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温肠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9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以补液,调整饮食,口服思密达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干扰素a-2b 6万IU/(kg·日)肌注,温肠宁5ml/次,日3次或4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日) 肌注或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 P<0.01)。结论:干扰素温肠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婴幼儿腹泻患儿95例,均符合第6版《儿科学》中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标准。男54例。女41例,年龄6~24个月,病程1~3天,粪便为稀水样或蛋化汤样,大便次数3~18次/天,伴或不伴发热,轻咳,呕吐症状。全部病例均无明显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大多数伴有脱水,轻度49例,中度38例,重度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脱水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均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整饮食及口服思密达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干扰素a-2b6万IU/(kg·日)肌注,1次/日,温肠宁口服液(本院自制)<1岁5ml/次,日3次,1~2岁5ml/次,日4次口服,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15ml/(kg·日),静滴或肌注,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天,两组中体温超过38.5℃者,均予以药物或物理降温。
疗效判断标准[1]:①显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72小时,粪便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统计学方法:两组记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P<0.01)。
不良反应:治疗组14例出现一过性中低度发热,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很快消退。两组治疗后均无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讨 论
轮状病毒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重要病原,感染率达48.9%[3]。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微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坏死,受累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双糖酶含量减少,进一步引起双糖吸收不良,导致协调转运的Na+、Cl-等离子吸收障碍,肠道内呈高渗状态而出现水样腹泻等表现[3]。祖国医学认为轮状病毒肠炎属泄泻范畴,多为湿热泻[4]。根据其发病特点和流行情况,有人认为[5],小儿“脾常不足”,湿易困脾,适逢秋冬之时,外感寒湿疫毒,壅滞大肠,中阳受遏,运化失司,清浊不分,升降悖逆所致,寒湿疫毒为致主因,升降失调为病理变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低下[6],故治疗时应注意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能在分子水平上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活动,是目前抗病毒谱最广的药物,毒性低,抗原性很弱[7]。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干扰素系统呈高激活状态,感染早期即有干扰素诱生,恢复期达高峰,加用外源性干扰素可抑制病毒,迅速提高患儿免疫能力,又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大量产生干扰素。因而干扰素可用于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抗病毒治疗[8]。其具体作用机理为:①与敏感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活化核内的“抗病毒蛋白”基因,产生的抗病毒蛋白可促进病毒mRNA降解,并可阻止病毒mRNA翻译而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②提高受病毒感染细胞表面MHC-I类分子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向细胞毒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引起靶细胞的溶解。③促进细胞毒淋巴细胞增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细胞对病毒的杀伤、吞噬能力。④增强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温肠宁口服液主要成分为:西洋参、茯苓、肉桂、车前子等,可温化寒湿,利水祛毒,益气敛阴,涩肠止泻及调理升降,具有温阳利湿,健脾止泻的功能,主治小儿脾虚,寒湿性腹泻,尤其对秋季腹泻有特效。
参考文献
1 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腹泻病疗效判断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8(6):348
2 卫海燕,张耀东,高铁铮,等.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和动态排毒观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69
3 刘兵.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医药论坛杂志,2003,24(6):23~24
4 王萍芬,主编.中医儿科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4~55
5 张卫东,周全生,杨宗利,温肠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8):454~458
6 冯应华.α-2b 干扰素加中药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40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4):249
7 孙毅平.抗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7,24(1):5
8 徐樨巍,王惠玲,王国丽,等.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临床儿科杂志,2005,23(8):583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婴幼儿腹泻患儿95例,均符合第6版《儿科学》中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标准。男54例。女41例,年龄6~24个月,病程1~3天,粪便为稀水样或蛋化汤样,大便次数3~18次/天,伴或不伴发热,轻咳,呕吐症状。全部病例均无明显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大多数伴有脱水,轻度49例,中度38例,重度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脱水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均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整饮食及口服思密达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干扰素a-2b6万IU/(kg·日)肌注,1次/日,温肠宁口服液(本院自制)<1岁5ml/次,日3次,1~2岁5ml/次,日4次口服,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15ml/(kg·日),静滴或肌注,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天,两组中体温超过38.5℃者,均予以药物或物理降温。
疗效判断标准[1]:①显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72小时,粪便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统计学方法:两组记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P<0.01)。
不良反应:治疗组14例出现一过性中低度发热,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很快消退。两组治疗后均无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讨 论
轮状病毒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重要病原,感染率达48.9%[3]。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微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坏死,受累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双糖酶含量减少,进一步引起双糖吸收不良,导致协调转运的Na+、Cl-等离子吸收障碍,肠道内呈高渗状态而出现水样腹泻等表现[3]。祖国医学认为轮状病毒肠炎属泄泻范畴,多为湿热泻[4]。根据其发病特点和流行情况,有人认为[5],小儿“脾常不足”,湿易困脾,适逢秋冬之时,外感寒湿疫毒,壅滞大肠,中阳受遏,运化失司,清浊不分,升降悖逆所致,寒湿疫毒为致主因,升降失调为病理变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低下[6],故治疗时应注意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能在分子水平上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活动,是目前抗病毒谱最广的药物,毒性低,抗原性很弱[7]。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干扰素系统呈高激活状态,感染早期即有干扰素诱生,恢复期达高峰,加用外源性干扰素可抑制病毒,迅速提高患儿免疫能力,又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大量产生干扰素。因而干扰素可用于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抗病毒治疗[8]。其具体作用机理为:①与敏感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活化核内的“抗病毒蛋白”基因,产生的抗病毒蛋白可促进病毒mRNA降解,并可阻止病毒mRNA翻译而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②提高受病毒感染细胞表面MHC-I类分子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向细胞毒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引起靶细胞的溶解。③促进细胞毒淋巴细胞增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细胞对病毒的杀伤、吞噬能力。④增强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温肠宁口服液主要成分为:西洋参、茯苓、肉桂、车前子等,可温化寒湿,利水祛毒,益气敛阴,涩肠止泻及调理升降,具有温阳利湿,健脾止泻的功能,主治小儿脾虚,寒湿性腹泻,尤其对秋季腹泻有特效。
参考文献
1 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腹泻病疗效判断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8(6):348
2 卫海燕,张耀东,高铁铮,等.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和动态排毒观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69
3 刘兵.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医药论坛杂志,2003,24(6):23~24
4 王萍芬,主编.中医儿科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4~55
5 张卫东,周全生,杨宗利,温肠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8):454~458
6 冯应华.α-2b 干扰素加中药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40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4):249
7 孙毅平.抗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7,24(1):5
8 徐樨巍,王惠玲,王国丽,等.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临床儿科杂志,2005,23(8):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