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文化 文化摄影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年了!照有些人的说法,这次的“过年”非同寻常的过年。
  其实,2000年跟任何一年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年,只不过是人们打从2000年前确定下来的一种纪年方式,从数字上讲不过是个偶数、一个整数而已。然而,它的确又有点特别,它毕竟是人类纪年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的整数(年),它毕竟表明人类又走过了一个世纪一个千年。尽管在这一年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会发生什么根本的改变,但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尤其是象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十分崇尚“整数”年的东方国度里——它便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只是从旧(的一)年过(渡)到新(的一)年,它更是从旧的世纪旧的千年过渡到新的世纪新的千年。但它毕竟首先还是“过年”。
  “过年”是人们通过物质的方式来完成的精神祭祀活动,久而久之就成了不同民族特有的民族生活习惯:一种民间风俗——民俗。


  春节是中国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头一年腊月二十三日“小年”一直延续到次年的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迎接新年和春天。其二,年节也用来祭祝祈年。古代农业靠天吃饭,因此格外讲究祭神祭天以祈年,置办丰盛的物品供奉在神龛神位前,于是门神、财神、灶神、床神、井神……尽享人间香火;人们还笃信天神会在除夕之夜下凡,于是燃放爆竹烟花,驱邪迎神、烧香占岁。其三,年节历来是合家团圆、祭祖敦亲的日子,亲友互拜,互致祝愿。其四,年节更是人们娱乐欢庆的日子,耍狮舞龙、旱船高跷、杂技歌舞、社火百戏、秧歌锣鼓、赏灯猜谜、进食元宵、鞭牛迎春……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庆祝活动,祈愿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延年。尽管年节习俗历经数千年变迁、演化,不同时期内容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民俗都得到比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可见民俗的力量之大——虽然人有生老病死,国有朝代更迭,但是民俗却可以穿透人生、代代相传。
  然而,我们对上一年上一世纪上一千年的那些个“过年”还记得些什么?上一个新年我们是怎样度过的?50年前的那个新年我们的父母是怎样度过的?100年前或者更早——150年前的那个新年我们父母的父母的父母……又是怎样度过?有谁能记得这些并将其展示给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看?我们做小孩的时候老是盼望着过年,那时候天天要上学,一个星期要上六天,过年就意味着有好吃好玩的,更重要的是意味着要放假,放假的意味就太多了,相信每个人都不一样。今天的人不巴望过年吗?别的人我不太知道,摄影人大多数是盼望过年的,那不仅仅是可以放假,而且还因为在过年前后,在中国任何地方都有很多值得你摄影的“东西”,如果你愿意拍的话。假如你想搞摄影“艺术”,无论你是传统的暗房制作加工或是用电脑经数字处理,或者你“艺术”地拍,过年对你依然有无限可能性。但我在这里不谈论这些。我想谈谈做“过年”这样的专(命)题的文献摄影,或者说做属于文献摄影的有关“过年”的民俗摄影。
  假如我们先来追究一下:在以往有关“过年”的摄影中我们还留有什么印象?顶多就是看灯、舞龙耍狮、划旱船、踩高跷、放鞭炮烟花……这样一些热闹的“场面”。但这些构图精美的艺术制作跟“过年”的民俗摄影有什么关系?何谓“民俗”?何谓“民俗摄影”?


  民俗也可称为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某一地域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时代、民族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传承、流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规范人们言行和心理的一种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与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但并非所有民间文化都是民俗。民俗只是那些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同时,因其具有社会功能,那么作为“民俗”它是否存在、是否具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是否还能发挥它的社会功能。
  切不要以为那些存在于各旅游点乃至什么“民俗村”中倚着角楼、草屋招揽你进去、穿着节日盛装、跳着竹竿舞的姑娘小伙夹道欢迎你的各类特色表演是什么“民俗”,那不过是一些打着“民俗”和“文化”旗号的旅游战略和商业图谋——是一种冠之“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美名的生财之道、致富之策:对内,可以满足国人“到此一游”,领略异族他乡、非同故里的“民族风情”心态;对外,让“老外”们感受感受中国的地大物博、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然后自觉交款(照我的理解这才可能是这类“表演”的根本目的!),它和真正的民俗完全是两码事。
  因此,对“民俗”的无知,势必导致“民俗摄影”对拍摄对象把握与判断的失据,进而对“民俗”事项表达失言,或者把泛民间生活文化都当作“民俗”;或者把失却了“民俗”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结果——已经没有传承且不能发挥“民俗”功能的某种残留当作“民俗”;或者把“民俗摄影”的焦点只锁定在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抑或所有民族的农村而独缺城市。如此一来,灿若晨星的“民俗”天地就被我们的无知阉割得所剩无几了,而我们中的不少人还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是个“民俗摄影家”呢!


  我们常常说“扬长避短”,就摄影而言,“艺术”是这种语言的“长”项吗?进而言之,“艺术性”是“民俗摄影”抑或“纪实摄影”应该张扬的吗?对一个摄影家来说,他拍过或将要拍摄的任何一种事物、任何一种景观都不过是他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对象而已,对象本身并不存在“艺术”不“艺术”的问题。如此一来,摄影“艺术”与否,就要看你为何摄影、为谁摄影以及用它来做什么与怎么做了。而我们有些人搞的“民俗摄影”,虽然你以民俗事项为拍摄对象,但因为你并没有打算使之“文献”化,而欲使之“艺术”化,那么你的这个所谓“民俗摄影”充其量也只是一种“艺术摄影”罢了,而其中的“民俗”则仅剩下一种形式,一个华丽、干瘪的空壳。
  因此,假如你是要去考察民俗,那么你的照片就不应存在被日益强化和升温的“纪实摄影”的什么艺术性;并且,“自我”在你的照片中也是“零度表达”。如若不然,“民俗摄影”就一定会沦落成“民俗”事象不见踪影或者仅见皮毛,这正表明“民俗摄影”在中国被误读了。


  此外,这种误读还表现出我们对城市民俗的无知。实际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民俗,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肯定自有城市起,“城”里就有了“城市民俗”呢?可为什么又几乎很难见到这类影像?为什么中国民俗摄影学会编选的一本洋洋大观的《人类的记忆》中竟难找出一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民俗影像?究竟是摄影师不知道有城市民俗?还是我们的意识中压根儿就没有“城市民俗”这个概念?这算不算我们摄影人对“城市民俗”的失言抑或失语?或者既失言又失语?
  同时,城市民俗形成、发展的周期缩短,更迭、变化加快。就好像随着城市中胡同、里弄、巷道逐年减少,代之以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楼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的城市中耸立,楼宇文化、生活、工作必然要衍生楼宇中的民俗,我们注意到这种城市居住民俗的变化了吗?我们注意到伴随这种城市居住民俗变化引发的其他民俗的逐渐消失或新生、发展变化了吗?


  20年来我国城市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单元房的兴建、家庭收入的提高、家电产品的使用……必然导致城市民俗的演变。让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就说“火炉”之都武汉——我们还能看见家家户户桌椅板凳碗筷盘碟地在自家门口吃饭、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吗?还能看到夏夜乘凉的奇观吗?而透过这种“民俗”的演变我们是否还能看到某种城市的、社会的、思想的、观念的、经济的、文化的演变呢?
  因此,对于“过年”,对于“过年”的民俗摄影我们是否应作更深入的思考,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过年”的所有习俗的系列内容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节庆程序、运作方式,节庆物品置办也有各自的特色,如何完整地记录下来所有这一切,使“过年”活动影像化,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记叙使之文献化,以让我们的后代了解我们今日是如何“过年”,他们又有哪些进步?历史难道不该这样记忆?文明难道不该这样延续发展吗?
其他文献
请问何为220胶卷,它能够拍摄多大规格的画面,是否为专用相机才能使用,这种胶卷哪里有售,何处可以冲洗?(湖北 方顺)  答:220胶卷是与120胶卷宽度相同但长度多出一倍的感光胶片,它与120胶卷拍出的画面尺寸完全一样,却可以拍摄多出120一倍的底片,这样就可以避免较为频繁地更换胶卷。220胶卷用于中画幅照相机,但并非所有120相机都可以使用这种胶卷,可换后背的相机(如哈苏、勃朗尼卡)要换用220
期刊
拍摄风光照片是一个挺累的苦差事,先不说到达拍摄现场是如何的艰难,单就能够赶上一回合适的天气,已是很不容易的了。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凑齐到相当的程度,方可能得到一幅满意的作品,如此说来,拍摄风光照片不可谓不苦。因为摄影之术有了“所见即所得”的这一特点,风光照片是不大可能坐在家里拍摄出来的,而久居城市中的摄影者,若觅一理想之拍摄环境,非长途跋涉不可。背着数十斤重的摄影器材行进于荒原丛山之中,不可
期刊
编辑前言:张喜臻拍摄塔尔寺的酥油花已经历时三年,这几年他也一直为如何发表这些照片而苦恼。不久前,他终于携这些平实而又精彩的照片来到北京,经编辑部的介绍,他走访了京城几家相关杂志,出乎他的意料,这组照片受到热烈欢迎……本刊所登这些只是其中很少很少一部分。  始建于公元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的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丛林之一,坐落在青海省湟中县的鲁沙尔镇。她之所以驰名海内外,不仅是那些壮观
期刊
人物    夏道陵——摄影界WPP评委第一人  1999年6月14日,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基金会理事会专函邀请夏道陵先生出任第43届WPP评委会成员(2000年2月4日至11日在阿姆斯特丹举行)。  43年来,曾担任该赛评委的中国代表有二位,均是《中国日报》社的资深编辑。一是1983年第26届的郁隽民女士,一是1989年第32届的冯锡良先生。  与摄影密切相关的“世新赛”评选,为什么均没有中国摄影
期刊
美国摄影家理查德·普雷恩是在一位大学教师的指导下开始接触摄影,到了1971年,他开始认真对待摄影,并由此从各方面挖掘自己在摄影上的天分。他服务于联合报业以及路透社,进行了长达10年的摄影专业报道。 他的最大渴望就是艺术摄影。 他的哲学观念:创造出其他人没有看到过的图像。 他认为:大多数的摄影家在他们所选择的媒体空间里进行少量的试验。他们留在传统里,逃避引起的争议,无视未知的可能性,把创造力的发挥看
期刊
我们时而用坚决的理性去区分摄影与绘画,这未尝没有道理。然而在创作中试图利用摄影的瞬间性与真实性去表达哲学、思想,从而区别于绘画的唯美性,却是多么愚昧呀(问题的提出让人措手不及,因为才二十出头的缪佳欣本身满脑子的哲学观念,又整天拿着照相机到处乱窜,却一口断绝了摄影与哲学、与思想的后路。)  我一直以为摄影作为艺术,其本身即是目的。它不是为了去记录证明一些什么,象征一些什么。从视觉本体位置上,它和绘画
期刊
1998年夏秋的一场特大洪水,使嫩江、松花江流域的许多城镇和村屯成为泽国。老乡们在解放军和大庆市政府的帮助下,于上冻之前全部住进了临时搭建的地窖里。转眼到了1999年新春佳节,大年三十我们一行四人跟灾民们一起过新年包饺子、放鞭炮。当灾民翟宪宝叫我们吃饭,跟随主人走进地窖时,一幅精彩画面吸引了我,只见老人在火炕上包饺子,小孩围坐在一旁边吃糖果边看电视,在那温馨、祥和的一瞬间我按动了快门。由此,我想到
期刊
突如其来的病魔,出人意料地将老马击倒,虽经医生七十六天的抢救,终未能从死神手中夺回他仍在发挥余热的生命。老马带着种种遗憾——不能继续为《大众摄影》读者撰写“摄影诊所”文章,不能再为广大基层影友讲课和点评习作,不能再完成一本摄影著作……而默默地走了。  告别的那天,当我把手中的一束黄玫瑰轻轻地放在老马的枕边时,泪水夺眶而出,一时哽咽和语塞,因为此时此刻我告别的是相识了四十八年,又共事了二十二年的老友
期刊
最近我在绍兴拍摄,那里老年大学的摄影班请我去讲课。由于工作比较忙,本想推辞。考虑到今年国际老人年,理当关注摄影界的老年影友,于是我改讲课为座谈,同他们进行了一次交流。说实在,原来我并没有看重他们,只以为是一些离、退休老同志玩玩纪念照。到了绍兴老年大学一看,他们学习之认真,进步之快使我大吃一惊。最有意思的是,他们除了招收新生外,还有个“研究班”。这个班的几十名学员早就在“本科”毕业,出于对摄影的迷恋
期刊
●    是“纪实摄影”的深入,促发“民俗摄影”之涌起?还是“民俗摄影”的波及,展现“纪实摄影”之潜力?  以我之见,所谓“新时期摄影”的观念进展,与其说是还摄影于真实,莫如实为还摄影于世俗。简言之,“新时期摄影”的还俗实践,才是中国当代摄影具有史的演进意义之实质。  由此而言,被媒体突显的所谓“新时期摄影”之主流影象,可能未及超越多少意识形态的传统格局,有些只是宣传立场的对立转移。事实表明,往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