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呼唤教育家的时代,因为教育振兴与中华民族复兴休戚相关。正因为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才对英年早逝的语文教育家马小平充满了痛惜与怀念。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马老师走了,一个真正的教师走了。他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却很早就有全球教育眼光,在21世纪的世界大格局、人类文明的大视野下,来审视和思考我们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他的高瞻远瞩,他所具有的‘教育思想者’的品格,让我格外关注。”作为一个职业督学,我试图解读马小平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的意义,既作为对马老师的悼念,也寄托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期盼。
启迪之一:名师之道首先在于铸就崇高师德
解读马小平的教育人生以及他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的意义,我们深深感受到,名师的成长之道首先在于铸就崇高的师德。马小平是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级的毕业生。他才华横溢,能文善道;与人相处,富有道义的热情与亲和力。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有多次转行机会,离开清贫而又辛劳寂寞的三尺教坛,但他无怨无悔,坚守在中学语文教坛。他说:“干教育这一行,如果不是十分的热爱,干得不愉快,而且还痛苦,那就真正要赶紧改行。但是我们如果执意选择教育,那我们就得朝最好的方面去做。”他对教育有一种殉道者的执着与热情。即使在医生诊断他已经患脑癌,叮嘱他不要过于劳累的情况下,他还坚守讲台,以致授课时昏倒在讲台上。心知自己来日不多,他还抱病编完了供中学生阅读的《人文素养读本》。《读本》包括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生命意识与自我意识;公民的诞生:公民意识与公德意识;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和平意识与关爱意识;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在不公平中寻求公正:公平与正义意识等,共9个章节,收入古今中外的思想者、作家代表作,洋洋数百万字。
他为什么要抱病完成这样巨大的编辑工作?因为这蕴含着他对当代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忧思,寄托着对提高下一代民族素质的期盼。这是一个教育家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赤诚之作。我们听听当年他的主治医生对他抱病编辑《人文素养读本》情形的叙说:“我们开始治疗,治疗就知道他的病是淋巴瘤,淋巴瘤在我们血液系统里面就是一个恶性肿瘤,但是马老师没有像一般病人那么恐惧,他好像也没有很在意。我现在想来,可能马老师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他的事业上了,……他肯定是没有在意自己,根本就不畏惧,他就是坚持工作。我每天两次去查房,看到他的姿态基本上就是这样的状态,永远是笔记本放在自己胸前,在那里写东西。”这里为我们定格了一个多么伟岸的师魂:为了自己钟情的教育事业,他连死神都不畏惧,那样坚强与淡定;在这种坚强与淡定后面,矗立着何等崇高的师德。
再听听学生对他的评价:“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老师那么简单,他是把教育当成了他人生的一部分,他教育学生不仅是教我们知识,更是教我们一种精神,这是我从他教课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马小平就是以自己人格影响学生的精神导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在马小平身上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
启迪之二:语文教育的至境在于人文情怀与学科能力培养的完美融合
在应试教育顽疾仍困扰着我们的环境中,中学语文教育同样被题海战术和频繁琐碎的考试肢解得支离破碎,语文教学所要求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目标难以实现。但是,早在二十多年前,马小平就在思考并实践着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了。1987年,马小平在一次湖南省中学青年语文教师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应该把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从认识论、方法论的层次上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在世俗的不解甚至责难中,他坚韧地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将人文情怀与学科能力培养融合起来。
马小平老师的语文课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是真正的语言文学课。通过他的课,学生们的文学感知与欣赏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切切实实的提高。他是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的规律入手来把握语文教学的。他认为对于语文教学,应该把握这样几种关系:
一是语文知识内部的关系。包括语和文的关系,语文材料,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这门知识的结构和序列的关系等。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和客体(教材)的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过程究竟是怎样的。三是教授的主体与学习的主体的关系。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只有把学生这个教的客体变为学的主体时,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
马小平不仅从宏观的多学科角度来把握中学语文教学,而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每一种文体的美学特征、每一篇教材的写作方法的分析与讲解,都追求鞭辟入里,绝不隔靴搔痒,大而化之。我曾读过马老师的《〈汉魏五言诗〉三首备课札记》,其内涵之深刻、视野之辽阔令人赞叹。转述难以传达其神韵,只有摘抄数段如下。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这是古诗教学的关键。要让他们知道,这是中国文学的精髓之所在,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精神境界都与诗歌内容紧密相关了。”
我们追求怎样的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我们倾听怎样的音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们懂得怎样的忧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我们享受怎样的悠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们感受怎样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我们回味怎样的孤独:“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
我们体会怎样的苍凉:“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中国文学中长吟不衰的母题年复一年地缭绕在我们心头。这里所选的“汉魏五言诗三首”涉及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大永恒的母题:爱情→怨女的母题;建功立业→英雄情结的母题;归隐田园→寻找家园的母题。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取了《诗经》、《楚辞》的营养,把抒情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或融情入景,或寓景于情,情景相生,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或通过某种生活情节和场景抒写作者内心的感受,把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创造出动人的意境;或运用比兴手法,把缠绵的情思和深沉的哀怨寄寓鲜明的形象之中,使读者感到言近旨运,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他向学生这样解读迢迢牵牛星一诗:
阅读诗歌必须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理解诗歌的意象。这是阅读诗歌的关键词。意象就是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境界。
……这首诗展示了一个永恒的意象:可望而不可及的永恒情人。它是通过什么展示出来的呢?通过银河的意象:“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通过织女的形象:“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
这是对爱情无从把握的永恒的喟叹,心爱的人永远在河的那一端。“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在他的这篇备课札记中,课标把握的整体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教学情感的丰厚性都有完美的体现。
马老师甚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细节都有精深的研究。如发表于《广东教育》2008年第5期的《导语:召唤情感与智慧参与》一文,他对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教学导语”有匠心独运的考究。他说:怎样“呼唤学生来参与这一次文本的解读呢?失败的教学,往往是从导语开始便失去了学生,或把他们摆在一个完全被动的位置上,或把他们摆在一个完全隔离的位置上,或让他们被动地听着教师灌输的话语,或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着教师将要进行的所谓的语言训练,或是使他们人在此而心在彼,根本不能进入文本的解读。”这里,从一个教学的细节展现了一个语文教育家的精神追求。
仅仅从“术”的角度,也即学科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理解马小平老师是远远不够的。他对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关注与追求,才让我们感受到他语文教育思想的博大与深厚。马小平有远远超过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所需要的常规知识素养,他所涉猎的知识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文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政治学甚至佛学、经济学等。他认为:“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基本素养,这是面对现实的问题。首先是人格素质,要具有人格魅力。然后是学科素质……听说读写的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这是教师的文化底蕴。”这一切,马小平都努力做到了,丰富的学养与他的济世怀抱相结合,使他的精神世界远远超越了一般中学教师的境界。因此,他对中学语文教学才有那样本质而宏观的把握。
他深深忧虑于当今中学语文教育的某些状态:“语文教学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不能铸造学生个人的意义世界;语文教学甚至成了一个怪兽,吞噬了学生们的天真与童趣,导致美好健康人性的丧失;应付各种考试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掌握考试技巧竟然也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化的血脉断了,人文主义精神核质也没了。”……“这种意义失落的直接表现,就是教学中生命的缺席,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均处于缺席的状态。”他要致力于改造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这种状态。于是,他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他认为:“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将来做什么职业并不重要,但是重要的是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终生喜爱阅读,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他勤奋地著述与演讲,为弘扬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不惜呕心沥血、唇焦舌敝;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他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他与学生亦师亦友,他的风范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楷模。
学生这样评价他的讲课:“当时还对马老师的讲课有些误解,为什么老师讲课不讲考试的东西而讲课外那么多的东西,去讲那么多人文素养,讲这些有什么用呢?很多同学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后来回过头来看,其实马老师讲的这些东西才是对我们的人生真正有意义的,才是对我们人生真正有帮助的东西。其实我觉得我们深圳中学有些精神都是和马老师有关的。”有的学生说:“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启蒙,我们尚显稚嫩的心灵模模糊糊感知到了诸如自由之思想,平等之精神的概念,开始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追寻意义和价值,知道了自信的重要,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更能激发潜能。”还有学生这样承诺:“老师,上完您的课,我更坚定了自己的追求:一生从事教育,如您一般地给学生教授人生那些美好的情感,哪怕一生清贫!这是郑重的承诺,要负上全部的对自己的责任。”
关于教育要达到的境界,肖川教授有一段诗意的表述:“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赢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马小平老师无疑达到了这一境界,他对中学语文教育的追求以及取得的成就,应当引起我们对加快语文教育改革乃至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刻思考。
启示之三:追寻意义引领我们走向崇高
在当前教育界,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起职业倦怠的话题。是的,日复一日的上课下课,阅卷评卷,校园生活总是波澜不兴,平凡琐碎,如果没有精神追求,没有对意义的追寻,产生职业倦怠也许是难免的。但是,在马小平的职业生涯中,他或许有过焦虑与寂寞,却绝无倦怠,这就是为什么在他身患绝症之后,还忍受化疗的痛苦,执着于编著与讲课。他的精神力量来自于一个为师者的崇高责任,来自于对意义的不倦追寻。他说:“我一生中总在追求一种我达不到的境界。我对智慧的东西总是在追求。”在马小平的一生中,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他追求的典范,他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意义就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教师职业中走向成功的典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格的典范,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开发自己资源的典范,一种站立在中学教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典范。”今天,我们也可以说,马小平的人格与成功也成为了我们的典范。他对语文教育意义的追寻,对人生价值的追寻,使他成为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界一个坚毅顽强的崇高的行者。回顾马小平老师的一生,我们的耳畔好像回荡着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告白:“如果没有思想地活着等于白活,我选择为我的信仰而死亡。”我们的眼前,似乎看到鲁迅笔下,那个在荒野中前行的“过客”:为了前面召唤的声音,他忍受着饥饿与疲惫,不断前行。
马小平老师的逝世,不仅引起了他的学生、他的同事以及熟悉他的人们的怀念,更宝贵的是,激发了我们对他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缅怀,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马小平式的教育家在这个时代的珍贵。因此,除了缅怀,我们更应该行动,就像钱理群教授所期望的那样:愿“马老师们”能够成为教育改革的依靠力量,共同促进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启迪之一:名师之道首先在于铸就崇高师德
解读马小平的教育人生以及他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的意义,我们深深感受到,名师的成长之道首先在于铸就崇高的师德。马小平是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级的毕业生。他才华横溢,能文善道;与人相处,富有道义的热情与亲和力。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有多次转行机会,离开清贫而又辛劳寂寞的三尺教坛,但他无怨无悔,坚守在中学语文教坛。他说:“干教育这一行,如果不是十分的热爱,干得不愉快,而且还痛苦,那就真正要赶紧改行。但是我们如果执意选择教育,那我们就得朝最好的方面去做。”他对教育有一种殉道者的执着与热情。即使在医生诊断他已经患脑癌,叮嘱他不要过于劳累的情况下,他还坚守讲台,以致授课时昏倒在讲台上。心知自己来日不多,他还抱病编完了供中学生阅读的《人文素养读本》。《读本》包括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生命意识与自我意识;公民的诞生:公民意识与公德意识;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和平意识与关爱意识;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在不公平中寻求公正:公平与正义意识等,共9个章节,收入古今中外的思想者、作家代表作,洋洋数百万字。
他为什么要抱病完成这样巨大的编辑工作?因为这蕴含着他对当代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忧思,寄托着对提高下一代民族素质的期盼。这是一个教育家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赤诚之作。我们听听当年他的主治医生对他抱病编辑《人文素养读本》情形的叙说:“我们开始治疗,治疗就知道他的病是淋巴瘤,淋巴瘤在我们血液系统里面就是一个恶性肿瘤,但是马老师没有像一般病人那么恐惧,他好像也没有很在意。我现在想来,可能马老师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他的事业上了,……他肯定是没有在意自己,根本就不畏惧,他就是坚持工作。我每天两次去查房,看到他的姿态基本上就是这样的状态,永远是笔记本放在自己胸前,在那里写东西。”这里为我们定格了一个多么伟岸的师魂:为了自己钟情的教育事业,他连死神都不畏惧,那样坚强与淡定;在这种坚强与淡定后面,矗立着何等崇高的师德。
再听听学生对他的评价:“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老师那么简单,他是把教育当成了他人生的一部分,他教育学生不仅是教我们知识,更是教我们一种精神,这是我从他教课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马小平就是以自己人格影响学生的精神导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在马小平身上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
启迪之二:语文教育的至境在于人文情怀与学科能力培养的完美融合
在应试教育顽疾仍困扰着我们的环境中,中学语文教育同样被题海战术和频繁琐碎的考试肢解得支离破碎,语文教学所要求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目标难以实现。但是,早在二十多年前,马小平就在思考并实践着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了。1987年,马小平在一次湖南省中学青年语文教师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应该把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从认识论、方法论的层次上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在世俗的不解甚至责难中,他坚韧地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将人文情怀与学科能力培养融合起来。
马小平老师的语文课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是真正的语言文学课。通过他的课,学生们的文学感知与欣赏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切切实实的提高。他是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的规律入手来把握语文教学的。他认为对于语文教学,应该把握这样几种关系:
一是语文知识内部的关系。包括语和文的关系,语文材料,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这门知识的结构和序列的关系等。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和客体(教材)的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过程究竟是怎样的。三是教授的主体与学习的主体的关系。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只有把学生这个教的客体变为学的主体时,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
马小平不仅从宏观的多学科角度来把握中学语文教学,而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每一种文体的美学特征、每一篇教材的写作方法的分析与讲解,都追求鞭辟入里,绝不隔靴搔痒,大而化之。我曾读过马老师的《〈汉魏五言诗〉三首备课札记》,其内涵之深刻、视野之辽阔令人赞叹。转述难以传达其神韵,只有摘抄数段如下。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这是古诗教学的关键。要让他们知道,这是中国文学的精髓之所在,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精神境界都与诗歌内容紧密相关了。”
我们追求怎样的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我们倾听怎样的音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们懂得怎样的忧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我们享受怎样的悠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们感受怎样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我们回味怎样的孤独:“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
我们体会怎样的苍凉:“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中国文学中长吟不衰的母题年复一年地缭绕在我们心头。这里所选的“汉魏五言诗三首”涉及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大永恒的母题:爱情→怨女的母题;建功立业→英雄情结的母题;归隐田园→寻找家园的母题。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取了《诗经》、《楚辞》的营养,把抒情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或融情入景,或寓景于情,情景相生,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或通过某种生活情节和场景抒写作者内心的感受,把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创造出动人的意境;或运用比兴手法,把缠绵的情思和深沉的哀怨寄寓鲜明的形象之中,使读者感到言近旨运,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他向学生这样解读迢迢牵牛星一诗:
阅读诗歌必须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理解诗歌的意象。这是阅读诗歌的关键词。意象就是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境界。
……这首诗展示了一个永恒的意象:可望而不可及的永恒情人。它是通过什么展示出来的呢?通过银河的意象:“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通过织女的形象:“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
这是对爱情无从把握的永恒的喟叹,心爱的人永远在河的那一端。“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在他的这篇备课札记中,课标把握的整体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教学情感的丰厚性都有完美的体现。
马老师甚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细节都有精深的研究。如发表于《广东教育》2008年第5期的《导语:召唤情感与智慧参与》一文,他对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教学导语”有匠心独运的考究。他说:怎样“呼唤学生来参与这一次文本的解读呢?失败的教学,往往是从导语开始便失去了学生,或把他们摆在一个完全被动的位置上,或把他们摆在一个完全隔离的位置上,或让他们被动地听着教师灌输的话语,或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着教师将要进行的所谓的语言训练,或是使他们人在此而心在彼,根本不能进入文本的解读。”这里,从一个教学的细节展现了一个语文教育家的精神追求。
仅仅从“术”的角度,也即学科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理解马小平老师是远远不够的。他对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关注与追求,才让我们感受到他语文教育思想的博大与深厚。马小平有远远超过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所需要的常规知识素养,他所涉猎的知识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文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政治学甚至佛学、经济学等。他认为:“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基本素养,这是面对现实的问题。首先是人格素质,要具有人格魅力。然后是学科素质……听说读写的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这是教师的文化底蕴。”这一切,马小平都努力做到了,丰富的学养与他的济世怀抱相结合,使他的精神世界远远超越了一般中学教师的境界。因此,他对中学语文教学才有那样本质而宏观的把握。
他深深忧虑于当今中学语文教育的某些状态:“语文教学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不能铸造学生个人的意义世界;语文教学甚至成了一个怪兽,吞噬了学生们的天真与童趣,导致美好健康人性的丧失;应付各种考试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掌握考试技巧竟然也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化的血脉断了,人文主义精神核质也没了。”……“这种意义失落的直接表现,就是教学中生命的缺席,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均处于缺席的状态。”他要致力于改造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这种状态。于是,他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他认为:“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将来做什么职业并不重要,但是重要的是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终生喜爱阅读,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他勤奋地著述与演讲,为弘扬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不惜呕心沥血、唇焦舌敝;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他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他与学生亦师亦友,他的风范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楷模。
学生这样评价他的讲课:“当时还对马老师的讲课有些误解,为什么老师讲课不讲考试的东西而讲课外那么多的东西,去讲那么多人文素养,讲这些有什么用呢?很多同学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后来回过头来看,其实马老师讲的这些东西才是对我们的人生真正有意义的,才是对我们人生真正有帮助的东西。其实我觉得我们深圳中学有些精神都是和马老师有关的。”有的学生说:“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启蒙,我们尚显稚嫩的心灵模模糊糊感知到了诸如自由之思想,平等之精神的概念,开始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追寻意义和价值,知道了自信的重要,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更能激发潜能。”还有学生这样承诺:“老师,上完您的课,我更坚定了自己的追求:一生从事教育,如您一般地给学生教授人生那些美好的情感,哪怕一生清贫!这是郑重的承诺,要负上全部的对自己的责任。”
关于教育要达到的境界,肖川教授有一段诗意的表述:“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赢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马小平老师无疑达到了这一境界,他对中学语文教育的追求以及取得的成就,应当引起我们对加快语文教育改革乃至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刻思考。
启示之三:追寻意义引领我们走向崇高
在当前教育界,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起职业倦怠的话题。是的,日复一日的上课下课,阅卷评卷,校园生活总是波澜不兴,平凡琐碎,如果没有精神追求,没有对意义的追寻,产生职业倦怠也许是难免的。但是,在马小平的职业生涯中,他或许有过焦虑与寂寞,却绝无倦怠,这就是为什么在他身患绝症之后,还忍受化疗的痛苦,执着于编著与讲课。他的精神力量来自于一个为师者的崇高责任,来自于对意义的不倦追寻。他说:“我一生中总在追求一种我达不到的境界。我对智慧的东西总是在追求。”在马小平的一生中,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他追求的典范,他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意义就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教师职业中走向成功的典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格的典范,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开发自己资源的典范,一种站立在中学教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典范。”今天,我们也可以说,马小平的人格与成功也成为了我们的典范。他对语文教育意义的追寻,对人生价值的追寻,使他成为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界一个坚毅顽强的崇高的行者。回顾马小平老师的一生,我们的耳畔好像回荡着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告白:“如果没有思想地活着等于白活,我选择为我的信仰而死亡。”我们的眼前,似乎看到鲁迅笔下,那个在荒野中前行的“过客”:为了前面召唤的声音,他忍受着饥饿与疲惫,不断前行。
马小平老师的逝世,不仅引起了他的学生、他的同事以及熟悉他的人们的怀念,更宝贵的是,激发了我们对他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缅怀,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马小平式的教育家在这个时代的珍贵。因此,除了缅怀,我们更应该行动,就像钱理群教授所期望的那样:愿“马老师们”能够成为教育改革的依靠力量,共同促进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