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面临较大挑战,不少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行知书院推行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的模式,通过搭建文化、网络和创新等复合空间,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延伸至整个校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平台,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书院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冲击,傳统教育形式的实效性受到较大影响,不少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功利主义突出等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大学生实际教育效果的完成度,完成度越高,实效性越好。行知书院是针对大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突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特性,以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为着力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学生实际需求相适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召力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分析
1.理想信念趋于模糊化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层面上的“钙”,理想信念模糊,就如同精神“缺钙”,容易得“软骨病”。受社会环境、经济体制、市场特征等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参与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政治见解。部分大学生确立理想信念时往往从个人角度考虑,社会责任感缺失,利己主义思想抬头,表现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相脱节的状况。有些大学生对思政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对国家大政方针持冷漠态度,造成个人理想信念模糊不清的现象。
2.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个体的成长成才,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然而受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渗透等诸多因素影响,对大学生价值取向造成不同程度的扭曲。不少大学生在政治价值取向上,对政治问题缺乏理性分析能力与辨别能力;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对道德行为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客观认识,导致个人主义突出、行为方式失范等问题;在择业价值取向上,缺乏长远性全局规划,功利主义和世俗化现象普遍存在。
3.社会化尚不健全
社会化是指人在社会环境下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化的关键阶段,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认知局限性和外界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社会适应的偏差性、婚姻恋爱态度的随意性和自我期望盲目性的发展态势。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注重社会实践而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人际关系认知和社会价值共识出现严重偏差。不少大学生恋爱责任意识淡薄,婚恋拜金主义倾向明显。
二.“行知书院”模式的实施目的及内涵
作为省内规模最大的汽车专业学院、宁波市特色学院和国家产教融合的试点高校,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积极探索“学院办大学”独立校区的办学模式。行知书院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住宿的空间,更是一个集文化、环境、实践、成长和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在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传统的生活区延伸至整个校园。行知书院突出浸润式的生活教育,通过公共空间设计、环境氛围营造和支持性安排,让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行知书院各项活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的创造性,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融、砥砺、浸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文化育人、环境熏陶、实践创新等形式来实现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发展等教育目标。行知书院搭建六大教育空间为大学生的思想养成、素质提高、能力提升等教育效果提供有效载体。该模式高度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有助于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
三.“行知书院”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路径
1.营造文化育人氛围,搭建文化交流空间,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行知书院的物质文化有内涵。书院内部设立汽车研究院、创新成果展厅、校史陈列室、汽车博物馆、双创空间、红色会客厅、甬龙工作室等文化空间。书院在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设置心理咨询室、师生研讨平台和团队交流空间等交流空间,构建具有书院特色的文化交流空间和文化标识系统。校园绿化美化是书院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与合作单位共建“樱花园”,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将良好的育人环境与物质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书院文化育人功能。
行知书院的精神文化有共鸣。在内容选择上,认真研究学生平时关注的话题,用勇潮论坛、行知文化节、交响音乐会、书画艺术展览、红色旅游等学生喜爱并接受的文化活动,把书院倡导的政治观和价值观渗透给学生。在方式选择上,书院注重打造场景文化,在图书馆举办书画艺术展览,让思维严谨、科学的“汽车人”插上艺术创想的翅膀。在学生公寓打造门厅文化和走廊文化,在教学楼打造文化墙,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思想意识,与学生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在队伍建设上,书院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和对学生真切的关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他人充满爱心,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行知书院的制度文化有温度。制度本身是一项冰冷的规则,但通过制度制定者的“热处理”,会让每一个制度带有温度,形成的制度文化带有温情。行知书院在相关制度制定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准则,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具体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创造,推出学生校长助理工作制度,号召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培养学生完善制度内容的逻辑思维通力,同时保障制度的透明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让制度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增强书院学生的政治素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坚持环境育人理念,占领网络学习阵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行知书院成立全媒体中心,安排实体工作室,组织专业化团队进行管理,建立官方微信平台,重视推送信息的质量,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加强正能量信息的产出。书院时时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成长规律,定期推送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生活、启迪他们思想的信息。同时,及时推送国家、社会的热点时事,鼓励学生进行点评、转发,成为先进思想的引导者。书院依托官微平台,围绕大学生关心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心理、社交等问题,建立相应的学生自组织的微信群和QQ群,打造一个全覆盖、全时空、全天候的网络空间,最大化地网聚青年学生,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创新。[4] 行知书院积极搭建学习空间,在图书馆中设立“行知书吧”,倡导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交融,培养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钻研能力,搭建师生之间零距离交流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价值观。行知书吧作为图书馆功能的拓展,推出“私人定制”服务理念,针对多数学生需求和推荐,定期采购与更新书籍,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围绕阅读元素及创意形式,书吧积极开展与学习有关的文创活动,如校园快闪阅读、读书沙龙、新书征集令、学长赠书等活动,书吧忠实粉丝日益增多。书吧定期组织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主讲老师聚焦大学生的关注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事例启发大学生思考,增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书吧优雅的学习环境,贴心的阅读服务,蕴含着书院的文化积淀,有助于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完善实践育人功能,提供成长创新平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书院致力发挥各类校友资源来完善实践育人功能,聘任优秀校友担任学生导师。书院导师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习惯养成、性格塑造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书院通过实施“学业导师、生活导师、思政导师、创业导师、成长导师”五导制,积極搭建学生成长创新平台,进一步细化书院导师的工作职责和分工,便于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开展差异化指导和个性化发展,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书院的大一学生根据导师情况进行自主选择结对2-3类导师,并向书院上交个人成长规划和对导师的需求清单,结对师生通过一年的互相认识与具体实践,在大二第一学期进行再次师生互选互认,双方均有权进行调整,此后结对导师将不作调整。书院导师针对“95后”学生的思维特点,注重实践体验和分享交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思想教育、学业规划、创新实践、生活磨砺、职业规划等内容纳入学生实践教育体系中,书院导师与结对学生一起研讨与实践,实践出真知,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改进不足,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导师每月推荐一本图书,每季度与学生开展一次“对话”,每学期提供一次“研习”机会,他们用人生的阅历和故事去感染和帮助结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客观地做好人生规划,解决“我该怎么做”的问题。书院导师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思考,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把握学生创新的意图和方向,进一步拓宽学生思想上认识,帮助学生找对方法、找准目标,明确今后人生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成长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海燕.中国大学三种书院教育模式讨论[J].大学教育科学,2018(2):68-74.
[2]李会春.书院建设在中国:制度与张力[J].教育学术月刊,2017(4):50-58.
[3]陈晓晖,胡冉冉.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教育探索,2016(4):96-99.
[4]殷科.基于微信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8-6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研究成果(Y201635053)。
(作者介绍:叶任泽,宁波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和思政教育)
关键词:书院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冲击,傳统教育形式的实效性受到较大影响,不少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功利主义突出等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大学生实际教育效果的完成度,完成度越高,实效性越好。行知书院是针对大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突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特性,以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为着力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学生实际需求相适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召力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分析
1.理想信念趋于模糊化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层面上的“钙”,理想信念模糊,就如同精神“缺钙”,容易得“软骨病”。受社会环境、经济体制、市场特征等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参与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政治见解。部分大学生确立理想信念时往往从个人角度考虑,社会责任感缺失,利己主义思想抬头,表现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相脱节的状况。有些大学生对思政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对国家大政方针持冷漠态度,造成个人理想信念模糊不清的现象。
2.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个体的成长成才,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然而受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渗透等诸多因素影响,对大学生价值取向造成不同程度的扭曲。不少大学生在政治价值取向上,对政治问题缺乏理性分析能力与辨别能力;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对道德行为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客观认识,导致个人主义突出、行为方式失范等问题;在择业价值取向上,缺乏长远性全局规划,功利主义和世俗化现象普遍存在。
3.社会化尚不健全
社会化是指人在社会环境下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化的关键阶段,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认知局限性和外界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社会适应的偏差性、婚姻恋爱态度的随意性和自我期望盲目性的发展态势。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注重社会实践而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人际关系认知和社会价值共识出现严重偏差。不少大学生恋爱责任意识淡薄,婚恋拜金主义倾向明显。
二.“行知书院”模式的实施目的及内涵
作为省内规模最大的汽车专业学院、宁波市特色学院和国家产教融合的试点高校,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积极探索“学院办大学”独立校区的办学模式。行知书院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住宿的空间,更是一个集文化、环境、实践、成长和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在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传统的生活区延伸至整个校园。行知书院突出浸润式的生活教育,通过公共空间设计、环境氛围营造和支持性安排,让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行知书院各项活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的创造性,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融、砥砺、浸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文化育人、环境熏陶、实践创新等形式来实现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发展等教育目标。行知书院搭建六大教育空间为大学生的思想养成、素质提高、能力提升等教育效果提供有效载体。该模式高度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有助于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
三.“行知书院”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路径
1.营造文化育人氛围,搭建文化交流空间,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行知书院的物质文化有内涵。书院内部设立汽车研究院、创新成果展厅、校史陈列室、汽车博物馆、双创空间、红色会客厅、甬龙工作室等文化空间。书院在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设置心理咨询室、师生研讨平台和团队交流空间等交流空间,构建具有书院特色的文化交流空间和文化标识系统。校园绿化美化是书院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与合作单位共建“樱花园”,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将良好的育人环境与物质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书院文化育人功能。
行知书院的精神文化有共鸣。在内容选择上,认真研究学生平时关注的话题,用勇潮论坛、行知文化节、交响音乐会、书画艺术展览、红色旅游等学生喜爱并接受的文化活动,把书院倡导的政治观和价值观渗透给学生。在方式选择上,书院注重打造场景文化,在图书馆举办书画艺术展览,让思维严谨、科学的“汽车人”插上艺术创想的翅膀。在学生公寓打造门厅文化和走廊文化,在教学楼打造文化墙,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思想意识,与学生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在队伍建设上,书院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和对学生真切的关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他人充满爱心,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行知书院的制度文化有温度。制度本身是一项冰冷的规则,但通过制度制定者的“热处理”,会让每一个制度带有温度,形成的制度文化带有温情。行知书院在相关制度制定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准则,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具体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创造,推出学生校长助理工作制度,号召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培养学生完善制度内容的逻辑思维通力,同时保障制度的透明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让制度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增强书院学生的政治素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坚持环境育人理念,占领网络学习阵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行知书院成立全媒体中心,安排实体工作室,组织专业化团队进行管理,建立官方微信平台,重视推送信息的质量,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加强正能量信息的产出。书院时时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成长规律,定期推送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生活、启迪他们思想的信息。同时,及时推送国家、社会的热点时事,鼓励学生进行点评、转发,成为先进思想的引导者。书院依托官微平台,围绕大学生关心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心理、社交等问题,建立相应的学生自组织的微信群和QQ群,打造一个全覆盖、全时空、全天候的网络空间,最大化地网聚青年学生,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创新。[4] 行知书院积极搭建学习空间,在图书馆中设立“行知书吧”,倡导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交融,培养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钻研能力,搭建师生之间零距离交流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价值观。行知书吧作为图书馆功能的拓展,推出“私人定制”服务理念,针对多数学生需求和推荐,定期采购与更新书籍,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围绕阅读元素及创意形式,书吧积极开展与学习有关的文创活动,如校园快闪阅读、读书沙龙、新书征集令、学长赠书等活动,书吧忠实粉丝日益增多。书吧定期组织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主讲老师聚焦大学生的关注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事例启发大学生思考,增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书吧优雅的学习环境,贴心的阅读服务,蕴含着书院的文化积淀,有助于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完善实践育人功能,提供成长创新平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书院致力发挥各类校友资源来完善实践育人功能,聘任优秀校友担任学生导师。书院导师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习惯养成、性格塑造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书院通过实施“学业导师、生活导师、思政导师、创业导师、成长导师”五导制,积極搭建学生成长创新平台,进一步细化书院导师的工作职责和分工,便于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开展差异化指导和个性化发展,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书院的大一学生根据导师情况进行自主选择结对2-3类导师,并向书院上交个人成长规划和对导师的需求清单,结对师生通过一年的互相认识与具体实践,在大二第一学期进行再次师生互选互认,双方均有权进行调整,此后结对导师将不作调整。书院导师针对“95后”学生的思维特点,注重实践体验和分享交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思想教育、学业规划、创新实践、生活磨砺、职业规划等内容纳入学生实践教育体系中,书院导师与结对学生一起研讨与实践,实践出真知,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改进不足,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导师每月推荐一本图书,每季度与学生开展一次“对话”,每学期提供一次“研习”机会,他们用人生的阅历和故事去感染和帮助结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客观地做好人生规划,解决“我该怎么做”的问题。书院导师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思考,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把握学生创新的意图和方向,进一步拓宽学生思想上认识,帮助学生找对方法、找准目标,明确今后人生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成长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海燕.中国大学三种书院教育模式讨论[J].大学教育科学,2018(2):68-74.
[2]李会春.书院建设在中国:制度与张力[J].教育学术月刊,2017(4):50-58.
[3]陈晓晖,胡冉冉.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教育探索,2016(4):96-99.
[4]殷科.基于微信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8-6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研究成果(Y201635053)。
(作者介绍:叶任泽,宁波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和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