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战旗村时,对郫都区提出“把乡村振兴这件事做好,要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殷切嘱托。围绕郫都区奋力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唐元街道以都市圈为依托,以现代农业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唐元路径。
以都市圈为依托,做好乡村振兴顶层设计
乡村振兴要以人为中心。唐元街道既要立足本辖区10村24平方公里、2.4万人做文章,又要连接19公里外的成都市区,以都市圈为主要地域依托,做好思路调整和规划发展。
一是立足都市圈,优化发展思路。坚持“全域旅游”引领,打造成都1小时经济圈内规模大、特色明、品质佳、组织化程度高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把整个乡村打造为诗意栖居的聚居地、产业发展的联合体、共建共享的新平台,努力诠释好乡村振兴的唐元表达,形成天蓝、地绿、水清、居佳特色鲜明的都市田园乡村体系。
二是立足差异化,创新设计原则。坚持“天府唐元、十村十态”理念,按照产业结构、地理风物“两个差异化”原则,力求乡村精准规划设计,彰显林盘、绿道、田园个性特色,加快实现“一村一景、移步换景、辨村看景”。遵循“三不三原、少拆多改”理念,在整田、理水、护林、改院时,不大拆大建、不过度设计、不冒进求洋,最大程度地保护原生态、留下原住民、保留原住房。
三是立足可操性,明确奋斗目标。坚持把“中国韭乡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等与都市圈结合起来,努力把唐元打造为郫都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都市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力争到2020年,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认定的无公害有机蔬菜基地占耕地比重70%;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达10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0元以上。
以特色化为遵循,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按照“坚持产业跨界,建立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牵住项目招引这个“牛鼻子”,突出唐元特色,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
一是突出韭黄,做强传统产业新优势。重点打响“唐元韭黄”“永安生姜”等农产品品牌,提高唐元韭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构建“中国韭香小镇”产业新格局,争当“天府水源地”农业公共品牌打造的排头兵。“三品一标”覆盖面提高到50%。深耕韭黄精深研发,新研发韭黄系列产品1-2个。同时,布局建设好有机绿色蔬菜产业园和农耕文化体验园区。
二是突出林盘,培育川西景观新业态。以“四季不同风”的大地景观为目标,在基础条件好的林盘,开展“整田、护林、理水、改院”,重点打造永安、临石申遗核心区黄家大院、张家院子等10个林盘和老旧院落,复原川西林盘村落村貌,形成“游天府水源地、歇川西林盘居”美景,建成“特色小镇+川西林盘+农业园区”立体式格局。
三是突出电商,培育乡村产业新动能。发挥旺峰源、天天農产品本地网商平台,建设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与“京东云创”合作,促进产销衔接,建设农业“互联网小镇”。利用网络订单、社区直供、定点配送等农产品新型营销方式,建立唐元农产品网上营销场馆,带动农民年均增收20%。同时,要打造好净菜加工、虚拟物流农业园区以及康养型农业和休闲型农业园区。
以共享性为目标,提升乡村振兴颜值品质
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唐元生产共营、生态共建、生活共融的城乡一体的生活圈,努力让乡村颜值美丽,生活更有品质。
一是加快生产共营。围绕“整好1块经营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建好2个合作社(农民合作社、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织就3张网(文化+、互联网+、产业融合网)”,坚持共同富裕,推行股份合作、联合经营、保底分红等方式,搭建诸如“韭黄协会+基地+农户”平台3个,打造乡村利益共同体,推动新老村民共进发展、持续增收。
二是加快生态共建。严格落实“河长制”4张清单,坚决打赢“天府水源地”保护持久战,确保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以“水旱轮作系统和川西林盘保护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重点,加快构建15分钟林盘生活圈。实施增花植绿等行动,将“三类地块”变微绿地、微游园,努力把唐元50个川西林盘建设为城里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美好家园。
三是加快生活共融。坚持“一核多元、合作共治”,围绕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催生和培育至少5家本土社工机构,实施文明乡风“六个一”工程(1间村史馆、1条韭黄文化长廊、1部“微电影”、1次韭黄文化节会、1个农业文化创意展示区、1个韭黄休闲体验基地)。深入挖掘和汲取本土历史文化的营养,打造黄家院落“剔竹疙瘩”文化、张家大院“农耕祭祀文化”等。
通过对唐元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和路径的梳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立足都市圈,突出特色优势,实现定向发展。都市圈是乡村振兴最主要的地域依托,在这里城市与乡村生活相互交融,依托城市的市场和人口消费能力,将有效拉动乡村经济和旅游发展。实施乡村振兴要打破乡村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从都市圈的高度进行谋划和推行,最终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二是要强化经营理念,盘活乡村资源,实现集约发展。乡村振兴中,无论是村集体经济壮大,还是产业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无不体现着“经营乡村”的理念。要通过“规划”手段和“市场化”办法,切实把有形资产和无形资源利用好、经营好,最大限度地提高乡村资源综合效益。
三是要坚持系统集成,强化改革创新,实现统筹发展。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传承统筹城乡发展措施,又集成城乡社区治理和乡村振兴政策,在深化产权和供给侧改革基础上,整合交通、水利、产业等政策、资金、项目等,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以谋求乡村振兴的综合效应。
四是要加强组织保障,发挥村民主体,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建引领”下,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全方位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
以都市圈为依托,做好乡村振兴顶层设计
乡村振兴要以人为中心。唐元街道既要立足本辖区10村24平方公里、2.4万人做文章,又要连接19公里外的成都市区,以都市圈为主要地域依托,做好思路调整和规划发展。
一是立足都市圈,优化发展思路。坚持“全域旅游”引领,打造成都1小时经济圈内规模大、特色明、品质佳、组织化程度高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把整个乡村打造为诗意栖居的聚居地、产业发展的联合体、共建共享的新平台,努力诠释好乡村振兴的唐元表达,形成天蓝、地绿、水清、居佳特色鲜明的都市田园乡村体系。
二是立足差异化,创新设计原则。坚持“天府唐元、十村十态”理念,按照产业结构、地理风物“两个差异化”原则,力求乡村精准规划设计,彰显林盘、绿道、田园个性特色,加快实现“一村一景、移步换景、辨村看景”。遵循“三不三原、少拆多改”理念,在整田、理水、护林、改院时,不大拆大建、不过度设计、不冒进求洋,最大程度地保护原生态、留下原住民、保留原住房。
三是立足可操性,明确奋斗目标。坚持把“中国韭乡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等与都市圈结合起来,努力把唐元打造为郫都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都市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力争到2020年,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认定的无公害有机蔬菜基地占耕地比重70%;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达10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0元以上。
以特色化为遵循,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按照“坚持产业跨界,建立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牵住项目招引这个“牛鼻子”,突出唐元特色,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
一是突出韭黄,做强传统产业新优势。重点打响“唐元韭黄”“永安生姜”等农产品品牌,提高唐元韭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构建“中国韭香小镇”产业新格局,争当“天府水源地”农业公共品牌打造的排头兵。“三品一标”覆盖面提高到50%。深耕韭黄精深研发,新研发韭黄系列产品1-2个。同时,布局建设好有机绿色蔬菜产业园和农耕文化体验园区。
二是突出林盘,培育川西景观新业态。以“四季不同风”的大地景观为目标,在基础条件好的林盘,开展“整田、护林、理水、改院”,重点打造永安、临石申遗核心区黄家大院、张家院子等10个林盘和老旧院落,复原川西林盘村落村貌,形成“游天府水源地、歇川西林盘居”美景,建成“特色小镇+川西林盘+农业园区”立体式格局。
三是突出电商,培育乡村产业新动能。发挥旺峰源、天天農产品本地网商平台,建设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与“京东云创”合作,促进产销衔接,建设农业“互联网小镇”。利用网络订单、社区直供、定点配送等农产品新型营销方式,建立唐元农产品网上营销场馆,带动农民年均增收20%。同时,要打造好净菜加工、虚拟物流农业园区以及康养型农业和休闲型农业园区。
以共享性为目标,提升乡村振兴颜值品质
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唐元生产共营、生态共建、生活共融的城乡一体的生活圈,努力让乡村颜值美丽,生活更有品质。
一是加快生产共营。围绕“整好1块经营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建好2个合作社(农民合作社、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织就3张网(文化+、互联网+、产业融合网)”,坚持共同富裕,推行股份合作、联合经营、保底分红等方式,搭建诸如“韭黄协会+基地+农户”平台3个,打造乡村利益共同体,推动新老村民共进发展、持续增收。
二是加快生态共建。严格落实“河长制”4张清单,坚决打赢“天府水源地”保护持久战,确保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以“水旱轮作系统和川西林盘保护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重点,加快构建15分钟林盘生活圈。实施增花植绿等行动,将“三类地块”变微绿地、微游园,努力把唐元50个川西林盘建设为城里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美好家园。
三是加快生活共融。坚持“一核多元、合作共治”,围绕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催生和培育至少5家本土社工机构,实施文明乡风“六个一”工程(1间村史馆、1条韭黄文化长廊、1部“微电影”、1次韭黄文化节会、1个农业文化创意展示区、1个韭黄休闲体验基地)。深入挖掘和汲取本土历史文化的营养,打造黄家院落“剔竹疙瘩”文化、张家大院“农耕祭祀文化”等。
通过对唐元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和路径的梳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立足都市圈,突出特色优势,实现定向发展。都市圈是乡村振兴最主要的地域依托,在这里城市与乡村生活相互交融,依托城市的市场和人口消费能力,将有效拉动乡村经济和旅游发展。实施乡村振兴要打破乡村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从都市圈的高度进行谋划和推行,最终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二是要强化经营理念,盘活乡村资源,实现集约发展。乡村振兴中,无论是村集体经济壮大,还是产业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无不体现着“经营乡村”的理念。要通过“规划”手段和“市场化”办法,切实把有形资产和无形资源利用好、经营好,最大限度地提高乡村资源综合效益。
三是要坚持系统集成,强化改革创新,实现统筹发展。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传承统筹城乡发展措施,又集成城乡社区治理和乡村振兴政策,在深化产权和供给侧改革基础上,整合交通、水利、产业等政策、资金、项目等,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以谋求乡村振兴的综合效应。
四是要加强组织保障,发挥村民主体,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建引领”下,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全方位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