城庙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当地最盛大的一次传统公众活动。
  地方文化节庆贵在坚持,而坚持来自出新。
  2004年起,这项民俗活动又进一步发展为“汤和民间文化艺术节”。艺术节扎根于民间,深受群众喜爱,大家自愿出资出力,出谋划策,全村3000多人、800多户,户户参与,人人介入。到了农历七月十五日,更是全村出动,组成几千人的巡游队伍在附近各村巡游,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为各地庙会所罕见,可见广大民众对汤和的感恩与敬仰非同寻常。
  巡游活动是艺术节的重头戏。巡游队伍由50余个方阵组成,由“威风锣鼓队”开道,雄劲的鼓声再现当年海防军开赴前线抵御外侮的壮观情景;196位举着“姓氏大旗”和“姓氏图腾镇”的“中华姓氏第一村”村民们,宣示了抗倭英烈后继有人;宁村所城的人民来自五湖四海,龙灯舞“拼字龙”,传达了人们保卫和平,建立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老年妇女手拿民族乐器,数“快板”、唱“莲花”、道“真情”,劝喻人们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舞蹈方队的“傣族舞”“壮族舞”“茉莉花舞”“采茶舞”等引起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遐想;传统民俗艺术有“踩高跷”“荡划船”“舞狮子”“抬阁”等节目。整齐划一的大型“腰鼓”队伍鼓乐喧天,更有来自汤和故乡的“花鼓灯歌舞”,表达浙皖两地人民共同追思汤和英雄的真情实意。此外还有抗倭历程的道具展现、武术系列与生产工具展示及人物扮相、丰收果实展等等民俗风情展示。
  汤和公座驾亦随着巡游队伍出巡各处,赐福民众。几十人身穿古装,威风凛凛地分两排走来;汤和公一脸正气,身穿锦袍端坐在六角明轿上,由16位古装打扮的大汉轮流抬着,后面丝竹乐器齐奏,一路走来,均有香案迎接,鞭炮锣鼓齐鸣,热闹之至;根据民间传统,汤和公座驾最后到达南门外当年的教场即现在的抗倭英烈陵园接受祭拜,有上香、敬酒、敬饭、朗读祭文等参拜仪式。抗倭保卫战中牺牲的官兵也同时接受祭拜。
  七月十六、十七日两天演戏,戏演毕活动才告结束。
  历年来,全村人基本上都参加了巡游,人数在2000名以上,队伍逶迤两三公里。清晨摸黑出发,晚上掌灯回来,历经龙湾永强的43个村庄,行程约计25公里。所经村庄无不张灯结彩,备办香案,每过一村,都有祭拜仪式,万人夹道观看,街道店面,露天场地上,人们扶老携幼,摩肩接踵,随着巡演队伍的行进,互动共鸣,引发阵阵欢声笑语,艺术的精灵和民俗的异彩弥漫在这瓯江口畔,成为这个夏天的文化盛事。
  宁村的七月十五汤和文化节是浙江南部温州地区最具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文化节日。其主要特色是:以纪念爱国英雄汤和为核心,在内容上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组织形式上是全体村民的自愿和自觉参与;在社会影响上,当天至少有20万人(包括观瞻者)享受了这顿文化大餐,其社会影响还辐射到了安徽汤和老家,乃至全国诸多地区。2007年,中央电视台七频道《乡土》栏目还特地播出“七月十五汤和文化节”的活动盛况。
  记者在宁村与村干部和群众的访谈中了解到“七月十五汤和文化节”有着广泛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它以盛大的民俗活动形式纪念了民族英雄汤和,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缅怀祖宗,祭祀先贤”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民俗活动传承久远,形式保留完善,且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与时俱进,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农耕文化气息;体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俗”的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深厚群众基础。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我们不花政府一分钱,把纪念抗倭民族英雄汤和的活动搞得如此红火、隆重,极大地增进了群众的凝聚力。这种活动要让它世世代代传下去!”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发掘和保持“汤和文化节”的民俗文化,坚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宗旨,宁村先后投入巨资,扩建汤和庙后花园,并建亭两座称为“双亭”,建造占地4.5亩的“抗倭英烈陵园”和两层古朴的“知渊楼”,建设“汤和文化节”展示馆,启动汤和文化街建设等,进一步夯实文化建设的基础。
  汤和公园位于宁村城南门外的教场内。目前汤和公园还仅是一个抗倭英烈陵园。迈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壮丽的石牌坊。一座制作精细的石照壁记载着《卫国保家抗倭大字碑文记》,后面就是庄严的“抗倭英烈之墓”,大墓四周为圆形石壁,雕镂着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清明节刚过不久,记者发现墓前尚有人们祭扫留下的花篮、花束和香烛。
  每个文化节庆其实都有民间崇拜的含义。正是这种共同血脉和感觉维系着人们和先贤之间的深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节庆就像时间隧道,联系着古代,联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三张金名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宁村的“七月十五汤和文化节”相继入选市级、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必须强调全民性、整体性和创新性。宁村的汤和文化节在对汤和历史文化内涵的进一步梳理与挖掘基础上进行了总体策划,对这一传统节庆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风俗、礼仪、特色、现状、价值等内容以及保护的目标、计划、措施等都有明确的规划,在参与对象上突出全民性,人人参加,自觉行动。如致欢迎词、肃立鸣礼炮、嘉宾膜拜、敬献饯行酒、排衙仪式、城隍出巡、陵园祭祀、村间游巡、归官安位等从清晨和夜里的9项活动安排得有条有理。
  创新,是传承和弘扬传统节庆之关键。“七月十五汤和文化节”已从古老的中元祭祖送鬼习俗中脱颖而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增添了许多充满生活气息与时代精神的新民俗歌舞节目,有传统的踩高跷、舞狮、打花棍、打腰鼓、荡秋千、荡河船、剑舞、棍舞、伞舞、扇舞等,也有充满现代风格的采茶舞、健美舞、印度舞等,还有战士马队、战船、战车、龙灯、腰鼓等。围绕“勿忘国难”“爱我中华”这一主题展开,重现历史上汤家军抗倭的场景。由此可见,传统的节庆活动只有在与自然、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才能不断变化;只有在不断变化中,才能实现她生命的延续。
  除“七月十五汤和文化节”之外,宁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拼字龙灯”。温州龙湾宁村的拼字龙灯历史悠久,带有浓重的历史和乡土气息。拼字龙灯作为具有很深历史文化内涵的舞蹈艺术,先后被认定为温州市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宁村,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之间举行舞龙灯活动。龙灯由龙头、龙尾和九节俗称龙灯档的龙身组成。头身尾由龙皮连接,龙头、龙尾和龙身个档内点蜡烛灯,沿街游舞。原来龙灯只能滚舞,不能拼字,为此,村民把龙头龙尾和九节龙身分开。这样在滚舞中可拼出“天下太平、平安喜庆、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等字。
  在舞龙过程中,演员不时用温州话齐喊:“龙(念lie)。”龙灯的颜色一般为红、黄,其他颜色也有。演员脚系小铃铛,跑起步来铃铃作响,非常悦耳动听。舞龙灯的时间只限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十八以后为“落灯过”,灯藏鼓息。
  透过历史的尘埃,远去的风俗民情近年来在宁村大放异彩,据悉宁村已经成立专业的“拼字龙灯表演队”,经常操练,为附近其他乡镇表演“拼字龙灯”绝技。宁村的“汤和文化节”始终把纪念汤和作为文化节之“魂”,洋溢着今人与先贤灵犀相通的生命意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宁村干部群众历来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近年来,认真贯彻国家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示,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活动领导委员会,使民间文化活动正常开展,有计划,有投入,有督查,建立机制,落实层层责任,保证一年一度的“七月十五汤和节”顺利进行。
  宁村筹集专项资金,大量征集汤和及抗倭的相关文物、资料,保存好在活动中的道具、服装等,拍摄和辑存录相,出版报刊、书籍,存载相关史料;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奖励机制,成立民间文化爱好者协会,开展各种培训班,以“人带人,手把手”的方式,培养传承人,并推动全民参与,经常组织比赛,使民间活动“保质,保鲜”,走“精品化”之路。现已建立精干的文艺表演队伍,其中包括由42人组成的威风锣鼓队、180人组成的龙灯队伍、40多人的腰鼓队、50多人的荡划队伍、40多人花棍队、50多人的踩高队。2008年,宁村建设俱乐部和文化广场,开展各类节目的比赛和评议。2009年,筹建“抗倭展览馆”和“汤和纪念馆”,2010年“两馆”竣工,并启动筹建“明城”计划。拟于2011年,申报立项,开拍“抗倭英雄汤和”传记电视连续剧,并计划于2012年,筹建“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使宁村真正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传统节庆保护基地。
  以纪念民族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旨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宁村的文化建设和经济繁荣。据记者了解,目前宁村集体资产达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700多万元,家家户户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宁村已有两个工业区,有多家合资企业,大规模企业有几十家,小型企业百余家。建设了占地30余亩,总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安心公寓,特别是引进“云天楼”大酒店、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启动“明城休闲农业园区”建设、筹建“科技孵化基地”等项目,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而且有效促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记者看到,如今的宁村,十字街头商铺林立,楼房鳞次栉比,90%以上的村民住上了新楼房,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风淳朴敦厚,“百姓之村”人人和睦相处。
  宁村打出的汤和文化的三张金名片,展现出新的愿景。美丽而繁荣的宁村正以特有的文化资源和科学的理念,生机勃勃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她这么优雅地在我面前一坐,言谈举止亲切随意,落落大方,仿佛是老友聚会似的。黑色缎面的中式上装,而袖口所镶的金黄红蓝四色大花宽边和紫色的指甲、硕大的紫晶戒子,张扬着她作为舞者的风韵气质。眉宇间的秀爽之气,顾盼有情的眼神,敏锐犀利的言词,直言无讳的观点……我面前的她,是真实、亲切的,甚至是唯美的、诗意的。这是此次我在沪上与她面对面访谈时的感觉。  金星是东北人,出身军人家庭,自幼酷爱舞蹈,曾是沈阳军区
期刊
2008年秋,台湾省最高的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将今年的“谢和寿研究奖”颁给了台湾农科院校内茶业学的潜心研究者。这一项事业奖金,从1982年设立至今,已有整整26个春秋了,已有近百位在茶业学上有抱负而家境清寒的研究者得到过这项基金的资助。“谢和寿研究奖”的基金,来源于世界著名茶叶专家谢和寿先生的毕生遗款以及他生前好友的慷慨捐赠,这是中华农学会自1917年创立以来所设立的唯一一项专业性研究基会。
期刊
西泠印社资深社员、印坛宿将郁重今倾数十年心血精心编注的《历代印谱序跋汇编》,已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为“天下第一名社”献上一份厚礼。  这部约40万字的“汇编”,以西泠印社社藏印谱500余部为基础,精选其中最重要的142部,从明代《顾氏集古印谱》开始,至近代吴昌硕《若铁印选》止,广收名谱的序跋题记,并加详细注释,具有印学理论典籍方面的学术价值。  古代印谱中的序跋,涉及有关印学、文史、艺术等方面的
期刊
在丽水莲都区,有一位痴迷于花鸟虫鱼的剪纸人,她就是退休教师王浣清。凭着一把剪刀,一罐浆糊,她在传统的剪纸基础上,推陈出新,剪出了一个精彩缤纷的世界。中国美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刘频华在看了她的作品之后大加赞叹,认为老人的作品有别于传统剪纸作品,独具特色,应该叫“剪贴画”。    远看似国画 近看是剪纸    走进园丁新村王老师的家,相见时让我大吃一惊,她虽然已是满头银发,然而给人的印象却是
期刊
甘南藏区是中国众多藏区中的一块独特的地方。那里有大草原,有美丽的雪山,有黄河第一湾,还有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高学府拉卜楞寺,以及存在于各地的独特民俗风情。流行于甘南各地的插箭节,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人文地理风俗,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插箭风俗源远流长    甘南的插箭节是很古老的节日,每年一次,大致在五六月间。  传说,甘南一带最早的原始部落间经常争战不休,本部落出征作战的人,为了不在陌生的地方返回
期刊
我国西部百姓把那些最美丽、最芬芳的花儿,统称为“格桑花”,它被藏族乡亲视为爱与吉祥的象征。有个爱心志愿者组织叫格桑花助学协会,她以格桑花西部助学网为平台,经过3年多的运作已筹集捐助资金达1000多万元,使数万名贫困学生受到资助,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公益慈善品牌。而她的创始人却是一名极其普通的女性,追寻她的生命足迹不难发现,这是一部大爱无疆、催人泪下的生命宣言。    格桑花凋零撼心魄    今年39岁
期刊
2008年4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2008年度考古发掘任务,  并与包括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内的17家项目承担单位正式签订工作协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输水线路从荆楚文化遗存富集的丹江口库区向北穿越夏商文化鼎盛的中原沃土、燕赵文化繁荣丰茂的京畿大地。这是一个穿越中华文明腹地的浩大工程,是继三峡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考古会战。宁波考古工作队所在的丹江工地是黄
期刊
明洪武十七年(1384)正月,过年的喜气还未散去,皇帝朱元璋坐上龙椅时还面带喜色,可接了第一份奏章之后立时浓眉紧锁,甚至脸露怒色。这份奏章说:“大批倭寇侵犯浙东,焚烧民居,抢劫财物,还将婴儿挑在长矛上,将孕妇肚皮剖开……”朱元璋愤怒得胡子都颤动起来,但很快就沉静下来,说:“海疆需要宁静,派谁领兵去抵御倭寇的侵犯呢?”众大臣面面相觑,一时默然无语。谁都知道,开国名将徐达、常遇春等皆已去世。朱元璋这时
期刊
龙是中国的象征,关于它的传说,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的夏朝。  相比之下,中国民间的舞龙风俗源于何时何地,传说的版本缤纷呈现。最近,一个新的版本在网上盛传:中国舞龙的发源地在金华磐安。记者立即跟着香港的阳光卫视摄制组匆匆赶到了磐安,探寻这个现实中的民间传说。    版本来自台湾的一本书    磐安县玉山镇党委书记孔令维告诉记者,中国舞龙的发源地在金华的这个版本,早在10年前,就在我国台湾宝
期刊
2009年5月24日晚7点,上海。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内,灯火通明,高朋满座。  台下,是复旦大学的博学鸿儒、莘莘学子,以及来自各地的资深“张爱玲迷”。  台上,是主持校订《张爱玲全集》的内地散文家止庵,以及香港资深文艺评论学者马家辉。  他们讨论的只有一个话题:张爱玲的遗作、一出版便引发文化界热议的《小团圆》。  止庵说:“《小团圆》是一部情感小说,一部心理小说,是张爱玲对自己一生中的各种感情,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